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楠
近年来,学术界对中小学生欺凌问题的研究日益增多,文献数量出现爆发式增长,研究焦点集中于校园欺凌的内涵与类型、影响因素与危害、现状与基本特征、治理策略等方面。理论研究对中小学开展反欺凌工作提供了智力支持,在实践中全方位、成体系、制度化、可持续地推进反欺凌预防和治理工作,还需重点关注三个方面:强调德法兼修,突出法治教育地位和作用;突出依法治校,构建学校反欺凌防控体系;强调主动作为,探索构建社会反欺凌支持网络。
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将2018年定为开展中小学生欺凌防治落实行动年,专项治理和督导预防中小学的学生欺凌问题。学生欺凌是当前中小学校园中存在的现象,也是现阶段中小学道德教育及安全工作防治的重点和难点,更是社会关心的焦点问题,近几年来也引发了学术界对学生欺凌问题的密集关注和全方位研究。通过总结和分析文献研究的基本情况,能够为中小学正确认识、客观分析和理性处理学生欺凌问题,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一、研究过程及文献总体特征
基于对近几年来CNKI数据库中公开发表学术论文的数量、关键词、主要研究内容进行分析、总结和归纳,通过理论研究折射教育实践中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
搜索关键词确定为校园欺凌、学校欺凌、学生欺凌、校园霸凌、校园暴力以及欺负等;限定在中小学范围内;关注学生和学生之间的欺凌行为;以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为主,去除新闻报道、会议论文以及硕博士论文等;文献的搜索时间段定为2016年初至2018年12月中旬。根据上述条件搜集到的文献总篇数为743篇。研究发现,文献研究階段性特征显著。
一是相关研究文献数量自2016年呈现爆发式增长。总的来说,2016年以来,受到社会热点事件及相关教育政策的影响,对校园欺凌、霸凌的研究文献数量出现爆发式增长。2000到2015年的相关文献研究总量为338篇。到了2016年,一年总量就猛增到178篇;2017年比2016年多98篇;截止到2018年12月中旬,相关文献总量达到283篇,较2017年有所增加。可以判断,未来几年内,对学生欺凌的研究仍将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
二是文献研究更关注欺凌现象分析和对策研究。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关键词进行归类分析,发现中小学欺凌研究主要关注以下问题:第一,从教育、心理等理论层面研究的文献主要聚焦现状调查和影响因素分析,以及关注特定群体、特定范围的欺凌问题。例如,女生及农村留守儿童群体、农村寄宿制学校职业高中欺凌等。第二,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提出欺凌的干预和治理对策与机制。例如:强调法治教育、德育及加强教育惩戒、校园安全;国内外学校的欺凌干预机制及体系的构建、防治策略或综合治理方案的完善,以及寻求社会支持及形成社会合力等。此外,还有大量文献从法律角度探讨刑事责任年龄、低龄化问题,立法保护和法律介入,以及学校、个人、社会的责任等法理问题。
二、主要研究观点
全面总结和分析理论研究的主要观点和成果,能够为科学指导实践工作、正确认识中小学生欺凌问题,提供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当前,学术界主要从学生欺凌的内涵和类型、影响因素、基本特征、预防和治理策略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总的来看,主要包括以下观点。
(一)学生欺凌的内涵和类型
2017年发布的《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首次明确界定了学生欺凌的内涵,即中小学生欺凌是发生在校园(包括中小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内外、学生之间,一方(个体或群体)单次或多次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另一方(个体或群体)身体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等的事件。
需要强调的是,官方对学生欺凌界定已经包括单次欺凌行为。在此之前,学术界的主流观点认为欺凌是攻击的一个子集,具有“力量不均衡”和“重复发生性”的特点。[1]但也有实证研究表明,75.9%的受访者认为某些伤害行为不需要重复多次就已经构成了欺负,由此可见,“重复发生性”仅伴生在某些欺负事件中[2],并非欺凌的突出特征。
林进材对欺凌行为与游戏或打闹进行了辨别,总的来说,主要基于两个关键标准:第一,角色是否可以随时互换;第二,当事人是否自愿参与其中。如果这两个基本标准不能同时满足,那可以初步判断为欺凌行为。关于学生欺凌的类型,主流观点认为主要包括四种,即身体欺凌、言语欺凌、间接或关系欺凌和网络欺凌。他还将性别欺凌和反击性欺凌涵盖在内。反击性欺凌是受欺凌者因长期受到欺凌而给予反击的形态。[3]上述类型有时是相伴而生的,如身体欺凌、言语欺凌经常伴随着关系欺凌。
(二)学生欺凌的影响因素和危害
现有研究主要从个体因素和环境因素两方面,对中小学生欺凌行为的原因和影响因素展开分析。个体因素主要指欺凌双方的性格、体质、学业成绩等相关因素。例如,薛玲玲等人的实证调查发现:受欺凌者通常胆小、内向、自卑、性格怪异、成绩差等;而实施欺凌者通常霸道、朋友多、成绩差、身体强壮等。[4]环境因素主要指同伴环境、家庭环境、学校环境以及社会环境四个方面。例如,张文新等人认为欺凌者的同伴拒绝水平高,但也有一部分学生愿意与其交往。暴力的教养方式和不完整的家庭结构也会助长欺凌性格的形成。[5]学校的管理氛围、教师的言语、行为和态度,父母参与学校教育的水平、以及学校的联结感,能够影响欺凌行为的发生率。[6]在社会环境方面,转型期社会失范的大背景及较差的网络环境和校园周边环境,成为滋生校园欺凌事件的“温床”。[7]
学生欺凌的危害十分明显,相关研究认为,这种负面影响会波及被欺凌者、欺凌者、旁观者以及学校四方面。薛玲玲等人提出,欺凌行为对被欺凌者的消极影响是长期的,18.4%的人一直伴有心理阴影,没有安全感。[8]此外,欺凌者多具有攻击性、多动、注意力不集中等特点,且易受到同伴的排斥。[9]对旁观者而言,欺凌行为极有可能导致其形成不良的、恶性的行为习惯和扭曲的、不健全的道德观、价值观。[10]欺凌事件对学校也会产生不良的社会影响。
(三)学生欺凌的现状与基本特征
越来越多的实证调查研究表明,中小学校存在比较严重的欺凌现象,并在性别、年级、欺凌类型、是否为流动人口子女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其中,男生比女生更易遭受校园欺凌事件,且多为肢体欺凌、言语和关系欺凌。[11]在小学和初中阶段,随着年级的升高,欺凌行为的发生率逐渐下降,二、三年级欺凌行为发生的比例高于五、六年级,初中一年级欺凌行为发生的比例高于初中二、三年级。[12]同时,也有研究发现初中二年级和小学五年级,欺负行为发生的最多。[13]直接言语欺负在初中和小学生中最为普遍或频繁,直接身体欺负和间接欺负的发生比例相对较低。[14]城市流动儿童青少年的欺凌发生率相对较高,且男生比女生具有更强欺负他人的攻击倾向。[15]此外,学生欺凌的群体化趋势明显,尤其在较为严重的欺凌事件中,欺凌者往往组团实施欺凌行为。[16]网络欺凌近年来频繁发生,手段不断升级,隐秘性特征逐渐凸显。
在欺凌事件发生后,被欺凌者是否求助也存在年级差异,小学阶段学生相比初中阶段学生而言,人际求助较多,但多数学生选择消极逃避,并没有积极寻求帮助。[17]教师和家长对校园欺凌的认知和态度也存在差异。多数家长和教师认为这是小孩子之间所谓的“开玩笑”,有的甚至在接到学生求助时给予受欺凌学生二次伤害。[18]但也有实证调查发现,教师和家长反欺凌意识较强,例如有71.8%的教师和家长对学生欺凌持零容忍态度。[19]
(四)预防和治理学生欺凌的基本策略
我国学生欺凌的预防与治理研究仍处于理论探索和实践尝试阶段。此外,来自法学等学科的学者和执法者也在从立法角度探索应对之举,为我国中小学治理和预防学生欺凌问题提供了更多视角。相关研究包括三个层面。
第一,从学校层面探索治理和预防欺凌的实践策略。例如,相关研究针对一所学校班级开展了为期5周的干预实验,结果表明校园欺凌行为能够通过干预得到减少,学生在学校的安全感进一步增强。[20]也有学者认为欺凌的发生、发展与道德推脱的心理机制联系紧密,因此在治理欺凌问题时,既需要从外部环境维度入手,建立控制与关怀相均衡的学校环境,关键要从学校内部道德教育入手,加强以移情性道德感为旨趣的道德情感熏陶,才能做到正本清源。[21]
第二,从制度机制层面研究防治学生欺凌的策略。主要从依法治教、依法治校的角度,提出要建立健全对校园欺凌行为的惩戒机制[22],赋予学校教育惩戒权与纪律处分权[23],实现宽容而不纵容。
第三,从立法和法律修订角度研究欺凌治理。針对目前校园欺凌甚至暴力行为的低龄化趋势,有学者认为应该考虑将刑事责任能力年龄适当提前,修订《未成年人保护法》也已经成为学界共识。此外,还有学者提出要建立健全校园暴力防治法律体系。[24]
此外,还有一些研究重点关注发达国家反校园欺凌的干预项目,如挪威“Olweus欺凌预防项目”、芬兰“KiVa项目”、日本“同伴支持计划”等。这为我国中小学开展学生欺凌预防和治理的相关工作,提供了前沿的视角和实践的启发。
三、相关启示
学生欺凌的研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对学生欺凌的预防和治理也需要经历长时间的摸索和实践才能取得成效。中小学校一方面迫切需要外部政策制度的完善和社会各方的支持,另一方面也需要提高自身治理能力和水平,抓住法治教育和道德教育等关键环节,致力于全方位、成体系、制度化、可持续地推进中小学生欺凌问题的预防和治理工作。
(一)强调德法兼修,突出法治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教育是预防学生欺凌的重要前提和手段,特别是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相辅相成,法治教育是对道德教育实践性的拓展和深入。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德法兼修”。在中小学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将原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思想品德等课程统一调整为道德与法治课程。《关于进一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的指导意见》强调法治教育要贯穿国民教育体系,更要与道德教育相结合,使法治教育成为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渠道。《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提出,开展青少年法治教育要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宪法教育为核心,把法治教育融入学校教育的各个阶段。
鉴于此,依托道德教育渠道、突出法治教育内容、拓展实践体验途径,促进德法兼修常态化,是现阶段中小学预防和治理学生欺凌的有效举措。一是坚持道德教育为先、积极预防为主。以校纪班规、行为规范等形式正向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正确的价值观。二是坚持法治教育为基、自我保护为要。通过主题教育等专题活动,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法律边界、行为底线及自我保护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三是积极探索多样化的教育途径。充分利用全国青少年普法网等线上教育资源、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等线下教育资源,拓宽道德教育及法治教育的实施渠道,增强教育的实践性、参与性和趣味性。
(二)突出依法治校,构建学校反欺凌防控体系
依法治校是预防及治理学生欺凌问题的重要保障。通过完善学校各项规章制度、使各项工作能够有法可依,确保学校教育教学秩序的稳定、公平、有序和安全。根据《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实施纲要》《依法治教实施纲要(2016—2020年)》以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建设的意见》等文件的相关要求,中小学在预防和治理学生欺凌问题时,应从依法治校的视角,致力于构建包括预防机制、管控机制和化解机制在内的学校反欺凌防控体系。
一是要完善反欺凌预防机制。预防机制主要包括教育和预警两方面。第一,加强对学校师生员工的反欺凌教育工作。除学生的道德教育、法治教育要增加反欺凌内容外,对校长和教师的日常培训和考核也需要重点关注反欺凌的知识和技能。第二,健全学校反欺凌预警机制。重点关注学生中的“弱势群体”“小霸王”,以及小学五年级、初中二年级等敏感群体的思想动态和异常行为,探索建立行为动态观察和重点事件记录分析机制,定期汇总和上报,为学校、班级有效防范欺凌行为提供指导和依据。
二是要完善学校反欺凌管控机制。管控机制主要包括日常管理和举报监督两方面。第一,积极构建安全、公平、和谐、友爱的校园文化环境。以校园文化建设为抓手,营造师生、生生之间和谐友好的氛围,激发师生心理正能量,营造反欺凌的良好氛围。第二,畅通欺凌行为的举报和监督通道。通过设立学生求助电话及联系人、设置欺凌事件处理机构等手段,加强反欺凌工作的实效性。
三是完善学校反欺凌治理机制。治理机制主要包括受欺凌学生合法权益的保护及对实施欺凌学生的惩戒两方面。第一,探索建立学生权益保护机构,吸收法学、心理学等校内外专家、教师等群体积极参与,有效、合理保护学生身心安全。第二,探索建立班主任—教导主任—家长—法治副校长(法治辅导员)四级劝导训诫制度,对不同时期的欺凌行为进行分级干预和分层治理。
(三)强调主动作为,探索构建社会反欺凌支持网络
预防和治理学生欺凌是涉及学校、家庭和社会的综合性系统工程。在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综合治理体系过程中,学校应该主动作为、积极施策。一是探索建立与执法机关的稳定联系。按照相关政策要求,现阶段我国96.5%以上的中小学已经配备了法治辅导员。[25]通过配备法治副校长或法治辅导员的方式,能够促进执法机构配合学校反欺凌体系的常态化、机制化运行,并能指导学校预防和处理学生欺凌等具体问题。二是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协调和支持作用。完善家长委员会制度,提高家长在学校反欺凌防控体系中的参与和监督力度,发挥家长委会在处理家校纠纷或欺凌事件中的第三方协调作用。三是积极寻求社区及其他社会机构的支持与帮助。加强与社区机构的合作,净化学校周边环境,争取更多社会教育资源参与到学校反欺凌防治体系的建设中来,形成支持性社会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12][14]张文新.中小学生欺负/受欺负的普遍性与基本特点[J].心理学报,2002(4):387-394.
[2]陈光辉.中小学生对欺负现象本质内涵的感知[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4(5):639-644.
[3]林进材.校园欺凌行为的类型与形成及因应策略之探析[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7(1):1-6.
[4][8][19]薛玲玲,王纬虹,冯啸.校園欺凌重在多元防控—基于对C市中小学校园欺凌现状的调查分析[J].教育科学研究,2018(3):24-29.
[5]苏春景,徐淑慧,杨虎民.家庭教育视角下中小学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分析[J].中国教育学刊,2016(11):18-23.
[6]朱新筱,李春,许岩.欺负发生的学校背景[J].教育科学研究,2005(1):30-36.
[7]魏叶美,范国睿.社会学理论视域下的校园欺凌现象分析[J].教育科学研究,2016(2):20-23.
[9]张文新.学校欺负及其社会生态分析[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97-103.
[10]刘雪可,闫巧.农村中小学校园欺凌现状及规避策略研究[J].当代教育科学,2017(11):68-72.
[11]黄亮.我国15岁在校学生遭受校园欺凌的情况及影响因素—基于PISA2015我国四省市数据的分析[J].教育科学研究,2017(11):36-42.
[13]滕洪昌,姚建龙.中小学校园欺凌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对全国10万余名中小学生的调查[J].教育科学研究,2018(3):5-11.
[15]谭千保.城市流动儿童的学校欺负与学校适应[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2):94-96.
[16]林少真,杨佳星,王蕾.社会支持视角下中学生校园欺凌行为研究—以福建省福州市某中学为例[J].教育科学研究,2018(4):9-15.
[17]梁燕玲,蒙宗宏,潘玉.西部学校校园欺凌的实证研究[J].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6):111-117.
[18]高博,刘晓巍.我国中小学校园欺凌事件分布差异及其应对策略[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8(2):1-5.
[20]张文新,鞠玉翠.小学生欺负问题的干预研究[J].教育研究,2008(2):95-99.
[21]全晓洁,靳玉乐.校园欺凌的“道德推脱”溯源及其改进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2017(11):91-96.
[22]熊丙奇.依法治教,防治校园欺凌[N].光明日报,2016-12-13(2).
[23]颜湘颖,姚建龙.“宽容而不纵容”的校园欺凌治理机制研究—中小学校园欺凌现象的法学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17(1):10-14.
[24]胡卫.治理校园欺凌重在健全法律体系[N].中国教育报,2016-05-24(9).
[2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对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4678号建议的答复[EB/OL].(2017-09-20)[2019-01-12].http://www.moe.gov.cn/jyb_xxgk/xxgk_jyta/jyta_zfs/201712/t20171218_321685.html.
责任编辑︱张楚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