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蔡建军
“我怕看多了,会产生欲望。”这是明朝名士王守仁早年就读私塾时自觉远离诱惑、自我控制欲望的真言,也为后人自我警醒带来启迪和借鉴。
人的欲望犹如树木花草的枝蔓,不加修剪,必然疯长。其实,每个人都不是生活在真空中,面对形形色色的诱惑,思想会起变化,心中会有波澜,这是人之常情,并不可怕。社会学上的“横山法则”早已告诉人们,最有效且有持续性的约束,并非外在的强制力量,而是内心的自我控制。正如王守仁所说:“想要避免欲望,最好的办法就是远离,甚至不要多看一眼。这不是胆子小,而是从根源上隔绝欲望。”这种看似无情的远离,却是人生难得的智慧。
欲望与生俱来,人人都有。一些人为何不心安?多因放纵了欲望。不过,是做欲望的主人,合理管控欲望,让欲望成为进取和发展的动力,还是成为欲望的奴隶,却是一个人是否成熟的“分水岭”。
清朝名臣曾国藩34岁时,从会试考官升为从四品的侍讲学士。他不但不高兴,反而战战兢兢。他在给弟弟家书中写道:这次晋升,实在出乎我意料。我日夜诚惶诚恐,自我反省,实在是无德足以承受。你们远隔数千里之外,一定匡正我的过失,时时寄信来指出我的不足。
“慎始而敬终,终以不困。”不慎于初,必悔于后。常怀律己之心,时时敬畏权力,任何时候都不以“别人不知”放纵自己、不以“无关大碍”迁就自己、不以“小事无所谓”放任自己、不以“下不为例”开脱自己、不以“一次没关系”原谅自己,方能稳得住心神、管得住行为、守得住清白。只有这样,才会像松一样铁骨铮铮、遒劲有力,像竹一样坚韧不拔、刚正不阿,像梅一样经霜傲雪、知难而进,像菊一样高风亮节、惟吾德馨。
“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欲望变得简单,私心变得渺小,公益才能昭彰。管好欲望,就要自律。自律首在修心,从内心深处立起道德准则,即使外界汪洋肆虐,内心也会波澜不惊。
任何人都有欲望,只能用理智加以控制。人生在世,即便广厦千间,夜眠不过七尺;良田万顷,日食仅为斗升。再多的欲望并不会给人带来快乐和自由,反而会增加无穷的痛苦和烦恼,谁要是总被欲望牵着鼻子走,则一辈子都不可能感受到幸福。“贪婪”滋生之日,就是“防火墙”崩溃之时,“欲”不设防就一定会变成“狱”。
心中有戒,则不越规;心中无戒,则必逾矩。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正因其“难”,非下一番苦功夫不可。
受到众人追捧的王守仁、曾国藩正是凭着远离欲望的意志,专注于学业,强身有作为,最终成就了一番事业。
古往今来,凡是成就大业的人,都是能够管住自己的人。而警觉与警醒则是睿智的选择与另一种坚守。
明道德以固本,重修养以安魂,知廉耻以净心,去贪欲以守节。
——王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