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林
【摘要】法国著名现象学家梅洛·庞蒂在后现代身体哲学中确立了身体在“运动感觉”中的主体性地位,从整体上描述了身体与世界的本质联系。本文从这一视角出发,结合神经生理学和音乐心理学两个学科的方法,对节奏感知进行梳理总结,阐明节奏感知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模式现象,而是融合不同的“场”发挥更完整的作用这一结论。
【关键词】节奏感知;音乐心理学;神经生理学
【中图分类号】J639 【文献标识码】A
一、节奏感知与身体的协作与影响
(一)身体与节奏的关系
梅洛·庞蒂在《知觉现象学》一书中论述了身体哲学(Philosophy of body)的概念。按照梅洛·庞蒂的理解,“节奏感知”则是身体感官对“特定世界”所表现出的习惯知识。这种“习惯知识”包含了认知的过程,是一种已经成熟化的知识解读。认知与感知心理学研究中,普遍认为一切感知形式,都含有认知的范畴。通过“认知体验”将音乐节奏与身体建立联系,从而便可理解“节奏感知”是一个节奏与身体双向联系的结果。身体作为一种最为确定的存在形式,以特定的逻辑规律参与时间、空间维度的活动。在对身体和时间关系的解读中,梅洛·庞蒂则认为身体是时间的主动制造者,而不是被动接受者。而节奏作为存在于时间维度的积极表达形式,与身体时间机制呈正相关。由此可知,身体哲学对节奏感知具有积极的理论指导意义。
音乐是时间维度的艺术,节奏作为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时间节点上的音响关系。从广义上讲,所有具有周期性时间规律的事件都是某种节奏信号,节奏信息在外界环境、生理信号和人际交流中广泛存在。如人的心跳,走路的步伐等都有相应的节奏频率。狭义范围内,节奏即为音乐节奏。它在时间维度中以不同的模式对音响进行拆分与重组,将内部诸多要素进行解构重组,如此往复,便形成千万种不同表象的节奏结构。
在神经生理学中,人体内部具有感受时间的机制,称之为“时钟模型”。时钟模型认为人类存在着以节拍器和累计器为基础模块的内部时钟,节拍器以稳定的时间间隔发出信号,累计器则记录节拍器所产生的信号的数量用以代表主观时间,对时间的准确估计依赖于人体内部的节奏震荡机制。在此基础上,人们可以感受外界的节奏发生。正如有些人可以跟随音乐的律动翩翩起舞,在人体感受机制适应某种节奏之后便可做出连贯流畅的动作。《庄子·庖丁解牛》证实了这一理论:“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人体在掌握某种节奏机制后,自觉能动意识发挥作用,对身体不断进行调控,达到同步运动能力。正是由于身体的主体地位引导人们由感知到表达,符合了身体哲学观的理论架构。
古希腊时期,音乐与身体运动结合在哲学层面的内在核心体现为“美且善”,并成为希腊人理性思考的统一标准。这一理念被达尔克罗兹运用,创立了一套以身体律动为本的音乐教学体系,其重要内核即为“节奏”的表达与运用,使音乐学习者不再以机械重复的练习作为唯一的学习途径,而是从身体出发,感受音乐的律动,使其不断内化为自身音乐感知能力,并通过自我意识的转化和整合外化成为具有创造力的音乐。
身体与节奏具有密切的关联性,有一套特有的实行机制。狭义范围内,人体通过节奏感受音乐的律动,培养即兴动作组合能力,为音乐的表达和输出建立了更深层更稳固的基础。广义而言人体通过节奏感知外界环境,做出相应行为,有助于人们适应环境,培养人的亲社会性。
(二)不同感官对节奏感知的交互作用
人体大脑中的节奏感受区是由管理运动功能的神经区域与听觉区联合运作处理,包括基底核、前运动皮质、小脑、辅助运动区等。人类的认知系统可以在几秒内分辨出不同的节拍类型,这一项能力在婴儿时期就已经获得。
节奏感知能力是人类独有的认知能力,人们能够通过听觉,视觉和触觉多个感觉通道对节奏进行反应。在蔡振家的《音乐认知心理学》一书中提出听觉对节奏感知具有天然的优势,因为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对音乐技能的掌握涉及到大脑中“听觉-运动回馈”与“运动-听觉前馈”两个反应机制。前者是从听觉区传送到前运动区的讯息流动,具有监控运动结果的作用;后者则相反,具有预测声响的作用。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学习者对音乐的感知能力,这种能力同样适用于对节奏的感知中,对节奏进行加工处理达到与身体动作同步。
视觉在节奏感知中起到辅助的作用。视觉对空间信息具有较强的处理能力,在时间信息的掌握上相对较弱。由于视觉注意机制与运动具有联动作用,所以在节奏感知中具有一定的辅助功能。
触觉同听觉和视觉一样具有一套精密的反应模式。在大脑中视觉信号和触觉信号有许多汇聚区域,在这些脑区中,多感觉模态可以在特异性空间约束的基础上进行相互作用。1969年Handel和Buffardi采用相同节奏对个体进行刺激,对视觉、听觉和触觉三个通道对节奏的辨识速度进行测评。结果表明,听觉通道对节奏的感知能力最快,触觉次之,视觉最慢。多个感官通道对节奏感知具有协同作用,并且相对于单个感官通道效果更为显著。
(三)音乐节奏结构中诸因素对身体的影响
以一种解构思维来思考,将节奏解构并对其进行描述。将节奏拆分成多个组成部分,包括内部要素时值、发音点和强弱;外部要素速度、节拍、节奏型。人体在感知不同节奏的同时身体机制也会产生相应的变化。
时值是衡量音乐时间长短的单位,它将音符构成相对的长短组织。在相对理论下,音乐形成了千万种不同的结构框架。将节奏中的强弱与语言进行类比,便可得到更加直观的理解。强弱如语言中的“抑扬顿挫”,是音乐节奏的语气,也是情感最为直接的表达方式。对节奏情绪的感知主要通过强弱变化来进行。人们往往更容易跟随节奏中的重拍进行律动,以此来对音乐进行周期性有规律的认知。节奏通过节拍的形式以固定规律进行划分,以“小节”为单位,每一个小节内都有相同的规定时值总量,并具有固定强弱规律。这种人为的规则使得音乐更符合人类生理结构,产生认同感。将音组按照一定的模式进行排列,構成一种特定的音乐形态,融合不同文化元素以及作曲家的意向表达,便可勾勒出具有不同性格的节奏型。节奏型往往在表达不同音乐性格中起到重要作用,例如著名的儿童钢琴曲《小丑》,主要节奏型由快速的十六分音符组成,便产生一种活泼俏皮的感觉。
综上,节奏结构的不同因素导致人们对节奏的认知产生千差万别的感觉,在音乐感知中帮助人们更好地把握其性格。深入剖析不同的节奏要素对身体感知进行更明确更细致地指导,从而使身体在对节奏进行加工处理时能够更为灵活连贯地运用。
二、节奏感知能力的意义与影响
节奏感知能力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项能力,在音乐节奏中引申出日常生活中出现的节奏行为。通过掌握节奏的脉络走向,感知身体周围的“场”,最终引导行为。这是一种先于逻辑的感知,正如梅洛·庞蒂所说:“身体经验使人们认识到某种不是由一个普遍构成能力的意识给予的意义,正是经验的这种出神使得任何知觉都是对某种东西的知觉,身体意向性取代了意识意向性,这是一种全面的意向性,意味着某种先于逻辑和判断的先行领会。”将身体融入情境中,运用“情境-反应”的身体知觉行为模式,强调知觉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把行为看作是一个整体过程。节奏认知同样是对节奏整体架构的把握。
身体哲学观的指导下,“节奏”作为人与物、人与人之间产生联系的介质,增加了同理心的养成,增加团体凝聚力,使社会关系更加紧密,有秩序地運转。在心理学方面,有研究表明,14个月的婴儿可以在具有共同节奏感知情景下产生人际互动行为。试验者在有背景音乐的情况下抱着婴儿做相位一致或相反的摇晃动作。随后请求婴儿帮忙捡起掉落的东西,其中61%的婴儿对进行同步节奏摇晃的试验者给予帮助,而对没有进行同步摇晃的试验者进行帮助的婴儿概率只有25%。后续研究更证明这种助人性的增加只针对先前有过共同节奏活动的特定试验人员,是一种有指向性的社会行为而不是心境提升等导致的泛化效应。
三、结语
本文以节奏中的一小分支——“音乐节奏”为主体,以梅洛·庞蒂的后现代身体哲学作为理论依据,不孤立的、形而上的分析节奏,而是通过“感知”将节奏与身体相结合,形成一种“体验链”,结合神经生理学和音乐心理学的观点全面完整地对节奏加以分析,探讨节奏的本质属性,保持节奏的“生命力”。以整体的方式去把握事物,而不是将其分散成一个个点进行认知,这便是梅洛·庞蒂身体哲学的精髓所在。
在万物融通的时代,跨学科学习讨论已经成为常态,对同一事物的认知往往包含多种分析状态,但笔者认为任何事物都不能离开环境,不能单一片面的认知事物,而是要从整体进行把握。因此对节奏感知的讨论也结合多学科交叉总结,以期为研究者提供些许思路。
参考文献
[1]梅洛·庞蒂,姜志辉,译.知觉现象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99.
[2]沃尔夫冈·马斯特纳克,杨燕宜,译.音乐心理学理论与应用[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4(29).
[3]潘禄.肢体同步运动对节奏感知中注意同步化的影响[D].杭州:浙江大学,2016.
[4]万群,林苗,钱秀莹.时间知觉的脑机制:时钟模型的困境和新导向[J].心理科学进展,2010(3).
[5]陈蓉.从听觉到视觉、运动觉[D].上海:上海音乐学院,2008.
[6]蔡振家.音乐认知心理学[M].台北:国立台湾大学出版中心,2013:149,156.
[7]潘禄.肢体同步运动对节奏感知中注意同步化的影响[D].杭州:浙江大学,2016.
[8]周丽丽,姚欣茹,汤征宇,等.触觉信息处理及其脑机制[J].科技导报,2017(19).
[9]杨大春.语言、身体、他者——当代法国哲学的三大主题[M].北京:三联书店,2007: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