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侨乡文化旅游产业的金融支持研究

2019-09-30 13:34梁诗婷符瑜玲
北方经贸 2019年7期
关键词:经营模式金融支持乡村旅游

梁诗婷 符瑜玲

摘要:乡村文化旅游是各种特色旅游的一个细分市场,也是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实现脱贫攻坚的有效手段。在乡村文化旅游方面,存在各具特色的旅游经营模式。广东省江门市棠下镇文化底蕴丰厚,是侨乡文化旅游产品的延伸。现分析了乡村文化旅游模式,对棠下镇文化旅游资源存在的文化旅游资源丰富;旅游资源分散;旅游设施不完善;旅游开发缺乏金融支持等问题及棠下文化旅游产品的金融支持进行了探讨,以实现旅游资源的综合利用。

关键词:经营模式;乡村旅游;金融支持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9)07-0151-03

发展乡村文化旅游产业是振兴乡村经济,脱贫攻坚的国家战略之一。利用好独特的乡村文化资源,形成竞争优势,需要因地制宜的经营模式,更需要金融资源的支持。如何让文化旅游资源与金融支持契合起来,形成竞争合力,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现以广东省江门市棠下镇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为例,探讨文化旅游与金融融合发展的模式问题。

一、乡村文化旅游经营模式

乡村文化旅游是特色旅游市场的一个细分市场,承载着乡村文化底蕴和乡土气息,具有独特的天然资源和地方历史传说,成为发展乡村旅游经济的根基。然而,发掘乡村文化、自然景观和历史传说的价值,发展乡村经济,脱贫攻坚,改善乡村收入,需要利用好乡村独特的资源属性,打好乡村文化旅游品牌。如何开发乡村文化旅游资源,存在各种不同的乡村文化旅游经营模式。

(一)自主经营模式

国内特色小镇的古建筑门牌上会标明所有者,表明建筑所有权。随着小镇名声日益增大,建筑所有者会利用自有建筑对其进行改造,经营相关产业获得可观收益。所有者自主经营虽然可以直接帮助居民通过自主经营店铺实现致富,但同时也存在诸多弊端。一是容易出现店铺经营项目雷同度高的现象。商家一般都会经营收益稳定、游客喜闻乐见的商品。如果一种类型经营项目收益高,商家会趋之如骛。这会导致小镇市场商品、服务种类少,难以为顾客提供多元化的体验。二是容易导致市场不規范现象的产生。没有严格、统一的制度遵循,因此商家不受制度规范和约束,此时商家会为谋取高收益,做出违背市场规律的行为。产生如宰羔羊、虚抬商品价格、强制游客消费等现象,严重侵害消费者权益,损害景区形象。

(二)政府扶持经营模式

具有规模小、经济效益低、附加价值低但富涵历史意义等特点的旅游景点,通常由政府财政支持经营。由于财政资金下拨有限,资金通常只用于景点的日常维护与修缮,不做其他项目的开发以及配套设施的建设,因此旅游景点经营收入只能靠门票获得,甚至免收门票,没有经营收入。同时经营管理的人员大多为机关人员,不具备专业的旅游景点管理技能,会因为交叉性质的工作在职能上产生混淆,导致景点管理不善甚至缺乏管理。由于没有专业的经营团队,存在景点特色凸现度不高、广告宣传度低等问题,景点同质化以及游客流量会受到重大影响,景点的经营收入大打折扣。

(三)市场化经营模式

将旅游景点进行市场化经营,即通过出让景点的经营权利和获益权利,让社会企业参与到景点的运营上。此类景点具有规模大、市场预测收益良好、可开发利用资源丰富等特点。企业通过整体协调开发景点的利益联动辐射项目,建设集观光、饮食、住宿、购物等于一体的多功能旅游景区。将只靠门票收入这一单一的收入来源转变成不靠门票收入的多元收入来源体系。利用充裕的社会资金完善基础配套设施,提高游客旅游体验质量。同时,运营企业规范的管理制度和专业管理人才团队,一方面,对内保障了人员各司其职、工作效率高效以及旅游景点得到专业的管理。另一方面,对外市场营销,专业团队通过设计合理的营销方案,提高旅游景点的知名度,增大景区客流量,提高景区的经营收入。

二、棠下镇的文化旅游资源

棠下镇地处珠三角西岸江门侨乡,是江门侨乡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蕴藏着侨乡文化的气息和底蕴,是可以开发和利用的侨乡文化旅游资源。然而,由于发展理念、发展模式和发展方式不够成熟,撬动文化旅游资源的金融支持不够,制约了棠下镇的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和利用。

(一)文化旅游资源丰富

棠下镇作为五邑地区唯一入选的全国特色小镇,具有千年特色的地域古镇文化,其中包括传统节日文化、美食文化、名人文化、历史文化、建筑文化等多元文化。然而这些当地文化资源依然只是在当地居民中流传,还有一些未被开发出来,更加谈不上把其宣传到其他地方。除了文化资源外,一些旅游发展涉及到的其他资源也没有被开展,如民宿、餐饮等。

(二)旅游资源分散

尽管棠下镇旅游资源丰富,但旅游资源分散,难以形成旅游资源的整体开发,整体利用的效应,也是金融支持不到位的原因所在。不同村子都有着属于自己的特色文化资源,具有代表性的文物古迹也位于不同的村子,且景点之间相隔一定的距离。在交通设施不够完善的状态下,这对于棠下镇旅游快速发展具有较大的阻力,而且也给在棠下镇发展旅游进行有序规划经营带来巨大的考验。

(三)旅游设施不完善

棠下镇除了景点建设有改善,其他一些最基本的设施并没有建设起来,如基本的交通条件、指示标志、公共厕所等基本设施没有完全被建立在各景点周围。经过课题组的实地调研,发现棠下镇现今对于旅客只停留在地图指示上,没有更加明确的指示方向。在某些村落中,部分景点处在的地理位置也是比较隐秘的,会使旅客找不到具体某一景点,这给游客在观光的过程中带来很多不便之处,。可见,棠下镇要进行侨乡文化旅游,将基本设施完善是最基本的一项内容。

(四)旅游开发缺乏金融支持

棠下镇文化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有名人故居、祠堂、公坑寺等多种旅游资源,而这些文物古迹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来进行维护以及不断完善建设。根据课题组走访当地村委会发现,现在棠下镇这些宝贵的旅游资源并没有多方资金支持,基本的定期维护建设费用都不具备,唯一的资金来源只停留在政府补贴,与其他旅游相关的机构也不存在合作,更没有关于旅游建设的金融产品提供。但是只依靠政府补贴资金并不能满足棠下镇现在发展旅游的基本建设,更不利于对当地旅游业的持续扩展,在一定程度上大大地阻碍了棠下镇文化旅游的发展。

三、棠下镇文化旅游产品的金融支持

棠下镇的侨乡文化旅游资源丰富,拥有古迹遗物、名人故居、自然景色等充满粤西侨乡文化气息的乡土资源。棠下镇素有“一镇三院士”美誉,陈垣故居、罗氏宗祠等名人古迹已被初步开发,还没有形成系统的保护机制。特色饮食文化“寒堤”、传统民俗文化“舞火龙”也是有待深入开发的文化旅游项目。

按照金融的思维模式分割文化旅游资源,提供对应的旅游资源金融支持,形成整体资源利用效果。依据乡村文化资源的不同特点,将棠下镇的文化旅游资源分割成特色鲜明的资源区块(如图1)。需要以互联网的思维模式和平台建设,将文化旅游资源整合起来,形成特色鲜明的棠下镇乡村文化旅游竞争力。

(一)良溪古村的资源开发

良溪古村被历史学家誉为“后珠玑巷”,拥有罗氏大宗祠等旅游景点。但村内景点分散、修缮维护不周等问題突出,景点建设有待提高。运用“基金+保险+政府补助”模式筹集资金用于景点建设,为景点文物投保,保障文物刮损,政府补助维护景点运营。二者结合保障景点建设,突出景点特色。以免费景点为吸引顾客的切入点,引进入驻商家,经营农家乐餐饮,将当地特色饮食在餐饮中推广。同时商家不定期举办周家拳、舞火龙、枪炮头等民俗文化活动,游客可自行加入其中体验,提高游客的文化体验质量。良溪古村的古建筑群也是一大特色,引进企业收购建筑群的使用权,将其适当改造成民宿,返聘村民当店员进行管理经营。既可以更深入地开发当地旅游资源,提高其附加价值,同时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提高居民经济收入。

(二)陈垣故居的资源开发

陈垣是中国著名历史学家、教育家、国学大师,而著名书法家启功正是其得意门生。利用陈垣故居中的“励耘书屋”开设国学体验课程,聘请专业国学老师,储备适当数量的国服以及相关教学用具,如四书五经、琴棋书画笔墨等,在控制规模的情况下,为前来参观陈垣故居的小朋友讲授适当时长的国学课。让小朋友在浓厚的艺术氛围之下,进行一场高参与度的国学体验。对体验课程进行收费,课程收费作为故居运营资金的一个来源。由于后期运营资金可通过体验课程收费来实现“收费—运营—收费”的循环过程,因此不考虑吸纳社会资金来维持,而前期的启动资金通过与幼儿园合作,幼儿园每月缴纳一定费用,故居为小朋友提供限次数的国学课程,从而获得开设国学课程的启动资金。

(三)公坑寺的资源开发

公坑寺因其广为流传的典故,即因纪念一位行医施药、济困扶贫的“阿公”而兴建的公坑寺,人们生病时会来到公坑寺跪拜祈祷。公坑寺由于铺有较平坦的路面,考虑到游客徒步上山过程较累,可引进租赁自行车的商家,提供自行车租赁业务,通过出租经营店铺增加景区经营收入。禾雀花是公坑寺一道靓丽景色,每年禾雀花开,都吸引游客流连忘返。而禾雀花除了具有观赏价值之外,还有药用价值。因此,可引入饮食企业,以禾雀花为基础,研制出丰富的药膳、小吃、禾雀花茶等。禾雀花开时节,举行品尝花宴主题活动,打造公坑寺旅游特色,吸引游客来游玩,增大景区游客量。非禾雀花开时节,可经营禾雀花小吃、禾雀花茶等商品,增加禾雀花附加价值。一是通过禾雀花系列商品销售增加景区收入,二是打造公坑寺特色,提高公坑寺知名度。

(四)滨江新城的资源开发

滨江新城作为棠下镇的新城区,拥有许多有利的资源和条件。滨江新区作为中心,连接交通要塞,高速公路、铁路、轻轨、江门大道五大动脉,商业中心、体育中心林立,为游客的到来和消费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和场所。通过财政拨款,打造侨乡文化特色产品一条街,将侨乡特色文化融入到商业街的建设中,发展文化经济、旅游经济。同时文化街引入制作侨乡文化创意作品的商家,经营文化表现形式多样的店铺,实现多渠道收入。充分利用体育中心场所,定期为游客表演侨乡文化舞台剧,弘扬侨乡文化,通过门票收入增加经营收入。

四、结论

棠下镇文化旅游资源丰富,陈垣故居、罗氏宗祠等名人古迹家喻户晓,这是棠下镇文化旅游资源的优势。但棠下镇文化旅游资源分散、基本设施陈旧、缺乏金融支持,成为棠下镇文化旅游业发展的瓶颈。通过分拆和整合棠下镇文化旅游资源,因不同区块文化资源,采用不同金融支持,实现乡村文化资源的整体利用,发展乡村经济,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 冯卫红.社区社会资本对旅游产业集群企业合作影响研究——以山西平遥古城为例[J].经济研究参考,2018(4).

[2] 郑世卿,王大悟.乌镇旅游发展模式解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2(10).

[3] 李耿年,王永正.开拓创新 走特色经济发展之路——“丽江模式”的思考与启示[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3(6).

[4] 张西林,黄莉苹,付蓉,王曼娜.民营资本介入风景区后的经营管理研究——以湘西凤凰古城为例[J].商业经济文荟,2006(4).

[5] 毕丽芳.“一带一路”背景下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模式研究——以大理、丽江为例[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7(4).

[6] 李万立.历史文化名城收费分析及改进路径探讨——以凤凰古城为例[J].现代城市研究,2014(5).

[责任编辑:王功巧]

猜你喜欢
经营模式金融支持乡村旅游
全域旅游背景下海南乡村旅游发展的新范式
乡村旅游供应链优化探析
国有企业战略管理的难点与对策
朔州市煤炭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农业现代化及其金融支持的国际经验
金融支持养老服务业发展
乡村旅游环境中不同污染源以及保护措施分析
金融支持对我国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影响
贵阳市民营养老院经营模式案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