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玲蓉 陈雨师 范佳颖
1904年《奏定学堂章程》的正式颁布,标志着语文学科的独立。从1904年到1949年,其间曾出版100多套小学国文、国语教科书,不仅数量多,而且种类丰富,有大部分地区通用的国文国语教科书,还有针对不同地区的《分部互用儿童教科书儿童中部国语》《分部互用儿童教科书儿童南部国语》《分部互用儿童教科书儿童北部国语》;有分内容编排的识字方面的《最新官话识字教科书》、说话方面的《复兴说话教科书》、作文方面的《作文教科书》;有根据性别编排的《女子国文教科书》。民国时期的小学语文教科书完成了从模仿西洋到自编独创,更是完成了从文言向白话的转变。教科书质量方面,单以1913年的《共和国教科书新国文》而言,一经出版就大受欢迎,后来到1927年1月第一、三册分别是2686版和2306版,第六册在1912年3月就达61版。时隔100多年,2005年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重印商务印书馆的《商务国语教科书》、世界书局的《国语读本》、开明书店的《开明国语课本》三本民国教科书,卖到告罄,受到时人追捧。教科书的成功离不开背后的编辑,那么民国小学语文教科书编者团队到底有哪些特点?本文的探究不仅揭示民国教科书编者的特点,更对当今小学语文教科书编者队伍建设有一定启示作用。
一、编者人员:数量众多,精英辈出
民国小学语文教科书的编者队伍庞大。各大出版社集合了许多当时富有成就的大家进行教科书的编撰工作。据统计,民国时期有许多中西贯通的学者加入了出版社编辑教科书,据对闫苹等编著的北师大图书馆馆藏78套民国时期小学语文教科书编者统计有:
吴研因、胡贞惠、魏冰心、吕伯攸、薛天汉、戴洪恒、沈百英、朱文叔、叶绍钧、丰子恺、齐铁恨、丁觳音、赵欲仁、蒋息岑、施颂椒、林兰、陈伯吹、沈秉廉、赵景深、李小峰、陈鹤琴、梁士杰、陈剑恒、苏兆骧、王云五、于卫廉、刘瑞斌、赵玉笙、朱翊新、徐亚倩、王耀真、吴鼎、庄适、刘大绅、戴杰、许国英、范祥善、朱麟、任镕、武进、吕思勉、沈圻、顾颉刚、黎锦熙、陆费逵、易作霖、缪天绶、陈和祥、胡怀琛、王祖廉、黎锦晖、黎明、汪渤、何振武、戴克敦、庄俞、沈颐、郑朝汐、郭成爽、汪涛、樊炳清、范源廉、杨拮、刘传厚、金匮、顾倬。
而北师大馆藏目录曾收藏小学语文教科书100多套,这里才不足80套,还不包括蔡元培、张元济等总方案制定者,也不包括校定者等。据当时商务印书馆的庄俞回忆:“计自光绪二十七年至民国十年止,我馆为了创编教科书,经张菊生先生领导之下,编译人自数人增加至百数十人,在馆外帮忙的还不计其数,筚路蓝缕,煞费苦心,得成一种辅助教育的新事业。”
这些人中蔡元培是晚清翰林,担任过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总长、北京大学校长等职。张元济是清朝进士,入翰林院为庶吉士,后创办学堂,参加维新,曾任上海南洋公学译书院院长。陆费逵是中华书局的掌门人,亲自编写或校定小学国文国语教科书。蒋维乔辛亥革命后,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秘书长,草拟大、中、小学学制,后任江苏教育厅厅长、东南大学校长、光华大学教授等职。范源廉民初曾任教育部次长,后任教育部总长,编辑校订过大量中华书局的教科书。王云五为胡适老师,民国时期曾任临时大总统秘书,后任商务印书馆总经理。吴研因是1923年新学制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制定者,陈伯吹是著名童话家,丰子恺是著名画家、书法家。黎锦熙是当时著名的国语运动领军人物。由此可见,小学语文教科书编者队伍可谓精英荟萃。
二、编者态度:治學严谨,精益求精
1904年商务印书馆《最新初小国文教科书》—经出版便势不可当,发行后几日内便被抢购一空,“未及数月,行销10余万册”,质量上更堪称现代教科书之典范。“教科书之形式内容,渐臻完备者,当推商务印书馆之《最新教科书》。此非作者身与其役,竟敢以此自夸,乃客观之事实可以证明:一、此书既出,其他书局之儿童读本,即渐渐不复流行。二、在白话教科书未提倡之前,凡各书局所编之教科书及学部国定之教科书,大率皆模仿此书之体裁。故在彼一时期,能完成教科书之使命者,舍《最新》之外,固罔有能当之无愧者也。”1912年,樊炳清、庄俞主编的《共和国教科书·新国文》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熟知当时教材出版的陆费逵在1925年认为“文体教科书至今犹以《共和》及《新式》为巨擘”。商务印书馆也由此逐渐发展成业界翘楚。
商务印书馆的成功,离不开背后团队的精心付出。商务印书馆国文部主任庄俞与张元济、高凤谦、蒋维乔诸君围坐一桌,每编成一课,相互讨论,必至无可挑剔,始为之定稿。每个人都可以说出想法和主张,往往因为一个字,争论得面红耳赤。每一个点都要讨论到所有参与者都没有异议为止。不止文字,民国小学教科书中的插图同样如此。据蒋维乔在回忆编辑《最新国文教科书》时所说,关于插图与文字的融合,编者们也煞费苦心,“各课皆附精美之图画,图画布置须生动而不呆板,处处与文字融和。凡图画与文字,皆同在全幅之内,不牵涉后页。既有以上之限制,于是操笔作文,正如作茧自缚,非常困难;且每成—课,必经各人批判,至无异议始止”。
商务印书馆编辑作风严谨,中华书局创办人陆费逵、世界书局创办人沈知方、开明书店创办人章锡琛等都曾任职于商务印书馆,深得商务严谨之风。开明书店叶圣陶编写《开明国语课本》时精益求精:“在儿童文学方面,我还做过—件比较大的工作。在1932年,我花了整整一年时间,编写了一部《开明小学国语课本》,初小八册,高小四册,一共十二册,四百来篇课文。这四百来篇课文,形式和内容都很庞杂,大约有一半可以说是创作,另—半是有所依据的再创作,总之没有一篇是现成的、是抄来的。给孩子们编写语文课本,当然要着眼于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因而教材必须符合语文训练的规律和程度。但是这还不够。小学生既是儿童,他们的语文课本必得是儿童文学,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使他们乐于阅读,从而发展他们多方面的智慧。当时我编写这一部国语课本,就是这样想的。”
叶圣陶—篇一篇地创作、丰子恺一笔一笔地画,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编写使得《开明国语课本》时隔—百多年仍受热捧。
三、编者学养:学贯中西,多才多艺
清末民国时期处于社会转型时期,教科书编者一方面旧学底子深厚,另一方面又纷纷出洋留学接受欧风美雨熏陶。以商务印书馆为例,“自光绪二十九年正月起,至民国十九年十一月止,当此二十八年中,商务聘用东西留学归国者七十五人,内法国毕业者二人,美国毕业者十八人,日本毕业者四十九人,国名不详者三人”。
这些人中不乏小学语文教科书编者。蔡元培,晚清翰林,曾赴德国留学,民国成立后任教育部总长,后担任北京大学校长等职。蔡元培关心教育,认为教育的普及在于教科书的编写。他在《发起国语研究会请立案呈》中指出:“窃谓吾国今日欲图教育之普及,必自改良教科书始。欲改良教科书,必自改革今日教科书之文体,而专用寻常语言人文始。”基于此,1918年,他与沈尹默、钱玄同等一起讨论、编辑、校订了孔德学校一年用的《国语读本》油印本,全部改用白话文,增加许多故事、儿歌等。
陶行知,毕业于金陵大学文学系,毕业后赴美留学。他先是在伊利诺大学学市政,半年后便毅然转学哥伦比亚大学,师从杜威、孟禄、克伯屈等美国教育家研究教育。他师从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并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等教育理论,编写“教学做合一”的教科书。
陈鹤琴,早年毕业于国立清华大学,留学美国五年,1919年获得哥伦比亚大学硕士学位。五四运动期间回国后,陈鹤琴提出了“活教育”理论,重视科学实验,主张中国儿童教育的发展要适合国情,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编写幼稚园、小学课本及儿童课外读物数十种。
庄适,日本早稻田大学师范部毕业生,早期在上海商务印书馆工作,我国第—套小学国文课本《最新国文教科书》的主要编辑者。后又编辑《新学制国语教科书》《新体国语教科书》《共和国教科书》《新法国语文教科书》《实用国文教科书》等。
小学语文教科书编者大都有留学背景,并且旧学底子扎实、多才多艺。张元济1892年中进士,^翰林院为庶吉士。陆费逵的曾祖陆费墀为清朝翰林院编修,历任《四库全书》总校官、副总裁等,家学深厚。陆费逵早年入南昌英语学塾附设日文专修科就读,接受新思想。作为中华书局的掌门人,曾参与编写很多国文国语教科书,如《新制中华国文教科书》《新小学教科书国语读本(小学初级用)》。庄俞是《共和国教科书新国文》编者之一,其父庄苕夫,为瞿秋白祖母的堂弟,曾列名康有为等的“公车上书”。
黎锦晖,从小就学习民族乐器,广泛接触民间音乐,受到民族传统文化的熏陶。1912年长沙高等师范毕业后,在北京和长沙任职员、编辑、音乐教员等。他重视民族音乐的教育,曾尝试着用传统曲调配上文言歌词,以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与爱好。他创作了大量儿童歌剧、歌舞及歌曲。这些作品不仅在大陆风靡一时,而且波及香港及南洋各地。编有《新中华国语读本》《小学国语读本》。
吕思勉,中国近代历史学家、国学大师,与钱穆、陈垣、陈寅恪并称为“现代中国四大史学家”(严耕望语)。早年还曾在上海中华书局、上海商务印书馆担任编辑,编有《新式国文教科书》。
赵景深,他的多才多艺表现在诗歌、小说、翻译、曲艺等各个领域。第一本诗集《荷花》、第一本小说集《栀子花球》都出版于1928年,那时他才26岁。他译契诃夫、格林与安徒生童话都为时很早。他花了相当功夫为国人按年介绍世界文学。戏曲曲艺方面,他在1937年就出版了《大鼓研究》与《弹词选》,后来写了《弹词考证》与十多本戏曲论著。编有《高小国语读本》。
四、编者经历:经历丰富,小学实践
清末民国动乱频繁、时局不稳,编者们经历了各种工作,但绝大多数编辑经历过小学教员、小学校长等相关工作,熟悉小学,了解小学生,为编写有针对性的高质量教科书打下了基础。
黎锦晖此前做过中小学教员,做过短期的众议院秘书厅秘书,也曾在不同的机构编过一些书刊,如任《大中华民国日报》《平民周报》编辑和主笔。从1918年开始的十年时间里,他展开了比较集中的編辑活动。
吴研因毕业于上海龙门师范学校,早年曾任江阴县立单级小学和上海尚公学校校长,上海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编辑,江苏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教员兼附属小学主任,尚公学校校长。他主张推行小学白话文教材,并在编写的语文教科书中逐步探索和完善白话文教材编写,为后来小学语文教科书的编写确立了白话文与文言文比例、类型的范例。编有《新法教科书》(1920年)、《新学制教科书》(1923年)、《小学国语新读本》《基本教育》。
朱文叔1917年毕业于杭州省立第一师范。毕业后,先后在杭县马王巷小学、杭州省立女子师范和附属小学当教员。1921年朱文叔到上海人中华书局,开始了编辑生涯,编纂了大量的教科书,尤以语文教科书为最。
魏冰心有十年小学教师经历,这为他日后的儿童教育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实践经验。编有《新学制小学教科书初级国语读本》8册,《新学制小学教科书高级国语读本》4册,《新主义国语读本》初小、高小各8册。
叶圣陶曾任苏州言子庙小学、上海尚公小学、江苏吴县县立第五高等小学教员,任教期间开始编写小学国语课本,用语体文作教材。1921年至1922年,曾担任上海吴淞中国公学中学部、浙江第一师范学校、北京大学讲师,上海复旦大学和神州女学等教师。1923年春进入商务印书馆国文部,其工作内容为中小学语文教材的编辑与修订。自此开始,在五十多年的漫长岁月里,他边教书(或边编辑书刊、著述、创作)边编写教材,潜心思索,精心设计,既继承传统,又不断革新,编有《开明国语课本》等。
沈百英1918年毕业于江苏省立师范本科后,从事小学教育教学工作。1920年任江苏省立一师附小教师,1922年起历任上海商务印书馆附设尚公学校教务主任、校长。1927年任商务印书馆编审,任职期间编著数百部教科书和其他教学、儿童书籍。1929年起兼任上海大夏大学、光华大学、沪江大学教师,讲授小学各科教材教法。编有《基本教科书国语》《新生活教科书国语》《复兴国语教科书》。
陈伯吹,著名童话家。20世纪20年代,从事乡村小学教师,同时业余创作儿童文学。1927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他的第一部中篇小说《学校生活记》。1930年起至抗战,在北新书局、儿童书局、商务印书馆等出版了多种儿童小说、童话、理论著作及翻译作品。主编《小学生》半月刊。同时编辑《小朋友丛书》《北新小学活页文选》。
赵欲仁,1922年至1925年间曾任常熟县立第三高等小学校长,1926年至1927年间任东大附小主任。主要著作有商务印书馆1927年9月初版《小学国语科教学法》,该书1932年再次出版,1934年9月第三次出版,在当时产生巨大影响,后又再版60余次。
100多年前,小学语文教科书的编者张元济、庄俞、蒋维乔、高梦旦等围桌而坐,为争论教科书一个用字面红耳赤、拍案而起,著名作家俯下身子为儿童创作适宜的课文,著名书画家一笔一画书写课文内容,他们身上共有的特点和独具的情怀铸就了当时教科书的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