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玉明
目前我国农产品随农业的发展和进口的开放,供求关系日趋缓和,人们对于农产品的需求开始从数量向质量转变,由此也暴露了越来越多的农产品质量问题;山东作为农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的大省,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等方面已作出一定成绩,然而随着产业的发展,所需要面临的问题也是层出不穷,本文通过分析农产品质量安全及监管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浅谈山东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该何去何从。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的日益开放和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公众对农产品的需求已向绿色健康开始转变。农产品质量安全关系到农业的发展、农民的增收以及公众的身体健康等诸多方向,是农村经济发展必须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面临农产品现有的市场环境,改善农产品质量安全、完善质量监管体系,必须从参与农产品供应链的各个环节与参与主体着手,充分发挥政府监管、第三方检测机构检测以及消费者监督的作用,优化供应链、保持良好的市场秩序,让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得到真正的优化。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面临的挑战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环境复杂。农产品囊括种植业、畜牧业和渔业的各类产品,种类繁多、数量庞大,作为生活必需品,还存在着易腐易变质、季节性和区域性强的特点,农产品供应链的环节较多,涉及多方利益主体,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因素复杂多变;生产、加工、运输、销售任何一环出现问题都会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造成影响;面对如此复杂多面的市场环境,监管任务繁重、监管人员和执法现场基础设备的缺乏等都严重影响了监管的效率,依靠政府一己之力很难实现全程、全方位和高效的监管。
山东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现状以及面临的挑战。山东作为我国的农业大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开展较早,经过数年的发展和努力,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品牌效应,追溯系统开始逐步落实,质量安全的检测系统不断完善,“三品一标”产品数量不断上升,针对产品源头的质量监管,山东在2019年还出台了果菜茶产地环境监测实时方案;山东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已形成一套体系,但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问题仍普遍存在。大多数农产品生产仍然停留在小农生产模式,规模小、效率低,农户的生产、安全和品牌意识差、组织化低,产地环境遭到破坏;政府监管效率低、成本高、人员及现场检测设备缺乏、监管部门人员专业化程度低,面对庞大的农产种类及数量,任务繁重,难以做到面面俱到,监管体系亟待完善;农产品保质期短,生产、运输及销售周期长,易变质腐烂,不仅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也成为导致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不可忽略的根源之一。
针对山东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对策的研究
加强生产者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转化生产经营方式。打破小农生产模式,改善生产环境及农产品质量安全,一方面需要提高生产者生产意识和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视程度,从而达成思想意识向行动的转化,要不断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的宣传力度,有效利用互联网与多媒体平台,线上宣传与线下活动相结合,组织主题宣传,利用培训辅导活动让生产者更好的认识关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农业投入品、品牌建设、具体标准及维权途径等基础知识;另一方面整合分散的生产者,建立专业合作社,不但有利于政府管理与培训,还可以提高生产者的农产品竞争力、降低生产成本,在保证农产品质量的同时,更容易带动农产品品牌的建立,也为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制度保障体系。针对目前政府监管资源与能力不足的现状,在不断完善政府监管体系的同时,要充分发挥市场及第三方检测的机构的监察作用,在第三方检测机构为进入市场之时就对其检测能力及人员素质进行综合考核,达标入场,政府部门在旁监督;增强消费者维权意识,通过消费者的维权打压不法企业,在保证消费者权益的同时,发挥正向的激励作用;综合三者的作用,实现全民监管,以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保障体系。
政府参与建立农产品冷链物流。农产品冷链作为农产品供应链的重要环节,目前还没有完善的标准,作业标准和操作流程还无法做到全面、规范、统一,由于其的硬件投资较大、回收期长的特点,一般企业难以承担,政府参与十分关键,冷链物流的建立将对降低农产品损耗和质量安全水平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山东作为我国的农业大省,在农产品品牌树立、产地监管、信息追溯系统等方面已作出一定的先驱作用,但有些问题仍然亟待解决,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农产品質量安全会不断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市场监管者们仍需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普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提高参与主体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认知、优化执法体系,在理论与实践中不断补充、修改和完善相应措施才能让山东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得到贯彻落实,完成山东由农业大省到品牌大省的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