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岩
西方经济学的教学质量对经管类专业学生的培养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对西方经济学本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与反思,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从体现经济学思想内核、提高教学案例质量、合理搭配多种教学手段三个方面提出了西方经济学本科教学的改进方向。
一、西方经济学本科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东西方经济学的交流与碰撞,对中国新时代人才的整体素质与思维习惯都产生了积极的深远影响。作为经管类专业本科教学中的专业必修课,西方经济学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西方经济学的教学内容涉及现代经济学的一般方法论、现代经济学的基础假设条件以及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工具。而这些内容将成为继续学习和掌握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等经济学分支学科的重要基础。第二,西方经济学往往扮演着对经管类学生进行专业启蒙的重要角色。可以说西方经济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将直接关乎学生对本科阶段经济学相关课程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热情。但客观地说,由于西方经济学的建立和发展主要来自于西欧以及北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我国系统性地对其进行引进和学习是在改革开放以后,至今,也只有四十来年的时间。因此,在西方经济学本科教学过程中,无论是教材内容还是教学方法都仍然存在巨大的改进空间。
二、西方经济学本科教学中的主要问题
(一)理论教学不能体现经济学的思想内核
应该说,目前绝大多数国内的西方经济学教材都是非常“理论化”的。主流的教材当中,都将绝大部分的篇幅用于抽象概念的介绍、基本定理的数学推倒以及各种比较静态模型的几何分析。但是这种重点强调工具理性的知识架构,却常常忽视了经济学当中最朴素、最深邃的思想内核。例如,在西方经济学当中涉及到一个最为基本的概念——效用。虽然各种教材中都花费了很大的笔墨来介绍什么是效用,但是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效用”概念的理解仍然是囫囵吞枣般的。因为,他们不明白为什么突然天上凭空掉下来一个概念叫“效用”,为什么在西方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中主观效用论要取代政治经济学当中的劳动价值论。而这这些才是最能体现经济学思想的精髓、最能帮助学生从本质上去理解“效用”概念的地方。但遗憾的是,不知道出于怎样的原因,这些内容被大部分国内的教材所忽略了。
(二)案例教学整体质量较低
在国外的经典经济学教材中,案例教学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因为经济学作为一门“显学”,它最重要的作用是用来解释各种经济现象,并在这一基础上为解决各类经济问题提供可供参考的依据。经济学理论必须与真实的经济运行相结合才能使这一学科焕发出现实的生命力。与此同时,这也是学习西方经济学的真正魅力所在。但是,由于我国的经济学教学起步较晚,案例资源相对来说比较匮乏。例如,在大部分国内学者编著的西方经济学教材中,案例教学的重要地位被严重地弱化了。这一方面表现在案例的数量极其有限;另一方面表现在,即使在为数不多的案例当中,照搬自国外教材的案例仍然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
(三)教学方式比较单一
在目前西方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不管是微观经济学还是宏观经济学都存在着课时少、内容多的基本问题。而为了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使学生能够达到通过期末考试的基本水平,大多数教师采用的是以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方式,课堂讨论、多媒体教学的应用范畴都非常有限。虽然这种教学方式能够使学生较快地掌握有关知识的数学推倒与比较静态分析,但它的代价却是,让原本就已经过度理论化的教学内容,变地更加枯燥无味。而这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是相当不利的。
三、西方經济学教学的主要改进方向
(一)教材与授课要体现经济学的思想内核
国内西方经济学教材的编写应该在强调数学推倒与逻辑推演的同时,更加重视各种知识点背后经济学思想的介绍。不仅要给学生搭建一个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更要为学生提供一幅清晰的思想地图。不仅要让学生“知其然”,更要让学生“知其所以然”。当然,这种高质量教材的编写绝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在教材得以完善以前,工作在教学岗位上的一线教师应该承担起这一“补短板”的责任,而这对教师自身的知识储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提高教学案例的质量
首先,要逐步实现教学案例的“本土化”。过去我们照搬外国教材的教学案例应该说是一种迫不得已的选择,因为在改革开放以前,中国不具备基于市场经济的社会发展实践,也就不可能提供有价值的案例供西方经济学课堂建立案例库。但是,在改革开放四十年后的今天,中国的市场经济发展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并积累了异常丰富的历史经验。在这过程中发生的一些经济事件与经济现象甚至比国外教材中的经典案例更能生动地体现西方经济学中的某些经济思想。其次,要注重教学案例的“时效性”。教学案例应该更加关注国内外的热点问题、理论界的前沿问题以及国家有关政策的最新调整。
(三)合理搭配多种教学手段
对于教学内容相对比较枯燥的西方经济学而言,理论讲授是教学的基本手段,但不应该是唯一的手段。应该结合微视频、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对经济学理论知识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可以结合国内外的一些热点经济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辩论。这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还能够提高学生利用理论知识解释、解决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作者单位:重庆工商大学经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