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主流媒体上的中国国家形象建构分析

2019-10-09 03:04赵向阳朱智奕
传播与版权 2019年8期
关键词:中菲马尼拉公报

赵向阳,朱智奕

(广西大学,广西 南宁 530004)

对于一个国家的绝大多数公众而言,了解其他国家的基本途径主要是媒介。国家形象并不等同于该国的实际情况,国家形象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被建构的。在国际上,一国的国家形象将由他国来建构,且多见于他国的媒体之上。

一、本文的研究方法

本文用内容分析法,以菲律宾主流媒体《马尼拉公报》作为研究对象,以《马尼拉公报》的英文网站(https://mb.com.ph/)2018年7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的305篇涉华稿件为分析样本。

二、《马尼拉公报》所呈现的中国国家形象

首先,《马尼拉公报》的涉华报道主要来自西方通讯社。如图1所示,除自采稿件外,《马尼拉公报》的涉华报道主要来自法新社、路透社、美联社,共197篇,占据全部涉华报道的64%。而相对的,来自中国通讯社的稿件则为0篇。《马尼拉公报》此前也曾少量转载过中国通讯社的稿件,但总体来看,《马尼拉公报》很少甚至尽量不采用中国媒体的稿件。

图1 《马尼拉公报》涉华报道的来源和倾向统计

其次,在报道倾向上,《马尼拉公报》涉华报道的总倾向以客观中立为主,约60%涉华报道是中立报道,整体上保持比较客观的立场。但在各个领域的报道中,报道倾向并不与总体倾向保持一致,有些领域的报道偏负面,有些领域的报道则较为客观。

(一)中国的政治形象

与前几年相比,菲律宾媒体不再强调中国对菲律宾的威胁,“恃强凌弱”的国家形象有所改善。政治议题的数据见图2,南海问题依然是菲律宾媒体较为关注的议题。《马尼拉公报》政治领域的涉华报道共有50篇,其中一半都围绕南海问题展开。从2018年7月开始,《马尼拉公报》一直在为中菲合作开发南海的石油和天然气一事设置议程。直至11月,习近平访问菲律宾,中菲签署南海的开发协议。因为中菲两国政府都意在用合作的方式解决南海问题,所以菲方媒体这一阶段关于南海问题的报道有意回避冲突。在相关报道中,中国形象较为正面,中国是菲律宾的友好邻国,热心为菲律宾的发展建设提供帮助,菲方媒体甚至发表评论说中菲的友谊将会复兴并且繁荣。

图2 《马尼拉公报》报道中的政治领域议题和倾向统计

与在南海问题上相对客观公正的态度不同,菲律宾媒体在报道中国其他政治领域的新闻时,如“人权问题”“信息管控”和“民族问题”,近八成都是负面的报道。由于全部稿件都来自西方通讯社,因此这些报道正如西方国家对待中国的一贯态度,充满了政治偏见。这也使得负面报道占据了政治领域所有稿件的44%,近乎一半。

(二)中国的经济形象

图3数据显示,在经济领域的报道中,以客观中立为主,客观报道占据该领域的68%。其中正面报道有15篇,占该领域所有报道的19%,基本都是中菲之间经济合作和南海协同开发的新闻。

图3 《马尼拉公报》报道中的经济领域议题和倾向统计

关于中菲经贸合作的报道,基本都是南海合作开发的议题。从7月设置议程,到11月签订联合勘探协议,《马尼拉公报》在报道中国时,将中国描述成一个帮助菲律宾经济建设的友好邻国。

与经贸合作的议题不同,在报道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时,《马尼拉公报》对“一带一路”的态度两极分化比较明显,时而支持时而质疑,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交互出现。值得一提的是,《马尼拉公报》非常关注中美贸易摩擦,在对中美贸易摩擦的报道中,都是采用西方通讯社的稿件,表面上秉承客观的原则,但在报道中,基本都把美国看作是发动贸易战的主动方,把中国描述成被动应战的弱势一方,中国在中美贸易战中处于劣势。

(三)中国的社会形象

在社会领域,《马尼拉公报》将中国塑造成一个缺少监管而事故频发以至于社会混乱的国家。图4的数据显示,社会领域的负面报道占该领域报道的35%,社会领域负面报道的占比仅次于政治领域。

在招远城以南,断裂带沿玲珑花岗岩与胶东群地层的接触带延伸,招城以北断裂是玲珑岩体和栾家河岩体的分界线。主断裂两侧发育不同规模的与其平行或微有交角的次级断裂构造[12]。在构造带转弯地段的丁家庄子附近,沿岩体与栖霞序列岩石的接触带,产生一个大的分支断裂,走向40°~68°,倾向SN,倾角37°~52°,宽150m左右,出露长度9.6km,其构造特征与主干断裂相近,均显示压扭性特征。

图4 《马尼拉公报》报道中的社会领域议题和倾向统计

《马尼拉公报》关于中国社会形象的报道都来自西方通讯社,除少量关于科技进步和医疗进步的正面报道外,其他的报道倾向偏负面,且关注点集中于人为事故议题上。

在报道中国的人为事故时,《马尼拉公报》很喜欢在陈述新闻事实之后罗列最近发生的类似事故,并下定性的结论,结论通常是:中国的监管不到位及政府不作为导致中国事故频发。如在报道工厂爆炸事故后定性中国已经承诺提高工厂的安全性,但由于规则的执行不完整,爆炸和其他事故在中国很常见,此类的负面描述还有很多。

(四)中国的军事形象

关于中国的军事报道不仅在数量上比前几年大大减少,在报道倾向上也趋于客观中立。

图5 《马尼拉公报》报道中军事领域议题和倾向统计

根据图5的数据,《马尼拉公报》这半年内关于中国或中菲的军事报道很少,只有18篇,且八成都是持客观中立的立场,正面的报道和负面的报道都非常少。这与中国和菲律宾在南海问题上达成的用合作代替冲突的共识有关。随着双方在南海问题上的分歧的逐渐减少,中国和菲律宾关系转暖,菲律宾媒体也就较少有意塑造中国的军事形象。

(五)中国的外交形象

如图6所示,在《马尼拉公报》的涉华报道中,以外交领域的报道最多,为125篇。外交领域的报道主要集中在“中国与菲律宾”和“中国与其他的国家”的关系上。

图6 《马尼拉公报》报道中外交领域议题和倾向统计

由于这半年来中菲两国交往密切,尤其是在2018年11月前后,习近平主席对菲律宾进行了国事访问,关于中菲外交关系的报道共有54篇之多,占外交领域报道的43.20%。中国与菲律宾关系的报道,主要是《马尼拉公报》记者自采的新闻,报道主题集中在两国友好交往上,如中国向菲律宾捐献巡逻艇、中国帮助菲律宾建设大桥和中菲两国相互引渡罪犯等。虽然报纸上偶尔会有自采的新闻称菲律宾与中国合作不是明智之举,但总体上的中菲外交的新闻都是偏向正面的。如在8月3日的自采新闻《PH-China friendship‘at its renaissance’Roque》说菲律宾与中国之间的关系已进入“复兴”阶段,今后两国将在经济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重新开展合作。

其次,中国和其他国家的外交新闻中,有正面的报道也有负面的报道。正面的报道集中在中国与非洲国家间的经济合作,以及中国对这些国家的援助上。中国在国际社会努力结交新伙伴,并向全世界推行“一带一路”建设,是一个积极开放的开拓者形象。负面的报道也集中在中国推行的“一带一路”上,称中国的“一带一路”将造成目标国家的债务危机和腐败问题。

三、《马尼拉公报》中国国家形象成因分析

因为菲律宾的新闻理念受美国影响较深,除“坏消息就是好新闻”的重要新闻价值标准外,本文将从微观的决策者因素、中观菲律宾国内政治社会因素以及宏观的国际话语体系因素三个层次来解释《马尼拉公报》塑造这样一个中国形象背后的动因。

(一)决策者因素:杜特尔特政府推动两国关系的矫正

与阿基诺三世不同,现任总统杜特尔特自2016年上任以来就有意矫正中菲两国的关系。杜特尔特在中菲关系接近冰点的时候宣誓就职,随后不久他就应国家主席习近平邀请,于当年10月18日至21日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在两国元首的推动下,2017年5月19日,中菲两国就分歧最大的南海问题举行了双边磋商机制第一次会议,至今已连续举办了三次双边会议。2018年11月,习近平主席访问菲律宾,并与菲律宾签署了南海石油与天然气协同开发的协议。

杜特尔特一系列举措的根源是出于国家利益,但正是因为作为决策者的杜特尔特有意推动,中菲关系开始转暖,中菲两国之间的合作加深。所以在《马尼拉公报》的报道中,中国的国家形象也得到一定的改善。

(二)政治社会因素:长期的偏见与短期的矫正之间的冲突

从历史上看,菲律宾曾先后被西班牙和美国殖民,其中西班牙殖民300多年,此后,美国殖民近半个世纪,1946年国家才独立。在如此长的殖民期内,菲律宾的政治制度和社会文化基本来源西方主流国家,和西方主流国家的话语体系和主流价值观保持相对一致。

从长期来看,被殖民形成的思维模式以及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菲南海问题带来的分歧,菲律宾对中国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刻板印象和偏见。虽然这两年出于国家利益,尤其是经济利益的考虑,在杜特尔特政府的推动下,中菲关系转暖,菲律宾媒体上的中国形象有所改观,但他们长期以来对中国偏见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彻底改变的。因此,菲律宾媒体没有办法彻底纠正对中国的一些偏见和错误认识,以至于整体上呈现的中国形象还有很多不实之处。

(三)国际话语体系因素:新闻传播领域中的媒介霸权

虽然世界上各个主要通讯社都以客观真实作为行动准绳,但新闻作为一种公共话语,必然受到特定政党和国家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的控制,这种控制将直接或间接地体现在稿件中。简言之,选择了某一国家通讯社的稿件,就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它的话语体系。

除自采的新闻外,在涉及中国国家形象的报道中,《马尼拉公报》基本采用西方主要国家通讯社的稿件。因此,中国的国家形象有很大一部分将由西方通讯社所塑造。

近些年,虽然国家更加重视对外传播能力的建设,也取得了一定成果,但西强东弱的国际传播体现还未能彻底改变,我国在国际传播体系中仍处于弱势地位。除菲律宾外,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媒体在报道中国时,在议题的选择、报道倾向及价值观方面也同样受到西方主流媒体的渗透和同化。正是受到这种媒介霸权的影响,加上我国媒体自身传播能力的不足,在很多领域的报道中,《马尼拉公报》基本都被西方的话语体系带着走。

猜你喜欢
中菲马尼拉公报
菲律宾·马尼拉
菲律宾·马尼拉
十九届四中全会公报速读
菲律宾·马尼拉(1)
民航空管2018年运行统计公报
我国对中菲南海仲裁案的立场及依据
简析中菲南海争端历史沿革及菲方主张
图解十八届六中全会公报
节水模式对稻田中菲的赋存特征及归趋的影响研究
决战马尼拉,春季赛16强巡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