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笔法,自然流淌

2019-10-08 06:47肖培东
语文建设 2019年5期
关键词:笔法灯笼散文

肖培东

《灯笼》是吴伯箫写于20世纪30年代的一篇抒隋散文。作者以“灯笼”为话题,串联起早年乡村生活的诸多记忆,表现旧时的乡村民风民俗,抒发对故乡和亲人的怀念之情;同时还以小见大,借“灯笼”这一形象表达自己以天下为己任、愿为保卫国家充当“马前卒”的意志和热情。《灯笼》入选统编本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第4课,是“民俗”主题单元中的一篇自读课文。除“更好地理解民俗的价值和意义”“增进学生对社会生活、社会文化的理解”外,第一单元的单元导读还告诉我们:“学习本单元,要注意体会作者是如何根据需要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的,还要注意感受作者寄寓的情思,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据此,本单元几篇课文的教学要在课文的叙述内容、作者的情感态度、多种表达方式的按需使用以及语言品味等方面着力展开。具体到《灯笼》这篇散文,教学中要重点体会作者对往昔生活和家国天下所寄寓的复杂情感,认知文中“灯笼”的民俗意义、文化价值,分析文中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并且品味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训练语感,积累词语。怎样引导学生自主阅读《灯笼》一文,达到自读课的教学目标呢?笔者认为要去钻研编者提供的阅读提示。

自读课文的阅读提示不仅提供了丰富的阅读内容,而且往往有着明确的阅读指向。《灯笼》文后的阅读提示分三段,第一段阐明了灯笼的生活意义和文化内涵,后两段分别从散文的内容和作者的情感方面作出了相关提示。“作者写于20世纪30年代中期的这篇文章,以散文的自由笔法,抒写了他关于灯笼的一些记忆,从不同方面表达了灯笼对于自己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作者顺着自己的思绪写来,孩童心性,往昔经历,乡隋民俗,诗词典故,自然流淌出来,意绪纷繁。”细读后两段的首句,我们会发现两个若现若隐的关键短语——散文的“自由笔法”和情感的“自然流淌”。这两个短语很精准地指出散文阅读的重要抓手,即笔法和情感,又与单元目标契合。编者恰到好处地作了提示,只露出冰山一角,要深刻体会,还需要学生深入文本去探究。这样,我们就可以紧扣“自由笔法”和“自然流淌”,在以教材为依据、尊重学生自主性的前提下,根据学隋灵活地、创造性地设计《灯笼》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

一、整体把握,引出“自由”

镜头一

师:速读文章,读出作者在这篇散文中写到的灯笼。

(学生速读文章,读出文中的盏盏灯笼:祖父夜行的灯笼、慈母预备的小纱灯、乡俗还愿的灯笼、山城小县元宵灯笼,族姊远嫁的灯笼、朱红描字的灯笼、献帝灯笼、将军塞外点兵的灯笼)

师:其实文后的阅读提示也给我们简单提示了文章中的盏盏灯笼,我们一起读读。

(学生读阅读提示)

师:阅读提示告诉我们,“作者写于20世纪30年代中期的这篇文章,以散文的自由笔法,抒写了他关于灯笼的一些记忆”。散文的自由笔法在这篇文章中是怎么体现的?你怎么理解这个“自由”?请大家认真读课文,慢慢读,细细读,好好想想。

(学生充分自读)

自读课旨在引导学生把教读课文中学到的知识,在自读课文中加以应用,从而达到在应用中巩固、提高和发展的目的。自读课必须以学生的自主阅读、自主探讨为主,教师要引导学生自求自得,使教凑课所学知识、方法、能力得以有效迁移和拓展。那么,最重要的衡量标准就应该是学生在课堂上自读自思的时间。八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给出这样的教学建议:“注重引导、督促,给学生充分的自学时间。这是本单元的最后—篇课文,而且是自读课文,因此本课的学习具有总结意义。要联系本单元前几课所学内容和知识要点,加深巩固,并进一步开拓,让学生的自学落到实处。”《教师教学用书》中“教学重点”也反复强调:“可以给学生更多的自学时间,用于品味课文语言。”“可以让学生慢慢地、静静地、细细地品味,自然能读通,读出意味情味。”《灯笼》写于20世纪30年代,发表时间离现在较远,学生对文中所写事件、所抒感情应该是陌生的,再加上涉及较多的历史、文化、艺术现象和知识,以书面语表达为主,多引古语,学生读懂文章更需要时间。因此,这节课就必须充分保证时间,以使学生的自主阅读更有效。

提供阅读时间让学生读什么呢?学生自读后思考、研讨什么呢?听过多堂《灯笼》教学公开课,多是在散文内容和情感上展开研讨,比如问学生文中写了哪些与灯笼有关的记忆,要学生分析作者喜爱灯笼的原因,最后感悟文章复杂的情感,体会文中作者流露的复杂情感。其实,这些内容文后的阅读提示都已经作了梳理,学生是容易得出答案的。语文教学要教学生未知的或貌似已知而其实未知的,不教已知的和浅显的。我们应该抓住《灯笼》一文的独到之处进行精要的指导,不求面面俱到,但求“—课—得”。这个“得”,依据阅读提示,要从这篇散文写作的“自由笔法”和文章隋感的“自然流淌”中去悟得。这样,初读把握文章内容,细读探讨阅读重点,自读的基点就有了落实。

二、散文的“自由”笔法

镜头二

师:好,读完了文章,可以和同桌讨论一下,谈谈这篇散文的“自由”笔法。

(学生讨论)

师:现在请同学们自由发言,说说这篇散文的自由笔法是如何体现的。

生:我觉得这篇散文写的事情很多。

师:都写到了哪些事情呢?

生:文章写了好多灯笼,也写到了很多事情。比如第二段:“提起灯笼,就会想起三家村的犬吠,村中老头呵狗的声音;就会想起庞大的晃荡着的影子,夜行人咕咕噜噜的私语;想起祖父雪白的胡须,同洪亮大方的谈吐;坡野里想起跳跳的鬼火,村边社戏台下想起闹嚷嚷的观众,花生篮,冰糖葫芦;台上的小丑,花脸……”

师:是的,寫了很多回忆,很多琐碎的事件。其他段落里也有这样的细碎的回忆,同学们也可以找找。这篇散文的“自由”首先表现在何处?

生:选材很自由,很灵活。

师:这种自由是随意的吗?还有什么讲究呢?

生:我觉得都是围绕“灯笼”来写的。你看,祖父夜行,慈母叮嘱,有灯笼;元宵节,乡俗还愿,也有灯笼。

生:还有其他段落,讲的都是灯笼。

师:也就是说,“灯笼”是文章的一个联结点、寄托物,是文章的线索,是文章的话题。文章中的相关事件是依据“灯笼”聚合在一起的。因此,虽然材料琐碎,但是主题集中。(板书:自由而集中)还有其他思考吗?

生:我觉得文章中出现的各种灯笼是有自己的顺序的。

师:能具体说说吗?

生:作者是顺着自己的思绪来写的,先写自己小时候的经历,然后写乡村民俗,再写到历史上的灯笼,最后写到愿意做马前卒。

师:有发现,很能思考。也就是说,文章自由而有序。(板书:自由而有序)

生:这些灯笼有文化上的,有情感上的。(读“阅读提示”)

师:作者所写的灯笼看似随意,实际都有讲究,有角度。(板书:自由而有角度)我们一起来给灯笼具体分分类。(师生一起探讨)村民日常生活,乡村艺术表演,乡村年节景象,历史文化,这些内容共同指向本单元的主题“民俗、传统文化”。所以,我们还可以说,自由是小中见大。(板书:自由,以小见大)

师:既然是自由笔法,自然也体现在文章的表达方式和语言特色上。大家再读读,想想。

生:我觉得语言很自由,运用了很多古代的句子。

生:有文言语句。比如雪夜驰马,荒郊店宿。

生:有生活语言,也有书面语言。

师:作者娴熟地运用了描写、叙述和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交错进行,浑然一体。多种表达方式看似零散纷乱,实则都服从于情感表达的需要。这个自由,正是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王荣生教授指出,教材中的文章客观上都有两种价值,—种是它们“所传播的信息”的价值,—种是它们“如何传播信息的信息”的价值。语文课要学习的就是后者。陈日亮先生更是直接提出,教文本的语言形式,不教思想内容。当然,所谓思想内容不需要教,是说不需要多作阐释。《灯笼》这篇散文,吴伯箫是怎么运用他的散文语言和创作艺术把思想情感表达出来的,这是我们语文教学需要侧重探究的。立足“自由笔法”去研读,既是把文本的思想内容推及深层去研讨,又能引导学生更多地关注文本的语言形式和写作秘密,可谓一举两得又重点突出。这个“自由”首先是选材上的自由,课文所述之事多而杂,时间纵跨千年,地域横跨万里,有作者早年乡村生活中的琐事,有关乎胡父、母亲等亲人的生活细节,有乡村习俗,有历史文化,诸多琐碎之事看化湘关又不相关,给^、信马由缰之感。但这种选材的自由又是很有讲究的,随意中处处可见作者匠心。“灯笼”是散文的话题,由它拢起各种材料,谈乡俗、谈情亲、谈历史、谈壮志,所有的细小事件中无不有灯笼,这些灯笼分类不同,蕴含的意义也不同。阅读提示指出:“其中有文化上的:在纱灯上描红,爱的是那份雅致;对宫灯的想象,体验的是深长的历史况味。有情感上的:挑着灯笼,迎回祖父,长幼情笃;接过纱灯,上下灯学,母子情深;跟着龙灯跑个半夜,伴着小灯入梦,绽放着飞扬的青春……”作者多方面选材,突出中心,这些材料又是有序整合、连缀成篇的。散文通常从“小”写起,好的散文,又—定是小中见.大、由小及大的。现代散文作家普遍都有笔谈琐事、心系大众和天下的情怀,吴伯箫也如此。其散文的特色之一,是从“—枝一叶”的普通事物中深^挖掘,以小见大,从平凡中引申出深刻的内涵。20世纪30年代,吴伯箫这一时期的散文中都回荡着爱国主义的激越旋律。即使在回忆童年生活的篇章里,这—旋律也时常跳跃而出。“你听,正萧萧班马鸣也,我愿就是那灯笼下的马前卒。”“唉,壮,于今灯笼又不够了。应该数火把,数探每灯,数燎原盼—把烈火!”《灯笼》的结尾在追慕古代名将挑灯剑、塞外点兵令胡人不敢南下的业绩之后,直抒胸臆,显现主旨,由一家一村延及天下,由一时—事延及历史,由个人延及社会。这个“自由笔法”的探讨,又是在引导学生学习本文从小处写起、小中见大的写法。除了材料分析外,“自由笔法”的探讨会很自然地联结散文的语言特色和表达方式。教师可以顺此引导学生去理解散文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尤其是感受文章叙议之间自然融洽的过渡转换,进一步体会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同时,让学生自行挑选值得品味的语句,结合朗读,品味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感受作者语言清新典雅而含蓄蕴藉的特色,以训练语感,积累词语。“雪夜驰马,荒郊店宿,每每令人忘路之远近。村犬遥遥向灯笼吠了,认得了是主人,近前来却又大摇其尾巴。”这样的语言,简约隽永、文雅而有韵味、有意境,很值得学生在自读中反复品味。

三、情感的“自然流淌”

镜头三

生:我觉得这篇文章作者的情感抒发得很自由。

师:怎么理解呢?

生:作者的情感随着自己的思緒自然流淌,先写孩童天性,写往昔经历,然后写乡情民俗,诗词典故,最后写历史上挑灯看剑的将军,表达了要保家卫国的誓愿。

师:这也就是阅读提示中的“自然流淌”。(板书:自然流淌)大家思考一下,塞外点兵的将军这—段能否删去?

生:不能,否则最后的壮志来得太突兀。

师:那最后一段议论可以舍去吗?(学生读最后一段)

生:舍去了就不鲜明了,最后一段水到渠成地点明了作者的豪情壮志。

师:由此可见文章情感的升华也很自然。你还能从哪些地方读出作者自然流淌的感情?

生:第三段,写祖父的文字很有感情。“村犬遥遥向灯笼吠了,认得了是主人,近前来却又大摇其尾巴。到家常是二更时分。不是夜饭吃完,灯笼还在院子里亮着吗?那种熙熙然庭院的静穆,是一辈子思慕着的。”(学生有感情地读)

生:写母亲的文字。“虽然人已经是站在青春尾梢上的人,母亲的头发也全白了。”

生:还有那句“真的,灯笼的缘结得太多了,记忆的网里挤着的就都是”。

散文的阅读通过体味散文精准的言语表达,体认与分享作者丰富、细腻、独特的人生感受。吴伯箫的散文在平淡的叙述下蕴藏着深厚的隋感。他一般不即兴成文,而是积累了一段时间的感情之后,再回过头来追述从前的经历。这样写成的作品,经过一番回味、沉淀之后,浮光掠影变得清晰明确,片面感受汇成了完整印象。比如《灯笼》一文,作者围绕灯笼,从不同方面叙述了灯笼的重要意义,情感非常丰富。有对早年生活、家乡亲人的怀念,又有对国家社会的担当精神。依据隋感线索安排材料次序,恰当地布局谋篇,从个人隋感到家国情怀,小小灯笼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内涵,寄寓着作者赤诚的情感。学生在“自由笔法”的探究中,会走向作者的情感深处去思考。(情感的自然流淌其实也是融于散文的自由笔法中的,教师要相机而动,不可刻意分开)这篇散文没有一个完整的故事,只有许多零散的叙事,吴伯箫看似很自由地抒发自己的情感,却又用了一条情感的暗线,让全部的叙事有序化地呈现。大半篇幅抒写怀念深隋,最后转为对现实的感受,表达出愿做马前卒以保家卫国的激隋,这就是阅读提示中所说的作者的感隋“顺着自己的思绪”“自然流淌出来”。

把握文中的情感线索和情感变化的层次,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从字里行间感受作者情感的“自然流淌”。比如文章的第二段,作者叙述早年乡村“灯笼的一个个影像:“就会想起三家村的犬吠,村中老头呵狗的声音;就会想起庞大的晃荡着的影子,夜行人咕咕噜噜的私语;想起祖父雪白的胡须……”读来深隋感人。再如第三段,写祖父回家,灯笼在院子里亮着:“那种熙熙然庭院的静穆,是一辈子思慕着的。”这里的“静穆与“思慕”,联结着浓浓的深隋。至于“唉,壮,于今灯笼又不够了。应该数火把,数探海灯,数燎原的一把烈火!”—句中的高亢、激越,就更值得多读多悟了。

人民教育出版社尤炜主任说:“自读课文的编写方式,意味着教学目标和课型要有较大的变化。”“教师要做的工作是导读导学,不是讲解。”自读教学,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对教材作一番裁剪,该取则取,该舍则舍,择其精华实施教学,帮助学生读出这一篇散文的特质。利用本课的阅读提示,抓住“自由笔法”和“自然流淌”辅助学生的自主阅读,既点出了作品的精妙之处,又提供了方法和路径。如此,自读,自由,自然,三“自”立课,以少胜多,就使自读教学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提升学生此类散文的阅读能力。

猜你喜欢
笔法灯笼散文
我与风
品读
2021年《俪人·西部散文选刊》精品奖(30名)
2021年《俪人·西部散文选刊》评论奖(10名)
论笔法势的作用
生与死的尊严(散文)
糊灯笼
张旭《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
鸟与灯笼
挂灯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