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冬季民俗传统体育在中小学推广的可行性研究

2019-10-09 04:22张妍李嘉赵莉拱梅宝赵益墨
当代体育科技 2019年22期

张妍 李嘉 赵莉 拱梅宝 赵益墨

摘  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為基础教育提供了思想指引、方向指引和行动指引,尤其是对于中小学教育中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核心素养的培养成为当前新时代基础教育的重点。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过程中,体育教学的开展为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团队意识的培养、坚忍不拔的性格提供了实现的途径。黑龙江省有着自身独特的气候特点、人文特点和民俗特点,在《冰雪运动发展规划(2016—2025年)》背景下,中小学开展特色冬季民俗传统体育项目具有可行性。本文对黑龙江省内中小学开展冬季民俗体育项目的意义、可行性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黑龙江省冬季民俗传统体育项目在中小学推广的建议。

关键词:冬季民俗体育项目  中小学核心素养培养  冰雪体育项目推广

中图分类号:G8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08(a)-0177-03

《冰雪运动发展规划(2016—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指出,近年来,我国冰雪运动快速发展,特别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成功申办,为冰雪运动繁荣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发展冰雪运动有利于满足群众多样化体育文化需求、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对于建设健康中国和体育强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中华民俗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规划》中明确提出,鼓励各地依托当地自然和人文资源,发展适合形式多样、喜闻乐见的冰雪健身项目,开展大众冰雪赛事活动。深入发掘东北、华北和西北等地区的冰车、抽冰嘎、冰上龙舟、冰蹴球、转龙射球等传统民俗冰雪项目。

黑龙江省有着独特的冬季自然环境与人文资源,适宜开展传统民俗冰雪运动,将冬季民俗传统体育项目在中小学推广具有可行性。

1  黑龙江省冬季民俗传统体育项目在中小学推广的意义

黑龙江省冬季民俗传统体育项目在中小学开展是认真贯彻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精神的具体实现,是贯彻落实《冰雪运动发展规划》的具体措施,是黑龙江省少数民族传统民俗文化传承与发扬的需要,是区域特色体育教学新的载体,是中小学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与提升新的实现方式。

1.1 将冬季民俗传统体育项目与中小学生健康发展深度融合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基础教育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举措与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少年强、青年强则中国强。少年强、青年强是多方面的,既包括思想品德、学习成绩、创新能力、动手能力,也包括身体健康、体魄强壮、体育精神。我国现行教育目标也是要将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体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中小学,学生的体育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青少年是社会发展的希望,体魄强健是国家繁荣、民俗昌盛、社会文明进步、家庭和睦幸福的重要标志,是实现中华民俗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基础。伴随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化,特色体育进校园也成为教育改革的内容之一。将黑龙江省区域特色的民俗体育活动引入校园是实现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

1.2 将冬季民俗传统体育项目引入中小学贯彻落实《冰雪运动发展规划》的具体措施

在《规划》中提出,冰雪项目要全民普及,优化提升。大力培养青少年冰雪运动技能。各级教育、体育部门积极配合,共同推进冰雪运动进校园,有条件的北方地区中小学应将冰雪运动项目列入冬季体育课教学内容,开设冰雪体育课程。黑龙江是我国最富有冰雪资源的省份,将冰雪特色项目引入中小学校园是贯彻落实《冰雪运动发展规划》的具体措施。黑龙江是我国的冰雪大省,保护民俗传统冬季体育项目,将特色冰雪体育如冰车、抽冰嘎、冰上龙舟、冰蹴球、转龙射球等传统民俗项目引进校园是既锻炼了学生身体又保护了民俗传统冰雪体育项目双赢的事情。

1.3 将冬季民俗传统体育项目引入中小学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发扬的需要

黑龙江省是一个多民族、散杂居边疆省份,全省共有53个少数民族,人口近200万,占全省总人口的5.26%。其中世居本省的有满、朝鲜、蒙古、回、达斡尔、锡伯、赫哲、鄂伦春、鄂温克和柯尔克孜等10少数民族。10个世居少数民族中,满、朝鲜、蒙古、回4个民族人口超过10万,达斡尔族人口4.3万,其余5个民族人口不足万人。赫哲族有3910人,黑龙江省独有民族,鄂伦春族3871人,占全国鄂伦春族人口的52%。通过少数民族民俗体育仙姑引入中小学,不单能够提升学校教育的内容和学生素质,同时通过体育项目也能够带动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扬,特别是赫哲族、鄂伦春族、达斡尔族这些即将失传的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化、民俗,通过冬季传统体育项目在中小学推广作为切入点,能够从娃娃抓起将少数民族特有的语言、文化、民俗得以保留、推广、发扬。

1.4 将冬季民俗传统体育项目引入中小学为特色体育教学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新的载体

现代体育科学研究表明,机体疲劳的恢复有积极和消极两种方式。其中积极方式是借助于轻松的身体运动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从而达到机体恢复的目的,其恢复速度要比睡眠等消极恢复方式更快、更奏效。冬季传统体育项目恰恰就是一种轻松的身体运动,它不以竞技较速为最终目标,而是追求身心俱娱,其活动方式种类繁多、内容丰富,既适合个人独立练习,也适宜多人共同锻炼,同时还适合不同体质状况、不同年龄层次的锻炼人群。譬如,打冰嘎、双飞舞等适合天真、好动的青少年人群。即保护了黑龙江民俗冬季传统项目又将冬季特色项目引入校园达到锻炼了中小学生身体的效果。另一方面,冬季传统体育项目对场地器材要求不高,如冰磨、冰爬犁等都是投资较少的民俗传统体育项目,可以为不同社会阶层和经济基础的人群所接受。能够丰富黑龙江省冬季校园体育教学新的途径和新的载体,增加体育的趣味性,使学生在愉悦的心情中得到锻炼,最终形成快乐体育、终身体育的目的。

1.5 将冬季民俗传统体育项目引入中小学为学生核心素養提升提供了新的实现方式

中小学教学中强调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要求学生应具备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黑龙江省少数民族众多,边疆特色鲜明,通过少数民族特色民俗体育项目引入中小学体育课程能够实现家国情怀的核心素养要求,同时,冰车、抽冰嘎、冰上龙舟、冰蹴球、转龙射球等传统民俗冰雪项目能够培养中小学生合作参与、创新实践的关键能力,特别是在目前中小学生独立参与社会活动能力较差的情况下,通过特色的传统民俗体育项目开展,实现了学生了解国情、关爱身边的人以及激发学生对于少数民族语言、文化、民俗、历史的兴趣,从而为中小学生在体育教学课程中培养和提升核心素养提供了新的实现方式。

2  黑龙江省冬季民俗传统体育项目在中小学开展的可行性分析

黑龙江省是全国气温较低的省份,冬季漫长,降雪量较大,结冰时间长,自然条件为黑龙江省开展冬季民俗传统体育项目提供了环境条件;倡导开展体育健身活动,特别是冬季体育项目活动的政策性引导为黑龙江省开展冬季民俗传统体育项目提供了前提保障;冬季民俗传统体育项目的简易、灵活、多样的特点为冬季民俗传统体育项目在中小学开展提供了便利条件;黑龙江省少数民族众多,特色冬季体育活动项目丰富多彩,这为开展黑龙江省冬季民俗传统体育项目在中小学开展提供了内生动力;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的综合能力决定了开展传统民俗体育项目的可行性。

2.1 政策利好与项目优势适合在中小学开展冬季民俗传统体育项目

政策环境是开展冬季民俗传统体育项目引入中小学特色体育教学和推广的前提。从目前政策环境看,领导高度重视,相应政策推动有力成为了政策环境的显著特点。首先,领导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工作的重要论述为中小学开展体育活动指明了方向,“更好地满足广大青少年日益增长的体育活动需求,进一步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成为中小学开展体育活动的要求和目标。其次,政策推动有力。伴随2022北京冬奥会临近,冰雪热在我国不断升温,国家相关部门对冰雪项目的重视度越来越高,顶层设计为冬季冰雪体育项目开展提供了具体具有可操作性的内容。《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46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等一系列发展规划的出台与落地在政策层面营造了适宜黑龙江省冬季传统体育项目在中小学推广的环境。

2.2 冬季民俗传统体育项目的特点决定了其适合在中小学开展

冬季民俗传统体育项目主要包括了赛雪橇、双飞舞、打冰嘎、冰爬犁、冰磨、雪地走、爬犁、拖床、脚棱子(也称冰滑子)等项目,从这些项目的投资较小、场地要求低、适合团队开展的特点看适合冬季在黑龙江中小学开展和推广。首先,冬季民俗传统体育项目设备与设施投资较小,冬季民俗传统体育项目是少数民族在日常生活中为了更好的开展劳动、生活、安全等方面的需求形成的自制工具进行的活动,其特点是就地取材、方便易行。在当前开展特色冬季民俗传统体育项目尊重民俗文化传承的基础上,其装备和设备投资较小,这一特点适合在中小学基础教育中开展。其次,冬季民俗传统体育项目场地要求较低,对于冬季传统体育项目而言,其场地要求较低,而目前基础教育阶段,各个中小学学生活动场地基本能够满足开展冬季民俗体育项目的需求。因此,适宜在中小学推广。最后,冬季民俗传统体育项目的娱乐性和竞技性适合中小学在体育可而成中进行团队活动。

2.3 黑龙江区域少数民俗文化为开展传统民俗体育项目提供了基础

黑龙江省居住着满、蒙古、达翰尔、赫哲、鄂温克、鄂伦春等少数民族,创造了丰富多彩、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和民俗风情的传统体育活动,又以其特有的冰雪地理环境,形成了独特的赛雪橇、双飞舞、打冰嘎、冰爬犁、冰磨、雪地走等冬季传统体育项目,是一笔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北方地区冬季传统体育项目的产生与劳动、军事和宗教祭祀活动有关,曾经是北方各民族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北方尤其是东北地区冰期较长的气候特征,决定了古代少数民族人民一年中有近半年的时间要在林海雪原中度过,他们创造了爬犁、拖床、脚棱子(也称冰滑子)等适于雪地环境的生产交通工具,冬季传统体育项目,如狗拉爬犁、赛雪橇等就脱胎于其中。这些丰富多彩的体育项目为冬季传统体育项目在中小学推广提供了教学内容,同时将教学内容与历史由来、文化传统相结合,不单能够丰富黑龙江省冬季中小学体育教学与活动的内容,同时也能够有效的保护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

2.4 冬季体育文化与群众基础决定了开展传统民俗体育项目的可行性

得天独厚的地区位置和适宜开展冰上体育运动的自然条件,黑龙江省一直是我国的冰雪体育大省、冰雪体育强省,历史上黑龙江省为我国冰雪体育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培养出多位世界冠军,打造了浓厚的黑龙江特色冬季体育文化氛围。冬季体育运动在黑龙江地区群众体育活动中极为普及,有着良好的群众运动基础。在基础教学阶段的中小学体育课程中开展特色民俗冰雪体育项目活动教学,相对于其他室内体育运动项目和投资较多的体育运动项目而言更容易被公众接受和开展,能够得到家长的支持,特别是少数民族学校与少数民族家长的热烈响应与支持。

3  黑龙江省冬季民俗传统体育项目在中小学推广的建议

明确黑龙江省冬季民俗传统体育项目在中小学推广的意义和可行性环境分析后,在基础教育中小学阶段广泛、深入的开展冬季民俗传统体育项目应在组织领导、资金投入、师资建设、推广活动、教学研究等方面进行实现。

3.1 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大力支持开展冬季民俗传统体育项目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开展

在中小学开展冬季民俗傳统体育项目应在国家相应政策的指导下,进行广泛宣传,提供各级行政教学部门的认识,加强在中小学推广冬季民俗体育项目的组织领导,通过组织建设、指导实施、保障措施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使冬季民俗传统体育项目在黑龙江省蓬勃开展起来。

3.2 加强冬季民俗传统体育项目在中小学推广的专项资金投入

在中小学开展冬季民俗传统体育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应加强对于教学设备、教学设施、教学场地、推广应用、师资建设的专项资金投入,财政相关部门列出专项资金扶持和帮助冬季民俗传统体育项目在中小学的开展与推广,各个学校也应当将经费向冬季民俗传统体育项目倾斜,使冬季传统体育项目能够在中小学高质量的推广。

3.3 加强冬季民俗传统体育项目在中小学推广师资建设

冬季民俗传统体育项目在中小学的开展与推广离不开教学工作,在实现的过程中师资建设极为重要。首先,构建开展冬季民俗传统体育项目的教师队伍,尤其是少数民族体育教师的培养与培训,将少数民族的文化底蕴与体育教学实践相结合能够更好的实现冬季传统体育项目在中小学的推广。其次,加大冬季民俗传统体育项目教师的培训,在现有体育教师的基础上,进行专业技术能力培训,使之能够了解相关体育项目的文化背景,熟练掌握冬季传统体育项目的技术要点和教学方法,为更好地在黑龙江省中小学开展冬季体育项目提供保障。

3.4 加强冬季民俗传统体育项目在中小学推广的活动组织

冬季民俗传统体育项目在中小学推广的过程中应加强区域性的活动组织,如竞技比赛、活动交流,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提高学生参与的热情与积极性,同时也能够使冬季民俗传统体育项目在中小学推广的范围、推广的效果得以保障。

3.5 加强冬季民俗传统体育项目在中小学推广的相关研究工作

冬季民俗传统体育项目在中小学推广的过程中加强相关研究十分重要,主要是在体育项目文化内涵与体育项目推广形式方面的研究。一方面要加强冬季民俗体育项目的文化内涵与文化传承研究,使冬季民俗传统体育项目在推广的过程中实现文化与体育的深度融合。另一方面,中小学体育小学科研工作者应在体育教学的内容、教学的方法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使冬季民俗传统体育项目在中小学推广的质量和效果方面取得实效。

参考文献

[1] 杨慧馨.我国冬季传统体育的开发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1,29(3):11-14.

[2] 陈立华,贾冲.东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7(5):31-32.

[3] 李景繁.把民族传统体育引入校园要“三思”[J].基础教育研究,2015(23):49-50.

[4] 郭小波.中小学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青少年体育,2016(2):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