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赞忠
语言与阅读关系密切,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就是要找到有效的数学阅读指导策略,从而让学生在解决问题情境中提升认知结构与知识结构。学生数学阅读能力本质上就是一种层层递进的逻辑思维方式,它具有三个特点。第一,精确性。数学阅读是精确阅读,需要对每个字词进行充分的理解与认识,整体解题失败可能源于对某个字词的误解。第二,读想结合性。解答数学问题时,要充分思考题目中提及的数学概念、定义和相关词语。由于数学词语的抽象性,在进行数学阅读时,不仅仅是关注题目中涉及相关知识的再现,更需要对相关词语的内涵与外延进行仔细推敲。第三,联想性。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解答,需要将题目中表示数量关系的生活语言进行准确转化,并运用规范的数学语言准确表达出来。数学分析能力的实质就是以阅读理解为基础的一种知识再现与联想能力。鉴于此,笔者将结合课堂教学实践,介绍解决问题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四种策略。
一、厘清关键信息与非关键信息
数量关系,是题目中的关键信息。在素质教育的培养导向下,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引导学生通过抓住题中关键字句,排除非关键信息,对学生答题是非常重要的。
题目一:假如回收1吨废纸,能造再生纸800千克,相当于少砍17棵大树,节省3立方米的垃圾填埋空间。1吨废塑料可以炼出汽油250升。
(1)如果从本市的垃圾中,要提炼出汽油1500升,需要回收多少吨废塑料?(2)本市一天的垃圾中可以回收2000吨废纸,相当于少砍多少棵树?(3)能为本市节省多少立方米的垃圾填埋空间?
题干中介绍了废纸、再生纸与树木的关系,废塑料与提炼汽油的关系信息。大量信息互相干扰,学生往往难以入手。学生只要在快速浏览后,从问题入手,寻找已知关键信息“1吨废塑料可以炼出汽油250升”“回收1吨废纸,相当于少砍17棵大树,节省3立方米的垃圾填埋空间”,从这些信息就可得出相应的数量关系,问题就迎刃而解。因此,在解决问题中,培养学生善于分清关键与非关键信息,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策略。
二、对应图表信息与文字信息
图表信息可以清楚地将数量关系表示出来,也更容易促进对知识的理解。画图是实物或模型展示之外,另一种数学问题的常用处理方法。不仅有助于学生直观了解问题,而且在解答题目时也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题目二:以下图片表示的分数大小和其他三个不一样的是( )。
题目三:“博饼”是闽南中秋传统活动。右图是“博饼”常用的骰子平面展开图, [·
·
·]所对的面是( )。
题目二中,只有从四幅图中找出表示分数的规律,才能找到与另外三个不一样大小的分数。即规律隐含在图形之中,运用图形与分数的对应关系是唯一的答题策略。题目三中,“所对的面”即相对的面,平面展开图与立体图的对应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三、关联已知条件与问题
关联,是一种融通的思维方式。狭义上就是已知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关系。广义上,它包含着关键句、示意图等表示单一的、综合的信息关系。寻找对应关联,立足关键知识点,可以带来解决策略的多样化。
题目四:玻璃店李师傅用以下不同规格玻璃(数量不限)制作鱼缸,比如用4块①号玻璃和2块②号玻璃可以制作一个有盖的长方体鱼缸。请你帮助李师傅算一算,四种规格的玻璃一共可以制作()种不同形状的有盖长方体或正方体鱼缸。
A3 B4 C5 D6
关联已知条件与问题,会让思维有方向,让问题有目标。对于题目四中的问题,难点在于不同边的关联,教师应注重教学关联的边才能让不同的面可以拼接起来。
四、对比方法多样化与方法优化
当前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愈发凸显学科育人价值,关注学生数学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的养成。因此,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应注意让学生进行不同方法之间的对比,呈现学生不同的思维,让学生在方法多样化和方法优化过程中真正地提升阅读理解、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题目五:小东准备用一张长20厘米、宽16厘米的长方形硬纸板,制作一个无盖的长方體纸盒来养蚕宝宝,(不考虑接缝及损耗,长、宽、高取整厘米数)这个纸盒的容积不小于300立方厘米。(1)请画示意图说明制作过程,并标出有关数据。(2)请你计算出你制作的纸盒的表面积。
师:你们认为题目中有什么关键的信息要注意吗?
生:首先,一张长20厘米、宽16厘米的长方形硬纸板。其次,这个纸盒的容积不小于300立方厘米。
师:这道题怎么做?你有什么想法吗?
生:需要把这张长方形纸的四个角分别剪去四个正方形,然后把四周的四块纸张折起来,就构成了一个长方体纸盒。
师:我们可以用列举法来解决这道题,假设剪掉的小正方形的边长为x厘米,我们可以列一张表格:
当然,四种阅读策略并非各自独立的。一道问题,不同立足点就会产生不同的阅读策略,不同切入点也会引发不同的思路。可以看出,数学教学,除了数学知识的传授之外,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分析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并在该过程中逐步形成一定数学思维,才能找出问题的解决策略。
(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市金鸡亭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