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长期的教学中,笔者发现有的学生在考试中经常读不懂题目,读不完题目,这说明提高中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刻不容缓。在充满着数学符号的现代社会中,只有具备较强的数学阅读能力才能以最科学的方式解决实际问题。考虑到数学阅读是一个完整的心理活动过程,它需要教师的引导和督促,以帮助学生通过这个过程切实提高自己的数学阅读能力以及自学能力。为此,本文探讨了初中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初中数学;阅读能力;教学
较之于小学数学而言,初中数学无论是在知识点的难度上还是广度上,都有了明显的提升。小学数学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概念理解能力和简单运算能力,初中数学教学更侧重于学生数学思想的渗透和数学思维的培养。但是,数学思想的渗透和数学思维的培养必须建立在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之上。因此,当前的重点是提高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在数学知识的输入方面迈出良好的第一步。
一、 初中数学阅读的现状与不足
现阶段中学生对于数学阅读的理解还停留在表面,缺乏一定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其原因主要在于受传统教育的长期影响,学生习惯了老师讲学生听的模式。许多学生不喜欢阅读数学教科书,认为自己只要理解老师讲的并解决问题了,就是会学好数学了。从长远来看,要发挥自身作为学习主体的主动性比较困难,学习效率也没有提高。数学阅读教学没有很好建立起来,这与目前实施的素质教育相背离。
二、 初中数学阅读的必要和作用
数学的阅读过程是一个积极思考的认知过程,不断做出假设、想象、证明和推理。不同之处在于数学阅读的对象主要是数学公式和数学概念,同时也要求能够理解各个对象之间的固有逻辑关系。
读懂数学语言是学好初中数学的第一道关卡,其意义不言而喻,这要求学生务必具备良好的数学语言阅读能力。实际上,具备良好的数学语言阅读能力并非一件难事,学生要把理解的重心放在数学符号和逻辑关系的理解上。比如,在初学几何时,对于“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这个公理时,学生不一定能理解它的含义,尤其是“有”和“并且只有”的含义,老师进一步的加以引导和分析,这有助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同学们要夯实基础知识,不要急躁,步步为营,就能够逐渐适应数学语言的表达习惯和思维模式。学生如果没有良好的数学阅读能力,以后的数学学习会有一定的困难。
三、 初中数学阅读的探索与策略
(一) 依據学生年龄,合理安排内容
从初一到初三,学生年龄增长的同时,知识储备量和理解能力也随之变化。教师可根据学生自身的学习情况进行适当的安排,阅读量不适合太大,否则给学生带来太大的学习压力和负担,从而削弱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不能太少,太少无法获得训练效果。阅读难度上,要逐步增加,梯级发展。
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引导:
(1)阅读目录:解析教材编排的顺序,了解知识的框架结构,分析教材的编排意图(如从算术平方根到平方根到立方根;从平行线到三角形到四边形);
(2)阅读基本概念基本公式,要求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还要有自己的理解;
(3)阅读例题:思考解题的关键,以例题为突破口,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并逐渐在题目难度上有所提升。
七年级同学由于刚入学,尚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这时期对其数学阅读材料的安排要立足教材,量从少,难度从易;八年级学生通过初一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可以在培养其阅读课本上多下功夫;毕业班的学生,可以多查看有助于培养发散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参考资料。
(二) 教会阅读数学教科书,培养学生数学阅读的能力
初中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始于阅读数学教材。教师要先教会学生通读这一节的内容,了解所要学习内容的目标、重点与难点,还有和旧知识间的联系,还要给学生提出一些相关的问题,努力通过各种途径解决问题,并试着完成课后作业,带着自己不懂或不明白的地方去听课。例如,在预习“勾股定理”这节课,我要求学生先阅读课本,然后给学生提出如下问题:
(1)勾股定理最先是由谁提出猜想?是在什么背景下想到的?
(2)我国古代数学家对勾股定理有哪些研究成果?
(3)你知道哪些著名的勾股定理证法?
带着这些问题阅读教科书,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对本节课的理解是有很好的效果。这种方法很适合新授课教学,而且教师还可以配一些简单的预习练习题。
(三) 利用问题情境,激发数学阅读兴趣
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学习方法的指导,创设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情境,例如,在学习“垂直于弦的直径”,给孩子们创设了这样的一个情境:“破镜重圆”的故事家喻户晓,但在现代生活中,如果玻璃镜子破了,只能重新再买块新的。如果老师有一块圆形镜子的残片,如何根据残片确定圆镜的尺寸?这个问题很容易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这样学习方式远比老师给的现成的结论强。
(四) 通过教授阅读技能提高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
教授学生阅读技能是教导学生正确阅读数学的一种方法。数学阅读时,要抓住关键,仔细阅读数学概念和数学公式、法则以及定理,阅读概念是为了让学生明白概念中包含的内容和含义,包含了哪些元素,概念是如何归纳的,什么样的事物可以归为同一类概念。而阅读数学公式要注意以下问题:一是公式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得出来的,要仔细分析,弄清依据和思路。二是公式、定理可用来解决什么样的问题。三是定理公式是否有其他的变形,这样的问题能够更好帮助学生识别定理公式。同时,还要结合文本内容,仔细分析、思考文本中的符号、图形、图像、表格和形式,以达到数形结合。
对于现在常考的阅读理解题,信息量庞大,学生很容易漏字或忽视关键词,导致理解错误。比如下题:
阅读下面材料:
莉莉发现像a+b,ab,a2+b2等代数式,如果任意交换两个字母的位置,式子的值都不变。太神奇了!于是她把这样的式子命名为神奇对称式。
她还发现像a2+b2,(a-1)(b-1)等神奇对称式都可以用ab,a+b表示。例如:a2+b2=(a+b)2-2ab,(a-1)(b-1)=ab-(a+b)+1。于是莉莉把ab和a+b称为基本神奇对称式。
请根据以上材料解决下列问题:
(1)代数式①1mn,②m2-n2,③nm,④xy+yz+zx中,属于神奇对称式的是 (填序号);
(2)已知(x-m)(x-n)=x2-px+q。
①q= (用含m,n的代数式表示);
②若p=3,q=-2,则神奇对称式1m+1n= ;
③若p2-q=0,求神奇对称式m3+1m+n3+1n的最小值。
对于信息量这么大的题目,老师要注重指导学生阅题时从整体着手,理解“神奇对称式”的概念,为顺利、正确的解答打好基础。
(五)扩大课外阅读,扩大数学阅读空间
学校的课堂时间有限,因此教师应该适当引导学生阅读课外数学。课外阅读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还可以进一步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良性循环。比如大家熟知的勾股定理,它的历史很悠久,证明方法也很多。教材上用了赵爽证法。但实际上,勾股定理的著名证法有很多,包括:邹元治证法、项明达证法、总统证法,这些都值得同学们自主学习。老师平时有计划地布置一些课外阅读的作业,并进行详细的指导和监督.多指导学生查找課外阅读资料的途径,教给学生“做学问”的方法。教师还可以选定一些有趣的课题与学生进行讨论和学习,也可以借助课外书籍或多媒体教学设备,组织数学阅读心得体会交流活动等,提高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频率。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对于初中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教师应把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作为教育的根本目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使用生动、准确的数学语言和符号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了调动学生的认知情感,对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情感教育,从而产生阅读兴趣。教学实践表明,教师为人师表的风范,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可以教育和感染学生,从而引导他们走上认真读书、深入思考、积极探索的求学之路。在此基础上遵循主体性原则,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各种数学阅读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为他们终生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21世纪的需要,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因此,培养中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成为中学教育的必然结果。
参考文献:
[1]梁志敏.关于培养初中生数学阅读能力策略的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2).
[2]王静.加强数学阅读指导 优化数学课堂教学[J].新课程(上),2018(12).
作者简介:
范月华,福建省福州市,福州第十六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