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安忆
古人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新课程标准指出:“所有的学生都应该具有强烈的角色感,都要把握好适当的角色分寸。在音乐实践活动中,潜移默化地陶冶学生的群体意识及合作精神。”由此可见,合作学习不仅仅是学生有效学习的一种手段,它本身也是一种教学目标。
一、合作现状分析——乱花渐欲迷人眼
深入调研了很多小学音乐课堂,发现合作学习中的问题主要是以下原因造成的。
1.合作规则不明确。在我们小学音乐的课堂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教师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后,各小组会马上进入热烈的讨论中。但是,这样的讨论往往会会导致有的小组两三个人同时抢着回答,各说各的;有的小组始终只有一两个人发言,其余的人事不关己。有的小组借此机会闲聊,或者做其他事情。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在引导学生们进行小组学习时没有明确规则。
2.交流讨论不深入。很多教师会担心学生们在进行小组学习时过于投入,讨论地过于激烈会影响到下一个教学环节,为此,要求终止讨论。细想,这样的讨论又有什么实质性的意义呢?能不能体现出小组学习的学习效果呢?它只是一种表面上的“假热闹”。
3.小组分组不科学。在我们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座位的编排往往都是根据学生的高矮秩序和男女搭配而定的,各小组更是按前后座位,或者是横排四五人构成。各个小组成员音乐学习的程度参差不齐,不利于学生之间优势互补,互相促进,因此,对于合作学习起不到什么关键性作用。
4.评价机制不健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忽略了评价的作用。课堂内就很容易出现这样的评价:“我觉得他做的很好(很不好)。”很少会去评价一整个小组。同样地,教师也较少地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参与程度和创新意识、实践能力进行评价,特别是很少关注沉默寡言的同学,久而久之,教师的这种态度严重打击了多数学生主动参与合作学习的积极性。
二、有效合作策略——輕拢慢捻抹复挑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关于合作是这样定义的:“合作—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它以异质小组为基本形式,充分利用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助来促进学生的学习,并以团队成绩为评价标准,达成和实现共同的学习或教学目标。”由此可见,有效的合作学习是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心灵之间的碰撞,情感之间的交流中产生的。那么,我们小学音乐课堂中该如何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呢?
1.择“趣”,为合作营造良好氛围。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心情舒畅的状态下进行学习,才能思维活跃。学生只有在宽松、愉快、自主的学习氛围中,才能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开拓思维,敢于表演,敢于创新。在我们的小学音乐课堂学生能够大胆自信地表现更显得尤为重要。
笔者曾经做了尝试,在授课《猫虎歌》时,笔者设计了一个教学环节:学生根据歌曲的内容进行分小组表演,组内成员必须有唱歌的、有表演的,也可以加入打击乐器伴奏。刚开始,学生并没有很积极地参与进来,笔者见此,马上设计了一个简单的游戏情境,既营造了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达到了教学效果,又使学生感受到了同学之间相互合作学习带来的乐趣。
2.立“规”,为合作强化互助意识。“无规矩则不成方圆。”音乐知识的学习离不开具体的实践活动。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音乐活动,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率,有利于学生更好地体验、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小组合作学习既能体现集体的智慧,又能从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时候,要有意识地、适时地渗透合作学习的规则,使学生能够在教师的要求下有目的地进行音乐实践活动,加强了小组学习的有效性,不让小组合作学习成为一种“假热闹”。
3.明“则”,为合作提供有力保障。在小组讨论学习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学习能力好的同学包揽了一切,组内的后进生成了“摆设”。为了防止一手包办的情况出现,要求教师给组内的成员分好工:可以挑选组内有较强组织能力、合作意识明确的学生担任,并且明确组长的职责是:组织组内成员进行学习、讨论;还可以挑选一个同学担任记录员的工作,记录号合作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内容。教师应该明确要求小组成员之间要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发挥团队精神,有效地完成小组学习任务。
4.扮“相”,为合作营造新型角色。新世纪的音乐教育理念下,教师的角色由“传授知识者”转变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参与者和合作者”。教师与学生建立亲密的师生合作关系是教学过程的动力,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关键。
某教师在执教《春天举行音乐会》中引导学生进行歌曲伴奏的讨论及表现时,适当地创设了情境、让学生在音乐中表演,还原了音乐原有的本质:节奏、旋律、情绪。不仅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引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给师生间、生生间的互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该教师在课堂上就扮演了“大姐姐”的角色,与学生一起在音乐世界中遨游,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
5.好“评”,为合作注入不竭动力。《新课程标准》指出:评价指标不仅要涵盖音乐的不同教学领域,更应关注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情感反应、参与态度和程度,以及教师引导学生进入音乐的过程与方法的有效性等诸多方面。
笔者的音乐教室里有一面评价墙,是按小组来设计的,组长负责奖励五角星,在课堂上只要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之后,笔者都会评选出表现最佳的两个小组,进行表扬和鼓励,星星虽小,作用却很大。每个月评选出“优秀团队奖”,给该组拍个照片,张贴在教室内的“星光榜”上。学生们对于这样的奖励形式满心期待,上课越来越积极,都想上一次“星光榜”。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要更加积极地创造学生乐于参与合作的情景,努力激发学生想学、愿学、乐学和爱学的强烈学习欲望,精心设计教学情境,以趣激趣,促使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音乐课堂中更加有效地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