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晓丽
摘要:创新教育是新课改的对高中物理教学提出的要求,高中物理教学在基础知识讲授的基础上,十分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创新教育的价值,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创新思维。
关键词:高中物理;创新教育;创新思维
创新是社会发展的最大动力,创新思维也是高中教育的重点内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一方面需要教师的科学引导,另一方面需要通过适当的实践加强训练。高中物理教学创新思维的培养是在屋里概念、定理这些基础教育基础上进行的。物理创新思维的培养体现在在基础知识理解掌握的基础上,进行知识的运用和改进。另外物理创新思维还体现在物理与其他学科的整合,利用物理知识结合数学和化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好多创新性问题,需要教师来引导学生进行新思路和新方法的探究。
一、高中物理创新教育的内涵
高中物理学科创新教育其本质是在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基础上,带动学生进行创新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全面实现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发展。学生创新能力主要体现在创新意识和创新品质两个方面。所以创新教育的内涵十分明确,教师在进行高中物理教学设计的时候,要注重创新能力的元素的融入,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出发点,注意细节的培养。创新思维的培养也需要学生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功底,所以创新思维的培养符合教学规律,是对学生开拓思维教给他们灵活运用的有效途径。
二、物理创新教育的意义
(一)利用物理实验加强创新思维教学
物理学科是物理学家经过无数的实验,对物理现象进行深入研究,利用实验不断对实验结果进行验证、改进,最终形成科学的物理理论。由此可知学生要想学好物理学科,就需要好好运用物理实验。教师在物理实验教学中,也要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为指导思想,教给学生科学的观察方法、缜密的观察态度,逐渐形成科学的研究思维。物理实验课程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教师在进行物理实验教学的时候,需要从实验设计的创新入手,用教师的创新态度来影响学生的态度。所以高中物理教师需要不断从网络以及各种培训活动学习先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对自己的教学方式进行不断的改革,打造出具有创新型的课堂氛围,使得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二)培养学生扎实的基本功
扎实的基础知识功底是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的依托,所以在高中物理教育中概念教学、定理教学是十分重要的。但是这些基础知识的学习通常比较枯燥,教师需要借助先进教学工具,对这些基础知识素材进行重组,在这些基础教学中就融入创新元素,让学生刚接触物理学习的时候就充满了创新欲望。另外物理学科与其它学科的整合有助于学生掌握物理知识,增加物理学科的趣味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创新水平。
三、提高物理教学创新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采用多元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物理学科在高中课程学习中属于较难学科,大部分同学对于高中物理的学习望而生畏,但是物理课程是大学理科专业的学习基础,所以说要想将来大学在理工科有所发展,在高中阶段就必须学好物理。所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利用多元教学方法,采用各种科学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从内心爱上物理、要学物理,到学好物理。物理实验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通过“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模式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教学过程的开展。
(二)采用分层教学提高教学时效性
分层教学是素质教育背景下一个新兴的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模式以考试大纲为标准,在这个统一标准下对全班同学进行课程的开展,面对的是全体同学。当然在此模式下大部分同学能够完成教学任务,然而对于一部分尖子生来说教学任务就有点简单。长此下去这部分尖子生感觉没有挑战性,也就丧失了斗志、丧失了学习兴趣。所以说分层教学为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提供了机遇,为尖子生设计较高难度的题目,为他们设计一个“跳一跳,够的着”的高层发展区,充分激发学生的斗志,让他们用于挑战尖端题目,有利于他们在高考中拿高分。
(三)重视物理实验的实践课程
物理实验是高中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形式,利用物理实验让学生自己对物理问题进行探究。教师引导学生自己进行试验的准备,自己独立准备实验材料、自己研究编制实验方案、自己设计详细的实验流程、预测在实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以及学生做出应急方案。通过实验来观察实验现象,找到实验原理,对自己预想的结果进行验证。学生亲手设计实验方案并且实际操作,从实验中获取知识,这笔单纯从课堂获取知识要深刻地多。所以,对于一些概念、原理等记忆性的知识,学生要牢牢掌握,通过实验来加强认知。同时实验操作中遇到疑难问题更能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促进学习的开展。
(四)针对学生特点设计问题
高中物理的知识点难度较大,学生理解和掌握起来都比较困难,所以说传统教学方式下很难让学生快速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和概念。新课改教学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先进教学方式应用到了高中物理教学中,“问题驱动”教学模式就是一种有效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整体质量的教学方式。所以在为学生设计教学问题时,要结合学生的个人情况设计出难度不同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问题的探究活动当中。如在讲《机械能守恒定律》知识的时候,教师根据首先检查学生对动能和动能定理知识掌握程度,然后再设计问题。对于这些知识掌握不准确的同学,要设计出巩固此知识点的问题,对于掌握较好的同学就设计更高层次动能相关运用的题目。
总之,新课改教学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學更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在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来提高教学效率,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