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洌
阅读《吴宓日记》,是一种颇具冲击力的心理体验。
按如今的“三观”之说,他铁定会被歸为“渣男”之列——疯狂地单恋上Helen女士,还跑去和当事人商量“两女一夫”的安排。当“女神”开始认真考虑他的追求,他当即产生了厌烦情绪。荒唐的是,他还在日记里诚实地写下了许多可笑的“盘算”,譬如如何让自己不被毛女士所约束,如何周旋于诸女性之间,以及如何想办法“广撒网,多结果”等等。
真是一个笨拙又向往着做唐璜的十足书呆子!
可是,同样是这位吴宓老先生,守护着同时代许多知识分子最后都没有了的风骨、操守和道义,为自己所认信的,以身殉道。
人是如此复杂、斑驳的受造之物。略感欣慰的是,如今的我也对人有了更多的理解与同情。
记得当年刚入行时,有一次被领导派去采访一个地方上的某行业大亨。只能春秋笔法地说,该行业通常会和权力有许多勾兑。然后,我从他身边的亲信那里听闻了一些他的发家史,当然是很不见得光的那种。更为劲爆的是有关他的私生活——他喜欢女人,有很多情妇,这些情妇为他生了很多孩子。逢年过节,一大家子“其乐融融”。
对一个刚踏上社会、自小受正统教育的女生来说,这些对“三观”的冲击力实在太大了。
当时,我对采访任务满是抵触情绪,以及诚实地说,还有对此人的鄙夷心理。
感谢上帝,这次采访最终不了了之。说真的,如果让我去采访他,我当时都不知道该如何面对这个人。而依我那时白纸一般的人生阅历,也是完全无法理解这一类人,自然也理解不了他的野心、欲望和恐惧。
入行之后,常常会听很多同行在公开场合分享如何职业地、中立地对待形形色色的被报道者。但如果是有深度的人物采访报道,当报道者和被报道者之间“三观”碰撞,一定会产生某种紧张感。
想起我的一位同行好友,也是我身边朋友中对人最宽容、最有善意的。某一年,我们俩一同被派往某地做一次大型专题报道。在那里,我们遇到了一位和我们单位有交情、在当地也颇有人脉的热心女士。一开始,大家相处得颇为愉快。数日后,好友忽然变得有点“奇怪”,我多少觉察到她在尽量避免和那位女士有接触。
好友是那种“不扬他人之丑”的性格。过了一段时间,她才向我透露——她当时在采访中得知了有关这位女士的很多事,而这些事正好踩在了好友的道德敏感区域。当时,好友已是在业内非常资深的名记者了,处理工作上的人与事非常职业,拿捏有分寸。然而到某些时刻,她仍没法完全摈除个人情感和道德的好恶。
2019年第27期封面报道《学衡派 新文化“逆流者”》
在这个行业冒冒失失、懵懵懂懂若干年后,我给自己立下了一条“军规”——如果遇到自己实在看不明白、理解不了的人与事,那就宁可放弃采访报道。这绝非仅仅是记者个人“爱惜羽毛”,也是予被报道者一个公平和公正。
忽然想起我的一位前领导在一次业务会上对年轻记者们的提醒。当时,我们杂志报道了一位颇有道义和社会担当、但身陷婚外“私奔”事件的企业家。不久,一位中年女读者碰到我们领导,相当生气地当面质问——你们堂堂一本大刊,为什么要去报道这样一个“渣男”加“烂人”?
“怎么可以因为你对一个人的私德某一点不认同,你就把整个人给全部否定了呢?”他语重心长地反问我们。
对心中充满道德理想主义又阅世未深的年轻记者,这确实是一个很重要的提醒——人性里可能会有无法避免的黑暗、卑污的一面,那你到底如何公允地去评判一个人呢?
近年来曝出了许多令人大跌眼镜的事件——其中就有一位过去屡见报端、以热心社会公益著称的知名人士,他被多位女性揭发私底下性骚扰、纠缠的丑闻。后来,一位我很信任的媒体朋友告诉我——他多次亲眼看到这位名人在大庭广众之下对他所资助、领养的女童有极不合宜的举动。
“恶心!” 朋友边回忆边说。“真不敢想象他私下还会做出什么来。”
这已经不是私德问题,这是对未成年人的犯罪!如果证据确凿,必须毫不客气地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