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福英
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为了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新课程标准中也指出:科学探究是科学研究过程的本质特征,教师要引导儿童主动探究,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
教育的本质是唤醒。教师在教学中应努力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唤醒学生的内在需求,鼓励学生大胆地进行自主探究,体会科学探究中的乐趣。
一、关注思考:问题意识,让探究更具驱动力
常言道:学起于思、源于疑。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是创新的前提。作为教师,我们要关注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这与新课改中“细心呵护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不谋而合。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利用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在情境中产生困惑,发现问题,从而唤起学生思维,激发其内驱力,从而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
比如:在执教《科学在我们身边》一课时,为了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我向学生展示了对比的情境。首先,我在讲台前利用圆形泡泡工具吹出了大量泡泡,学生无比兴奋,这是他们司空见惯的场景,好像没有什么问题可问。于是我又拿出椭圆形、五角星形、W形状的工具吹出了大量泡泡,然后拉开窗帘,学生的眼中绽放出光彩。这次学生除了震撼,就是满腹的好奇、疑问:为什么任何形状的工具都会吹出圆形的泡泡?为什么泡泡在阳光下是彩色的?学生们探究的欲望一下子被激发出来,探究活动也瞬间由被动变主动。
二、关注方法:大胆猜想,让探究更具目的性
科学课程标准中强调:“科学学习要以科学探究为核心。”然而探究不是盲目实验,我们要通过科学教学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学会探究的方法。要获得真理,除了具备探究欲望,还应敢于猜想和质疑,从而让探究更具有预见性和目的性。
听过有老师执教《放大镜》一课,教师简单讲几个问题后,就直接让学生对照实验方法单去一一操作,一节课很是顺利,秩序井然,且很快得出了结论,但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只是进行着机械的操作,探究后他们没有收获的欣喜。这样的探究,学生没有思考,不懂方法,当然算不得自主探究。自主探究不是学生被“指引”着做实验,而是积极主动地寻求方法进行探究,比如研究放大镜的作用与它形状的关系,大可让学生去猜测,去假设,找来形状类似的器材研究,假设猜测正确会有什么现象,假设猜测错误又会有什么现象。其实猜测与假设的过程,就是学生深度思考的过程,也是学生在寻求探究方法的过程。有了这个前提,探究不仅有了预见性和目的性,探究的过程也充满深度的思考。
自主探究主体是学生,主导是教师,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让学生学会科学、自主的探究方法。西方有一句谚语:“教育的本质,不是把篮子装满,而是把灯点亮。”科学教学的重点不是让学生掌握几条规律,获得几个结论,而是要让学生学会获取真理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与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关注行为:小组合作,让探究成为一种习惯
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注重习惯养成是夯实核心素养的必然方式,如何让自主探究成为一种习惯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尊重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在自主探究过程中,思维要严谨,操作要规范,记录要仔细,分析要条理。让小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无疑是一次次磨砺,这会打消其自信心与积极性,小组合作应运而生,它攻克了这个难题。
教师在课堂中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取长补短,划分小组,让小组成员在合作中发挥自己的优势,让自主探究变为合作学习,融小组智慧于一身。研究发现,小组合作,无论是改变旧的坏习惯,还是形成新的好习惯,同学间的共同参与或关注监督,都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好方法。然后教师针对性地引导、培养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并在小组间制定一些约定和小规则,每次探究后利用展示、交流、评价等方法加以强化,使学生轻松愉快而且高效率地完成自主探究,收到良好的效果。
四、关注课下:课外探究,培养自主探究精神
知识来源于生活,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无论在时间上,还是空间上,都不应仅限于课堂,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把课内研究延伸向课外。例如讲过北斗七星之后,可安排学生进行观测活动;学过植物的向性运动后,可以让学生种植植物进行观察记录,并撰写观察日记;学过光的折射后,可以让学生利用水、透镜等器皿进行再探究。
课外探究,可以将铅字变活,可以将课堂固有的知识变成涓涓细流,最终汇聚成汪洋大海。在這个过程中,学生将不断思考,不断创新,学习变被动为主动,从而让自主探究落到实处。
自主探究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学生自主探究不是放任自流。在探究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精心设计,合理指导,让学生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潜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让学生收获科学探究活动的成功和喜悦,使小学科学教学向着更有益于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方向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青岛路小学 山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