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玉文
【摘要】 目的 探究悬吊训练在小儿痉挛型偏瘫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80例小儿痉挛型偏瘫患儿, 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各40例。两组患儿均采用常规治疗, 观察组增设悬吊训练, 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Berg平衡量表评分、悬吊弱链测试情况。结果 治疗前, 两组患儿Berg平衡量表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两组患儿Berg平衡量表评分均高于治疗前, 且观察组患儿Berg平衡量表评分为(44.58±3.57)分,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0.68±2.07)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转阴率为77.50%,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7.5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悬吊训练应用于小儿痉挛型偏瘫患儿中, 病情改善效果更为显著, 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小儿痉挛型偏瘫;悬吊训练;Berg平衡量表评分;悬吊弱链测试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20.100
Analysis of application effect of suspension training in pediatric spastic hemiplegia TANG Yu-wen. Department of Child Rehabilitation, Dongguan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 Dongguan 523002,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suspension training in pediatric spastic hemiplegia. Methods A total of 80 children with spastic hemiplegia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40 cases in each group. Both groups received conventional therapy,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also received suspension training. Comparison were made on Berg balance scale score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and suspension weak chain test in two groups. Results Before treatment, both groups had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Berg balance scale score (P>0.05). After treatment, both groups had higher Berg balance scale score than that before treatment,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obviously higher Berg balance scale score as (44.58±3.57) points than (40.68±2.07) poi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ir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obviously higher negative-conversion rate as 77.5% than 37.5%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Suspension training shows remarkable improvement effect in children with spastic hemiplegia, and 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 Pediatric spastic hemiplegia; Suspension training; Berg balance scale score; Suspension weak chain test
小兒痉挛型偏瘫约占小儿脑瘫的30%, 属于常见型小儿脑瘫, 患儿发病后, 患部肌力下降, 肌张力较高, 患侧较易产生废用性萎缩, 临床可见明显姿势、运动不对称, 患儿行走过程中, 呈现偏瘫步态, 部分患侧躯干可见假性缩短[1]。临床常规疗法治疗小儿痉挛型偏瘫主要以运动训练、作业训练、针灸、水疗等为主, 传统疗法对患儿病情的改善效果不太明显, 患儿病情康复效果不够理想[2]。为有效改善小儿痉挛型偏瘫患儿病情, 本文作者探讨了采取悬吊训练对小儿痉挛型偏瘫的治疗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80例
小儿痉挛型偏瘫患儿作为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患儿具备正常认知能力, 可配合完成训练;患儿具备独立行走能力。排除标准:排除同时伴智力低下、严重癫痫或其他重大原发疾病患儿;排除因外伤、感染等导致的中枢运动功能障碍患儿;排除遗传性、代谢性疾病引发的运动障碍患儿。将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各40例。观察组患儿男24例, 女16例;平均年龄(4.68±1.82)岁;平均体重(17.51±2.89)kg。对照组患儿男21例, 女19例;平均年龄(4.72±1.74)岁;平均体重(17.46±2.28)kg。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全部患儿均采用常规治疗, 观察组增设悬吊训练, 具体方法如下。
1. 2. 1 常规治疗 ①采用常规促进神经发育训练方法, 如Bobath等, 帮助控制患儿异常姿势, 训练2次/d, 30 min/次, 并结合按摩帮助患儿放松痉挛肌肉。②作业训练:作业训练内容主要为患儿自理生活能力, 形式主要有手工制作、游戏、日常生活作业等, 训练2次/d, 30 min/次。③针灸治疗:为患儿进行头皮针刺法, 选取患儿运动区、平衡区、足运感区、视区、运用区等部位, 以头皮针进行针刺, 每次针刺3个部位, 入针后留存30 min, 每月针刺12 d, 1次/d。④水疗法:应用水波、浮力、涡流等水的物理特征对患儿痉挛肌肉进行刺激, 患儿站在水中, 可在水中回旋、步行等, 控制水温约40℃, 持续20 min/次。
1. 2. 2 悬吊训练 为患儿进行悬吊弱链测试, 并依据结果强化训练薄弱环节, 具体为:①伸髋肌群训练:引导患儿仰卧, 将两臂置于胸前, 并将悬吊带置于膝关节下方, 引导患儿伸展髋部、膝部, 抬臀锻炼, 对腰椎深层的稳定肌进行一定激发。②腹肌力量训练:引导患儿俯卧后, 将前臂作为支撑力, 将悬吊带放于膝关节下方, 引导患儿伸展髋部、膝部, 确保身体进入平直状态, 以锻炼腹内肌、外斜肌。③侧屈肌群训练:引导患儿侧卧, 以枕头垫高头部, 将两臂放在胸前, 指导患儿的骨盆直立的状态下, 进行髋部、膝部伸展, 并做抬臀练习。④盆骨旋转训练:引导患儿仰卧, 将悬吊带放于单侧膝关节下方, 另一侧无悬吊带支持, 于腰部放置支持带, 指导患儿伸展髋部、膝部、抬臀, 在保持双腿分开的同时, 旋转盆骨。上述训练每周进行6次, 每个动作以4次为1组, 5组/次, 每组完成后可休息0.5~1.0 min, 整体训练时间为0.5 h, 持续训练3个月。
两组均接受治疗后3个月评判其疗效。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Berg平衡量表评分、悬吊弱链测试情况。Berg平衡量表内容主要为中心主动转移、患儿站、坐动静态平衡, 项目共有14个, 最高分为56分, 分值越高, 表明患儿康复效果更突出[3]。悬吊弱链测试:测试内容为腰部深层稳定肌功能, 取仰卧位, 将一枕头放在患儿头部, 令其将两臂抱于胸前, 后用悬吊带将患侧下肢悬吊于膝关节以下, 位置约为30°, 另一条腿无需支持, 引导患儿进行髋部、膝关节伸展, 抬臀等动作, 并将未悬吊腿抬起, 两腿间维持一定距离, 若患儿能够保持平衡, 未出现倾斜现象, 则判定为阴性, 若无法保持平衡, 则判定为阳性[4]。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Berg平衡量表评分比较 治疗前, 两组患儿Berg平衡量表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两组患儿Berg平衡量表评分均高于治疗前, 且观察组患儿Berg平衡量表评分为(44.58±3.57)分,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0.68±2.07)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儿悬吊弱链测试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儿转阴率为77.50%,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7.5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小儿痉挛型偏瘫患儿患病初期, 健侧肢体能够自由进行身体中位活动, 但患侧肢体无法自由活动, 在患儿翻身时, 健侧可翻向患侧, 然而患侧难以翻向健侧, 且行走时, 常呈现假性躯干缩短、偏瘫型步态[5]。受病情影响, 患儿患侧的肌肉张力增高, 导致躯干、头部转向患侧, 且躯干痉挛产生屈曲活动, 导致患侧肩胛带朝下侧牵拉, 盆骨被迫向上牵拉, 表现为患侧假性短缩, 若患儿未能得到及时纠正锻炼, 可能导致脊柱侧弯[6]。
悬吊训练主要对躯干肌肉、非主导侧肢体等功能进行强化锻炼, 使机体能够在不稳定的情况下保持平衡及控制能力, 强化运动链中的力量传导。将其应用于小儿痉挛型脑瘫的康复锻炼中, 能够实现肌肉深层的腹横肌、多裂肌功能提升, 帮助稳定患儿的腰椎[7]。相比传统锻炼, 悬吊训练对协同肌、主动肌、拮抗肌具备刺激作用, 能够有效提升患儿的肌肉协调性, 提升肌肉收缩能力。且在悬吊带中进行锻炼, 对患儿的运动器官产生一定刺激效果, 可帮助患儿提高运动、感觉协调性。相比传统训练, 悬吊训练能够训练患儿骨盆, 帮助纠正骨盆、脊柱畸形。同时, 悬吊训练能够采用“弱链测试”进行应用效果检测, 采用开链、闭链的运动方式, 逐步提升运动负荷, 对患儿情况进行测试。在悬吊训练前开展测试, 能够进一步明确患儿目前状态, 寻找患儿的薄弱环节, 并在薄弱环节中强化运动协调以及控制力的锻炼。当患儿接受康复锻炼后, 待其病情改善后, 运动能力有所变化, 再次进行测试并制定针对性较强的治疗方案, 使患儿能够接受更系统的训练, 使得患儿的训练力度不断增强, 适应性增强, 有助于患儿运动协调、稳定能力的提升[8]。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治疗前, 两组患儿Berg平衡量表評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两组患儿Berg平衡量表评分均高于治疗前, 且观察组患儿Berg平衡量表评分为(44.58±3.57)分,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0.68±2.07)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转阴率为77.50%,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7.5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悬吊训练应用于小儿痉挛型偏瘫患儿中, 病情改善效果更为显著, 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任素伟, 林春, 孟兆祥, 等. 肌内效贴结合悬吊训练对痉挛型偏瘫患儿运动功能的效果.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6, 22(11):1310-1313.
[2] 倪明芳. 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观察. 环球中医药, 2015, 8(s1):67-68.
[3] 梁成盼, 贾澄杰, 苏彬, 等. 悬吊训练技术治疗偏瘫患者肩痛的疗效分析. 实用老年医学, 2015, 29(5):387-390.
[4] 代国军. 电针联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临床研究. 针灸临床杂志, 2016, 32(12):11-14.
[5] 胡川, 顾莹, 李军. 悬吊运动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 中国康复, 2015, 30(2):114-115.
[6] 苗莉莉, 田利华, 杨振国, 等. 悬吊下虚拟现实技术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中国康复, 2016, 31(3):180-182.
[7] 荣积峰, 王卫宁, 吴毅. 悬吊核心稳定训练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平衡功能和步行能力的影响. 中国康复, 2017, 32(2):109-112.
[8] 吉增良, 邓增稳, 王晓东, 等. 悬吊技术治疗痉挛型脑性瘫痪临床观察. 河北医药, 2015, 37(10):1495-1497.
[收稿日期:2019-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