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坚斌
【摘 要】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运用感觉统合训练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同时还能够有效降低感觉统合障碍的发生率,帮助儿童健康快乐的成长。在新课改全面深入的今天,在小学体育课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将感觉统合训练的目标与小学体育课教学目标有效契合起来,全面提升体育教学的针对性,不断优化体育教学的整体质量。
【关键词】小学体育课;教学内容;感觉统合训练;可行性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7-0130-01
感觉统合训练是一种系统化的训练方式,它能够充分结合小学生的特点予以精准高效的教学。在小学体育课教学实践中,教师作为教学工作的主要引导者,应该充分结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全面开展感觉统合训练,以此来整体促进广大小学生的健康成长。经研究表明,低年级小学生感觉统合失调率逐渐提高。在小学体育课教学内容中,有效增加感觉统合训练的内容,既能够充实小学体育的课堂内容,同时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率,促使广大儿童健康快乐的成长。
一、小学体育课教学中感觉统合训练的概述
在新课改全面深入的今天,在小学体育课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充分结合广大低年级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全面开展感觉统合训练,不断促进低年级学生的健康成长。感觉统合训练是一种较为先进的训练方式,它依托于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及行为特征,旨在通过系列的训练方式来减少感觉统合失调率的发生概率,帮助每一个低年级学生更好的成长。之所以感觉统合训练的时间节点放在小学体育教学中,主要是因为广大小学生感觉统合失调的发生概率有所增加。感觉统合训练是指通过第前庭、本体、触觉刺激活动,利用训练方式校正感觉统合失调的现象。在感觉统合的训练过程中,科学的训练方式和训练工具是必不可少的。整体提升感觉统合训练的水平,不断优化感觉统合训练的质量,教师应该积极选用科学的训练工具,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巧妙融入游戏教学法等,以此来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主动性。比如在感觉统合训练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平衡台、秋千等校园体育设施,当然也可以选择一些移动性的体育设备,如滑板车等。
二、小学体育课教学中感觉统合训练的作用
在小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感觉统合失调的发生概率逐步提升,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在小学体育课教学内容中,有效增加感觉统合训练的比例,不断开展感觉统合训练,能够有效遏制感觉统合失调率的发生,能够全面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在小学体育课教学实践中,感觉统合训练作为一种科学系统的训练方式,能够有效降低学生感觉统合障碍的发生率。受先天以及后天等各类因素的影响,每个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都会或多或少存在感觉统合失调的问题。比如在蹒跚学步阶段,孩子可能尚不具备完全的爬行能力,就被父母采用学步走来代替。再比如孩子在成长阶段,家庭教育不足或者家庭氛围相对比较紧张等,都容易造成孩子感觉统合失调。相关调查表明,在广大小学生群体中感觉统合不协调的比例高达38.8%,这其中较为严重的失调比例为9.9%。为有效促进广大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应该在小学体育课教学实践中,有效融入感觉统合训练的内容,以此来有效降低感觉统合不协调的比例。
三、优化感觉统合训练内容的建议与对策
在小学体育课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积极融入感觉统合训练的内容,全面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整体优化感觉统合训练的质量与成效,教师应该积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不斷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
1.创设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
小学生天性好动,注意力很难长时间保持集中,在小学体育课教学实践中,若教师采用传统的灌输性的教学模式,不仅难以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也难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因此,在小学体育课教学实践中,教师积极开展感觉统合训练,以丰富多彩的游戏教学内容来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在训练学生平衡能力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尝试独立走过长约6米的独木桥。再比如在前翻滚教学中,教师可以融入竞赛元素,让每个学生在完成前翻滚动作后,快速完成面前的拼图。
2.全面突出学生主体性地位。
在小学体育课教学实践中,教师积极推进感觉统合训练的开展,应该有效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教师应该结合感觉统合训练的内容,积极采用趣味性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实践中。比如教师让学生自行设计课程内容,教师给予必要的引导,有效降低小学生的抵触和排斥情绪,不断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还应该善于采用正向引导的方式,给予学生及时的鼓励与指导。教师应该着重关注学生参与过程中的积极性以及优势所在,通过口头鼓励或者动作鼓励等方式来提升学生的自信心。
3.在低龄段尽早开展统合训练。
在小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感觉统合训练的科学开展对于整体优化他们的身心素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主要是因为感觉统合训练内容符合广大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现阶段很多发达国家在低龄儿童的教学中,业已逐步渗透和融入感觉统合训练,也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效。在业内专家看来,在0-6岁的这一阶段开展感觉统合训练,能够有效刺激孩子的各类器官始终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但经过研究表明,感觉统合训练的能效并不仅仅适用于6岁以内的孩子,同样适用于10岁以内的小学低年级学生。基于科学的感觉统合训练,能够在10岁这一关键年龄节点来优化孩子的神经发展。
4.不断提升体育教学技能。
感觉统合训练是一种系统化的训练内容,对于小学体育教师专业素养的要求非常高。在小学体育课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不断优化体育教学技能,不断研磨和探究新颖的体育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不断提升感觉统合训练的针对性。同时,教师在感觉统合训练过程中,还应该有效结合学生的个体化差异,结合学生的不同身体特质来予以精准化教学,充分体现教学的层次性。
结论
在小学体育课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积极开展感觉统合训练,不断融入感觉统合训练的内容,全面优化小学生的身心素质,全面促进小学生的健康成长。作为一项系统化的训练内容,教师要善于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积极采用游戏教学法,同时教师更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
参考文献
[1]王喜霆,感觉统合训练作为小学体育课教学内容的可行性研究[J],体育教研,2010(08).
[2]张锋年,小学体育课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J],教育革新,2011(06).
[3]郑冬琳,浅谈感觉统合失调及其训练方法[J],内江科技,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