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好开学第一课 助力孩子人生规划

2019-10-10 07:03王志明
甘肃教育 2019年16期
关键词:开学第一课学习学生

王志明

【关键词】 开学第一课;学生;学习;人生规划

【中图分类号】 G6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9)16—0032—01

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地方,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摇篮。教育教学工作的使命与教师的基本责任和义务是促进孩子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指导孩子高质量地完成学业,引领孩子强健体魄,拥有健康的心理、较高的艺术素养和较强的实践能力,为孩子未来发展奠定基础,帮助孩子规划好人生,并引导孩子为实现自己的人生规划而不懈努力。近年来,受央视“开学第一课”启发,我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进行了“开学第一课”的尝试,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一、重点内容

根据全面发展的需求和班级实际,我将原来开(入)学教育进行必要扩充,内容主要为:①学习环境的整治与美化。②假期作业检查。③个人学期成长计划制定。④组建新班委。⑤励志故事会。⑥全程收视央视“开学第一课”。

二、具体做法

在开学两周以内,利用两个课时,通过主题班会、队会等形式,逐项实施。①学习环境的整治与美化。包括室内外卫生、教室美化、活动场所布置等。此项工作让学生自己去做,鼓励特色和创意。②假期作业检查。假期作业是巩固提高学习能力,为完成新的学习任务做准备的必要手段,检查意在促使学生认真对待,避免因为假期而对学业有所荒废。主要从完成、正误、态度三方面量化,结果以10%的比例计入学生本学期学业成绩。在老师指导下,可以同桌互查,最好平行班级交换查。③个人学期成长计划。要求从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实践活动五个方面,结合个人实际,具体细致地以书面形式拟定。独立制定有困难的,可以让家长帮助,教师给予适当指导。这是“第一课”的重点,侧重点各不相同:思想品德主要围绕“守则”和“行为规范”;学业水平主要围绕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科知识掌握、学科能力获取等;身心健康主要围绕怎样强健体魄、怎样应对困难和挫折;艺术素养则主要根据个人兴趣、爱好和特长;实践活动根据学生个人、家庭、生活等实际。利用主题班会,让每个学生将自己的成长计划在全班展示交流,之后还可利用班级“分享台”继续交流。④组建新班委。遵循“全體参与,自愿报名,演讲竞争,投票决定”的民主程序,产生新的班委会。⑤励志故事会。学生每人搜集一个成才故事,利用主题班(队)会进行交流,并谈对自己的启发。个别有困难的学生也可以由家长协助搜集。⑥全程收视央视“开学第一课”。要求学生与家长或监护人共同收视,而后谈观感。

三、主要收获

第一,学生参与学校各项活动的积极性、自觉性、目的性和自信心提高了。通过“开学第一课”各项活动,学生对自身的认识不断加深,明确了自己将来要成为怎样的人、现在要做什么、该怎样做。第二,班级的凝聚力加强了。班委会成员竞选时每个同学的演讲和新班委会代表的上岗演说激起的共鸣,使同学们认识到,一个学风浓郁、班风优良的班集体是每个同学成长进步的环境保障。第三,不良行为得到了有效矫正。迟到、不交作业等发生率逐步下降。第四,家庭、社会对学校工作的理解、认可度不断提升。大多数农村学生家长在与学生一起收看“开学第一课”、帮助孩子搜集励志故事、参与孩子学期成长计划制订过程中,对学校工作的认识不断加强,对孩子参与其他活动的支持力度也随之加强,尤其对孩子、对学校工作的评价不再以考试成绩为唯一标准。第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体现。在“开学第一课”的各项活动进行中,爱国、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诚信、友善等理念蕴含其中,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核心价值理念的浸润。第六,学生实践能力切实得到了提升。

四、几点体会

第一,教师的认识一定要到位。“开学第一课”是教育部与央视合作的大型公益节目,能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陶冶,对学生远大理想、坚强意志、高尚情趣的形成都有积极作用。我们不是简单的模仿,而是结合学校、班级、学生的实际,增加了日常司空见惯的教育元素,为学生人生规划助力,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基。第二,要提前筹划,精心准备。“第一课”是为学生一学期学习成长做准备的,每学期的内容不能一成不变,教师在开学之前就要根据班级实际对本学期“第一课”涉及的全部内容充分地预设。第三,必须适时地检省。成长计划不能停留在纸上,要通过老师的检查、学生的自省对计划落实情况进行督查。第四,要多方沟通形成合力。家长、少先队、其他科任老师以及班级的每一个学生都要紧密配合。第五,成长计划制订过程中,老师的指导要跟上。老师要根据学生个人实际做点拨,开阔其实践活动的视野。

编辑:陈富祥

猜你喜欢
开学第一课学习学生
学生写话
试论在高校“产、学、研”中发展现代传统手工艺文化
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家庭习得环境对初中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研究
创设探索情境,让学生在“探”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