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补中国青铜时代空白的绛县西吴壁遗址

2019-10-08 03:04胡春良
铸造设备与工艺 2019年4期
关键词:绛县炉渣遗存

胡春良

(山西宇达青铜文化艺术股份有限公司,山西夏县 044402)

201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活动,山西有三个项目入围,分别是绛县西吴壁遗址、闻喜酒务头商代墓地、山西襄汾陶寺北两周墓地。由于参加编写《山西铸造史》的缘故,笔者更多地关注了填补了中国青铜时代空白的绛县西吴壁遗址。根据收集的有关资料,予以简单介绍。

西吴壁遗址位于山西省绛县西吴壁村南(见图1),南距中条山仅数公里,遗址面积约40万m2,包含仰韶、龙山、二里头、二里岗及周、汉、宋等时期遗存,其中以二里头、二里岗时期遗存最为丰富。是中国中原地区已知最大的夏商冶铜遗址,为研究早期冶铜手工业的技术与生产方式提供了直接的证据。

图1 西吴壁遗址中部发掘区鸟瞰图

1 有关史料记载中条山铜开采与冶铸的史料

晋南中条山区铜开采与冶铸的历史十分久远,许多典籍均有记载。是研究山西铸造史的重要文献资料包括:

1)“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史记·封禅书》)

2)“黄帝修教十年,而葛庐之山而出水,金从之。蚩尤受而制之,以为剑铠矛戟。雍狐之山而出水,金从之。蚩尤受而制之,以为雍狐之戟,芮戈。”(《管子·地数》)

3)“昔都夏后开(即启),使蜚廉折金于山川,而陶铸之于昆吾。”(《墨子·耕柱》)

4)“禹以历山之金,汤以庄山之铜,铸币。”(《盐铁论·力耕》)

5)“周武王乃召昆吾,冶而铭之金版。荆州,其利丹、银。”《逸周书·大聚解》)

6)“昆吾山之下多赤金。”(《拾遗记》卷十)

经考证:首山在今永济县南,一名雷首山,亦名蒲山,历山即中条山。昆吾即《山海经·中山经》的昆吾之山的部族,夏代早期这里以铸铜著名,在今山西夏县平陆一带。雍狐之山即稷山,在安邑(见《太平寰宇记》)。这些地名都在中条山及其南北。近年来的考古发掘,在山西襄汾县陶寺村陶寺遗址中发现有红铜铃状器,在侯马市也发现春秋时期晋国的铸铜遗址。陶寺遗址的时代距今4500~3900年,可见从青铜时代的早期至春秋时期,中条山是中国早期的重要铜矿产区。

2 考古发现和铸造有关的文化遗存

晋南地区与铸造有关的文化遗存,在以往的考古中均有发现。

闻喜千金耙矿冶遗址,位于闻喜县石门乡玉坡村,是夏商时期的采冶遗址。发掘区域内清理采矿竖井、斜井、平巷、灶、灰坑、炭窑等遗迹。地层及遗迹内堆积中主要含二里岗文化期陶片,并出土亚腰形石锤、石臼、石刀等石器100余件,以及炉壁残块、炼渣、矿石、碳屑等与采矿及冶炼相关的标本若干。

从1952年国家地质勘探队对垣曲的铜矿资源勘探以来,在篦子沟矿区,胡家峪的桐木沟一带,就发现了多处古铜矿洞和大量铜炉渣,在洛家河则发现了40余处古铜矿洞和一处长120 m、高30 m的废矿石堆,以及面积为724 m2的废矿渣。上千年的堆积已分不清是哪个年代的遗留。

中国国家博物馆在闻喜县石门乡玉坡村西南的中条山篦子沟境内(与垣曲篦子沟矿紧邻)考古期间曾经发现一处重要的采矿炼铜遗址,该遗址年代久远,保存完整,是非常罕见的我国古代矿冶遗存。

以及夏县的东下冯遗址和崔家河遗址等等。这也从一个侧面表明,晋南地区是中国先秦时期青铜冶铸的中心。那么晋南地区发大的青铜铸造业其原材料来源在哪里?这在绛县西吴壁遗址的考古中得到重大突破。

3 绛县西吴壁遗址

尽管晋南中条山及周边区域铜有关铜矿开采、冶炼和利用的考古多有发现,但一直缺乏大规模的考古发掘和研究工作。本世纪初,中国国家博物馆等单位合作开展考古调查,在运城盆地东部山前地带发现了多处先秦冶铜遗址,西吴壁遗址就是其中规模较大,内涵丰富的一处。2018年春秋,中国国家博物馆、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与运城市文物保护研究所组成联合考古队,对西吴壁遗址进行大规模发掘,发掘面积达1 100 m2,获得大量二里头、二里岗时期冶铜遗存,取得考古重大成果。

3.1 与冶铜有关的房址遗存

考古发掘发现了与冶铜有关的房址。其中一些房址的形制很独特。有一处二里头早期地穴式房址,开口线为圆角长方形的形制,呈东西走向,近东壁处有窖穴,近底部有很多冶炼炉渣和烧土堆积。二里冈期一处房址分里外间,里间呈圆角长方形,带有多个经火灼烧的壁龛,有一窄通道与外间相连;外间被多个遗迹打破,残存部分略呈半圆形,底较平,附近遗迹多见炉渣等冶铜遗存。这两处房址可能都与冶铜有关[1]。

图2 带有壁龛的房址

3.2 与冶铜有关的灰坑遗存

西吴壁考古发掘发现的灰坑,有多种形制:袋形坑、长方形(或方形)直壁坑、椭圆形坑、圆形锅底坑及不规则形坑等。其中袋形坑口大底小,底较平,多为窖穴,废弃后成为垃圾坑;长方形(或方形)直壁坑数量较多,坑壁、底常残存木炭,或为干燥坑。另有一些长方形坑带有壁龛(见图2),形制特殊。许多坑内均有明显的炉渣、残炉壁等遗存(见图3),表明与冶铜活动密切相关[1]。

图3 与冶铜有关的灰坑

3.3 与冶铜有关的遗物

目前所发掘的二里头、二里冈时期遗址中,半数以上出土炉渣、炉壁、矿石、木炭、冶铜工具等遗物(见图4),据考古人员初步统计资料:已出土铜渣50 k g,科技检测初步说明冶炼遗物属纯铜。美国be t a实验室对多个样本进行检测,测得西吴壁遗址早期冶铜时代大约从公元前1 600余年到公元前1 300余年,相当于史书所载的夏和早商时期。

这说明西吴壁遗址是一处早期冶铜遗址,曾存在大规模的冶铜手工业,且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是中条山古代冶铜铸造的重要组成部分。据考古专家分析,中条山腹地铜矿经开采后,沿水路(或其他交通方式)运输至此,粗炼成铜锭,再运至中心都邑铸造。

图4 出土炉渣、矿石、炉壁

此外还出土了用于铸造的石范,这更丰富了古代铸造的工艺序列,证明西吴壁遗址不仅是冶铜,而且还从事铸造[3]。

3.4 其他与冶铜有关的文物

西吴壁遗址还出土了珍贵的陶器(见图5).陶器按时代可分二里头、二里冈等时期。文化面貌与早商文化东下冯类型接近,时代包括二里冈下、上层两个阶段。出土的石器包括石刀、锤、杵、砧等(见图6).使用痕迹均较明显,一些石器,如石锤、杵、砧等,明显沾染铜锈,且与铜矿石、炉渣等物一起出土,当与冶炼铜矿密切相关。此外还有坩埚出土。这些均证明西吴壁遗址与冶铜息息相关。

4 结语

绛县西吴壁遗址考古的发掘与发现,极大地推进了对早期冶炼技术的研究,填补了夏商青铜器产业链中的空白,为解决铜料来源问题提供了答案。丰富了晋南中条山区古铜冶的历史信息。同时也为探索夏商王朝的崛起与控制、开发、利用铜这种战略资源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对于深入拓展相关领域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大量带有铜锈的兽骨、卜骨及其他遗存,为研究与冶铜相关的祭祀,以及冶铜手工业者食物结构等问题也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

图5 出土的二里冈时期陶器

图6 石质工具、范

(附注:图片来源山西考古研究所)

猜你喜欢
绛县炉渣遗存
从佛教文化遗存看天水在丝绸之路上的重要性
低渣比条件下高炉渣脱硫能力及其机理
工业遗存的活化——叁伍壹壹的时光与鲜花
运城绛县:检疫植物安全“走”四方
绛县输送80名农民跨国务工
绛县蹚出节水增粮增效特色发展之路——全国节水增粮增效技术观摩交流会在绛县举行
优化渣系,提高铁的回收率
高炉渣对废水中Cu2+的吸附率和吸附行为
生活垃圾焚烧炉渣集料变异性及其对沥青混合料性能影响
绛县:借助『互联网』建立智能化内控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