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部门发文促进“互联网+社会服务”发展加快布局新型数字基础设施
发布时间:2019年12月12日
据国家发展改革委12月12日消息,发展改革委、教育部、民政部、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卫生健康委、体育总局等七部门发布关于促进“互联网+社会服务”发展的意见,提出以数字化转型扩大社会服务资源供给、以网络化融合实现社会服务均衡普惠、以智能化创新提高社会服务供给质量、以多元化供给激发社会服务市场活力、以协同化举措优化社会服务发展环境等五大要求。
意见提出,鼓励发展互联网医院、数字图书馆、数字文化馆、虚拟博物馆、虚拟体育场馆、慕课(MOOC,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等,推动社会服务领域优质资源放大利用、共享复用。
根据意见,鼓励新技术创新应用,培育壮大社会服务新产品新产业新业态。推进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社会服务领域集成应用,支持引导新型穿戴设备、智能终端、服务机器人、在线服务平台、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混合现实等产品和服务研发,丰富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消费体验。
意见提出,加快布局新型数字基础设施,为智能化社会服务应用赋能。面向远程医疗、在线教育、智慧养老等领域,加快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行业应用试点,推进4G、5G、窄带物联网(NB-IoT)多网络协同发展,加速构建支持大数据应用和云端海量信息处理的云计算基础设施,支持政府和企业建设人工智能基础服务平台,面向社会服务提供人工智能应用所需的基础数据、计算能力和模型算法,提升社会服务基础设施智能化水平。
意见还提出,放宽市场准入,引导各类要素有序进入社会服务市场。深化“放管服”改革,鼓励各类市场主体依法平等参与“互联网+社会服务”供给,发挥市场主体资金、数据、技术、人才优势,激发社会服务市场创新活力。制定出台药品网络销售监督办法。
(来源:中国证券网)
民航局发布《中国民航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应用实施路线图》
发布时间:2019年12月12日
民航局日前正式发布《中国民航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应用实施路线图》(以下简称《路线图》),提出要大力推进北斗系统应用,积极构建以北斗为核心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技术应用体系,推动以星基定位、导航与授时技术为核心的新一代空中航行系统建设与运行,按照“从易到难,从便携到机载,从监视到导航,通用运输统筹推进”的总体实施路径,促进民航高质量发展。这是北斗系统在中国民航应用的首个系统性实施路径。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核心星座之一。全面加强北斗系统在民航领域的实践应用,是落实党和国家领导人对航空安全体系建设重要批示的关键措施,是推动空管体制改革进程的重要举措,是推动北斗系统全球应用的重要环节,是民航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保障和民航强国建设的重要技术支撑。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民航局依据中国民航总体发展战略与规划,根据空中航行服务需要,立足中国民航导航技术现状与发展需求,按照《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交通运输行业应用专项规划》要求,参照北斗系统建设与发展计划,结合国际民航组织相关要求编制,制定出台了《路线图》。
《路线图》提出,要坚持“服务国家战略,全面开放合作”“坚持以人为本,保证安全第一”“明确目标任务,兼顾稳健创新”三个基本原则,同时明确了国际标准、民航法规标准体系建设、基础能力建设、航空器运营人北斗运行能力建设、航空运营人空中航行服务能力建设、航空器定位信息共享、协同合作工作机制建设、宣传与培训等八项主要任务。
《路线图》明确,要以“从易到难,从便携到机载,从监视到导航,通用运输统筹推进”为总体实施路径,分步实施中国民航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应用。根据实施计划,中国民航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应用实施分为近期(2019年~2021年)、中期(2022年~2025年)和远期(2026年~2035年)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均提出了本阶段要完成的主要任务、实现本阶段目标需要具备的条件。
《路线图》要求,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和运营管理部门、北斗资源调配主管单位、民航局、工业界、国产商用飞机制造商、航空运营人、机场和空管各方要明确职责和分工,积极构建多元主体参与、分工协同、合作协商的体制和机制,为北斗导航系统在民航实践应用提供坚实的保障。
(来源:民航局网站)
教育部通知要求网络高等学历教育要严把入口关过程关出口关
发布时间:2019年12月18日
12月18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服务全民终身学习促进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高校网络教育高质量发展有关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高校网络高等学历教育要严把“三关”,落实“两责”,为更好服务全民终身学习提供有力支撑。
通知要求,网络教育要严把人才培养的入口关、过程关、出口关,合理确定招生规模、规范招生行为秩序、严格规范招生宣传;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完善教学全程管理、切实加强考试管理、从严管理学习中心;规范毕业论文(设计管理)、严格毕业资格审查。明确提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移、下放招生录取的职责和权利,严禁通过个人、中介机构及培训机构代理招生和收费”“不得发布模糊、虚假、违规招生信息误导学生”。
通知强调,高校要将办学治校主体责任落到实处,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明确总体发展定位,加大办学投入保障,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强化质量保证措施,严格落实责任制。同时,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综合监管指导,落实属地监管职责,建立协同联动机制,加强质量监测评估。
网络教育试点多年来快速发展,但部分高校在办学过程中存在办学定位不清、招生管理粗放、教学管理制度不健全、出口把关不严、对学习中心监管乏力等问题。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就继续教育、终身教育、全民教育作出重要指示。随着数字时代到来,网络教育开放灵活、便捷高效、能有效克服工学矛盾等优势愈加凸显,高质量发展继续教育是新时代高校的使命担当。此次出台文件,就是要推动高校下大力气练好“内功”,针对突出问题进一步加强规范管理,切实提高育人质量,以此来落实党和国家要求,满足社会期盼。
(来源:中国教育报)
2019年11月全国受理网络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970.8万件
发布时间:2019年12月5日
2019年11月,全国各级网络举报部门受理举报970.8万件,环比下降3.3%、同比下降16.7%。其中,中央网信办(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受理举报14.1万件,环比下降8.9%、同比下降51.5%;各地网信办举报部门受理147.8万件,环比增长8.2%、同比下降8.0%;全国主要网站受理808.9万件,环比下降5.1%,同比下降17.8%。
在全国主要网站受理的举报中,微博、百度、腾讯、阿里巴巴、新浪网等主要商业网站受理量占75.0%,达607.0万件。
(来源:中国网信网)
线上线下一体化协同治理 我国电子商务知识产权保护规则体系不断完善
发布时间:2019年12月16日
《中国电子商务知识产权发展研究报告(2019)》日前在京发布,报告显示,我国电子商务知识产权保护成效显著,保护规则体系不断完善,各主流电商平台通过信用评价体系、违规处罚体系、技术数据应用等方式实现平台有效调控和管理。
2018年,全国共办理电商领域专利侵权假冒案件33025件,同比增长66.4%;国家知识产权局不断健全线上跨区域协作调度机制,在浙江指导设立中国电子商务领域专利执法维权协作调度中心,推动地方知识产权局与电商平台深度合作,目前参与协作调度的省份已达25个;重点区域电子商务领域专项行动深入开展,线下源头追溯和打击力度加大,线上线下一体化协同治理强化,有效遏制了电子商务领域知识产权侵权违法行为。
国家知识产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以电子商务领域为重点进一步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强跨部门、跨地区执法协作和政企合作,进一步发挥调解和仲裁在化解知识产权纠纷中的作用,形成保护合力。同时,也希望电商平台、权利人、消费者、社会公众等多方共同参与电子商务知识产权保护治理。
(来源:人民日报)
两大国产操作系统将合并 合力打造中国操作系统新旗舰
发布时间:2019年12月6日
12月6日上午,中国软件与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软件)召开发布会,宣布将整合旗下两家操作系统公司:中标软件有限公司(中标软件)和天津麒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天津麒麟),设立新的操作系统公司,打造中国操作系统新旗舰。
中国软件财务总监何文哲介绍,当前国内操作系统企业普遍呈现小、散、弱局面,配套软硬件生态分散,无法形成合力效应,因此业界呼唤急需打造具有统一技术体系和生态环境的国产自主操作系统。
何文哲表示,这两家公司均属于中国软件旗下,此次整合主要是为了更好地顺应产业发展趋势、市场客户需求和建设网络强国战略需要,发挥中央企业在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
中标软件和天津麒麟分别拥有“中标麒麟”和“银河麒麟”两大操作系统品牌,在党政、国防、金融、能源、交通、医疗等行业已经获得广泛应用和认可。“保守估计,在国产操作系统领域,这两家的市场占有率加起来占了90%以上。”中标软件总经理韩乃平、天津麒麟总经理孔金珠告诉记者,两家公司在技术、产品、产业链配套、市场应用等方面各有优势,整合之后,应该很快会发展为国产操作系统的新旗舰。
新设的操作系统公司,将以现有技术基础为起点,组织整合优势技术和市场团队,以统一的技术路线和产品版本、统一的品牌标识及市场渠道、统一的支持保障和服务体系全新亮相市场。
目前,已有的操作系统版本已经同时支持六款以上国产CPU(包括飞腾、龙芯、兆芯、申威、海光、鲲鹏等)。“整合后的新系统,将屏蔽CPU架构体系差异,构建完善的应用生态,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何文哲说。
据了解,此次整合由中国软件、中标软件、天津麒麟成立专项工作组,统筹资本与品牌、技术与版本、市场与销售等工作。
(来源:人民网)
我国民用最高清卫星图出炉
发布时间:2019年12月10日
12月10日,国家航天局发布了高分七号首批22幅亚米级立体影像产品,包括北京首都机场、大兴机场、雁栖湖,安徽泾县,广东阳春市,山东菏泽等多个地区的正射影像图、立体核线影像、数字表面模型产品等。
首批影像成果图综合考虑地域分布、地物类型、目标关注度和主要用户部门测试需求等因素,纹理清晰、层次分明、信息丰富、立体感强,体现了高分七号卫星特有的立体测绘性能。
高分七号卫星是我国首颗民用亚米级光学传输型立体测绘卫星,也是民用测图精度最高的卫星,卫星不仅能获取平面影像,还可形成立体像,在激光测高数据的支持下,实现我国民用1:10000比例尺高精度卫星立体测图,满足测绘、住建、统计、交通等用户在基础测绘、全球地理信息保障、城乡建设监测评价、农业调查统计等方面对高精度立体测绘数据的迫切需求。
11月3日成功发射后,高分七号卫星主要载荷于11月5日在轨开机工作下传数据,已获取14000余景卫星影像数据。目前,卫星处于在轨测试阶段,从初步测试结果来看,卫星能够达到设计指标,平面精度可优于5米,高程精度有望达到1.5米,能够高效绘制地面1:10000地形模型。
经过9年研制建设,高分专项工程初步构建起了我国稳定运行的高分卫星遥感系统,形成了全天候、全天时、时空协调的对地观测能力。我国低轨遥感卫星分辨率由高分专项实施前最高2.1米提高到0.65米,静止轨道遥感卫星分辨率由千米级提高到50米,低轨遥感卫星设计寿命由3年大幅提高到8年,已基本形成涵盖不同空间分辨率、不同覆盖宽度、不同谱段、不同重访周期的高分数据体系,与其他卫星遥感数据相配合,为高分遥感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极大提高了我国天基对地观测水平。
随着高分专项天基系统的建设,国内进口卫星遥感数据已有近80%被高分专项数据替代,超过高分专项实施方案中替代率达60%的目标。高分专项实施前,仅有国土、林业、测绘等8个行业、北京等少数几个区域开展遥感卫星应用,现在高分专项数据已在20个行业、31个区域得到广泛应用,成为相关部门主体业务重要的手段,成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信息技术支撑。
同时,“高分应用综合信息服务共享平台”发布了103项数据应用标准,颁布了数据应用管理办法,制定了应急观测机制,编制了2017、2018、2019中国高分国家报告,本次发布会又发布了《高分数据应用共性产品3级(光学几何)分级标准》。通过搭平台、定标准、建体系、促联盟等“十要素”建设,进行空间信息全产业链布局,不断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国家安全、国际交流合作、国家重大战略等新常态需要。通过设立以高分专项成果为基础的卫星产业基金,有力促进了卫星遥感的产业化发展。
国家航天局表示,后续,高分专项将牢牢把握 “天眼工程”、“创新工程”、“应用工程”、“民生工程”的战略定位,把工作重心进一步聚焦到应用上,深挖专项潜力,大力推广成果应用,不断拓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充分发挥专项应用效能和创新引领作用,为保障“一带一路”“数字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建设航天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来源:人民网)
量子计算产业联盟揭牌
发布时间:2019年12月12日
全国首个量子计算产业联盟本源量子计算产业联盟OQIA,12日在安徽合肥高新区揭牌。
本源量子计算产业联盟OQIA依托国内第一家以量子计算机的研制、开发和应用为主营业务的初创型公司本源量子,集结计算科技、机器学习、区块链、人工智能、低温制冷、信号处理、生物医药等多行业成员。
联盟将为成员提供量子语言和量子程序的开发指导,全行业应用场景的量子应用算法定制,量子芯片和设备优先使用权,基于本源量子云技术的私有云服务的定制和培训,基于行业应用场景需求的量子硬件系统的专属定制开发。
联盟以共建平台、共同发展、协同创新为宗旨,致力于汇聚各行业合作伙伴,加速量子计算技术开发,探索量子计算应用落地,培养量子计算生态圈,推动量子计算技术服务惠及国人。
(来源:经济日报)
2019年中国网络安全产业规模预计超600亿元
发布时间:2019年12月9日
2019年中国网络安全产业规模预计超过600亿元人民币,年增长率超过20%,明显高于国际8%的平均增速,保持健康的发展态势。中国的网络安全产业结构日趋优化,既有防火墙、监测以及防病毒等传统产品,又有态势感知、数据防泄露等新兴产品,基本构成了覆盖防护、监测和应急的各个环节。此外,技术创新能力也显著增强,工业互联网安全保障能力明显提升,云安全的生态链日益完善,5G安全的研发布局密集展开,区块链的安全价值在多领域逐步探索,人工智能赋能网络安全的效益日益显现。
据统计,截至2019年11月底,在公开融资方面,中国国内上市的网络安全企业达到了23家,创新孵化方面,有100多家创投机构在网络安全领域进行投资布局。
工信部副部长陈肇雄在该论坛上说,中国的网络安全产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状况尚未得到根本改变,新技术广泛应用带来的安全问题逐步显现,高端领军人才明显短缺,网络安全保障任务依然艰巨,亟须在今后的工作中花大力气予以解决。
他表示,要持续支持网络安全关键技术手段建设,积极开展5G、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重点领域网络安全技术研发布局,构建多领域、多层次的网络安全创新技术体系,不断提升核心技术创新和保障能力。
另外,要加快构建5G、IPv6、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安全防护能力,健全网络安全审查、关键设备安全检测、威胁治理、数据安全保护等制度。
(来源:中国新闻网)
钢铁5G智慧工厂在湖北正式投产
发布时间:2019年12月12日
宝武集团鄂城钢铁信息化业务平台日前联调成功,作为湖北省最大的建筑钢材生产基地,鄂城钢铁正式迈入“5G+智能制造”时代。中国移动湖北公司12日发布了这一消息。
鄂城钢铁有着钢铁制造领域典型的复杂应用场景,生产制造环境存在高温、超快、粉尘、腐蚀、电磁干扰等情况。大量生产过程数据要与平台实时交互,通过传统的网络传输方式,存在一定的延迟。
2019年10月,湖北移动与鄂城钢铁签署《共建5G钢铁互联网联合创新开放实验室协议》,共同成立研究开发中心,深化5G在钢铁行业中的应用。
此次打造的5G智慧工厂,湖北移动通过建设5G行业专网等方式,实现了数据不出厂、数据流量本地卸载、本地业务优先处理。5G技术的高速率、大带宽、低延时、高可靠特性能保证整个系统的精确控制,提高工业制造领域的安全生产水平。
除此之外,通过5G网络对炼钢、铸钢、轧钢、仓储物流数据集中监控,实现钢厂经营管理和操作控制业务数据移动APP查阅与控制,满足了钢铁行业的无人化、智能化的生产的需求。
湖北移动与中国信科、宝信软件携手推进鄂城钢铁智慧钢厂建设。据了解,后续将通过5G技术在远程操控、机器视觉质检等方面开展应用推广,提升钢厂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
(来源:中国新闻网)
北斗卫星将全面开启“全球时代”
发布时间:2019年12月14日
12月8日至13日,联合国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国际委员会第十四届大会在印度班加罗尔召开。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成为大会关注的焦点。
北斗三号两年完成17次发射任务,将28颗全球组网卫星成功送入预订轨道。2018年底,北斗三号基本系统建成,提前两年为全球用户提供服务;今年底,北斗三号核心星座部署完成;明年,北斗三号全球组网发射任务收官,将全面开启“全球时代”。
北斗系统积极参与世界卫星导航领域活动,为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提供包括国土测试、土地确权等多领域的不同服务,是中国面向全球提供公共服务的重大空间基础设施,推动世界卫星导航领域建设成果更好惠及全球民众。
(来源:人民日报)
我国成功发射第五十二、五十三颗北斗导航卫星
发布时间:2019年12月16日
2019年12月16日15时22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及配套远征一号上面级),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第五十二、五十三颗北斗导航卫星。至此,所有中圆地球轨道卫星全部发射完毕,标志着北斗三号全球系统核心星座部署完成,将进一步提升系统服务性能和用户体验,为实现全球组网奠定坚实基础。
经过3个多小时的飞行后,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后续将进行在轨测试,适时入网提供服务。中圆地球轨道卫星,作为北斗三号全球系统星座的主力卫星,主要为全球用户提供导航定位授时服务,以及全球短报文通信、国际搜救等特色服务。
目前已发射入轨的24颗中圆地球轨道卫星中,14颗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10颗由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抓总研制。对此,工程有关负责人介绍,北斗三号全球系统研制期间,通过强化产品多家布局,组织多方同步攻关,极大调动了各方资源力量,极大促进了优势互补、协同共进,极大加速了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推动形成了良性互利的发展局面,为确保北斗三号全球系统快速高效组网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是北斗系统创新工程管理模式的重大举措,是推动重大航天工程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益探索。2017年11月以来,在工程7大系统、400多家参研参建单位、30万余名科研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仅两年多时间,已连续成功实施18次组网发射,将28颗北斗三号组网卫星和2颗北斗二号备份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以平均每月发射1.2颗卫星的高密度,刷新了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组网速度的世界纪录。
目前,北斗三号全球系统组网已进入决战决胜的冲刺阶段,按计划,明年上半年还将发射2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将比预定目标提前半年完成全部组网卫星发射。工程全线有信心、有能力、有决心,按照既定蓝图,独立自主建成世界一流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在我国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际,实现北斗的“全球梦”。
此次发射的北斗导航卫星和配套运载火箭(及配套远征一号上面级)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所属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和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分别抓总研制。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321次飞行。
(来源:北斗网)
中国人工智能专利申请量超美国
发布时间:2019年12月2日
12月2日,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发布《人工智能中国专利技术分析报告》。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10月,中国人工智能专利申请量已经超越美国成为AI领域专利申请量最高的国家。百度、腾讯、微软、浪潮、华为专利申请数量名列前五。
报告指出,中国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利申请量呈逐年上升趋势。中国人工智能专利申请量排名中,百度以5712件位列第一,并包揽了深度学习技术、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智能驾驶等多个人工智能核心领域第一。这也是百度连续两年蝉联第一。
从人工智能产业技术的细分角度来看,百度在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语音、智能驾驶等各细分领域,无论是专利申请量还是增速,都呈现出明显优势。
在深度学习技术领域,百度以1429件专利申请量占据了第一的位置;在语音识别和自然语言处理两大领域,百度更是处于强势地位,以933件和938件的专利申请量在排名榜中遥遥领先;而在竞争激烈的智能驾驶领域,百度申请总量达到1237 件,超越诸多国外大型车企和国内高校、科研机构。
报告同时指出,人工智能化是产业升级的重要方向,这已经成为业界共识。当下,国家陆续出台人工智能战略规划,在战略层面进行整体推进,为人工智能技术研发和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另一方面,从申请人分布看,以百度等为代表的企业和高等院校成为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主力军。
积累核心技术、重视知识产权,不仅仅是国内科技企业面对的重要命题,更是提升国家科技竞争实力的必由之路。作为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平台型公司,百度在AI核心技术领域的不断深入探索,不仅将推动壮大中国的科技自主创新实力,同时也在持续将技术势能转化为产业势能,推动产业智能化加速发展。
(来源:光明网)
人脸支付争夺战升级 相关行业标准正在制定
发布时间:2019年12月12日
行业巨头纷纷发力,人脸支付领域激战正酣。当前,微信、支付宝等支付巨头纷纷对人脸支付推广投以重注,加大硬件设备厂商、商户服务商等补贴力度。银联也推出了人脸支付产品,并被北京、上海、四川等多个金融科技应用试点省市纳入试点项目范围。业内人士指出,当前人脸支付已经处于大规模商用的前夜。与此同时,监管部门也正为人脸识别创新应用划定门槛,人脸识别技术标准正在酝酿制定。
近日,微信支付官方宣布其刷脸支付产品正式开售,同时,还对服务商发布了新的补贴政策。今年支付宝人脸支付商户和消费者规模增长均在10倍以上。为推广人脸支付,继今年4月提出30亿元补贴之后,未来支付宝的补贴力度将“不设上限”。
智慧支付“国家队”也已正式入场。银联日前联合商业银行等多家金融机构发布“刷脸付”。记者获悉,银联等多家单位的“人脸识别线下支付安全应用”已经被北京、上海、四川等六部委选定的金融科技应用试点省市纳入试点项目范围。
接受采访的业内人士表示,当前,人脸支付已经处于大规模商用的前夜。艾媒咨询发布的报告显示,2019年成为刷脸支付的“元年”,刷脸支付用户将达到1.18亿人,到2022年将突破7.6亿人,届时将取代扫码支付成为主要支付方式。
与此同时,监管部门也正从防范风险的角度为人脸支付划定创新底线。近日,由包括蚂蚁金服在内的27家机构共同组成的人脸识别技术国家标准工作组正式成立,将主要聚焦个人数据管理规范、技术规范、接口规范等方面,制定人脸识别领域技术标准体系。此前,央行印发的《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19-2021年)》,提出探索人脸识别线下支付安全应用,由持牌金融机构构建以人脸特征为路由标识的转接清算模式,这也为人脸支付顶层设计打开了通道。
央行科技司副司长罗永忠近日表示,要坚守守正创新,稳妥推进人脸识别线下支付应用。在数据采集时,要提前告知信息使用的目的和方式,明确获得用户授权同意,避免与需求无关的特征采集,确保人脸特征采集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来源:经济参考报)
中国地球大数据助非洲抗灾
发布时间:2019年12月19日
来自中国的地球大数据,将帮助非洲国家抗击农业灾害。12月17日,第四届“数字丝路”国际会议在深圳市开幕,各国专家紧密携手,让地球大数据科学服务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
“数字丝路”(DBAR)是2016年启动的一个国际计划,由中国科学家倡议发起,目前有57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与。它通过分享经验、技术、数据和知识,实现地球大数据在“一带一路”可持续发展中的科学服务,有助于基础设施改善、环境保护、降低灾害风险、水资源管理、城市发展、粮食安全、海岸带管理和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等领域。
会议开幕式上,中科院的地球大数据科学工程先导专项向莫桑比克正式赠送了该国10米分辨率耕地制图数据。该数据将有助于加强莫桑比克对洪涝、旱灾、农作物病虫害等灾害的应对能力,为莫桑比克农业发展与水资源合理开发提供信息支撑,保障粮食安全。
DBAR主席郭华东院士说:“提供给莫桑比克的是动态的地球观测数据,有助于他们实时或准实时地监测水灾和旱灾。”
郭华东指出,DBAR已经具备“展示+共享+在线分析”三位一体的地球大数据服务能力,还将不断搭建国际科技合作网络,继续加强地球大数据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数据共享和互利互惠。
来自29个国家的200余名专家参加此次会议。开幕式上,亚美尼亚不动产管理委员会签署协议加入DBAR。其代表阿尔塔克·皮洛扬表示,亚方愿分享本地观测数据,并通过数据共享提升国土管理和环境监控水平。
今年9月中科院编写的《地球大数据支撑可持续发展目标报告》,被列为中国政府参加第74届联合国大会的四个正式文件之一和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峰会的两个文件之一。
(来源: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