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坐高铁,身上带了点小饼干,正吃着,发现过道上一个小妹妹正盯着我手里的饼干,一脸渴望。我随手拿了一包说:“小妹妹,拿去吃吧。”本来她已经向我伸手,最后又缩了回去说:“妈妈说不能随便拿人家的东西,哥哥我不要。”这么小的姑娘都知道不能占人便宜,这便是教养吧。
还有一个故事是关于父亲用三碗鸡蛋面教会孩子不占便宜的意义。
第一次,一天早上,父亲做了两碗荷包蛋面条,一碗面条上面有鸡蛋,一碗没有。父亲问儿子吃哪碗?“有蛋的那碗。”儿子说。父亲说:“有蛋的那碗让给我吧。孔融七岁能让梨,你都十岁了。”儿子说:“他是他,我是我,不让。”儿子迅速把蛋咬了一半。父亲端过无蛋的那碗,开始埋头大吃。爸爸吃了几口后,儿子才发现爸爸碗里藏了两个蛋。父亲指着碗里的两个蛋告诫儿子:“记住,想占便宜的人,往往占不到便宜。”
第二次,又是一天上午,父親又做了两碗荷包蛋面条。情景再现。父亲问:“吃哪碗?”“我十岁了,把有蛋的那碗让给你。”儿子边说边拿过了没蛋的那碗。可是,儿子吃得面见底了也没看见蛋。父亲端过剩下的那碗有蛋的面吃起来,儿子看见上面有一个蛋,更没想到的是下面还有一个蛋。父亲说:“记住,想占便宜的人,可能要吃大亏。”
第三次,情景再次重现。父亲问:“吃哪碗?”“孔融让梨,儿子让面。爸爸是长辈,您先吃。”父亲便端起有蛋的面吃了起来。儿子端起无蛋的面,一碗面很快见底。他意外发现自己碗里也藏着蛋。父亲意味深长地对儿子说:“不想占便宜的人,生活不会让你吃亏。”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看似“吃亏”的事,实则是给孩子传送教养和修养的道理。而不怕吃亏的人,在社会上不会混得很差。
(《华商晨报》刘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