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指出,近百年(1882-2012年)全球地表温度上升0.85℃,温度变暖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温度变暖导致各个地区干旱、暴雨、冰雹等气象灾害的发生频率逐年增加,由此对民众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生态系统等方面的影响越来越不容忽视。基于此,本文结合新疆哈密巴里坤县的实际情况,首先针对巴里坤县最为常见的暴雨洪涝、大风寒潮、干旱、倒春寒、 局地暴雨冰雹、雪灾等极端天气事件及其影响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建立健全农业气象灾害防御机制、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防灾减灾意识及积极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等措施,以期能够为做好极端天气事件的防灾减灾工作,进而最大程度减少极端天气事件造成的影响及损失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极端天气;影响;防灾减灾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趋势加剧,极端气候事件出现的频率及强度也明显增加,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及生态环境均带来极大危害。极端气候变化已逐步成为各个国家以及社会大众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巴里坤县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北部的一个边境县,位于天山山脉东段与东准噶尔断块山系之间的草原上,地处亚欧大陆腹地,平均海拔1650米,属温带大陆性冷凉干旱气候,冬季严寒,夏季凉爽,光照充足,四季不分明。年平均气温为2.7℃(由原来的1.8℃,升至为近30年的2.7℃)、历史极端最高气温为35.0℃、极端最低气温为-43.4℃、年平均降水量为230.6mm、年蒸发量为1635.7mm、历年最大冻土深度为264cm,无霜期长达116天,年平均日照时数3031.1小时。气象灾害主要有:暴雨、干旱、寒潮、 霜冻、冰雹、洪水、雷电、雪灾、倒春寒等。在全球气候变暖大背景下,巴里坤县的气候在不同程度上也发生着变化,一些极端天气事件时有发生,给当地的农业生产、水利工程、道路交通、人民财产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基于此,通过对气候变暖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及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防灾减灾措施,以期有效降低极端天气所造成的损失。
一、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及其影响
1.暴雨洪涝
暴雨是指24h降水量达50mm或以上的强降水(新疆量级为24.1mm)。暴雨容易引起河流泛滥,淹没粮田,诱发泥石流、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直接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受水流冲击的影响,农田有机物质减少,土壤供肥与保肥能力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农作物生长发育中的营养供需不足,给农作物产量和品质造成严重的影响。巴里坤县年际降水量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夏季。 受境内地形影响,6-8月遇到中到大量级别降水或降水量集中时,易产生局地洪涝、泥石流等灾害。1996年7月26-28日,巴里坤县遭遇百年不遇的暴雨洪涝灾害,县城累计降水69.6mm,特别是在28日19时25分至20时15分,降水量26mm,平地起水,山洪倾泻,县城、花园乡、石人子乡、昌家庄子村处于洪水之中。全县8个乡镇受灾,受灾人口2.44万人,600多间住房倒塌,大片农田草场及水利设施被毁,造成经济损失8332.9万元。
2.大风、寒潮
寒潮是日最低气温24小时内降温幅度大于或等于8℃,或48小时内降温幅度大于或等于10℃,或72小时内降温幅度大于或等于12℃,而且使该地日最低气温下降到4℃或以下的冷空气。2010年1月18-19日受西西伯利亚强冷空气南下东移的影响,18日白天到19日巴里坤出现了有小到中量的雪,最大雪深16cm,山区局部地区达中到大量,山区风口风力达7-8级,气温有明显下降,最低气温达-35.7℃,达到强寒潮天气。此次受灾牲畜171420头(只),牲畜流产1600(头) 只,毁坏养畜棚圈220座,山南开发区牲畜交易市场250m2屋顶和750m围墙被毁,14条580km牧道被大雪封堵。调入3333 吨饲草料用于救灾,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18万元。
3.干旱
干旱是指长时间内未出现降水天气过程而导致空气干燥、土壤水分不足、农作物缺少水分的天气现象,干旱不仅会使农作物无法正常发育,还会导致农业大幅减产,甚至引发人畜饮水困难,生态环境急剧恶化等问题。巴里坤属于阶段性干旱灾害频发地区,平均3年一小旱,5年一大旱,2007年总体偏旱,其中1月至3月气温明显偏高,降水明显偏少,由于长时间高温少雨,大部分地区出现严重的旱情,约20万亩庄家受到蝗灾影响,其中严重发生面积达15万亩。 尤其是2002年6月下旬至8月份,巴里坤县大河镇遭到了50多天高温、干旱、干热风天气的侵袭,使本来就干涸的土地,加快了水分蒸发速度,导致灌溉用水严重缺乏,造成大河镇灌区农田普遍受旱,此年度干旱灾害造成大河镇896户4032人口粮无法正常收回,各类农作物产量损失达772.93kg,直接經济损失860万元。
4.倒春寒
倒春寒是指初春(一般指3月)气温回升较快,而在春季后期(一般指4月或5月)气温较正常年份偏低的天气现象。2014年4月22-23日受西西伯利亚强冷空气的影响,巴里坤县出现了以大风、降温、降雪天气过程,23日最低气温-9.2℃,降温幅度24小时达11.4℃, 48小时达15.6℃,最低气温下降了10.6℃,达到了强寒潮天气。此次天气使全县的农牧业不同程度受到损失,尤其对瘦弱、 幼畜造成了一定影响。
5.局地暴雨、冰雹
冰雹灾害发生时通常伴随有暴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过程。一旦农作物遭受冰雹灾害的袭击,农作物的茎叶将被折断,果实被打落,造成农作物大幅减产或绝收,当冰雹颗粒较大时甚至会造成人畜伤亡。2010年6月21日15:30 -16:10,巴里坤县三塘湖乡突降暴雨并伴有冰雹,冰雹直径约5mm,降水量达26.8mm,局部地区达40-50mm。由于天气对流性强、时间短、范围小,从而引发洪水并伴有冰雹灾害,造成853人受灾,3户6间房屋倒塌,累计房屋受损81户274 间,院墙倒塌450米,冲毁乡村道路800米,公路380米,冲毁防渗渠200米,农渠2000米,全乡耕地受灾面积2600亩,造成直接经济损失665万元。
6.雪灾
雪灾是指在长时间内大量降雪造成大范围积雪成灾的自然现象。雪灾给农作物造成一定的损害,给农牧业生产、交通运输、通信供电等带来严重的影响和破坏,并导致牲畜死亡。严重影响经济社会的正常发展和人们的正常生活。 2010年1月8日夜间到9日白天,巴里坤县境内普遍下了小量的雪,山区中到大量,风力4级,山区阵风7级,过程降水量2.2mm,最低气温-23.7℃,气温明显下降,积雪深度达14厘米,山区降雪量达中到大量,西山和北山牧区平均雪深约40厘米,个别地区达到60-80厘米。由于牧区大面积冬草场被积雪覆盖,全县受灾牲畜达526群,约17.14万头(只),牲畜死亡1870头(只),其中:牛68头,马 102匹、羊1362 只。同年9月,巴里坤县奎苏镇遭遇雪灾,导致全镇10个村未收割的农作物被雪覆盖,大片倒伏,多种农作物不同程度受损,其中大麦、小麦、马铃薯受灾最为严重。全镇农作物受灾面积6433.33公顷,大麦、小麦、马铃薯受灾面积分别为1813.33公顷、4080公顷、540公顷。
7.沙尘暴
由于气候变暖,使得该地大风、沙尘活动较历年颇有增多,且影响范围广,给当地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及群众的日常生产生活均带来了严重影响。2015年4月27日上午12时30分起,巴里坤县域内出现强沙尘天气,瞬间风力达到8级以上,能见度不足500米,属于巴里坤县多少年来遭遇到的罕见强沙尘暴天气。 此次天气过程对当地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一定影响,导致当地部分蔬菜大棚区域断电,大棚遭受不同程度受损。
二、防灾减灾措施
1.建立健全农业气象灾害防御机制
为了增强巴里坤县气象部门预测预报干旱、暴雨洪涝等灾害性天气的能力,树立“防大灾、减大灾”意识,制定完善应急预案,及时开展预测预报工作。应对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水平和仪器设备进行充分利用,尽快建立起合理有效的气象监测和预警系统,以增强對天气现象的观测水平、分析水平。
2.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气象部门应加强对气象队伍的建设,不定期组织气象工作人员开展专业技能培训工作,确保每位工作人员都具备快速分析、预测气象信息的能力,不断提升气象预报预警水平,切实做到专业队伍的强化建设。
3.提高防灾减灾意识
要利用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气象灾害所带来的危害,普及防灾减灾知识,提高人们对自然灾害的认知,一旦遭遇气象灾害,能够及时响应,明确气象灾害产生的原因及破坏力及预防灾害的重要性,以达到防灾减灾的目的;其次,提高防灾减灾意识,加大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和技术水平的培训提升,进而最大程度减少气象灾害所造成的损失。
4.积极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
要认真做好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及时抓住有利时机开展人工增雨作业。比如2019年入春以来,巴里坤县降水明显偏少,严重影响了春耕春播和牧草发芽生长,旱象日渐严重。4月22日至23日以降水大风为主的天气过程引起了气象部门的密切关注,及时抓住有利天气过程,气象局同县人影办工作人员及时进行了人影作业,经区域自动站数据显示,此次天气过程县域内普遍出现了大到暴雨。人工影响天气效果十分明显,极大地缓解了农牧业区旱情、降低了森林草场火灾风险指数,提高了空气质量,为夏季农、牧业生产储备水源抓住了最有利时机。
三、结语
近些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加速变暖,巴里坤县暴雨洪涝、大风寒潮、干旱、倒春寒、局地暴雨冰雹、雪灾等极端天气事件的发生频率显著升高,给各行各业尤其是民众的日常生产生活构成严重威胁。因此,为有效减轻或避免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产生的影响,本文主要从建立健全农业气象灾害防御机制、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防灾减灾意识及积极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等几个方面提出防灾减灾措施,对于保障当地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促进当地经济的稳步发展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秦顺标.剑河县主要气象灾害分析及防御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2(11).
[2] 张家宝, 史玉光. 新疆气候变化及短期气候预测研究[M]. 北京: 气象出版社, 2002: 37-49.
[3]国家统计局新疆调查总队.新疆调查年鉴[M].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9.
[4] 张学文张家宝. 新疆气象手册[M]. 北京:气象出版社,2006:245.
作者简介:肖芃(1967-08-)女,汉族,湖南省湘潭县人,本科,工程师,从事预报服务、地面测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