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年10月11日
10月11日,2019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在河北省石家庄市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致贺信。
习近平指出,当今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日新月异,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深刻改变着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对各国经济社会发展、全球治理体系、人类文明进程影响深远。
习近平强调,中国高度重视发展数字经济,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指引下,中国正积极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引导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希望与会代表深化交流合作,探讨共享数字经济发展之道,更好造福世界各国人民。
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河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本届数博会以“数字经济引领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将举行综合展览、智能雄安高峰论坛、企业项目对接等活动。
(来源:新华社)
发布时间:2019年09月30日
近日,经国务院同意,教育部等十一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在线教育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
《指导意见》指出,在线教育是教育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在线教育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创新教育组织形态,丰富现代学习方式,为加快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服务。
《指导意见》明确,到2020年,大幅提升在线教育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更加广泛、在线教育模式更加完善,资源和服务更加丰富。到2022年,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实现深度融合,在线教育质量不断提升,资源和服务标准体系全面建立,学习型社会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指导意见》提出,要扩大优质在线教育资源供给。一是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在线教育机构,支持互联网企业与在线教育机构充分挖掘新兴教育需求,满足多样化教育需求。二是推动学校加大在线教育资源的研发和共享力度,加快线上线下教育融通,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面。三是实施“教育大资源共享计划”,建设一批高质量在线课程,培育优质在线教育资源。四是鼓励职业院校、普通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密切合作,推进在线教育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五是鼓励职业院校、普通高校结合社会需要和办学特色,加强相关专业建设和在线教育人才培养力度,积蓄发展动力。
《指导意见》强调,要构建扶持在线教育发展的政策体系。一是完善在线教育准入制度,建立规范化准入体系。二是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规模化应用,加快建设教育专网,到2022年实现所有学校接入快速稳定的互联网。三是落实财政支持政策,指导各地完善政府购买优质在线教育资源与服务的相关制度。四是鼓励金融机构开发符合在线教育特点的金融产品,利用多种融资渠道,支持在线教育发展。五是完善在线教育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指导意见》要求,要形成多元的在线教育管理服务格局。一是保护消费者权益,明确在线教育服务提供规则,畅通消费投诉渠道。二是创新在线教育的管理服务方式,强化实时监测和风险预警。三是加强部门协同监管,加大对在线教育机构的信息归集和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力度。四是支持在线教育行业组织建设,强化行业自律,引导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来源:教育部网站)
发布时间:2019年09月27日
据工信部网站消息,9月27日,工信部官网刊载《关于促进网络安全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意见》提出,到2025年,培育形成一批年营收超过20亿的网络安全企业,形成若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网络安全骨干企业,网络安全产业规模超过2000亿。
《意见》提到了五方面主要任务:
——着力突破网络安全关键技术
以构建先进完备的网络安全产品体系为目标,聚焦网络安全事前防护、事中监测、事后处置、调查取证等环节需要,大力推动资产识别、漏洞挖掘、病毒查杀、边界防护、入侵防御、源码检测、数据保护、追踪溯源等网络安全产品演进升级,着力提升隐患排查、态势感知、应急处置和追踪溯源能力。
加强5G、下一代互联网、工业互联网、物联网、车联网等新兴领域网络安全威胁和风险分析,大力推动相关场景下的网络安全技术产品研发。支持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技术在网络安全领域的应用,着力提升威胁情报分析、智能监测预警、加密通信等网络安全防御能力。积极探索拟态防御、可信计算、零信任安全等网络安全新理念、新架构,推动网络安全理论和技术创新。
——积极创新网络安全服务模式
针对网络安全专业性强、技术演进快、应用难度大的特点,倡导“安全即服务”的理念,鼓励网络安全企业由提供安全产品向提供安全服务和解决方案转变。
支持专业机构和企业开展网络安全规划咨询、威胁情报、风险评估、检测认证、安全集成、应急响应等安全服务,规范漏洞扫描、披露等活动。
支持合法设立的认证机构依法开展网络安全认证。大力发展基于云模式的网络安全公共服务平台,提供远程实时在线的漏洞发现、网站防护、抗拒绝服务攻击、域名安全等服务。
鼓励基础电信企业和云服务提供商发挥网络资源优势,面向客户提供网络安全监测预警、攻击防护、应急保障等增值服务。鼓励发展面向智慧城市建设、电子政务等领域的网络安全一体化运营外包服务。探索开展网络安全保险服务。
——合力打造网络安全产业生态
支持龙头骨干企业整合网络安全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建立开放性网络安全技术研发、标准验证、成果转化平台,畅通创新能力对接转化渠道,实现大中小企业之间多维度、多触点的创新能力共享、创新成果转化和品牌协同。着力培育主营业务突出、竞争能力强、成长性好的网络安全中小企业,鼓励以专业化分工、服务外包、共享研发等方式与大企业相互合作,形成协同共赢格局。充分调动各类园区、企业、科研院所、金融机构等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集聚、集约、关联、成链、合作发展。
培育建设一批网络安全技术、产品协同创新平台和实验室,开展共性重要问题和市场亟需方向的联合研究,充分发挥科技支撑引领作用,推动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引导创新资源集聚。鼓励企业、研究机构、高校、行业组织等积极参与制定网络安全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大力推广网络安全技术应用
充分发挥党政机关和相关行业主管部门作用,推动先进适用网络安全技术产品和服务在金融、能源、通信、交通、电子政务等重要领域的部署应用。加强工业互联网、车联网、物联网安全管理,督促指导相关企业采取必要的网络安全技术措施。大力促进商用密码技术在网络安全防护中的应用。
财政投资的信息化项目应当同步配套建设网络安全技术设施,并单独开展安全验收。加大对网络安全技术应用试点示范项目的支持推广力度,鼓励示范企业将解决方案转化为标准指南并开展专题宣讲。鼓励开展网络安全技术论坛和产品服务展示活动。
——加快构建网络安全基础设施
推动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地方政府建设本行业、本地区网络安全态势感知平台,着力提升支撑网络安全管理、应对有组织高强度攻击的能力。鼓励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建设漏洞库、病毒库等网络安全基础资源库,促进相关主体之间的信息共享。
统筹建设国家网络安全信息共享平台和应急指挥平台,实现跨企业、跨行业、跨地区信息共享和协调联动。重点围绕工业互联网、车联网、物联网新型应用场景,建设网络安全测试验证、培训演练、设备安全检测等共性基础平台。支持构建基于商用密码、指纹识别、人脸识别等技术的网络身份认证体系。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9年09月25日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8月23日发布《儿童个人信息网络保护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规定》自2019年10月1日起施行,并明确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制作、发布、传播侵害儿童个人信息安全的信息。
《规定》指出,网络运营者应当设置专门的儿童个人信息保护规则和用户协议,并指定专人负责儿童个人信息保护。
根据《规定》,儿童监护人应当正确履行监护职责,教育引导儿童增强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和能力,保护儿童个人信息安全。网络运营者收集、使用、转移、披露儿童个人信息的,应当以显著、清晰的方式告知儿童监护人,并应当征得儿童监护人的同意。
网络运营者征得同意时,应当同时提供拒绝选项,并明确告知收集、存储、使用、转移、披露儿童个人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儿童个人信息存储的地点、期限和到期后的处理方式;儿童个人信息的安全保障措施;拒绝的后果;投诉、举报的渠道和方式;更正、删除儿童个人信息的途径和方法等事项。
《规定》还提出,网络运营者落实儿童个人信息安全管理责任不到位,存在较大安全风险或者发生安全事件的,由网信部门依据职责进行约谈,网络运营者应当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整改,消除隐患。违反该规定的,由网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依据职责,根据网络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规定》是我国第一部专门针对儿童网络保护的立法,明确了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制作、发布、传播侵害儿童个人信息安全的信息,确定了儿童个人信息网络保护的具体原则,以及网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的监管职责。《规定》填补了互联网时代儿童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空白。不久后,国家将陆续颁布出台《个人信息保护法》和《未成年人互联网权益保护条例》,配合即将正式实施的《儿童个人信息网络保护规定》。
(来源:新华社、中国青年报报道综合)
发布时间:2019年10月11日
《经济参考报》记者多方采访获悉,近日央行向部分银行下发了《个人金融信息(数据)保护试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初稿,待征求意见结束后将正式对外发布。
《办法》重点涉及完善征信机制体制建设,将对金融机构与第三方之间征信业务活动等进一步作出明确规定,加大对违规采集、使用个人征信信息的惩处力度。
苏宁金融研究院院长助理薛洪言表示,从源头出发,出台统一的信息保护办法,将成为金融行业治理整顿的重要一环,影响深远。政策落地后,将首先推动大数据服务商洗牌,扶优限劣,继而全面提升数据获取和使用门槛,驱动消费金融机构等数据使用者优胜劣汰。
业内指出,金融领域个人信息具有特殊性,与其他个人信息相比,其与个人的资产、信用状况等高度相关,一旦泄露对受害者的财产安全可能造成很大威胁。因此,加强个人金融信息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法研究所所长黄震等日前撰文指出,中国对个人金融信息的保护自2007年开始,央行陆续通过《金融机构客户身份识别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等文件,逐步确立了个人信息收集范围、利用原则等要求。2016年印发的《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实施办法》,特别提到了金融消费者个人金融信息保护问题。不过,中国当前在个人金融信息保护方面仍存在不足,缺乏专门性立法,对违法机构和个人的法律追究机制也尚不健全。
薛洪言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长期以来,个人金融信息获取及保护层面缺乏明确监管要求,为中下游的不少乱象提供了土壤,其中既涉及数据采集和交易过程中的隐私保护乱象,也包括数据应用阶段的骚扰式营销甚至暴力催收等。此外,数据获取与使用的低门槛,也大幅降低了金融领域无证经营门槛,大量不具备基本从业素质、缺乏风险意识的机构无序竞争,给行业的治理整顿和可持续发展带来很大难度。
今年以来,关于加强个人金融信息立法保护的监管信号密集释放。4月,央行将《办法》的制定列入2019年规章制定工作计划。6月14日,央行副行长朱鹤新表示,要研究推动个人金融信息保护立法,明确各方的权益义务,使个人金融信息保护取得实效。9月25日,央行科技司司长李伟指出,央行将强化个人金融信息保护,严防个人金融信息的泄露、篡改和滥用,平衡好金融服务便捷和安全的关系。
(来源:经济参考报)
发布时间:2019年10月05日
10月5日2时51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高分十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高分十号卫星是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安排的微波遥感卫星,地面像元分辨率最高可达亚米级,主要用于国土普查、城市规划、土地确权、路网设计、农作物估产和防灾减灾等领域,可为“一带一路”等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国防现代化建设提供信息保障。
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和高分十号卫星,均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研制。
这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314次航天飞行。
(来源:新华社)
发布时间:2019年10月09日
“或许你认为5G离自己很遥远,但它的确来了。”通信业分析人士赵宇说,今年“十一”黄金周期间,在去南京旅游的路上,他发现5G网络覆盖比3个月前5G刚发牌时更广泛了。南京2号线地铁站实现了5G网络覆盖,新街口站大厅内测速达到1Gbps水准。“在密集场景下刷朋友圈、上传照片,5G比4G更有优势。”赵宇说。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电视直播也让众多普通消费者深刻感受到5G的魅力。在3家运营商全力支持下,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成功完成了国庆盛典首次5G+4K超高清直播,给全国人民带来了身临其境般的体验。
在本次直播中,庆典方阵增加了多个5G移动机位,摆脱了线缆的束缚,借助中国电信北京分公司的5G网络,将4K摄像机拍摄的超高清画面呈现在全国广大观众面前。
中国移动北京分公司项目负责人表示,对如此高级别的庆典超高清直播,网络必须“超高速率”“超高稳定”和“超低时延”,只有高速率、大带宽、低时延的5G网络才能实现这一目标。为此,中国移动使用了5G独立组网商用网络,设置了专用网络通道,规划出专属频段,并对直播终端设置了专有优先级,既能避免外部干扰,又可有效保证网络速率和容量。
据介绍,中国联通北京分公司从2月份就开始准备,克服了长安街沿线5G建站困难、原有设备搬迁改造等不利因素,在阅兵核心区及东西延长线建设了几十座5G基站,投入测试人员总计近400人次,累计配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测试时长近1000小时,全程跟踪3次彩排,优化网络,提升客户体验。
据了解,国庆前夕,三大运营商先后在各自的手机营业厅APP上线了5G套餐预约活动,截至10月5日,预约人数已经接近850万。
不过,正如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所说,虽然目前我国市场上发布的5G手机有11款,但大部分只具有非独立组网功能,要真正体现5G性能还得依靠具有独立组网功能的5G网络和产品。现在各地所建5G网络基本上也是非独立组网的,2020年才能大规模投入独立组网的5G网络。
苗圩认为,5G真正应用场景,80%应该是用在物与物之间的通信,如工业互联网、车联网、远程医疗等领域。“未来,将会有更多高可靠、低时延和海量的机器连接应用需求要依靠5G,特别是独立组网的5G,从而最终实现5G改变社会的目标。”苗圩说。
(来源:经济日报)
发布时间:2019年10月11日
截至10月8日17时30分,3家通信运营商的5G套餐预约量已接近千万用户。其中,中国移动超过580万,中国电信达201万,中国联通达199万。这能否“鞭策”运营商尽快推出5G套餐呢?
9月20日,中国移动率先开启5G套餐预约,用户可以通过短信、“中国移动”APP、扫二维码3种方式参与中国移动预约活动。9月29日,中国电信也开启了5G预约活动,第一天就有52万人参与。9月30日,中国联通紧随其后,开启了5G预约活动。
“3家运营商提供了类似的5G套餐预约促销措施。”独立电信分析师付亮介绍,一是购买5G手机最高优惠600元。二是预约套餐折扣,中国移动推出优惠措施,前6个月,5年以上网龄用户打7折,5年以下网龄用户打8折。此后,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将7折门槛降至网龄3年的用户。
“这可以促进预约量提高。但套餐还未公布,打折就开始了,而且惠及全部预约者,会影响今后套餐制定和调整。”付亮说。
今年8月份,三大运营商提供了两个月的5G“用户免费体验方案”,似乎预示着10月份将正式推出5G套餐。但对于具体推出时间,三大运营商相关负责人都回应说,“暂时没有确切消息”。
此前,中国联通董事长王晓初曾透露,中国联通5G推广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过渡期,从当时到11月份和12月份,套餐月租最低为190元。以此为参考,如果是网龄3年及以上的预约用户办理,则活动期内该套餐月租可降至133元,看起来很有吸引力。
尽管如此,付亮仍认为,5G前期的套餐很可能会让用户失望,真正将套餐升级为5G套餐的用户可能远低于预约量。
具体来看,与现在已经非常便宜的4G套餐相比,5G套餐可能会比较贵。毕竟前期运营商投入巨大,面临的盈利压力也大。同时,到今年年底,3家运营商只有10多万非独立组网基站,大量的流量仍需4G网络承担。目前最看好的5G应用包括4K、虚拟现实、网络游戏等,普遍缺乏内容配合,而其他业务4G网络也可以较好满足。此外,从目前来看,5G手机选择还较少,用户的购买欲望还不够强烈。
“运营商的5G套餐很难一步到位,最先推出的套餐主要面向部分尝鲜人群,这和当初4G套餐刚推出时一样。不过,与4G套餐刚推出时不同,5G很难向全部4G用户无限制放开,因为目前有的4G套餐价位已经非常低。”付亮说。
(来源:经济日报)
发布时间:2019年10月14日
近日,记者从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获悉:国家地质大数据共享服务平台“地质云”2019年新产品上线服务,云上数据资源和系统功能全面升级,取得重要进展。
据了解,此次新增上线7000余个资源环境权威信息产品、90万件成果地质资料、10万个重要钻孔数据、8万米重要岩心图像数据等。首次在线发布完整的全国1∶20万、1∶25万地质图1264幅,为社会公众了解地球结构、物质组成和演变历史等提供了权威信息服务。
(来源:人民日报)
发布时间:2019年10月08日
中国国家医疗保障局8日发布消息称,15项医保信息业务编码标准已全部完成,预计到2020年,将实现全国医保系统和各业务环节的“一码通”,全面发挥标准化在医保管理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国家医保局指出,中国已建立起覆盖13亿人的医保网。医疗保障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信息化支撑,建设“统一、高效、兼容、便捷、安全”的医保信息平台,对提升中国医保治理能力至关重要。
国家医保局近日下发的《关于印发医疗保障定点医疗机构等信息业务编码规则和方法的通知》指出,15项医保信息业务编码标准目前已全部完成。
中国国家医疗保障局副局长施子海表示,只有数据编码标准统一,才能够形成全国层面、区域层面的大数据,进行大数据分析应用,为医保筹资、待遇保障、支付制度、药品和耗材招标采购、基金监管等政策制定提供决策支撑,从而促进医保精准科学管理,特别是在药品降价、高值医用耗材治理改革中发挥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下一步,国家医保局将组织部分地区开展信息业务编码的应用测试工作,以便进一步完善编码数据库,为全国普及推广积累经验。预计到2020年,将逐步实现15项信息业务编码标准的落地使用,实现全国医保系统和各业务环节的“一码通”。
2019年6月,疾病诊断和手术操作、医疗服务项目、药品和医用耗材等4项编码标准数据库和动态维护平台率先上线。国家医保局日前又公布了医疗保障基金结算清单、定点医疗机构、医保门诊慢特病病种等11项医保信息业务编码规则和方法。
截至2019年9月底,药品企业已线上维护产品信息逾12万条;医用耗材企业已维护注册证信息逾1.7万条,规格型号约2000万条。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9年09月25日
9月24日,浙江江西两省签署基于国家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的跨省数据共享应用合作协议。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两省以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为基础,推进电子证照共享互认等跨省数据共享应用,为110万名在浙的江西人、4.7万户在赣的浙江企业提供跨省网上办事便利。
记者了解到,浙赣两省在合作协议中约定,以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为基础,依托两省电子证照系统,实现电子证照浙赣两省共享互认,支撑高频政务服务事项跨省用证。实现浙赣两省电子证照库逻辑汇聚、动态调取、实时核验、异地互认,实名用户可全流程线上办理、线上线下联动办理,以及在政务服务事项线下跨省办理过程中全面应用电子证照。依托当地统一实名身份认证系统认证后进行信任传递,实现浙赣两省跨省电子证照查看、亮证以及指尖办事,拓展提升“浙里办”“赣服通”服务功能。在此基础上,推动在实体政务服务大厅、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政务服务网)以及自助终端等多种服务渠道,实现跨省数据共享应用。
目前,浙赣两省已开展相关基础工作,先期选择民生领域高频事项作为跨省应用试点,在全国率先实现了身份证、户口簿等11本证照跨省“亮证”。江西人登陆“浙里办”,可使用在浙赣两地办理的证照,浙江人登陆“赣服通”同样可使用两地证照。通过数据共享,生育登记和新生儿落户跨省办理更加便捷。江西籍夫妻在浙江办理生育登记时,不用再提交结婚证,办理新生儿落户时,不用再提交户口簿、结婚证。近期,来自江西的新婚夫妇张先生和王女士就在“浙里办”APP上办理了生育登记,不需要回到江西,也不需要提交结婚证,只需要在“浙里办”APP上填写相关信息和材料一次办理完成。
近年来,浙赣两省在政府数字化转型工作中成绩斐然。浙江全面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加快推进政府数字化转型,以“让群众没有难办的事”为目标,以全省公共数据共享平台为基础,不断推出“一证通办”、“多事联办”等政务服务创新应用。每1分钟数据调用800多次,每次调用群众就少交1份材料。“浙里办”注册用户数超过2700万,查公积金、驾驶证补办、开社保证明等385件民生实事,在“浙里”都“刷脸可办”“一证通办”;企业开办、水电报装、不动产登记等41件“一件事”实现一站式办理。
据介绍,江西以“五型”政府建设为抓手,着力打造“四最”发展环境,全力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移动平台“赣服通”建设,努力实现“手机一开、说办就办”,每6个江西人就有1个人在使用,全省6586项省市县三级政务服务事项实现查、缴、办,1139万城乡居民掌上缴纳养老保险,4200万群众足不出户用手机就能交医保,公办高校、中小学、幼儿园教育缴费不再现场排队;全面推行延时错时预约服务,着力打造365天“不打烊”服务型政府。
下一步,浙赣两省在完成试点和完善电子证照库基础上,还将聚焦两省用证高频服务事项,支撑两地群众通过各类办事场景应用电子证照,不断拓展跨省数据共享应用,实现浙赣两省跨省电子证照查看、亮证以及指尖办事,拓展提升“浙里办”“赣服通”服务功能。
(来源:央广网)
发布时间:2019年09月26日
大兴国际机场9月25日正式启用。近日,东方航空、北京联通、华为在大兴国际机场率先发布基于5G的智慧出行集成服务系统。这是5G千兆网在民航领域应用孵化的样板试点,综合运用“5G+AI”科技,为旅客带来智慧出行新体验。
今年8月,北京联通和华为采用基于室内数字系统的5GLampSit完成大兴机场航站楼5G网络全覆盖,实测速率超过1.2Gbps。基于5G网络的千兆带宽能力,大兴机场的旅客可以流畅享用高清视频在线播放或快速下载、云VR、云游戏等高速MBB业务体验。此次5G空港智慧出行集成服务系统,围绕“一张脸走遍机场”“一张网智能体验”“一颗芯行李管控”三个维度,构筑立体化的智慧出行服务。
一张脸走遍机场——今后在大兴国际机场,乘坐东航航班的旅客无需再像以往那样出示身份证、二维码。通过与大兴机场安检等系统的对接,旅客只需人脸识别,就可完成从购票、值机、托运、到安检、登机等各个出行流程。客舱乘务员还可通过机舱口人脸识别系统进行旅客复验、旅客清点确认、座位引导等每个环节工作,提升服务精准度。通过便携式人脸识别装置设备,地服人员也可以快速自动识别旅客,智能推送旅客登机信息。
一张网智能体验——借助北京联通和华为打造的5G全覆盖网络,东航APP为旅客智能推送覆盖旅客的行前、行中、行后、航班变动等各个场景的全流程服务信息,除了常规的出票提醒、值机提醒、登机提醒、催促登机提醒、登机口变更、行李提取转盘等服务信息外,还新增了到登机口预计用时提醒、无人陪伴儿童登机、交接通知等。
一颗芯行李管控——此次合作开发了5G行李跟踪解决方案,让行李运输全程可视化,旅客可以随时查询托运行李状态。届时,旅客通过APP完成自助值机、选择行李托运,将电子行李牌贴近手机进行数据感应,几秒钟就能完成航班号、行李目的地等信息录入。随后,旅客前往专柜激活即可完成行李交付,真正实现全程“无纸化”。相比传统柜台办理,无源电子行李牌让出行变得更智慧、更便捷。地服工作人员也可以实时快速查询旅客行李,提升行李处理效率。
据了解,该集成服务系统在大兴机场试点运行后,将很快推广至北京、上海两地的4个机场,并逐步在全国各大机场布局。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发布时间:2019年09月27日
“人类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数字化革命,科学数据的丰富度、关联性与开放性,将成为21世纪驱动科技创新的核心要素。”近日,在北京召开的国际数据委员会(CODATA)2019年学术大会上,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长李树深院士认为,继“观察实验”“理论分析”“计算模拟”之后,“大数据驱动科学发现”已成为科学研究的第四范式。
但在现实世界中,科学数据的发展也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局面。“海量且多样化的科学数据不断产生,大家却没有足够的系统去存储或者处理,80%有价值的数据都在两年之后就浪费了。”国际数据委员会主席BarendMons认为,过去的一些系统和方法已经不适用于当下的大数据时代,机器的智能化处理和使用数据的能力亟待提升。
“的确,在推动科学数据管理和开放共享工作向纵深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还有许多政策问题需要探索。”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主任苏靖坦言,如何真正实现科学数据可发现、可访问、可互操作和可重用?如何通过建立通用互认的科学数据标识体系来保障数据知识产权?如何进一步使科学数据的全生命周期和统一的技术标准更加完善?如何有效推动科学数据的开放和传播,同时保障数据的安全?如何使科学数据的应用成为解决复杂问题、推动科技创新的真正驱动力?等等。“这些问题的探讨和解决正逐步提上议程,中国也正在成为国际上推动科学数据资源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参与者。”
去年,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发布《科学数据管理办法》,并启动了国家科学数据中心的部署和建设工作。时隔一年,科技部和有关部门立足前期工作基础,在高能物理、基因组、气象、地震、海洋等领域组建了20个国家科学数据中心。这些中心将成为我国科学数据管理和开放共享方面重要的基础设施和载体。
对于国家层面出台的第一个科学数据领域的管理办法,中科院院士郭华东表示,这使得科学数据的管理和使用有了可遵循的章程和依据,也使得科学数据的开放共享在科学界达成共识。但他同时也提出:“在《办法》推进的过程中还需要着力解决数据权益保障等一系列问题,才能使办法真正落实落地。”
CODATA中委会副主席、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主任廖方宇进一步解释说,站在科学家个人的角度来讲,存在一个科研竞争的压力问题,有的人很难得到科研数据,但有的人有了科研数据却不一定能产生很好的结果,如何来平衡评价?应该出台什么样的激励机制?另一方面,从国家的利益考虑,在国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科研数据提交到指定的储存机构,有时候就必然面临数据流失、知识产权得不到保护的问题。
而国家基础学科公共科学数据中心主任胡良霖最关心的则是数据质量的问题,哪些数据需要保存?该如何保存?比如,一些数据在最初采集的时候成本比较大,经过几年采集技术的快速发展,成本已经大大降低,而长期使用的存储介质的费用远高于最新采集的成本,要不要把历史上存留的这么多数据都保存下来?他建议,我国急需建立自主可控的国际级权威数据库,推动科学数据的分级保存,并且对保存的数据做出明确分级指导和界定。
会上,一些与会专家也呼吁,国际数据同样需要在全球开放共享。“多国科学家贡献科学数据共同建设的数据库,应当在贡献者所在国提供镜像服务,以保证各贡献国对数据的平等获取权;对于国际期刊发表论文要求提交数据,期刊应当与论文作者所在国联合确定论文关联数据的存储机构,首选在其所在国的优质数据存储机构。”专家们说。
苏靖表示,希望国家科学数据中心能够很好地承担起科学数据管理和开放共享的功能,支撑更多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重大科学发现和原创性的技术突破,推动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和经济社会发展。
(来源:科技日报)
发布时间:2019年10月15日
《敦煌倡议》英文版首次发布于2019年8月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甘肃省人民政府和ITU在中国敦煌联合主办的“电信普遍服务及网络扶贫研讨会”。其后,经ITU各有关国家修订完善。10月14日,由国务院扶贫办组织,工业和信息化部主办,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铁塔、中国卫通、人民邮电报社承办的2019年国家扶贫日系列论坛——“网络赋能 信息助力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网络扶贫论坛在北京举行。论坛上发布了修订完善后的《敦煌倡议》中文版,全文如下:
电信普遍服务是一个国家全体公民的基本权益,蕴含着保障基本人权、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区域平衡发展和经济体整体可持续发展等深刻内涵,是百年来通信行业孜孜以求的至高价值之一。
长期以来,国际电信联盟(ITU)致力于推动各国缩小数字鸿沟,支持各国完善相关政策标准,在电信普遍服务领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世界多国在宽带发展战略和规划中积极关注弥补数字鸿沟,探索形成了各有千秋的电信普遍服务经验。
2019年8月1-2日,政府、企业、学界、民间团体和国际组织的代表共聚中国敦煌,围绕“电信普遍服务和网络扶贫”交流借鉴、互相启迪、共谋发展,倡议如下:
一、推进深度覆盖。以保障基本人权、消除绝对贫困为根本宗旨,各国政府应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电信运营企业应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共同推进农村及偏远险峻地区宽带网络建设覆盖,加快实现城市农村“同网同速”,建设网络空间人类命运共同体。
二、加快创新步伐。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加快信息通信技术升级步伐,不仅能实现行业高质量发展,还将带动经济社会各相关方面的创新发展。政府和企业要因地制宜,综合考虑农村地区多样化的地理环境和应用需求,将商业模式创新与技术创新并重,积极探索采用先进、多样、适用的信息通信技术。
三、拓展应用空间。充分发挥互联网企业在应用创新中的生力军作用。优先面向教育、面向未来,加快实现教育均等化;围绕医疗等基础公共服务领域加大创新力度;积极推动网络信息技术与农村实体经济、社会服务深度融合;关注有障碍群体的应用需求;针对贫困人口精准降低网络资费,利用信息化手段让广大群众共享网络发展成果。
四、促进共同发展。各国政府应保障各民族均等享有公共服务的权利,在制定电信普遍服务政策时应进一步向少数民族地区倾斜,改善少数民族地区网络基础设施条件;保障各民族公民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的权利,开发适用的软硬件产品,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
五、完善法规体系。“法者,治之端也。”在法治社会中,任何一项政策的实施只有在法律授权下才能更强有力、更持续的发挥效力。为有效弥补数字鸿沟,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各国政府应在顶层法律体系中明确普遍服务的内涵和外延,建立公平开放的市场规则和法治环境。
六、加强国际合作。积极拓展政府部门、民间团体、国际组织和跨国企业之间的多层次合作,共同构建全球协同、互利共赢的产业发展生态,推动信息通信技术在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地区得到更广泛应用。
七、鼓励市场竞争。市场竞争比任何监管措施更能有效推动降低资费水平。电信普遍服务相关政策要确保电信运营企业能够公平进入农村地区,避免造成地方性垄断,让广大人民群众能够“用得起”宽带网络。
八、加快终端普及。各国政府应特别关注农村地区用户、有障碍群体等对信息通信终端的使用需求,并在政策制定中加强对获取信息通信知识和技能的支持。鼓励企业开发适合农村地区用户的高性价比的信息通信终端设备及操作系统,促进智能终端的广泛使用,提升农村地区宽带网络利用效能,更好发挥信息通信对于农村及偏远地区发展的驱动作用。
精诚合作,共赢挑战。让我们携手互济,共同助力电信普遍服务迈向新阶段。
(来源:工信部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