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善县姚庄镇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路径探讨

2019-10-09 02:19蒋智杰
南方农业·中旬 2019年6期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三农问题

蒋智杰

摘 要 随着改革开放以及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三农”问题日益引起国家的重视。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针对新时代農村改革发展面临的新问题作出的重大决策,在党中央指明了农村的发展方向和国家全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大环境下,要针对当前乡村特别是贫困地区农业农村的客观实际情况,进一步从深化土地改革、强化支农惠农、指导产业发展、完善乡村治理以及重视人才培养等方面着手,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切实解决“三农”问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基于此,从嘉善县姚庄镇的实际情况出发,通过总结姚庄镇近年的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情况,提出路径建议,以供其他乡镇参考。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三农”问题;嘉善县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9.17.048

“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2008年以来,嘉善县遵从习近平总书记对嘉善提出的关于做好城乡统筹发展的指示精神,以县域科学发展示范点建设为引领,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努力开展“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当前,嘉善县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明显,乡村面貌明显改善,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生活幸福感明显上升,形成了城乡融合发展的良好局面。

2017年,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到2018年,中央1号文件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时间表和路线图。基于此,根据嘉善县关于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高水平推进城乡深度融合的实施意见,立足姚庄镇农业和农村发展实际,通过剖析姚庄镇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所面临的困难与阻碍,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思路与路径建议,并为嘉兴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路径参考。

1 姚庄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和优势

乡村振兴战略是统筹城乡的继承和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进“三农”工作的核心,是推进乡村发展的新思路、新战略与新举措。作为县一级来讲,处于宏观与微观的结合部。从宏观层面看,县一级就是“乡”,就是基层,需要接受大城市的辐射,需要通过国家的转移支付实现以“城”带“乡”;从微观层面看,县一级有“城”也有“乡”,涵盖“三农”,联结城乡,是乡村振兴的主阵地。因此,乡村振兴的重任就不可避免地落到了县一级的身上,而乡镇一级又是具体实施者,推动乡村振兴既是县委、县政府交给乡镇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也是一项义不容辞的工作责任。通过分析姚庄镇的实际情况,发现其有着较为扎实的基础和自身优势。

1.1 姚庄镇经济基础扎实

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实践,为姚庄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下了扎实的经济基础。历史上姚庄镇是一个传统的农业镇,工业基础相对薄弱。进入21世纪以来,姚庄镇的经济、社会、教育等各项事业持续保持着高速增长,经济总量不断扩大,财政收入不断提升,产业集聚效益利润明显。特别是在转移农村劳动力方面,通过实施工业强镇,姚庄镇的农村劳动力有将近1/3从事农业生产,2/3左右从事二、三产业。姚庄镇经济的快速发展、综合实力的不断提升,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下了扎实的经济基础。

1.2 姚庄镇基础设施较为完善

省级小城市培育试点的建设,为姚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更高的发展平台。2010年12月,姚庄镇被列为浙江省首批27个小城市培育试点单位之一,获得了加速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先行探路权。此后,姚庄镇便启动建成体育公园、姚庄医院、姚庄社会福利养老中心、姚庄中心学校、行政审批服务中心、汽车站、滨河绿化带等一批满足居民生产生活需要、适应宜居要求的重点项目。“均衡发展”的“姚庄模式”被列为浙江小城市培育可复制可推广的“八大模式”之一并公开对外发布。

1.3 姚庄镇实施了农房改造集聚

农房改造集聚的实施,为姚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了独有的先发优势。1)土地要素更加节约及集约。农房置换后,及时将置换户的农村住房、辅助房及附属物等全部拆除,高标准、高质量开展土地复垦,获得的周转指标既可用于农房改造集聚新社区建设,又可用于工业项目和城市建设,有效破解了土地要素瓶颈制约。

2)公共资源配置更加优化。随着农户集中居住,通过合理规划,政府不再进行“摊大饼式”的公共设施建设,而是集中投入到学校、医院、体育馆、养老中心、公园等公共服务设施中去,提高了公共财政资金使用效率。3)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农民住进了新房,改善了居住条件,使原有的房屋实现了增值,同时通过对空余房屋的出租,增加了财产性收入。

1.4 姚庄镇具有较好的区位优势

地处长三角中心的区位优势,为姚庄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拓展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姚庄镇位于嘉善县东北部,东与上海市金山区、青浦区相连,西北与江苏省吴江区隔河相望,是浙江省接轨上海的“桥头堡”,全镇90%以上的外资项目、80%以上的人才和70%以上的三产项目直接或间接从上海引进。在2018年11月5日举办的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宣布将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将其上升为国家战略。姚庄镇优越的区位条件,能有效接受大城市的辐射和带动,成为了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最大潜在优势。

2 姚庄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存在的问题

姚庄镇除了自身得天独厚的优势外,还存在着一些短板。当前,姚庄镇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在乡村仍比较突出,产业转型步伐还不够大,城乡环境面貌还不够美,农民收入增长还不够快,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还有差距。

2.1 农业产业层次低,农产品增值困难

过去几十年,尽管姚庄镇在黄桃、蘑菇、番茄等产业发展上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大部分农业产业“靠天吃饭”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新模式、新技术、新产品引进培育也相对缓慢。同时,近年姚庄镇周边地区农业产业转移搬迁来很多外来种植户,无序开展茭白、藕等农产品种植,增大了农业面源污染的风险。这些与姚庄所处的优越地理位置、所拥有的肥沃良田形成了鲜明对比。

2.2 政府扶持不够精准,难以形成规模效应

受客观条件制约,政府扶持政策存在一定滞后性,部分项目准入门槛高、投资强度大、缺乏吸引力,经营大户效益不明显,部分出现难以为继的情况。此外,政策执行过程中精准度不够,不少农户仍以自产自销为主,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和品牌效应,没有真正发挥政府扶持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2.3 要素保障供给不足,部分项目实施难

1)农业项目设施用地不足。目前除种植水稻等农作物外,大量农业种植都需要配套设施用地,特别是在农业招商过程中部分较大项目,设施用地需求较大。但目前设施用地审批困难,无法满足现代农业产业发展需求。2)美丽乡村建设用地不足。缺乏对公共停车场、公园道路建设项目用地保障,造成乡村游推进不畅。

2.4 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民增收较为困难

1)大龄农村劳动力就业困难。伴随“低小散”企业腾退,部分五六十岁农村劳动力失去原有相对稳定岗位,但由于缺乏专业技能和年龄过大,较难进入园区企业上班,只能从事一些相对廉价的工种,技术含量较低,收入水平也相对偏低。2)从事农业收入不稳定。比如姚庄镇黄桃10年前10元/kg,10年后还是10元/kg,但是土地租金、劳动力成本已经翻了一番不止,生产方式陈旧,效益的增长跟不上成本的增长,导致农民增收困难。

3 姚庄镇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路径设计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三农”思想为指导,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坚持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双轮驱动,以农房集聚、农田集中、农业集成为突破口,全面强化制度、投入、文化、组织四项保障,同时,要避免过度行政化、形式化、产业化、外部化四大误区,从根本上解决乡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3.1 保持定力、聚焦重点,坚持“农房集聚、农田集中、农业集成”三条关键路径

3.1.1 持之以恒推行农房集聚

住房问题是人们最关心的话题,特别是农房改造集聚,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关键环节和基础支撑。

3.1.1.1建强中心集聚点

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率一般在70%以上,从目前情况看,姚庄镇通过农房改造集聚,一期、二期已经集聚大量农户,群众的接受度、认可度非常高。因此,下一步必须坚定信心,继续推进农房集聚中心点建设,提高农户集聚率,在改善居住条件的同时,改变生产生活方式,努力向就地城镇化方向发展。

3.1.1.2整合农村自建点

随着农房改造集聚的推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一部分自然村落会慢慢消亡,但也存在部分不想出来或者喜欢呆在农村的群众,必须要有一条明确的路径进行规范提升。为此,建议推行征迁补助、基础设施配套补助、土地整治项目补助、启动扶持、节约指标等多个方面扶持政策,确保各村有能力推进各自的农房规划点建设。

3.1.1.3扮靓美丽乡村点

对照生态宜居的要求,要提高美丽乡村建设的标准,提升美丽乡村精品点建设,打造“我们的村庄”品牌,让农村更像“农村”,实现乡村高质量发展。同时,要把点上建设和线上串联同步推进,加快诸如姚庄桃源渔歌风景线、骑行绿道等配套设施建设,推进沉香荡的生态治理修复,建设一批具有江南水乡水韵的美丽乡村。

3.1.2 加大力度推进农田流转

土地是解决“三农”问题最核心的关键,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

3.1.2.1建立统一管理平台

建议加强土地流转交易平台建设,通过镇、村两级平台统一发包招租,鼓励有条件的村实现规模化流转。积极探索跨区域农田规范化集约利用,推进农业用地“标准田”建设,建立健全产业准入标准和配套政策,实现集中收储、成片流转、成片开发。

3.1.2.2规范农田流轉模式

在流转模式上,建议由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出面,与农户签订委托流转协议,把农户手中的土地流转到村集体手上,村集体按照市场行情,每年支付农户租金。同时,建立镇级统一的土地流转中心,成立乡村振兴投资公司,由镇级平台进行统一发包招租等工作。

3.1.2.3加大对村集体的奖励

建议分两部分,一部分为租金托底奖励,对村级委托流转土地中的亏损部分,进行租金差额补助;另一部为完成率奖励,明确村级土地流转达到一定比例的,可按照相关标准进行奖励。

3.1.3 创新模式推动农业集成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抢抓“大湾区”建设和“嘉兴市建设浙江省接轨上海示范区”重大机遇,建设农业大平台、大产业,高水平推进农业现代化。

3.1.3.1加强规划引领,建设农业大平台

乡村振兴,规划是前提。要不断完善以镇域为单位的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各类专项规划和控制性详规,重点编制好、实施好镇域农业发展规划、旅游发展规划、美丽乡村建设规划、村土地利用规划(全域整治)等,加强多规衔接,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打实基础。对于农业发展基础较好的地区,建议借鉴苏南模式成立农业经济开发区,以工业化理念开发农业,打造城乡高度融合、产业优势突出、生态环境优美和农民生活富裕的现代农业发展区域,打造新型农业发展先行区。

3.1.3.2引进社会资本,提升农业产业层次

要努力打破村与村的界限,跨村抱团发展。建议通过建立农用土地储备库和项目后备库,加大农业招商力度,引入规模适度、技术领先、管理科学的,具备一定影响力、引导力的各类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和田园综合体。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引进和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种子种苗、农产品精深加工、“互联网+农村物流”等新产业新业态,促进农业结构性调整,推进产品变商品、商品变精品、精品变极品,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3.1.3.3加快产业融合,培育农业新动能

充分发挥镇、村、户的作用,统筹整合农业、招商、旅游、规划等各线资源力量,统域推动一二三产业跨界并轨联动,实现农业和旅游的无缝对接、同频实施、深度融合。比如农业经济开发区建设,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景区资源,推进农业综合体、创新体的开发建设,同时,要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打造成为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新示范点。

3.2 拓宽思路、统筹兼顾,强化“制度、投入、文化、组织”四项基礎保障

3.2.1 全面深化改革,加强制度保障

乡村振兴,深化改革是动力。要推进农村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强化乡村振兴的制度性供给。加快推进“三农”领域“最多跑一次”改革,全面深化以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的各项改革,真正使农村产权“活”起来。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积极创建一批民主法治村,实施乡村德治工程,不断深化推进“户比互评”等长效机制,切实形成“大事一起干、好坏大家评、事事有人管”的乡村治理新格局。

3.2.2 不断完善设施,加强投入保障

配套好各类公共服务设施,为乡村集聚点提供高质量的公共服务。1)要让办事有场所,加快推动村级公共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进一步拓展功能,发挥功效,让群众享受更加方便快捷的服务。2)要让交流有场所,针对农村老弱病残群体,完善提升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让农村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3)要让娱乐有场所,建设一批村级群众文化娱乐场所,广泛举办群众性文化活动,丰富群众文娱生活。

3.2.3 深入挖掘传承,加强文化保障

现在的乡村是城镇化建设之后的乡村,要在乡村振兴过程中找到原有乡村的味道,而不仅仅是复制和还原。新建和改建一批能够承载乡愁的文化阵地,实现各村文化礼堂全覆盖,有选择性的建成一批村史馆、家风馆等特色文化阵地。围绕本乡本土的五老人员、回乡创业者等,每年开展寻找新乡贤等形式丰富的主题活动,让乡风文明融入日常生活。

3.3 坚持原则、因地制宜,避免过度“行政化、形式化、产业化、外部化”四个基本误区

乡村振兴热遍及所有农村区域,但在普遍的热潮中尤其需要有冷静的理性思考,乡村振兴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循序渐进,平稳有序实现乡村振兴的伟大战略构想。

3.3.1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避免过度行政化

乡村振兴不能一哄而上,在此背景下,要防止在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单纯利用行政手段来下指标、定任务,求多求快,求大求全,超越现实基础,不充分考虑区域差距和差异的现实约束,人为提档加速,追求短期速效。同时,也不可简单化采用老思路,统一要求、一刀切推进,不计成本地塑造典型、打造样板。

3.3.2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避免过度形式化

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不能千村一面,不能大范围复制有限的乡村样板,不能形成单调的乡村发展局面。要防止在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重物不重人的偏向,要把维护农民和农村社区的基本权益视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要求。把建房修路放在突出位置,打造外部环境,甚至只注重简单移植城市文化元素,把咖啡屋、小酒馆、外国农庄、异域城堡等一窝蜂地导入乡村,会使乡村失去吸引城市居民所独有的异质性文化特征。

3.3.3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避免过度产业化

乡村振兴要精进解压,不给农民添压力重的负担、不给乡村增加不可承受的债务、不给基层政府强压超过承受能力的任务,防止在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在乡村所有领域进行产业覆盖。在乡村振兴过程中,相当数量的新村聚居点最重要的功能应当是生态宜居,并非所有的村落改造提升都需要或者能够发展休闲、观光、度假等乡村旅游产业,任何产业发展都客观存在供求平衡的市场规律,虽然农业与乡村旅游的产业融合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但同样需要防止主要由行政力量推动的超越现实需求的过度和过量扩张。

3.3.4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避免过度外部化

城乡融合发展并不意味着以城市的模式来发展农村,社会资本下乡不能取代农民在农业生产中的主体性地位。如果农民在这场关乎自己家乡建设和自身利益的乡村建设和发展中集体“失语”,将会导致乡村振兴成为纸上谈兵,或者只是发展了样板。要防止在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无条件、无限制引入城市资本。随意引入城市资本会导致党组织、党员群众、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乡村建设中被严重边缘化,甚至被无情挤出,农村稀缺的土地和生态资源再次被低价剥夺,这样的乡村振兴持续性和稳定性必然会受到严峻挑战。

(责任编辑:刘昀)

猜你喜欢
乡村振兴战略三农问题
赞分盐镇裕牛村
“党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基层治理创新
论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底蕴
创新探索农村家政职业教育的有效模式
浅谈对乡村振兴战略的认识和思考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三农”热点
新阶段“三农”工作的新主线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