文/吴 眩 程英虎 牛 隽 李 玲 任 洁 杨 璐
(西安市奶牛育种中心)
西安市奶牛育种中心(简称“中心”)由原陕西省西安市奶业科学研究所更名成立,具有40多年专业奶牛及肉牛育种历史,为我国荷斯坦奶牛培育、奶牛体型外貌线性鉴定、国内一流公牛选育、奶牛群体改良(Dairy Herd Improvement,DHI)等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心拥有一支专业化奶牛及肉牛育种及服务团队,下属种公牛站目前种公牛存栏64 头,年产冻精22 万份。
为全面提高种公牛品质,加快自主公牛培育进度,打造一流种公牛站,中心种公牛站从三个方面自主培育后备种公牛。一是引进欧美排名靠前的种公牛冻精与陕西省乃至全国优秀高产母牛杂交,从后代中选留种公牛;二是选择本地区最优秀的高产核心母牛与中心种公牛站的优秀种公牛杂交,培育出适合当地环境的种公牛;三是挑选进口胚胎移植出生的高产核心母牛与国际优秀种公牛冻精选种、选配。在传统DHI测定、线性鉴定和品种登记工作的基础上,加大后裔测定工作力度,同时结合全基因组选择等分子育种手段[1],缩短公牛培育时间,提高后备公牛遗传品质和选育准确性,以期建立成熟、高效的优秀种公牛自主培育体系。
(1)引进冻精的条件
依据美国荷斯坦奶牛协会公布的世界公牛排名次序,挑选出全球排名前50位的种公牛冻精,从美国成熟的育种公司进口经中美双方兽医检疫合格的冻精,签订冻精代理合同。
(2)受体母牛场的选择
在陕西地区规范的奶牛养殖场中,选择无传染病史、管理科学、防疫规范、品种优良、体型外貌良好、305 天产奶量达10 t以上的DHI参测奶牛场。目前,中心种公牛站已与当地的草滩牧业公司、海文牧场、常兴牧场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
(3)核心母牛的选择
核心母牛由陕西省核心母牛场的高产母牛和胚胎移植出生的种子母牛组成。具体筛选流程见图1。
(4)配种方案
图1 核心母牛群筛选流程
采用平衡育种的理念[2],突出生产性能和健康长寿等遗传品质,依据公牛和母牛三代系谱,对血统差异度进行评估,力求差异越大越好,注意避开中心种公牛站现存栏公牛的血统,近交系数严格控制在6.25%以内。
(5)孕牛管理
中心种公牛站配备专人对怀孕的种子母牛跟踪管理,实时监控奶牛受孕、流产、分娩、检疫、转群(进站)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协调与解决,以保证孕牛安全生产,小公牛健康成长。
(6)后备公牛的培养
犊公牛出生后采样寄送到全基因组检测公司统一检测,根据基因组检测育种值高低,及生长性能指标(体重、体高、体斜长、胸围、腹围、管围、睾丸周径)[3],选留优秀后备牛。
(7)后裔测定
中心成立后裔测定专项工作人员,按要求完成后裔测定各项工作,具体操作按照《中国荷斯坦公牛后裔测定技术规程》(GB/T 35569—2017)执行[4]。挑选100头以上规模,且管理规范、无疫病、系谱健全、连续参加DHI测定的牧场。每头后测公牛提供至少1 000 剂冻精,分配到至少5 个省(市、区),20 个奶牛场。参测公牛冻精配种,后代女儿出生、配种、产犊、生产性能测定及体型鉴定数据按时报送行业主管机构。
在全国畜牧总站公布的种公牛基因组成绩单上,中心曾有3 头特优级种公牛(61216065、61216054、61216047)基因组成绩GCPI值>3 000;15 头优级种公牛基因组成绩GCPI值>2 000;33 头优秀种公牛基因组成绩GCPI值>1 600。以上成绩得益于科学的公牛培育体系,通过搜寻全球顶级供体母牛和顶级公牛进行基因组选种、选配,生产顶级胚胎,充分发掘陕西地区顶级母牛群体进行胚胎移植,然后再对小公牛进行系统科学的基因组评估[5]。依托先进的育种理念,科学的培育体系,优秀的种质资源,中心已经在新的高点上,开启了育种事业新的征程,围绕服务奶农的职责使命,继续服务西安奶牛业。
(1)技术力量薄弱
种公牛自主培育工作要求较高的专业技术和丰富的实践操作能力,且工作量较大,需要专业育种人才持之以恒。既要实时掌握最新的国际奶牛育种前沿动态,结合自身实际,确定引种方向;又要不断深入基层奶牛场,挑选优秀种子母牛;还要观察和分析牛群,筛选最佳基因组合,制定种子母牛选种、选配计划,选择和培育优秀种公牛[6]。但是目前中心专业技术人才短缺,难以保证公牛育种工作高效进行,阻碍了品种改良的进程。
(2)后裔测定工作缓慢
一方面,部分省外单产水平较高的后测牛场对使用后测冻精有很大的排斥性,导致冻精发放速度缓慢;另一方面,后裔测定牛场数据收集不及时、不规范、受胎率不高,影响公牛后测成绩结果的及时性及评价质量[7]。
(3)部分公牛后代遗传品质倒退
在进口冻精的使用过程中,由于营养水平、饲养管理等因素影响,部分优秀种公牛的遗传潜力未能发挥,导致公牛女儿群体遗传品质下降,出现了诸如乳房附着差、斜尻和易患肢蹄病等问题,严重影响了遗传改良速度[8]。
(4)良种牛数量偏少,育种选择强度低
近几年,西安市奶业发展迅速,但还存在一定问题,主要体现在良种奶牛数量不足、核心群规模偏少。奶牛场由于没有科学的育种规划,牛群流动过大,导致奶牛育种工作的选择强度低。
(1)加强专业技术人才引进和培养
种公牛培育工作离不开专业的基础理论和先进的学科理念支持,而知识的最终载体是人才,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是种公牛培育工作健康持续发展的动力。今后工作中,中心一方面将在人才引进上下功夫,着力解决技术人才数量短缺等问题;另一方面也要在“留得住”上想办法,减少人员转行流失等。
(2)强化公牛培育管理
公牛培育是中心的基础工作,必须严格贯彻落实生产规范,今后将继续加强公牛基础数据登记、生产性能测定及后裔测定工作,完善公牛发育及营养状况评定,及时进行个性化调整,提升优秀公牛培育水平,进一步提升公牛健康及生产水平。
(3)扩大行业交流与合作
进一步扩大行业交流范围,尤其是扩大与国内外优秀育种企业的交流,采用“请进来传宝,送出去取经”等途径,引进优秀种质,学习先进管理理念及方法,在联合育种及后裔测定上达成方案,强化与省外优秀牧场的合作,互惠互利,让西安市种公牛自主培育取得实质性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