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傅雨箫 编辑 | 王芳丽
法国诺曼底,圣米歇尔山。 摄影/ simefeature/IC photo
在距法国西北海岸不到一公里远的海面上,有座面积只有七公顷的小岛。圣马洛湾汹涌的潮汐日复一日冲刷着小岛的花岗岩山体,带来灰色的泥浆,层层沉淀在小岛周围。
就是这样一个看上去有些单调乏味的弹丸之地,每年却吸引了三百万人到访。因为修筑于小岛上的修道院是中世纪欧洲最宏伟的建筑之一。圣米歇尔山(Mont Saint Michel)因此成为一座闻名遐迩的海上仙山,是法国最著名的旅游胜地之一。
然而到达这里并不容易,没有直达的火车。我们先坐火车到雷恩(Rennes),然后转乘大巴到圣米歇尔山附近。山上的旅馆房间有限,且价格颇为昂贵。所以我们选择入住在附近的一个小镇。这里的价格约是山上的一半,而且设施齐备,是大部分游客的首选。
从小镇经过海湾到圣米歇尔山,可以徒步,也可以乘坐免费的摆渡车。以前的圣米歇尔山在涨潮时被海水包围,完全无法靠近。前去朝圣的人必须等到退潮后,才能踏着被当地人称为汤格(la tangue)的一种黏土和石灰混合的细沙走到岛上。
圣米歇尔山 摄影/IC photo
蒙特圣米歇尔修道院和在诺曼底的防御工事 摄影/IC photo
圣米歇尔山的街道 摄影/simefeature/IC photo
现在我们可以通过一座天桥直达小岛。因为十九世纪后,人们开始沿海屯田,改造了注入海湾的三条河流,迫使其改道。失去河水的冲刷,海潮带来的泥浆很快使小岛周围的地面升高。圣米歇尔山因此变成了陆地的一部分。为了还原其海岛景观,二十一世纪初,当地在其中一条河的入海口修筑了水坝。在退潮时开启水闸,将蓄水放出,冲刷岛屿周围的泥沙,使圣米歇尔山再次成为海上仙山。现在,水坝和天桥都成为进入圣米歇尔山之前的观景点,让我们得以从不同角度观看全景。
我们达到的第二天一早,气温骤降,混浊的潮水淹没了小岛的正面,汹涌的海浪拍打着堤岸。在岛的另一边,可以看到远处有一队队打着旗子的人们向圣米歇尔山走来。凉风萧瑟,天上乌云翻卷,他们却都光着脚,裤腿高高挽起,其中不乏很小的孩子。这让我想起当年来此朝圣的教徒,必然是意志坚决、风雨无阻。
从海岛最外围的前进门往里走,就进入了一个三角形的院子,院中摆设着百年战争期间缴获的两门英军火炮。它们在提示我们,位于海岸线的这个小岛曾是英法两国的必争之地。
向右通过大道门,就来到1992年按照原样重建的吊桥和国王门。这三道门原本建于16世纪,相当于村庄入口的三个保护屏障。
进入国王门,可以看到圣米歇尔山上最知名的旅店——普拉尔大妈饭店。普拉尔大妈饭店开设的餐馆远近闻名。这家店从1888年开始为远道而来的旅客供应热乎乎的菜肴,并为那些因为涨潮而被迫留宿的人们提供房间。老板娘阿奈特·普拉尔的拿手菜是蛋饼,它现在成了圣米歇尔山的名菜。饭店的外墙镶嵌着落地窗,让过往的游客从街上便可以看到厨房。戴着白色高帽的厨师们举着大长柄平底锅,正忙着在火上烘烤蛋饼。
圣米歇尔山潮汐岛与蓝天的美景尽收眼底。 摄影/IC photo
主街两侧是大大小小的店铺,很多橱窗里摆放着带有中世纪特色的纪念品——面目狰狞的滴水兽和慈爱优雅的天使像,以及印有圣米歇尔山标记的日用品。说是主街,其实很窄,抬头可以看到天空上各式招牌的剪影。
拾阶而上,空中不时飘来一阵阵诱人的香味,是黄油和糖混合在一起的味道。小吃摊里都摆放着一种名为果酱包的小甜品。虽然它在法国随处可见,但圣米歇尔山的稍有不同。当地盛产一种咸味黄油焦糖,无论是用它制做的小点心还是热可丽饼,都有种特殊的味道。如果你觉得普通的法式甜点过于甜腻的话,可以尝尝这种带咸味的甜品。
走到半山腰,就到了圣米歇尔山历史博物馆的第一站。这座历史博物馆占据了山上的四栋不同建筑,顺着主街向上,正好可以逐个参观。历史博物馆里陈列了一些古物和模型,主要讲述圣米歇尔山的地理和历史。
圣米歇尔山最开始被称为坟墓山(Mont-Tombe)。从六世纪开始,一些基督教隐修士陆续迁入并修建圣堂。据传,大天使圣米歇尔托梦给阿夫朗诗的欧倍尔主教,让他在岩山上建立一座教堂。欧倍尔于是仿照圣米歇尔曾显灵的意大利的嘎尔噶诺山(Gargano)圣堂,在坟墓山上建造了教堂。因为圣米歇尔是在岩洞中显灵的,所以教堂也采用了一种粗犷的风格。欧倍尔主教还派人带回圣米歇尔留在噶尔噶诺山圣堂祭台的红色褥单碎片以及一块据说印有大天使脚印的岩石。
八世纪的欧洲,时局动荡不安,越来越多的人寻求宗教上的安慰。坟墓山因此很快成为中世纪欧洲的主要朝圣地之一,并更名为圣米歇尔山。当时,朝圣之路是很艰难的。据说涨潮时海水涌向圣米歇尔山的速度堪比全速奔驰的快马。朝圣者们不仅可能被淹死在海湾中,还可能陷入流沙,遭到歹徒攻击,甚至在圣堂里被蜂拥而至的人群挤压踩踏。十四世纪的诺曼底有一句俗话“要上圣山,先立遗嘱”。幸而在今天,旅客们和朝圣者们已经不用再有这些顾虑了。入岛的道路和岛上接待游客的设施都很人性化,整个过程都很舒适。
法国大革命时期,圣米歇尔山上的修道院被废除并被收归为“国有财产”,于十八世纪末被改造为监狱。在历史博物馆中,可以看到用蜡像还原的监狱场景。修道院教堂日益荒废。据说当时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走访圣米歇尔山时,甚至在圣物箱里发现了癞蛤蟆,足见“圣山”风光不再。
直到十九世纪下半旬,圣米歇尔山的宗教功能得以恢复。山上的建筑也被划归历史古迹管理局管辖,由其负责其修缮。二十世纪,法国政府买下被认为破坏了原始景观的房屋,并将之拆除。圣米歇尔山历经漫长的改造,变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样子。除了建筑本身,法国政府也花费了大量资金维护海岛周边。博物馆放映的短片展示了这个复杂的修复过程。
要进入修道院入口,先要爬上外墙边的一座大阶梯。阶梯依高墙而建,和墙体连在接一起,好像是从修道院的砖石中生长出来的一部分。中间还有一道可以关闭的闸门,随后是保护修道院大门的小城堡,可谓戒备森严。城堡位于两座角塔之间,是十四世纪末建造的。在上面可以清晰地看到箭孔和突堞。前者只能通过射箭抵御进攻,后者比箭孔大一些,可以向外投掷石块、倾倒热水,对试图进攻者更有杀伤力。
再向上登上被称为深渊梯的陡峭阶梯,就可以进入修道院。仰头望去,这座建在冰川花岗岩上的著名欧洲宗教建筑因风雨侵蚀,显得沧桑而威严。
售票处是由原来的卫兵厅改造的。曾经,通过此处的人都必须缴械。从卫兵厅出来,需要继续攀登内侧大阶梯。当年的朝圣者们也是由此拾级而上,进入位于山顶的修道院主建筑。
从阶梯登上西面的平台,可以眺望圣马洛湾。遗憾的是,当天灰蒙蒙的空中飘着毛毛细雨,否则能看到远处的邵塞群岛(les Iles Chausey)。几只海鸟停留在平台上,羽毛被风吹得膨胀起来。好奇的游客会凑上前给它们拍照。但它们只是静卧在平台上,一副岿然不动、见怪不怪的样子。
圣米歇尔,修道院的门廊。 摄影/IC photo
圣米歇尔山修道院建造于十一世纪。因为山顶的平面过小,无法修建一座拉丁十字形的教堂。当年的建造者们便首先在山体上开凿出三间地穴来扩大平底面积,保证教堂能修建在坡度一致的山体上。不过,这个具有创新性的大胆设计完全依赖于坚实的地基,否则会导致教堂缺乏稳定性。果然,教堂于十五世纪中期发生了崩塌。今天我们所看到的教堂,只有耳堂的十字甬道还是最初设计的原貌,其余部分都是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重建的。教堂顶部的拱形结构依据的是重修时期诺曼底地区的建筑范例,我们很容易就能区分这部分和耳堂属于全然不同的风格。
崩塌时被毁的祭坛曾是罗马式的。现在的则是十六世纪完工的哥特式,在当年也算是登峰造极的杰作。哥特式建筑的特点是把人们的目光向上吸引。仰头望去,先是一圈弧形的拱廊和楼廊,再往上便是高窗。遗憾的是,法国哥特式教堂的点睛之笔——彩绘玻璃窗,在这里已荡然无存,被普通的白色玻璃替代了。
从教堂侧面的门出去,我们就到了修士们的宿舍。这间宿舍面积不大,现在遗留下来的只是当年的三分之一。今天,它已经成了一家书店。
圣米歇尔,山中的历史博物馆。 摄影/傅雨箫
穿过旧宿舍,我们来到修道院最漂亮的部分——内院回廊。这里是修士们阅读、祈祷和静思的地方。它象征着人间与天堂的联系,同时也连接着修道院的各个主要部分。因为盖在下层骑士厅的拱顶上,内院回廊的顶棚采用了重量较轻的木头,而不是石材。回廊内侧的圆柱排列成梅花形,顶端则由稳固的三角形连接。即便是对于力学没有什么研究的游客,也会被这样精细而且连绵不断的设计吸引。在诺曼底其他地方参观过的人会发现,这种结构在这一地区很多教堂中都能看到。为了让人们更好地欣赏三角形拱顶上的浮雕,当代的修缮者特意安装了淡黄色的射灯。浮雕的图案是带有诺曼底地区特色的植物、恶龙、修士等。可惜的是,一些宗教人像在法国大革命中遭到破坏,已然形象模糊。
绕到回廊的另一边,通过一扇门就进入了修士们的用膳厅,这里也是举行典礼和庆祝的地方。大厅空间跨度很大,中间却没有一根柱子支撑。为了能承受房顶的重力,大厅四周的墙壁都相当厚,窗户也只能开得很小。墙壁上采用了特殊的设计,因此整座大厅并没有让人觉得压抑。墙体用小圆拱和细柱装饰,掩盖了其厚重感。
位于用膳厅正下方的是贵宾厅。和上层大厅的设计完全不同,贵宾厅采用了交叉的拱穹,并且每一个末端都由细柱或墙壁支撑。贵宾厅正如其名,是用来接待身份高贵的朝圣者的。比如法国国王路易九世、路易十一和弗朗索瓦一世都曾造访此地。西面的两个大型壁炉是为这些贵客准备膳食用的。毕竟他们不可能和修士们一样忍受粗茶淡饭。
参观中的一个重要看点是支撑整个建筑的地下部分。位于教堂祭坛下方的地下巨柱圣堂尤其令人印象深刻。它与正上方的教堂祭坛结构完全相同,也是由一个环形回廊和许多小祭室组成。不同的是,它的中央有十个排列成半圆形的石柱。因为要承受着上方教堂的重量,这些石柱的周长足有五米,而且紧密地聚集在一起,让圣堂显得很拥挤。地下巨柱圣堂顶部还有一个很小的天窗,向上看去,可以看到上面的教堂。
此外,地下建筑对游客开放的部分还有大教堂南侧耳堂下方的圣马丁地下圣堂。难得的是,从十一世纪完工后,这里就没有过任何变动。因为圣堂内部狭小而昏暗,一般的游客都不会留意。然而多看两眼的话,就能发现它的设计比例匀称,线条简单,有种简朴的美。
再往前走,便看到修道院被用作监狱时修建的一只巨大滑轮。监狱管理者和囚犯所需的食物和日常用品,都是顺着一条石质的坡道通过滑轮运送上来。
与一条阶梯相通的是散步场。这里也采用了受力均衡的交叉拱穹。但这并不是最初的设计。有猜测说十一世纪修道院刚建成时,这个房间有一层天花板。尽管被称为散步场,但这个十九世纪起才被启用的称谓很可能只是时人的误会。事实上到今天,也没人能定义这个厅室真正的作用。比较靠谱的猜测是读研修室、会议室,用膳厅。
骑士厅位于回廊内院的下层。三排粗石柱占据了整个厅室,宏伟壮观。之所以叫做骑士厅,据说是为了纪念十五世纪的法国国王路易十一在安博瓦兹(Amboise)成立圣米歇尔骑士团。然而这个名称出现的时间要远远晚于十五世纪,骑士团也从未到过圣米歇尔山,只能说是历史留下的众多误会之一。现在的专家推测,它是修士们的工作间。也就是抄写手稿的地方。因为北侧设有可以暖手的壁炉,外面又设有卫生间,是长时间工作的人所必需的。这一结论被大多数人认可。
如果在进入前进门后向左转,可以到达延伸进海面的平台。那里是观看日落的好地方。我们达到的当天下午,正是落日前,海水已经退去,夕阳给干涸的沙地和山上的建筑镀上了一层灿烂的金色。溏心蛋黄一样的太阳缓缓下沉,一晃就消失了大半。海水和天空都被染上了一层柔媚的色彩。随着夕阳下沉,粗砺的砖石建筑逐渐隐没在暗影中,给圣米歇尔山平添了一丝神秘。
面对胜景,我们当时决定先不贸然登山,把这份新奇感留到第二天,于是便与其他游客一起坐在平台上享受宁静的落日时光,并拿出事先准备的望远镜观看海面不远处浮潜觅食的海鸟。暮色四合,架设在建筑周围的脚灯从低处打亮了整座圣米歇尔山,煞是好看。尘世间的一天无声无息地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