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臾
9月初,印度月球探测器“月船二号”释放的着陆器在距离月球表面1.3公里的地方突然与地球失去联系,未能如期完成可控性软着陆,历时数月的登月计划宣告失败。
印度在太空探索上一直充满雄心壮志。“月船二号”原本计划在月球的南极地区着陆。此前已经有不少国家将探测器发送到月球南极上空,但从没有探测器直接降落到这一区域。印度的计划就是让“月船二号”成为首个在月球南极地区着陆并展开月面运行的探测器,如果取得成功,无疑证明印度的外太空探测达到相当先进的水平。
然而,要实现软着陆却不简单,这是登月过程中最困难的部分。在这一过程中,着陆器需要一边控制速度,一边对月面进行自动扫描,以清除各种可能的障碍物。到目前为止,各国的月球着陆实验大多以失败告终,有的是因为着陆器没有成功落地,有的是因为未能成功返回。
着陆困难,想在南极附近着陆更困难。此前NASA(美国宇航局)从未尝试在南极着陆,中国“嫦娥四号”的着陆点也离南极尚远,主要是出于安全考虑。比如NASA的考虑是,如果阿波罗飞船引擎坏了,飞行员就必须单纯利用引力来进行绕月飞行并最终回归地球,因此他们的着陆地点都选择离月球赤道较近的区域。
种种潜在困难使“月船二号”在起步时就没能直接奔向月球,而是先进入绕地轨道,之后再通过船载推进器,一步步进入更远的轨道,最后进入奔月旅程。等到了离月球表面62英里的上空,“月船二号”才正式进入绕月轨道。之前有质疑说,美国的飞船登月只花了4天,为什么印度却用了48天,原因正在于此。
虽然在南极地区着陆有难度,但南极可能是最适合人类登月的地区,因为这里分布着冰,而且常年可见阳光。在这里着陆可以获得相对充足的生存资源和持续的供电。
“月船二号”登月示意图。
和“月船一号”只是轨道器不同,“月船二号”由三个部分组成,分别是轨道器、着陆器以及月球车。按照计划,当进入月球轨道,轨道器会同着陆器分离,之后着陆器会自己寻找合适的着陆点。等到着陆器安全着陆,月球车就会弹出,完成预定的设计任务。如果一切順利,着陆器和月球车将在月球上待两个星期,而与之分离的轨道器则会继续在月球轨道里工作一年。
尽管着陆不成功,“月船二号”却没有完全失败,因为轨道器仍在围绕月球运行。“月船二号”携带了13个有效荷载设备,其中8个在轨道器上。这些设备仍可拍摄高分辨率图片,帮助人类观察月球表面。失联的着陆器就是由这些设备发现的,现在全世界都在等待它们传回更多的月球数据。
另外值得说的一点是印度航天探测的低成本优势:据披露,“月船二号”的整个预算只有1.44亿美元,比美国科幻电影《星际穿越》的预算还低。因此,这次失利对印度长期航天战略的影响也不会太大。按照计划,印度将在2022年发射载人航天飞行器,2023年向金星发射轨道器。尽管印度的航天水平目前仍在美国、俄罗斯及中国之下,我们仍然要对这样一个不懈探索的国家保持敬意,毕竟,探月是整个人类共同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