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于孝红、赵承建 山东省青岛市消防救援支队 山东青岛 266071
在我国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城市化水平不断提升,城市中的高层建筑也随之增多。高层建筑不仅能够提升土地资源的利用率,还能增加建筑的功能性,具有开阔、舒适等应用优势。在高层建筑建设的过程中,消防设计是十分重要的内容之一,其与建筑的使用安全息息相关。由于高层建筑可以容纳的人数较多,且由于楼层较高,如果发生火灾,内部人员的逃生难度较大,所以对消防安全疏散设计的要求较高。
调查显示,我国具有自动消防设施的高层建筑平均完好率小于50%,全国超过8 层、24m的高层建筑约有35 万幢。但大部分消防用居高车和水枪喷射高度只能达到50m。在火灾抢险的过程中,消防员和求救人员都无法乘坐电梯,消防员负重攀爬会消耗大量体力,影响救援。统计显示,全国约有24 万幢高层住宅,其中有46.2%的建筑没有设置消防设施。近几年,我国高层火灾在不断增多,目前已经超过3 万起,死亡人数越有500 人,损失财产约15.6 亿元。
在火灾发生的时,有80%的火灾致死情况发生在住宅楼之中。2018年具体的火灾发生数量与人员死亡占比如下表所示:
表1 2018年火灾发生数量与人员死亡占比
常见的火灾原因包括放火、电气、生产作业、吸烟、用火不慎、自燃、静电等,其中电气引发的火灾比较常见。在高层建筑中,一旦发生火灾,不仅火灾的危害范围较大,且人员疏散和救援的难度都相对较大。
通常,高层建筑的建设成本较高。许多建筑企业为了确保工程效益,在施工的过程中对消防安全设施的投入不足,高层建筑的消防材料、设施等质量低下,无法满足高层建筑的防火要求。或者一些施工单位没有按照设计和规范要求施工,许多消防设施无法发挥效用或安全通道设计不合理。在高层建筑完工后,消防审核是十分重要的工作,但一些建筑企业和单位对该工作不重视,导致消防器材、设备、通道中存在的问题难以察觉,进而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1]。
根据相关规定,超过100m 的建筑需要设置专门的避难层,且两个避难层之间的距离不能超过15 层。目前,许多高层建筑在设计避难层时,都会以15 层为分界标准,建筑单位会根据这个要求进行施工,但在避难空间方面存在问题,使用效果并不明显。如防烟楼梯间没有采用同层错位、上下层断开的方式,内部人员要上下走动则必须经过避难层,不利于人群疏散。
目前来看,消防安全责任制度并没有完全落实。一方面,高层建筑普遍用于办公,此类建筑的产权所有单位较多,用户也比较多,甚至超过百户,各单位具有自我管理能力或采用多方管理的形式,消防方面亦是如此。所以缺少明确的责任主体,影响制度实施。另一方面,对消防安全的认识不足,消防通道封堵现象频发。
在火灾发生时,往往需要人们快速疏散撤离,要确保从室内到公共走道的人群的安全,且疏散楼梯的安全性要高于走道和室内,确保路线的流畅性,避免“逆流”情况的发生。在路线布设时,要坚持清晰简洁的原则,保障人群疏散时可以顺利找清方向并明确位置。疏散楼梯要与电梯相邻,在火灾发生时,可以结合常用和紧急两条线路,保障人员的快速册立。消防电梯和楼梯要使用不同的凹廊前室,避免救援和疏散人员交叉干扰,从而确保扑救工作和疏散工作的同时进行。
在避难层的设计方面,针对高层建筑人员多、密度大的特点,要确保内部人员的尽快撤离,需要合理设计避难层,从而缩短疏散距离,将避难层间隔控制在15 层以内,具体高度可以根据当地消防登高车的高度进行设计。避难层的内部应该具有防火性和安全性,通道应该采用错位设计的方式,确保人员的顺利进出。可以设计无尽端房间外廊形式消防通道,也可以根据实际建筑情况优化设计方案。
为了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要做好消防安全教育工作,强化用户和管理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一方面,要对消防通道的通畅性进行严格的规范和管理,避免通道内堆放杂物,影响通道的使用。另一方面,要设置有效的消防设施,确保灭火器、消防栓等基础设施可以随时应用。此外,还要安装相应的视觉诱导系统,通过诱导系统警示内部人员,如事故照明、疏散标志等等。在照明方面,可以在平台墙面、太平门等位置设置照明设备。疏散走道的墙面或顶棚出可以应用红色照明设备。此外,也可以使用标示诱导,利用标示来引导内部人员正确疏散。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高层建筑的增加,各类消防问题层出不穷。由于高层建筑内部人员数量多、密度大,且楼层高度较高,一旦发生火灾危险,内部人员的疏散难度较大,如果没有科学的消防安全疏散设计,可能会造成大量人员的伤亡。所以,在高层建筑设计和施工时,要加强对消防安全疏散设计的重视,采用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保障内部人员顺利疏散的同时,也要为救援提供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