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建言食品科技,工业机器人将颠覆食品的加工制造模式

2019-10-10 10:49
中国科技财富 2019年9期
关键词:清平食源性中国工程院

文/本刊记者 史 诗

日前,第三届中国食品产业发展大会暨中轻食品工业管理中心技术专家委员会年会在北京开幕。大会期间举行“院士论坛”,中国工程院院士庞国芳、孙宝国、吴清平、陈坚,从各自研究领域畅想我国食品行业未来发展。院士们的开拓性研究、多维度触点及前瞻性思维,为与会的近300多位专家学者及企业代表带来了一场头脑风暴。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进出口检验检疫首席科学家庞国芳:农残检测技术要实现信息化

“加大对食品安全农药残留污染的治理力度,刻不容缓。”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进出口检验检疫首席科学家庞国芳在会上呼吁。

他介绍,食品安全农药残留检测技术面临信息化的三大挑战:一是农药残留检测如何实现信息化?二是农药残留大数据报告如何实现智能化?三是农药残留风险溯源如何实现视频化?

“任何技术的创新,都要先有基础理论研究为基础。”30多年来始终致力于食品科学检测技术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庞国芳谈到,基础理论研究催生三项创新技术。第一项创新技术解决了“农药残留检测如何实现信息化”的问题,即研发了农药残留信息化检测新技术。第二项创新技术则解决了“农药残留大数据报告生成如何实现智能化”的问题,即研发了高分辨质谱(HRMS)+互联网+数据科学三元技术。第三项新技术,解决了“农药残留风险溯源如何实现可视化”的问题,即研发高分辨质谱+互联网+GIS三元融合技术解决农药残留风险溯源。

庞国芳对当前我国农药残留治理提出了5项对策建议。

一是我国农药残留监控技术急需更新换代,实现“弯道超车”,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二是重拳治理高剧毒和禁用农药,达到“四个精准”到位;三是建议加强农药最大残留限量和每日允许摄入量标准的研究制定,使这些与民众健康相关的重要标准研究与世界先进国家比肩;四是建议创建“国家农药残留监控研究实验室”和“国家农药残留基础大数据库”为全面治理农药残留污染提供技术支撑;五是建议国家将这项研究的“产品”——各类农药残留报告纳入各级政府购买计划,使之尽快在全国各省市转化成生产力,在我国农药残留污染治理攻坚战中发挥重大作用。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学校长孙宝国:多学科交融促食业颠覆性创新

“我国食品产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大食品时代已经来临,以“大规模、大业态、大市场、大龙头、大集群、大安全、大品牌、大科技”为特征的发展趋势日渐显现。”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学校长孙宝国如此预判。

孙宝国说,加快实现食品产业由低端向中高端迈进、由食品大国向食品强国迈进,成为当代食品人的首要任务。“食品是高技术产业,食品界要学会凝练食品高新技术。”孙宝国强调,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都与食品产业紧密关联:电子信息技术、生物与新医药技术、航空航天技术、新材料技术、高技术服务业、新能源及节能技术、资源与环境技术、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例如,白酒酒体设计也正在从人工勾调向人工智能设计的目标进发。

“食品学科要实现革命性创新,就一定要走出去,实现多学科交叉融合。多学科交叉融合,促进颠覆性技术创新。”孙宝国认为。他以渗透汽化膜法制备无醇葡萄酒/白兰地系统为例进行了介绍。

中国工程院院士、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名誉所长吴清平:食源性致病微生物防控是食安重大需求

“食源性致病微生物防控是食品安全的重大需求。”中国工程院院士、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名誉所长吴清平呼吁。吴清平谈到,微生物危害是食品安全的主要威胁。微生物污染造成的食物中毒占食源性疾病50%以上。数据显示,每年因微生物污染造成的食品腐败变质,约占食品产值的10%,损失巨大。

长期致力于食品微生物安全监测和控制技术及相关基础研究的吴清平院士指出,我国食品微生物安全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包括:风险不明,导致许多重大隐患未及时发现;缺乏共性关键技术保障体系,造成重大事故不断;重点行业亟待建立食品安全控制技术及工艺。在吴清平看来,食源性致病菌的科学大数据库的构建,是目前产业面临的一个痛点,同时也是研究热点。

谈到食源性致病微生物监测与控制新技术,吴清平表示,目前,已探明了食源性致病微生物在食品中的分布规律、风险水平,并初步建立中国食源性致病菌风险识别数据库。这为国家食品微生物安全标准制定,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同时,建立起我国最大和国际上具有重要影响的食源性致病微生物资源库,保藏菌种30000株以上。

谈及未来展望,吴清平介绍,将从以下几方面继续努力:一是优化和构建食源性致病微生物数据库;二是挖掘基于全基因组和代谢组技术的新检测靶点;三是加快研发高通量快速检测技术;四是研究基于信号通路阻断的高效防控技术。“希望有越来越多的食品生产企业先入为主,建立相关数据库,并参与研发上述相关技术,为保障食品安全共同努力。”吴清平如是说。

中国工程院院士、江南大学校长陈坚:我国食品科技总体水平由‘跟跑、伴跑、领跑’三跑并存向‘领跑’转变

长期从事发酵工程、食品生物技术领域研究的陈坚院士梳理了我国食品科技路线,展望了我国食业的未来。

谈及食品战略趋向,陈坚总结为以下八个方面,一是绿色高效加工助推食品制造转型升级;二是精准营养与个性化健康食品制造成为战略高地;三是合成生物学成为食品生物工程新动向;四是食品装备制造进入智能智慧阶段;五是非靶向识别与主动保障成为食品安全新标向;六是新资源挖掘与开发成为食品制造新途径;七是智慧包装与绿色智能物流成为包装物流科技前沿;八是多学科交叉融合促进食品科技颠覆性创新。

在未来食品技术方面,陈坚谈到,基于对未来人类生存环境和生活保障的科学判断,气候变化、人口增长、能源危机等带来的动物灾难、环境污染、饮食需求、健康风险等必将导致的挑战,必须寻找解决全球食物供给和质量、食品安全和营养、食品方便和美味等问题的最有效途径。

陈坚认为,以细胞工厂为代表的肉、奶、油等微生物制造将替代大宗食品传统供给方式;以3D打印为代表的增材制造和工业机器人将颠覆食品的加工制造模式;以烹饪过程食物指纹谱和定向加工为代表的智慧化系统,将改变现有的食物烹饪方式;以基因特征检测、健康调控和评估为代表的个性化食品加工将主导发展格式。

“我国食品科技的总体水平由‘跟跑、伴跑、领跑’三跑并存向‘领跑’转变。新时代食品科技应该成为国家发展的高科技。”陈坚说,必须加强人造食品、智能制造等食品领域具有重大意义的新技术的开发,并力争率先实现产业化,抢占世界食品科技前沿和食品产业高地。

猜你喜欢
清平食源性中国工程院
秋冬季高发食源性疾病的危害与预防
宁夏大学特聘教授马玉山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宁夏大学特聘教授马玉山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食源性寄生虫病流行趋势与控制策略
夏季食品安全头号杀手——食源性疾病
“做人首先要勤奋”——中国工程院院士陆建勋的长寿经
生死一幅画
生死一幅画
需要警惕的“头号敌人”——食源性微生物
方清平“谋害”赵振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