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概述了新时代高校发展现状,分析了高校人才培养存在问题,提出相关部门应多措并举,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适应产业需求,动态调整专业;构建多主体参与的人才培养模式,监管要严格和完善;注重创新创业教育;建构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机制;实施灵活的学分管理制度。
【关键词】 人才培养;现状;问题;对策
人才培养是当代大学教育的核心,是高等院校首要职能和基本功能教育本身是给个体提供升级的机会,高等院校是为国家和社会服务,而人才培养是一生的时间。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决定,高职院校要大规模的扩大招生100万人。新时期的新形势对各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如何培养人才”成为了各高等院校关注的焦点。
一、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现状
1、中国发展进入快车道,高校扩招
2018年,全国共有普通高校2663所,在校生达2831.03万人,在校生人数比上年增长2.81%。中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发展的快车道,实现了从招生数量的增加到招生数量和培养质量的双提升使更多的学生有了能够上大学受教育、公平就业、提高自身今后就业能力竞争力的机会。同时,高校扩招对于提高就业人员素质、提升国民整体素质,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2、高校硬件設施先进、人才引进力度强
先进的硬件设施给学生提供了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人才资源是高校发展的核心资源,“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激发了我国高校人才工作的活力“双一流”建设启动以来,越来越多的高校意识到一流人才是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核心基础因此,各高校纷纷推出各种引进人才的举措。
3、高校类型定位模糊
目前中国有2663所高等院校,其中包括1418所中高职(专科)院校和1245所本科院校。不同层次的院校应当有不同的培养规格,同一层次的大学应当根据自身学校的办学历史、学科特色、师资力量、教学资源等区别来设定符合自己学校定位的人才培养目标。在本科院校中,可以将大学分为教学型、教学研究型、研究教学型、研究型。研究型大学必须具备创新知识、创造知识的能力以及成就,要具有较强的知识贡献能力。而非研究型大学的使命是培养人才的职业能力、就业能力、创新创业能力以及创业素质。然而,在我国高校中,存在定位不清、盲目攀比的现象,有的学校或是自不量力、拔得过高还有就是盲目的扩大规模,导致了顾此失彼。最终,造成教学安排与学生自身学习能力相脱节,预期的人才培养目标难以达到,也无法满足当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4、人才培养目标同质化
一所高校的基本职能和中心工作是人才培养。每一所学校都应当根据学校的办学定位、办学理念、发展规划、师资条件等情况设定人才培养目标,正如《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开展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试点工作的通知》中所指出,要确定适应自己学校办学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着重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要明确高校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要构建科学、合理、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当下,高校的特色取向并不明显,一窝蜂地追求综合化发展,使人才培养目标存在着雷同性、同质化。
5、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机制不健全
人才培养质量是高校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各高校都将提升自身的人才培养质量作为发展的生命线。目前,麦可思等相关机构通过毕业生对母校“人才培养定位认同度”、“专业课满意度”、“实践课满意度”、和“专业能力获益度”等维度来对各高校人才培养满意度进行调查其调查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校人才培养的状况,但首先调查数据的来源均为抽样调查因此样本的普遍性不够;其次,调查数据所显示的结果,如何进一步帮助其学校修订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继而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在时间维度上,存在着三年或者四年的时间差。[1]目前,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机制尚不健全,反馈改进机制滞后。
二、在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人才培养结构与当下产业升级的需求不相匹
新时期下,社会的经济高速发展,数字经济、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产业发展快速这就需要有与其相适应的相称专业型人才。适应产业发展的需求,主动调整专业的设置,申报新专业,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以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产业需求是当下高等院校应当做的。高校专业的调整涉及到院系结构、传统专业师资力量、教学资源配置等诸多因素,涉及利益相关体较多而相对于传统专业较为成熟的育人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调整专业设置使一些高校难以抉择。[2]传统的人才培养结构与当下快速发展的经济和产业需求无法相应。
2、人才培养方案理论课程比重远大于实践课程
人才培养方案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方向标,目前,大多数高校专业理论课时占比超过总学时的70%,造成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匮乏。高校教师大多从学校到学校,有实践经历的“双师型”教师占比偏低,教学内容过度的重视理论知识培养,理论课时占比偏高,实践教学被忽视。
3、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不足
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指出“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深入推进协同育人,促进协同培养人才制度化”。[3]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高校在片面追求招生规模的扩大,追求学校综合化的发展。人才培养目标特色不明显、创新创业教育严重不足,人才培养出现“千校一面”“千人一面”的现象缺乏了产业参预人才培养的模式,缺乏了由各行业、企业参预的协同育人的机制。
4、高校教师重科研轻教书育人
“立德树人”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教育的基本功能就是教书育人。然而,在现行的教育评价体制下,以科研导向的评价模式导致教师将其主要精力放在科研成果产出上对教师教书育人评价机制不健全,部分教师面对科研考核压力大,而缺乏对教学研究工作和大学生育人工作的付出。
5、高校学分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
自二十一世纪初以来,各大高校陆续推出了学分制管理制度,允许学生在规定的年限内修完学分即可毕业但制度在实际执行的过程中成效不明显。这是因为,在现行的人才培养方式下,学生按人才培养方案的进度修读学分,基本上做不到提前修完学分只有极少数学生因课程成绩不及格,而被要求重修,造成延期毕业。教学管理采用刚性学年制或学年学分制,缺少了灵活性和弹性。
三、多措并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1、适应产业需求,动态调整专业
可以是专业的增减也可以是学生灵活改变专业,可以是大一大二重视通才教育,大三大四再选专业。专业设置是人才培养的基础,教育部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动态调整专业,各高校应当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主动对接产业需求,引领社会发展,开展科学研究,紧密联系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及时的调整专业设置调整优化人才培养结构,为国家和社会当下急需产业培养人才。2019年,教育部公布了2018年共有2072个新增设的本科专业,416个被撤销的本科专业。
2、构建多主体参与的人才培养模式,监管要严格和完善
针对现有高校人才培养中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各高校应当以学校专业优势和特色为出发点多途径建立实践基地、实训场所,引进或聘用有实践经验的行业、企业人员授课,增加实践教学占比,建立多层次的人才培养目标体系,形成有学校教学主体、行(企)业专家等参与的多主体人才培养模式。
3、注重创新创业教育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被列为了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具体目标。“双创”教育开展的成效如何,在一定程度上也是高校人才培養质量能否提升的一个重要标志。[4]高校创新创业既包括了师生科研学术上的创新,也包括了师生的创业活动,是一个互动转化的有机整体。高校人才培养应当将创业教育课程纳入人才培养体系,将创新创业贯穿整个教育过程,主动与产业结合互相参与,共同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创新人才。[5]
4、建构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机制
高校教师在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是人才培养的关键因素。在高校“重科研轻教学”的整体环境下,高校教师忙于写科研论文,忙于各类科研项目的申报而教书育人工作仅作为教师的一项基本任务,致使高校教师不能够潜心研究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高校要构建多重评价机制,拓宽教师评价维度,使教学能力突出、育人工作得当的教师得到合理的回报。
5、实施灵活的学分管理制度
学分制是学生通过学习、参加考试,到达及格及以上成绩而获得相应学分的一种管理模式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一种重要方式。现行高校都是采用学分制管理模式,学生在规定的年限获得一定量的学分即可毕业。高校在制定学分制管理的同时,应当做好相应的学籍管理措施,满足学生自主选课、自主修学分的途径,比如保证学生有一定的课程选择自主权、承认网络学分的有效性等等。同时,应当做好没有修完学分学生的退出机制,而不是一味地采取“清考”等方式来支撑高毕业率。
【注 释】
[1] 李益超.毕业生就业质量与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相关关系研究——基于上海市高校毕业生满意度调查[D].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高等教育研究所, 2018.
[2] 龚放.社会转型期大学课程改革研究的力作——评《社会需求视域中的大学课程变革——基于江苏省六所大学的研究》[J]. 大学教育科学, 2018.
[3] 刘涵等.地方院校自动化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探索与实践[D]. 西安理工大学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 2018.
[4] 冯薇等.基于STS教育思想的“绿色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
[5] 何闻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路径选择及优化[D]. 南通大学, 2018.
【参考文献】
[1] 韩利君.西藏自治区高校行政管理体制优化研究[D]. 西藏大学, 2018.
[2] 张思婧.河北省大学新生核心素养状况研究[D]. 河北师范大学, 2018.
[3] 张静等.高等医学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探究——以某医学院校“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参赛情况为例[D]. 徐州医科大学, 2018.
【作者简介】
周珈漫(1988—)女,任职于浙江艺术职业学院,研究方向:艺术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