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利
【关键词】 小学语文;生活化;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 G623.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9)13—0145—01
语文教育与生活的关系以及语文学科的性质决定了语文教学必须生活化。语文教学生活化是在生活教育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及其他先进教育理论指引下的指向人的全面发展的一种教育探索,体现了语文教学改革的趋势。实践证明,建立生活化的师生关系,创建生活化的教学环境,建设生活化的语文学习内容,构建生活化的语文学习方式,是语文教学生活化的有效策略。因此,生活化教学,即在现实的生活背景下开展教学活动,进而把作为生活主体的学生,强烈想要参与活动的愿望给激发出来,并以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取代教学的目的要求,使学生一边生活,一边学习。
一、教学情境生活化
语文教师应将生活资源充分利用起来,进行真实生活情境的模拟。在将课文导入时,教师需联系起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出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情境。以《背影》一课为例,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为学生播放歌曲《父亲》,利用歌词导入:“总是向你索取却不曾说谢谢你,直到长大后才懂得你不容易……”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在朴实的歌曲中,对父亲为自己所做的点滴小事予以回忆。教师可向学生提问:“你是因为什么想到父亲的?”由此引入朱自清的《背影》一文。如此,学生通过对父爱的感悟,便能够真切地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生活化的情境与学生的经历联系十分紧密,这样有助于学生同作者产生情感共鸣。所以,教师要做的便是以生活化的形式呈现课文故事情节,充分调动起学生与课文内容类似的生活经历,进而喜欢上阅读。这样学生可以全身心、饱含感情地阅读。
二、教学方式生活化
小学语文教学方式生活化,即把自然和社会作为教学语文知识的主阵地,以有效开展语文学习实践活动,要和课内外知识相联系,让学生保持广阔的视野去学习,进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对此,教师应鼓励学生多参与生活,使之对课本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有个充分体验。以《只有一个地球》一课为例,教师可要求学生针对自己所在地的环境,写一篇调查报告,共同了解环保状况与环保知识,以增强其环保意识。学生可到图书馆翻阅相关书籍,也可在互联网上搜集相关资料信息,还可以直接参观工厂与环保部门。在进行诸多调查研究后,学生必定会被当前严峻的生态环境现实所震惊,进而充分感受到地球对人类而言太重要了,从而明白为何要保护地球生态环境。此外,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制作环保手抄報,或者书写环保倡议书。在这堂课中,既充分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又让学生的主体人格得到了充分彰显。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开展一些“汇报课”,课程内容必须和课文内容有关。比如,一些学生到过“小兴安岭”、一些学生到过“草原”等,在对《美丽的小兴安岭》和《草原》等课文进行讲解之前,若有学生已到过这些地方,教师可鼓励他们把自己的所思、所想和所悟表述出来。他们的“亲身经历”必然会将班级中其他学生的好奇心给调动起来。这种生活化教学方式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将传统教学的导入沉闷感和压抑感完全摒弃了,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教学过程生活化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理念。而这一理念的提出极大地推动了语文教学的发展。不论是语文教学的内容,还是学习的形式都应该也一定是生活的。在小学语文课文中,大多数都是学生常见的生活现象,但他们却经常忽略,为此,教师在教学时应有效指导学生,让其认识生活,并组织学生到生活中观察自然、社会,体验和感悟生活,不断拓宽视野,进而顺利实现教学过程生活化。如,在教学《夏夜多美》时,每位学生均会度过夏天,但却很少有人认真地观察过夏天的夜晚,领略过夏夜的美。对此,教师可放手让学生去观察,使之去领略与感受夏季夜晚的美景。又如,在教学《灰雀》时,指导学生观察各种鸟类,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和外观特点。这样引导学生进行观察与体验,不但能够帮助学生充分掌握课文内容,也有助于增强其情感体验,从而调动起学习积极性,进而促进教学效率的显著提高。
总而言之,语文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且也有广泛运用的基础。开展生活化语文教学,才是真正落实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须知,语文教学只有在这片沃土上扎根,方可发芽、开花、结果。 编辑:张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