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爱胜
高中新教材的隆重推出,让信息技术教学一线的教师们久旱逢甘霖。不仅高中如此,初中有很多地方也及时跟进,不断改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开始了实质性发展。本期解码,让我们从教材、课堂中窥豹一斑,引发更多的经验交流与深刻感悟。
2019年秋天,高中信息技术新教材隆重登场,掀起了一场信息技术教学改革的新热潮。我逐步把自己的一点学习心得拿出来跟大家一起分享,这些心得只是一位一线教师或一个课程设计者的一家之言,希望能和大家相互交流,共同成长。我跟大家分享的是教科版必修一、必修二的前言中的两个引语“君子不器”和“未来已来”,具体内容请看相关的教材前言。下面,针对这两个引语,我谈一下个人的感想与体会。
“君子不器”来源于《论语·为政》,本义是君子不像器具那样,作用仅仅限于某一方面。那什么是器呢?器不仅是一种器具,而是代表了一种具体的形体。《易经·系辞》有一句:“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如果被万物各自的形象与用途束缚,就不能领悟、回归到无形的道之中。当然,“君子不器”在不同的领域、不同的语境、不同的理解中意思也许并不相同。我针对必修一模块“数据与计算”在倡导基于计算思维的信息技术教育,在推进数据处理、数据管理、数据挖掘以及更重要的编程教学,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理解“君子不器”的含义。
1.君子不应拘泥于手段而不思考其背后的目的,学编程比学操作重要
信息技术或者任何一门课程的学习,都有道与术的协调问题。不要死学知识,要形成相应的高阶思维,把握本质,提高价值。比如说数学,我就曾经问过一个优秀生为什么要出声背诵公式,她回答说:“老是记不住,所以背诵!”虽然是优秀的学生,但是由此可见其过于纠结数学知识之“术”,欠缺数学思维之“道”。在高年级要培养高阶学科思维,可不能拘泥于定义的词句的记忆,必须要参悟原理,参悟过程,形成逻辑、推理、归纳、筛选等一系列思维能力,否则过于重术多做题来得熟题的高分而不是达成道来得有能力解决未见题的高分,必然会因太重“器形”的不“大气”而难能成“大器”。由此拓展,语文不也是如此吗?如果学生天天在试题中摸爬滚打,作文都是三段论的应试模式,到了大考必然破题易偏,更何况实现生活中的文字应用能力呢?
回到信息技术,其实是在思考“计算思维”的价值取向,更具体一点就是编程教育是学语法知识还是算法设计更适合基础教育。对于学习时间本来比较少的信息技术课程,如果学软件、学操作学得太过,这些有形的东西花样百出的追求就越多,结果技术是提高了,术也有了长进,但是计算思维、创新创造等“道”被挤占太多时间,甚至会认为太难而没必要、不乐意去思考、探索、创造、创新。道之所失,术之所糜。术又很容易过时而成为后知后觉的模仿者、操作工。因此,软件、操作学习也要知其所以然,更要学着去编写软件,创造硬件,去真正地动手制造,而不仅仅是“玩中取闹”!
2.君子心怀天下,不像器具那样,作用仅仅限于某一方面,既要学知识更要发展思维
器者,形也。有形即有度,有度必满盈。故君子之思不器,君子之行不器,君子之量不器。道是无形的,器是有形的。道,是所有器物所存在、运动、发展的总规律,是无形的。但是,道器不离,无形的规律的道,恰好就存在于有形的器物之中。君子不器,并不是说可以脱离实际,忽略现实,因为阴阳一体,道器不离,悟道总是在器中,悟道后还是在器中运用。君子所追求的,不拘泥执着于追求知识,不拘泥执着于术语,才能使“道”通达清澈。
我们作为教育者,首先对自己的学习、工作都要有远见,要有理解,要有大器晚成之隐忍,要有舍我其谁之气魄,就是要跳出术的三味,追求大道的境界。我们教育学生,也是要有技术报国、技术为民的责任,有多大能力就要有多大责任,就像华为成长为第一流的企业,也具有第一流的担当,从核心硬件开发到开源系统研发,都体现出国之重器的形象,这已经超越“器”的容量,成为国之精神、民族精神!信息技术学习,不只是利用技术来解决具体问题,而是以此技能、规律解决一类问题,进而为国家、社会做贡献。例如,信息安全、黑客技术并不是仅仅维护自身平安,更不是以此来进行网络骚扰、信息诈骗、虚拟暴力甚至攻击犯罪,而是成为安全专家、红客高人,为国出力,维护网络安全,保虚拟世界的一方平安。
对编程课程的学习,也不只是学习一门语言,掌握一些语法,会编一点程序,局限于这些有形的知识学习,而应做到君子不仅仅为器。一方面可以在算法研究、软件设计这些超越具体的知识之“器”上深入探索规律,掌握技巧,提高创意;另一方面要在“道”上追求思维、意识、能力的革新式成长,在自我的革新、创造中,于小(程序)中见大(道理),于大(作品)中求成(成就),追求未见、未知、未来的发展,用代码实现价值,用代码改变人生,用代码改变未来。
必修二模块是“信息系统与社会”,在对信息系统的应用、集成、设计、安全以及与信息社会的关系进行认知的过程中,不仅要立足现在把握技术,还要面向未来。
1.未来已来,将至已至,新技术、新课程、新教学已经到来
当我们还在想象未来的时候,未来已经到来!当我们还在疑虑将到的情景时,一切都已如此——几年前,我们还不习惯网上打车、网上订票、网上订餐、网上支付,现在已经满大街的二維码,出门谁都不想带钱。例子不想举太多,倒是有一个真事跟大家分享。
有个小孩子,一天耍赖着不想让妈妈上班。妈妈说,要上班赚钱,你才有饭吃,才能买好东西啊!孩子说,妈妈不用上班也有钱,手机里有好多钱!原来,孩子经常见妈妈用手机买东西,经常听她说又花了多少多少钱,孩子就以为手机里就有钱,可能还觉得多得花不完。可见钱这东西,不仅开始淡化实物变得数字化,还成了虚拟的了——比特币居然成了电子金矿。
一个某宝,让大陆成为第一大电商市场,也让全民学会过节“败家”;一个某音,让全民狂欢,也让老一代、新一代一起麻醉。流量能成就明星,却也让大堡垒轰然倒塌;舆情能让书记爸爸陷入反腐,让傲娇的白礼帽一转而败,也让三次退档翻转补录……这一切,当然也能看出我们对信息系统与社会的教学存在五个层次:
第一是信息系统的功能。不同类型的系统都各有高招,事务处理便捷,管理信息高效,決策支持有力,专家系统聪明。
第二是信息系统的集成。由单机时代走进互联网络世界,用物联网造就互联网+新时代,4G之后的5G让我们的企业居然能领跑全球,又将开启一个全息、智能、云端的新世界。
第三是信息系统的开发。移动终端应用让信息系统开发正在打造一个开源的新生态,鸿蒙又将迎来智慧终端、物联世界的应用大集成,信息系统的开发更平民,开发更小众,与专业设计相得益彰。
第四是信息系统的安全。贸易战还是摆好了阵势,专利战也是站在了明处,而信息战则是没有硝烟的战场。从民间小女子的被骗,到全世界首脑被人监听,这安全也不是说说就能做到的,有矛有盾,有攻有防,世界毕竟是在阴阳调和中相互促进,虽然有时进步的代价相当大。
第五是信息社会的建设。信息公开让不公越来越少,信息传播让文明越发进步,危害固然有,但给了大众享受公平正义更多的可能,也给了文明进步更多的天地。一方面,盗版的治理让下一个当红大片成为不能,让文化科学的创业者得到应有的回报,让信息社会更公平、更纯净;另一方面,开源的文化兴起让信息社会更开放,进步更快,GITHUB,我去上面呆过,惊叹这种技术开源的天堂。这两方面正是维护与建设。
不念过往,不惧将来,每一个课程改革的时代都留了大把的机会等你我来一展身手。
2.未来已来,日生不殆,我们的教学为什么要面对思维而不是知识
当我们还在怀念过去时,过去已经先行离去!当我们还在犹豫徘徊时,未来竟然悄悄成为现在——少年强则国强,教育承担着人类文明传递、发展与创造的重任,历史上重视人才、重视教育的时代往往都是一个繁盛的时代。到了末期的才都躺着享受“鸦片”麻醉生命,才都纸上谈兵无知无畏,于是上层建筑在文明创新中坚缺失下轰然倒塌。往往,普通人看不到地球最后的夜晚会马上到来,但能真实感受到经济衰退、财富收割、基因控制、贸易战争等,这些就让人受不了。所以,不要较真什么知识是什么定义,要认识到知识怎样应用会怎样改变社会。
互联网是个信息系统,计算机也是个信息系统,手机也是,刷卡开门也是,都是相对的。宏观、微观且不论,看你用来干什么。电脑相连是网络,桌子板凳相连也是网络,万物相联,每一粒沙子都可以有一个IPv6了,我们有必要较真网络现有的分类、协议和原理吗?协议就是规则,有权威的规则就成了标准,虽然我们在超越操作、技术、软件等层面的协议、标准还很少,但是5G的领先无疑让我们看见了未来已来的希望,鸿蒙、方舟以及一系列的山海经已然彰显出日生不殆的良好态势。技术未来已来,教育必须快步跟上发展。
编程教育曾有几十年前“计算机从娃娃抓起”的好时机,却因为某些“操作计算机就像操作电视机”理论拉了后腿,而今又是Python,又是开源,又是创客,又是人工智能,如果我们还在因为思维的懈怠、行动的迟缓、心态的消极,而死死纠结在“微软说明书”里不肯出来,那么这无疑又是将一场看不见、看不起、来不及的故戏重演。
日生不殆,所以谁都要有一颗少年的好奇心,就像种子刚刚发芽,不断生成,由此也不怕无穷地发展、不断地变化。只要顺大势而行,困难都会成为过去,更新的总会到来,每一天的太阳都是新的,每一步的前进都是成就!新课程让我们一只脚踩在现在,一只脚已经跨进未来,勇气会带来天赋、能力和神奇的际遇,所以我们要去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