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培培,李 晨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重庆 400000)
渝东南地处重庆市东南部武陵山区,包含黔江区、酉阳、秀山、彭水、石柱等1区4县。随着西部开发和重庆市直辖以后,渝东南地区交通条件改善,区域经济得到极大发展。随之而来的是对本土文化的极大冲击,具有渝东南土家族特色的古民居和古城镇也在加速消失。姚氏民居位于渝东南秀山县梅江镇石坎村,修建于1948年,属传统巴渝风貌建筑。该建筑为穿斗式木结构,单进四合院布局,悬山式屋顶,是研究渝东南居住建筑形态与营建方式的典型实物。史上姚氏民居曾经过几次修葺,但其结构基本上没有改变。姚氏民居是典型四合院布局,具有历史价值和学术价值。
建筑风格往往受一个地区的文化模式和社会结构所影响,秀山县受其独特的地理位置、移民通道、民族交融和建设时期等多种因素影响,建筑风格丰富多样。
秀山县为土家族、汉族、苗族的聚集地,3个民族比邻而居,共同生活。土家族、苗族作为秀山县梅江镇的主要民族,世居此地。龙炳颐先生在《中国传统民居建筑》中谈到“边缘问题”时,尤其强调少数民族与汉族民居基本区别在于他们受礼制限制较少,从物质载体上就缺少了汉民居森严的等级象征[1]。
根据其经济与地形条件,可将渝东南地区的传统民居基本形制分为4种:一字型、曲尺型、凹字型(三合水)及口字型(四合水)(表1)。土家族民居平面布局大都灵活多变,以适应山地地形,沿等高线顺势分台而筑,错落有致。
表1 渝东南山地传统民居型制一览表
土家族传统民居空间类型大都是由“一明两暗”中的“间”转化而来,“间”经过空间组合转换为“院”空间。平面布局以堂屋为核心,左右两人间组合成“一字屋”,又叫“座子屋”。座子屋加两厢房围合成三合院,具有较强的空间围合感,有容纳外部空间和内部空间的趋势,草圭堂是此类三合院的典型代表[2]。土家族的四合院形式,院落木构架排列比较规整,转角处柱网交错少,空间组合比较简单。这种民居较为方正,通常是大户人家,其受汉族礼制影响也较大。
梅江镇地势复杂,属于随山式集镇。梅江镇地势复杂,属于随山式集镇,梅江镇的传统建筑是当地人们为适应长期生存环境所创造出来的,所以这种建筑的形式融合周边环境也是有据可依的。建筑的处理手法适应不同的外部地形环境,从而营造出富有层次感的内部空间和外部造型(表2)。
表2 结合地形处理方式
梅江镇气候湿润多雨,建筑屋顶通常做大的挑檐,即便有些建筑本身具有很宽的檐廊,也会在此基础上再加大挑檐,形成宽檐廊、大挑檐的建筑形式。与斗拱出挑方式相比,这种形式的挑檐用材更加轻巧、经济适用。临街建造时,这种出挑方式大大丰富了街檐空间,避免雨水侵蚀、遮挡阳光。
传统建筑的特征离不开对建筑结构技术了解,结构体系更有助于深层次了解传统建筑本身。当地建筑承重结构主要有木结构、砖木结构,以木结构穿斗式为主。穿斗式构架比较灵活[3],特点是用穿枋将柱子串联,形成一榀榀的屋架,檩条直接搁置在柱头上,沿檩条方向再用斗枋把柱子串联起来,由此形成一个整体的屋架,类似于现代的框架结构[4]。
1.6.1 精神空间:堂屋与神龛
宋代所著《事物纪原》中:“堂,当也,当正阳之屋;堂,明也,言明礼义之所”[5],堂屋占据了整个座子屋的核心位置,一般囊括堂室与祭祀功能(图1)。这样一个公共的,代表整个居住群体的空间,以表现这种民族的整体性,以及割舍不断的联系。对外主要用于会客、宴请以及进行民俗活动。往往与祭祀用的祖堂相结合,具有与祠堂相同的祭祀功能。
图1 堂屋空间(来源:作者自摄)
1.6.2 院落空间:天井与庭院
庭院由周边石木矮墙及房屋空间围合而成,取“百尺为形”的基准尺度;天井是由建筑或建筑与围廊组合起来的围合空间,受容身“丈尺”的制约。两者都是建筑中人与自然对话的气口空间,巧妙地将户外或半户外空间引入建筑,使得室内外空间融为一体,代表着“天人合一”思想。
姚氏民居修建于20世纪50年代,是石坎村留存比较大的宅院,坐落在石坎村东南角方位,造型古朴,典雅大方。建筑坐落在石坎村东面山脚下,建筑顺山势呈下降地势而修建,东北面是葱翠的山体,林木苍郁,西南面是几户人家围合起来的空地。姚再祥一家人居住了几十年,后搬离才遭废弃。使用期间经历几次维修改造,虽然整体格局和屋顶的结构保存较完整,但由于自然因素和使用不当引起房间隔断、楼板、承重结构发生不同程度的损坏。
2012年4月,秀山县政府评定姚氏民居为不可移动文物。2016年11月23日,重庆市规划局公布姚氏民居被列入重庆市居住建筑类优秀历史建筑。2017年8月22日,姚氏民居被评定为“重庆市优秀历史建筑”的梅江镇石坎村姚氏民居挂牌,秀山县梅江镇石坎村这一传统建筑由此正式纳入挂牌保护。
姚氏民居是典型的台地式四合水庭院,又称四合院(图2)。建筑呈两层,由朝门、吊脚厢房、堂屋、火铺(屋)、阁楼组成(表3)。姚氏民居四周有木构围墙,整体呈四合形式,外观古朴秀美,建在13.5 m(长)×14.6 m(深)的素面台基上。前后台基不在同一标高上,前半部下掉1.5 m高度。
图2 姚氏民居平面图(来源:作者自绘)
表3 建筑空间对比
3.1.1 八字朝门
姚氏民居入口大门收进1.3 m,一方面是认为此乃藏风纳气、趋吉避凶之地;另一方面是为增大入口缓冲空间。门高2 m,分别在前方左右45°方向立两根柱,形成八字形状,谓之“八字朝门”。
3.1.2 吊脚厢房
入口左右厢房为吊脚楼,左右厢房没有完全对称,直接顺山势用石料规整的堆砌成平台作为吊脚楼的基础,其标高低于座子屋地坪1.5 m,其上修筑全木结构的两层楼土家龛子,左右吊脚厢房都是典型土家龛子的建筑形象。吊脚部分稍有区别,采用木板壁全部封闭的方式(图3)。为满足吊脚厢房底层空间的使用高度,修建时巧妙降低了夯筑的石料平台,集中体现了土家族的建筑艺术和木构建筑精湛的工艺。
庭院左右两侧连接座子屋与吊脚厢房的储藏空间,同座子屋在同一台地,座子屋面阔3间,由四榀木构架形成。堂屋为中轴线对称,与前部吊脚厢房组合成了四合院的院落格局。
图3 左吊脚厢房平面图(来源:作者自绘)
3.1.3 堂屋
堂屋不铺地板,非原状混凝土地面,屋顶不设望板可以直接看到屋架的全貌,凸显其高大尺度。后人为与道房分隔的板壁中悬有神龛,供奉“天地国(君)亲师”,左右两侧刻楹联:“河山万里添新秀,琼楼百尺出后人”。
3.1.4 火铺(屋)
位于堂屋两边,左边房间前侧为火铺,土家人习俗中,火铺不对着门,而姚氏民居恰恰房间入口就是火坑,火坑高出室内地面20 cm,四周砌以青石,在火坑青石侧壁角上设一圆孔,直径为6~8 cm,作为除灰孔。火坑上部吊网架,用以烧烤食物。后侧不住人,用以放置厨房家具,左侧火铺屋侧墙壁开门,可直接进入堂屋后侧道房。右侧火铺屋前半部无火坑,后半部为卧房,前后并无分隔,左右两间对称。
3.2.1 夹层空间:阁楼
土家族民居中,座子屋一般都比较高大,人们利用“条楼”或“楼板”从楼枕的位置分隔形成上部阁楼空间。阁楼上一般不住人,少量阁楼空间允许人上去,但一般用来存放五谷杂粮。堂屋是没有阁楼空间,上下贯通。姚氏民居两侧吊脚厢房都设有阁楼空间,可供上人。为了配合阁楼空间的使用,山墙上往往不加板壁,使屋架露明以利于通风透气。
3.2.2 灰空间:檐廊
姚氏民居在建筑主入口设置凹廊空间,也有在堂屋后退一个柱距,与出挑的檐廊在局部形成“凹”形的灰空间。向内转角通向楼梯,三面设廊成转角状的称“走马转角楼”[6]。姚氏民居仅在吊脚厢房两侧设一字形走廊,称“转千子”。这种形式使得两厢房之间前后通透,视野开阔。
3.2.3 庭院空间:院坝
石坎村像姚氏民居这种口字型(四合水形式)的民居已很稀少,庭院空间少有封闭,一字型和“L”型比较多。院坝大小一般受房屋开间大小、围合形式、地形条件影响。受地形影响,姚氏民居院坝从中间开始分台,院坝空间相对比较狭小。
姚氏民居是典型的吊脚楼民居形式,对其加以保护,在加速城镇化建设的同时,有助于挖掘地方建筑文化、建构地方建筑特色。经研究提出3步走的保护利用的策略:第一阶段,先结合目前最先进的文物保护理念——“生命周期管理”平台,实现科学有效的保护策略;第二阶段,充分利用目前先进的数据化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进行草圭堂的三维场景构建,实现其三维模型在仿真场景下的虚拟漫游的低成本零破环的利用策略;第三阶段,深入挖掘姚氏民居的土家族文化内涵,整合相关旅游资源,建立土家族文化博物馆,推动整个渝东南民族旅游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