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学生网民心理的高校学生网络舆情引导策略研究

2019-10-09 09:10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长江丛刊 2019年25期
关键词:舆情高校学生网民

■王 蓓/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高校学生网络舆情主要是大学生利用校园网或互联网,对与自身利益相关的,或是自身关注的社会热点、焦点或突出问题表达、传播自己的情感、态度和观点,并形成一定的社会影响。生活中,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习惯通过微信、微博、QQ等自媒体品台进行信息的获取、传播和互动,表现出形态多、范围广、扩散快、控制难等特点。所以,有效引导高校学生网络舆情是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维护校园和谐稳定的重要手段。

一、高校学生网络舆情分析

对部分高校学生开展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大学生每日平均上网超过2小时的占76.4%,其中2-5小时的占了48.2%,超过5小时的占了28.8%,主要用于看新闻或视频、社交、玩游戏、查资料、逛论坛等。大学生上网时间较长、网络关注度高,加上好奇心驱使,比较容易参与网上热点及焦点事件。

(一)时间与地域

根据中国传媒大学高教传播与舆情监测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研究中心)的数据分析,2017年高校学生网络热点舆情事件呈三段式非均衡发展。1-6月事件数量递增并在6月到达第一个高峰;7、8月下降至低谷;9月份达到全年最高峰后开始递减。这是高校新生报道、寒暑假期等因素影响所呈现出的阶段性特征。

2017年重点高校学生网络热点舆情事件居前五位的分别为北京、上海、浙江、湖北和江苏。北京以绝对优势位居第一,这与高校所处的地理位置和排行热度呈正相关。

(二)载体与类型

与普通网民相比,大学生有着较高的知识技能和主动表达的心理需求,能快速接受和熟练使用新媒体、新技术。他们习惯通过微信、微博、QQ、知乎、贴吧、论坛/BBS等发表意见、表达情绪和开展互动。这些社交平台成为舆情发生的主阵地,其来源广、传播快、覆盖大等特点又不断推动高校学生网络舆情的发展。

根据研究中心2017年数据分析,高校学生网络舆情事件集中于校园生活、科学研究、招生考试、毕业就业、学科专业、政策聚焦、教育管理等与大学生关系密切的方方面面。比如2018年,燕京理工学院回应用脚洗餐盘,南京大学梁颖教授论文被撤,无锡职业技术学院为留学生腾宿舍引争议等事件一经披露,大学生立刻在网上展开热烈讨论并密切关注,甚至向学校管理服务、社会民生及国家政治等方面进行延伸。

(三)内容与过程

碎片化是高校学生网络舆情传播内容的主要特点。大学生捕捉到有关热点、焦点事件后,利用文字、图片、语音或视频等形式碎片式地开展评论。受认知偏差、从众心理等影响,也有部分人借机发泄情绪、表达不满。

高校学生网络舆情在传播过程中表现出平等和多向互动的特点。大学生是信息的接收者、发布者,也是信息的传递者,三种身份关系密切。大学生通过新媒体发表意见,也可以利用特殊功能在网上实现点对点对话。多向互动交织的连锁反应增加了高校学生网络舆情的复杂性。

二、大学生网民个性心理特征

高校网络舆情的主体以大学生为主,受年龄、知识储备、经验积累等因素影响表现出独特的心理特点。

(一)自我意识强烈

大学生自我意识逐渐走向成熟,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自我认识矛盾突出、自我体验情绪起伏、自我控制中心倾向,出现虚荣、从众、逆反、自负和任性等不良表现。那些比较自我,以满足自身利益和感受为先的人,依靠网络自由、隐蔽等特性,通过言语过激和行为出格实现哗众取宠,加速获取点击率和转发率,满足自我扭曲的虚荣心。同时,大学生在网络中都可以成为资讯中心,在隐去真实身份的前提下自由发布信息,久而久之容易产生虚拟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分离,自我与社会关系的分离。

(二)情绪易起伏

网络自由、开放、虚拟等特点正好迎合了大学生丰富且不稳定的情感需求。与成年人相比,他们情绪虽然日趋稳定,但是心境变化快,体验强烈,同时也容易受到暗示或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出现认识上的绝对化和判断上的极端化,加上从众的影响,更能推动网络舆情的发展和扩散。

(三)需要驱动明显

大学生通过网络上的聊天、交友等行为来满足自己社交、尊重等较高层次的需要。网络的出现增强了大学生的话语权,其开放性也提高了大学生的社会参与度,他们通过发表意见的方式积极参与社会事务来体现自身价值。同时通过网络的虚拟性使现实中无法如愿的事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实现,满足其自我实现的需要。

(四)价值观多元

由于网络开放性、大容量、速度快、范围广等优势,网民接收到来自世界各地的文化传统、道德规范、人生观、价值观等信息。这些信息良莠不齐,其中不乏一些非主流思想,有违传统的观念和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大学生缺乏足够的辨识能力,长期浸染在这样的网络环境中,出现了极端自由主义、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价值取向。

三、高校学生网络舆情引导策略

随着网络在高校管理、教学、服务等方面的广泛应用,我们享受到了极大便利的同时也面临着许多挑战。高校学生网络舆情引导相比学校其他工作仍然存在重视不足、方式单一、沟通不畅、缺乏持久性等特点。大学生网民是高校网络舆情的主要参与者,以大学生网民心理视角创新高校网络舆情引导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一)形成校内外网络舆情引导新媒体平台矩阵

学校应设立专岗专责的网络舆情引导工作部门,建立以专职教师为主,兼职教师和学生相结合的工作队伍。根据“三全育人”的理念,高校学生网络舆情引导需要各方联动、整合资源、常态工作。通过微博、微信、网站等新媒体,形成以学校官方平台为核心,其他党群组织、二级学院、职能部门等平台为重点,学生组织、学生社团等平台为延伸,师生个人平台为补充,校友及社会知名公众平台为资源的蒲公英式新媒体平台矩阵,实现层层扩散、全面覆盖、相互关联、协同配合。这种多层次、多维度、发散性矩阵,保证了信息的高度一致和精准辐射。

图1 高校学生网络舆情引导蒲公英式平台矩阵

(二)提升校内各层级网络舆情引导能力

引导要注重时效性、时机性和持续性。学校应搭建网络议事互动平台,保证大学生网民的参与性,提升其在大学生心中的公信力与权威度。相应组织机构要提升网络素养和应变能力,围绕官方主平台,协助增强大学生用户的关注度和向心力,营造亲和而有影响的网络环境。学校要积极打造政治素质过硬、知识水平丰富、信任度高的教师、校友“网络大V”和学生“意见领袖”,做到引帖主动、跟帖积极、结贴适时,充分发挥对高校学生网络舆情的正确引领作用。

(三)构建高校学生网络舆情引导长效机制

首先,综合多学科背景,运用大数据分析大学生网络舆情事件、网络言论及行为等,建立事件类型、传播渠道、主体心理动态、网络热词等在内的数据库,为高校学生网络舆情研判与引导提供有效支持。其次,开展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高校学生网络舆情引导。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制定学校网络管理办法,规范信息审查、发布和监管等工作。与此同时,刚柔相济,通过加强网上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等,将文明、自制、守法等在大学生中内化于心。最后,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和价值取向,培育积极健康的学校新媒体文化,形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流思想等引领的舆论场,让正能量更强劲、主旋律更高昂。

(四)优化高校学生网络舆情引导手段

1、充分发挥议题设置的引导作用

高校学生网络舆情要“引”、“导”并重。“引”是引出大学生在新媒体中讨论的话题,也即议题设置。“导”即能有效控制网络舆情焦点和方向,将大学生网民中的各方意见和负性情绪导向理性正轨。谁能主导议题,一定程度上谁就占据了舆论的主导地位。所以,高校学生网络舆情应对过程中,议题的设置可以通过开辟专栏、新闻跟帖评论、主动导帖扩散等方式,将学校官方要强调的、大学生网民关心的以及校外媒体关注的进行有机结合,若引导出色升级为公众议程,则扩大了舆情的社会影响。学校要提高舆情前置意识,从大学生网民心理特点出发,在引导中以理服人,最终达成共识。

2、创新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

创新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要以理论创新为根本,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网络常用词汇、语句结构和修辞手法等网络语体,拓展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核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的网络语义。要以表达创新为关键,通过实话、白话、大学生网络话语等形式,辅以聊天、谈心等语气语态,利用摆事实、举例子、讲故事等方式,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深入浅出、娓娓道来,触动心灵。要以实践创新为抓手,吸收并升华网络流行语、网络热词、网络大V、网络红人、网络文学作品、网络舆论场等大众网络话语中的正向观念、思想和内容。理论的高度、表达的温度和实践的热度使大学生对网络舆情引导话语易接受、强认同、真信服,从而提高引导的实效。

猜你喜欢
舆情高校学生网民
高校学生体质健康与体育锻炼、饮食习惯、BMI的关系
运动APP助推高校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成效研究
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学习百年党史”学习满意度与行为意向研究
“台独联署”被岛内网民嘲
消费舆情
月度最热舆情事件榜11月
基于三元交互理论的高校学生创业风险控制策略研究
月度最热舆情事件榜9月
有感“网民节”
2.9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