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祖勤
摘要:利用日常生活的具体事例导入地理新课,能够形象具体,让学生快速切入新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增强学习信心,培养学生对生活的思考能力,使地理从“科学世界”回到学生“生活世界”。
关键词:生活;学习;地理;联系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9)16-107-1
初中地理教学中要注重地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一、从生活中取材,吸引注意力
教师必须吃透教材,对教材内容解读基础上进行提炼、变革、创新,用平时熟悉的、感兴趣的、贴近学生实际生活事例来替换、改造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生活化。选取时要注意典型性,用学生熟悉却可能漠视的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引导学生,激发学生好奇心、探究欲,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如:学习城市用地类型时,启发学生观察中学附近的用地类型,并在作业本上标记出来。大家对该问题比较有兴趣,以小组为单位把中学周边用地展示出来。从中得出商业用地、住宅用地的分布规律。再启发学生如果胶州市要建工业区应该如何考虑呢?大家积极探究,工业区由于占地面积较大,有些类型还会产生污染物,所以我们大多数时候会把它放在城市外围,交通便利的地方。有污染的要考虑风向或河流流向。把所学新知识与生活相联系,加深知识理解。如水土流失原因的学习,让学生结合农村实际生活,联系田间地头的不同,加深了坡度、植被覆盖率、降水强度是水土流失自然原因的认识。
在《黄土高原》一节,让学生自己动手做了几组演示实验,总结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1.黄土块和粘土块同时放入相同水量的烧杯中,晃动,观察变化,黄土先容散在烧杯中,得出黄土土质疏松,易水土流失;2.在水流相同的情况下,坡度不同,观察谁的水土流失严重?学生总结坡度越陡流失越严重;3.在水流相同的情况下,覆盖有草的土壤和裸露的土壤比较,通过实验观察,裸露的土壤流失严重;4.坡度相同的情况下,改变降水量的大小,观察变化,可以总结降水强度越大,水土流失越严重。通过这四个演示实验,总结黄土土质疏松、多陡坡、自然植被覆盖率低、夏季多暴雨是导致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推而广之我们生活的地方有没有水土流失现象呢?我们走进田间地头观察发现,是不是也主要是这方面的原因,让学生实地观察,从生活中验证大部分地区的水土流失也主要是因为陡坡、自然植被覆盖率低、暴雨。
二、培养观察、收集生活中地理信息的习惯
过去教学强调学科逻辑体系而忽略学生学习感受,新课程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关注生活问题,在生活经验基础上开展有意义学习,构建开放式地理新课堂。比如《影响农业发展的因素》学习中,利用学生生活经验讲解影响农业的三大区位因素。在本节课设计中,以胶州市特色农产品胶州大白菜为主线来讲述。胶州市发展胶州大白菜产业的自然区位、气候、地形、土壤与水源。技术因素从生产技术、栽培等方面说明。这几年胶州大白菜发展利用了一些技术装备,大大地提高生产技术以及质量。胶州大白菜形状好,具有市场。犁地旋耕机的使用,使得生产效率稳步提高。经济因素从交通、市场、政策等方面加以考虑,如何有效加快胶州大白菜发展速度呢?作为开放性试题留给大家思考。让学生学会从生活中收集地理信息,从生活实践中学习地理。
在地理信息的收集方面,在接到一个班级时,往往做好一学年的统筹工作,提前布置学生收集各种你认为与地理有关的所有信息。在我们生活的地区有一条小河,叫碧沟河,到了周末就给学生布置一个任务:到碧沟河走一走玩一玩,看看这条河什么时候有水什么时候没水、水量大小、河流里的水都是哪来的、有水的时候水是不是清澈、水流向哪儿、冬季结不结冰等现象,收集记录。等学到中国的河流一节时,把收集的信息相互交流,总结这一些都属于河流的水文特征,使学生理解了这个抽象的概念,对河流的学习和理解起到了很大帮助,学生掌握的非常扎实。
三、利用生活中的事例与现象创设教学情境
教师要擅于将生活中观察到的现象、体验、疑难问题引入课堂中,引导学生分析地理原理、规律。“生活化”教学情境随手可得,如学习“旅游景观的欣赏”,可充分利用旅游中自拍的照片与见闻作为情境;学习“天气系统”,可将最近几天的天气变化过程作为情境;学习“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可用影片《后天》与《未来水世界》中的片段创设情境;汶川地震的图文材料可为学习“地质灾害”提供最生动的素材;运用所学地理知识走进生活,如在方向的判定的教学中,我带领学生走进野外,感受生活中真正的方向,把所学知识在野外加以利用,学生很快掌握了所学知识。再如学习了中国铁路干线后,我们进行模拟旅游,探索“研学旅行”,收效很大。我们八年级组织了一次集体活动,徒步到胶州北站(高铁站)参观活动,地理老师利用这次集体活动,和学生在往胶州北站去的沿途一起了解了附近的公路、公路两边田野里的农作物、田地附近的水渠、植被等等,把地理知识结合在现实生活中。到了高铁站,通过参观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车站的选址、高铁时刻表、高铁基础知识、高铁调度运营、中国高铁发展等铁路运输的知识。
四、利用探究活动训练生活需要的地理技能
对学生进行地理技能训练是地理教学必不可缺少的环节。地理基本技能训练应与生活相结合,学以致用。地理课上通过与生活紧密联系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地理技能,让学生动眼观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叙述,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在活动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如学习地图基础知识时,指导学生在课堂上动手绘制学校平面图,培养绘图能力;学习大气的热力作用时,设计大气保温效应实验,培养地理实验能力;在学习旅游活動的设计时,分组设计暑期夏令营的考察方案,包括确定考察目的、路线名称、景点概况、费用预算等项目,培养地理考察能力;学习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时,让学生计算全球不同城市华人观看春晚的时间,利于理解时差含义,也培养了地理计算能力;学习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时,设计辩论活动,分正、反两方,分别阐述气候变暖对人类生产、生活的有利与不利影响,锻炼学生表述能力。
综上,地理教学生活化不仅优化了课堂,拉近了师生间距离,吸引了学生注意力,教学中要合理利用,做到知行合一。相信地理学习一定会变得轻松快乐。
[参考文献]
[1]韩飞.地理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分组策略探究[J].职业,2013(26).
[2]刘颖.探究分组协作式学习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