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玉兰
【摘要】在学习研究的道路上,出现错误是不可避免的事情,尤其对于刚刚接触数学学习的小学生来说,他们会经常犯这样那样的错误,成为提高教学效率的“拦路虎”。对此,教师必须要理性看待并充满善意地包容他们的错误,正确地分析学生犯错误的原因,善加利用学生的错误促进学习。对如何善待学生之错,做了具体分析。
【关键词】善待 错误 小学数学
小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如果教师能够善待学生之错,就能引领学生敲开数学世界的大门。反之,则有可能浇灭学生的学习热情,甚至留下难以磨灭的终身阴影。那么,在小学数学解题教学中,教师到底该如何做,才算是善待学生之错呢?
小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出现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随即而来的教师的斥责和同学的嘲笑,这会给学生心理造成极大的压力,影响接下来的数学学习。因此,教师必须要端正自己的思想,理性看待学生的解题错误。具体来说,一是要有“平常心”,即树立“学生解题出错很正常”的心态。小学生刚刚接触加减乘除的学习,他们对很多数学概念、原理需要一个理解掌握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就有可能频频出错,甚至在一个问题上反复出错,这都是正常现象,需要教师理智对待。只要教师对待错误有一颗平常心,并将这种态度传达给学生,让学生也能正确对待自己的错误并积极改正,而不是像天塌了似的、紧张地等着老师处理,就能营造一个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进而促使学生心理轻松、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二是要有“发现心”,即善于发现学生的错误并具备转化意识。教师要把学生的每一次错误当作学习的资源,通过矫正错误来巩固正确的认识,只要有了这样的“发现心”,才能不忽视、不迁怒学生的错误,在学生每一次反馈中去发现错误、冷静分析错误,帮助学生找到错误的根源,找到解决错误的办法,不仅能让学生逐渐降低出错的几率,也能让学生以错证对,在错误中提升自己,明白“失败是成功之母”的道理。
面对学生的反复犯错、低级错误,教师该怎么办?善意包容是最好的办法,具体内容包括:
一是态度宽容,纠错行为不含糊。当学生在同一个问题上屡次“摔跟头”或是犯了一些不该犯的错误时,一方面,教师要表现出宽容的态度,温柔和婉地告诉学生,避免大声呵斥、指责,也不要有皱眉、撇嘴、黑脸等微表情,消除学生的紧张感。另一方面,教师对纠正错误的行为决不能敷衍、应付,决不能掩盖学生的错误,必须要毫不含糊地纠正,严格要求学生,使其在心中有个清楚的对错界限。当然,要注意纠错方法,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二是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错误。学生屡次犯错的原因是他们不觉得这是“错误”,因而教师要想办法矫正他们的思想,让他们能够自主发现错误,进而主动改正。例如,一本书的厚度2( ),很多学生填的是2(米),为什么?他觉得2(厘米)太薄了,2(米)比较合适。所以,我带着他用尺子量了很多本书,才纠正了他的错误想法。
三是关爱学生的心理。大部分小学生在出错后都会出现懊恼、失望、后悔等消极心理,严重的还会怀疑自己,丧失学习信心,因而教师不仅要纠正学生的错误,还要关爱学生的心理,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错误,將其看作检验自己能力、提升自己水平的机会,将错误看做是走向成功的踏板,进而使学生积极阳光地参与学习,在课堂上能够畅所欲言。
要想减少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就要正确分析学生出错的原因,只有找到原因,才能对症下药。小学生解题出错的原因不外乎以下三点:
一是生活阅历匮乏。很多数学问题与生活的联系是十分紧密的,但小学生或是观察生活不仔细,或是生活经验少,因而出现很多令人啼笑皆非的错误。如一根茄子长15( ),很多学生填的是(米),因为小学生很少买菜做饭,吃的都是加工完成的菜品,生活经验的缺失造成了解题出错。
二是概念方法模糊。数学概念、方法是解题的依据,但是很多学生因为对概念、方法理解得不透彻、不清晰,导致他们在解题时出现错误。例如,在学习“乘法分配律”时,25×404,大家都知道需要用到乘法分配律,25×(400+4)=25×400+25×4=10000+100=10100,但是,如果是25×(400×4)呢,部分学生还是按照乘法分配律来计算:25×400+25×4,导致计算结果出错,其原因就是对数学概念比较模糊,理解得不清晰。
三是知识架构单一。学习就像盖楼房,把一砖一瓦的知识填充进来,形成主体架构,支撑起知识殿堂。但是小学生刚开始进行正规学习,他们的知识架构还不完善,在解题中出错是在所难免。例如学习“角的初步认识”时,部分学生认为角的大小和边的长短有直接关系,两个边比较长,角的度数就比较大,这就是知识架构单一所导致的错误。
事实上,学生在解题时出现的错误是非常好的学习资源,只要教师利用得当,就能帮助学生找到正确的解题方法,进而提升自己的数学素养。例如,在学习“约数和倍数”时,我让同学们找出36的全部约数,主要考察的是学生的思考顺序,不能出现遗漏。在学生短暂思考之后,我让一位平时比较大大咧咧的学生回答,他的答案是:1、2、3、4、6、9、12、36,我没有立即判断他回答的是否正确,而是把他的回答写在黑板上,请全体同学一起来判断。有的同学沉默不语,有的同学则说:“老师,这个答案是错误的。”“为什么说它是错误的?它错在哪里了呢?”同学A说:“少了一个约数18。”“A同学说的对不对呢?18是36的约数吗?”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是。”“那A同学来给大家说一说,你在解这道题时,是怎么想的?”A同学很兴奋地给大家讲了自己的解题思路,为了不出现遗漏,按照顺序从头到尾一一对应思考,才得出了全部答案。我肯定了A同学一一对应的思考方式,号召大家都向他学习。在找一个数的约数时,必须要按照顺序思考,最大程度地避免遗漏。我还特别提醒了那些大大咧咧的同学,在思考方式上一定要注意。善加利用这些解题错误,化被动为主动,能够让学生正确对待错误,发现错误的价值,进而提升自身的解题素质。
总之,学习就是一个不断出错、不断改正提高的过程,错误是不可避免的,关键是教师要用什么样的态度、什么样的方法来对待错误、处理错误。只要教师能够善待学生的错误,合理利用这些错误,就能保护学生的学习心理,使其具有快乐的学习体验,就能使学生从错误走向正确,走向成功。
参考文献:
[1]姚春梅.小学数学解题错误分析及教学对策研究[J].人生十六七,2017,(2).
[2]哈斯塔娜.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善待学生在课堂中出现的错误[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0,(10) :150.
[3]郭敏.善待学生错误 丰富数学课堂[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5,(6) :17.
[4]聂冬芹.小学数学解题错误归因与策略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5,(22) :141.
[5]张小平.妙用错误资源 提高课堂效益——例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利用“错误”资源[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6,(20) :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