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级管理策略谈

2019-10-10 07:03曹琪妹
甘肃教育 2019年16期
关键词:家校结合沟通关心

曹琪妹

【关键词】 小学;班级管理;沟通;交流;班干部;关心;家校结合

【中图分类号】 G62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9)16—0048—01

班级是学校的基层组织。做好班级管理工作,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它既有章可循,又无一成不变的模式。而小学生又是一个相对特殊的群体,他们年龄小、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所以对于小学生的管理、教育要有信心、有恒心。那么,新时期的班主任应如何做好小学班级管理工作呢?

一、走进学生,沟通交流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要想管好班级,班主任就要深入到学生中去,和学生成为朋友,这样才能真实地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家庭背景、性格特征和学习习惯,进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促进他们健康发展。我们都知道,当下的学生多半是独生子女,由于家里长辈的溺爱及父母的宠爱,使得他们在家养成了凡事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缺乏与人分享的意识,也不懂得与人沟通的技巧,遇事总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考虑问题,从不想其他同学的感受,自私、专横。面对这些问题,作为一名班主任,我们就要走进学生的心灵,认真分析事件产生的主客观原因,进而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然后以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和学生进行交流与沟通, 继而转化学生的不良习惯。长此以往,一个班风正、学风浓的班集体就会形成。

二、组建一批认真负责的班干部队伍

俗话说得好:“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要想实现对班级的高效管理,只靠班主任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还需要组建一批认真负责的班干部队伍。认真负责的班干部队伍对班级管理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 班主任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平时除了要做好自己的教学工作之外,还要管理好班级,处理好和其他科任教师之间的关系,不可能面面俱到。这就需要在班干部的协助下处理好班集体中的大小事情,对班集体进行有效管理,这样不仅能减轻班主任的工作压力,还能提高班干部的团结合作能力,一举两得。其次,班主任在平日的管理工作中常常会用成人的角度去看待问题,且容易形成思维定式,难免产生片面性和局限性,而班干部虽然是资历尚浅的孩子,但他们和其他同学的年龄相仿,能站在孩子的年龄段客观地看问题,进而产生新的管理思路,能有效帮助班主任共同管理好班级。最后,班干部是班集体的中坚力量,起着联系老师和同学之间桥梁的作用,这就需要班干部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与人际交往能力,为此,班主任要加强对班干部的培养,这样不仅能强化班干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还会对其以后的发展产生有利的影响,进而提高班干部的综合素养。

三、关心爱护,攻心为上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一切教育的基础。为此,班主任应像导师、慈母、朋友一样,无论是课堂还课外,都要走进学生心灵,探索学生的内心想法。如,最近班里某个平时活泼开朗的学生突然变得不爱说话了?一向成绩不错的学生突然退步?平时认真听课的学生突然变得上课爱睡觉?平时乐于参加体育活动的学生突然变得消极懈怠?这些问题班主任都要及时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在课下通过和学生谈心、向班干部打听等方式,来了解事情的原委,继而制定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在对待后进生时,不能一味地责怪、谩骂,可以通过家访的形式,来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家庭影响,继而认真分析,深刻总结,制定出科学、有效的实施对策和办法,帮助其得到成功转化。班主任只有将学生看成自己的孩子一样,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和学生及时沟通交流,学生才能把班主任当成值得信任的朋友,进而敞开心扉,讲述他们的内心想法。

四、家校结合,共同教育

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也是孩子们模仿的对象,父母的生活習惯会对孩子的行为习惯产生重要影响。小学阶段是孩子们性格、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时刻,在这个重要时刻,班主任除了要做好教育引导工作以外,还要密切配合学校及教师的教育工作,形成合力,共同教育。如,我会借助QQ、微信群等与学生家长互通信息,将学生在学校发生的点点滴滴以及所作所为及时、准确地告知家长,同时也让家长将学生在家的表现、行为习惯及时告知我们,以便我们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真正做到齐抓共管。

编辑:郭裕嘉

猜你喜欢
家校结合沟通关心
开心与关心
家校结合:美国家庭体育作业的案例介绍与分析
决策咨询活动中的沟通艺术
关心下一代
关心下一代
关心下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