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病并发呼吸衰竭32例临床观察

2019-09-29 02:03吴凤英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 2019年6期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呼吸衰竭

吴凤英

【摘 要】 目的: 观察慢阻肺(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62例COPD并呼吸衰竭者为研究对象,按临床治疗方法不同分组,对照组30例行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32例行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两组肺功能、呼吸功能治疗前后指标水平变化,比较两组中医证候评分、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FVE1、FVC、VCO2指标水平高于对照组,VO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8%,高于对照组83.3%(P<0.05)。结论:对COPD并呼吸衰竭者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较好,能明显改善患者肺、呼吸功能。

【关键词】 慢性肺病;呼吸衰竭;中西医结合

【中图分类号】R563 【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9)11-0088-02

COPD是临床一种进行性气道阻塞,以患者气道炎症为特征的呼吸系统疾病,其属于慢性病,对人体肺部破坏性较大,患者因细菌、病毒感染等致气道阻塞,加之肺泡弹性逐渐减退,造成肺部通气障碍,导致机体缺氧、二氧化碳潴留,进而引发呼吸衰竭[1]。临床认为COPD并呼吸衰竭者,两种疾病合并可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加重机体缺氧情况、肺功能损害,患者临床死亡率较高[2]。目前临床尚未有特效药可治疗,多通过对症治疗来缓解患者症状,但疗效有限。中医在慢性疾病治疗上具有独特优势,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 7月我院收治的62例COPD并呼吸衰竭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不同分组,对照组共30例,男17例,女13例;病程5~17年,平均(10.9±1.5)年;患者年龄51~76岁,平均(63.7±3.5)岁。观察组共32例,男18例,女14例;病程6~17年,平均(10.9±1.8)年;患者年龄52~78岁,平均(63.9±3.8)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

1.2 诊断标准 中医辨证分型[3]:痰热郁肺证:肺胀、喘息、咳嗽,痰黄且黏腻难咳、便干、身热等,舌苔黄腻、舌质红,脉滑数或浮滑数;西医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4]中有关COPD、呼吸衰竭临床表现。

1.3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无用药禁忌症,未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排除标准:患者存在恶性肿瘤、活动性结核,临床资料不完整,患者合并免疫性疾病、支气管哮喘、气胸等。

1.4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西医治疗,患者确诊后送ICU,立即给予吸氧或机械通气、抗感染(根据病菌培养、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性抗菌药),化痰止咳(氨溴索静脉滴注,30mg/次、3次/d)、解痉平喘(氨茶碱静脉滴注,0.25g/次、1次/d)、维持水电解平衡、营养支持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治疗。药物组成:鱼腥草 20g,半夏、桑白皮、陈皮各10g,栀子、浙贝母、茯苓、瓜蒌子各15g,黄芩 12g,炙甘草、杏仁各6g,黄连 5g。气虚者加黄芪、白术各15g;阴虚者加麦冬 10g,沙参15g,阳虚者加附子 5g,白术 15g,白芍10g。清水浸泡文火煎煮,取汁300mL,每日早晚服用,每日1剂。两组治疗时间均为1周。

1.5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肺功能、呼吸功能治疗前后指标水平变化,比较两组中医症候评分差异、治疗效果。呼吸功能、肺功能观察:耗氧量(VO2)、用力肺活量(FVC)、碳生成量(VCO2)及1秒用力呼气容积(FVE1);中医证候评分参照[5]《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根据主症(喘息、咳痰、咳嗽)、次症(身热、便干、痰黄)严重程度计分,其中主症计0、2、4、6分,次症计0、1、2、3分,分数越低症状改善越好。

1.6疗效判定 患者主症几乎消失,其他症状改善,相关指标恢复正常或趋于正常为显效;症状明显缓解,相关指标好转,肺啰音减少为改善;症状、相关指标无明显好转或加重为无效[6]。总有效率=(显效+改善)例数/总例数×100%。

1.7統计学方法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其中计数、计量资料分别以例数(%)、(x±s)表示,采用χ2、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FVE1、FVC、VCO2、VO2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FVE1、FVC、VCO2指标水平高于对照组,VO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中医证候评分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8%,高于对照组的83.3%(P<0.05)。见表3。

3 讨论

COPD病因目前尚未完全明确,但临床认为与炎症反应、氧化应激等多个环节有关,患者因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临床多表现为呼吸困难、神志异常、循环衰竭等,尤其对于合并呼吸衰竭者,气流受限加重,通气不足、肺内气体排出延缓,导致机体缺氧、二氧化碳潴留,进而引发酸中毒,若不及时治疗改善患者通气可危及患者生命安全[7]。如何有效治疗是临床棘手问题,目前西医多利用抗生素、支气管扩张剂、氧疗等来改善患者肺通气,纠正机体缺氧,控制病情发展,从而挽救生命。

COPD归属于中医学肺胀、喘证等范畴,病机特点本虚标实、虚实交杂,其中标实为痰、热、瘀,因此临床治疗以宣肺平喘、清热解毒、理气化痰为主[8]。本研究方药中桑白皮起化痰止咳、清热平喘之效,黄芩有清热燥湿解毒的作用,可清上焦湿热,是肺部疾病治疗良药。半夏、陈皮配伍可发挥消痞散结、祛湿化痰、理气健脾之功,加上具有清热解毒、止咳化痰的鱼腥草、杏仁,以及益气和中的甘草,诸药合用能对因治疗,与西医联合治疗能起到协同作用,从多途径促进患者肺功能恢复、症状改善[9] 。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提高治疗效果。西医通过对症治疗虽然能减轻气道反应控制病情,改善患者肺功能,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病情,但其治标不治本,患者后期仍可能复发[10-11]。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芩有抗炎、抗菌、免疫调节等作用;半夏中麻黄碱可促支气管扩张、缓解呼吸道痉挛;而杏仁中的有效成分具有镇咳平喘的效果;甘草能改善血液循环、解痉、降低肺动脉压作用[12-15]。

综上所述,对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较好,能明显改善患者肺、呼吸功能。

参考文献

[1]中華内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J].中华内科杂志,2006,45(8):697-700.

[2] Zhang B,Chen BF,Jin J,et al.Risk factors for pulmonary infections after endoscopy combined with esophagectomy [J].Chinese Journal of Nosocomiology,2013,23(6):1349-1351.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0.

[4]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13年修订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3,36(4):255-264.

[5]邓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4:296-298.

[6]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2:249.

[7]杨淑敏.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有效性与安全性系统评价[J].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12(5):622-627.

[8]刘传.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观察[J]. 中医临床研究,2015,7(19):57-58.

[9]高玉祥. 涤痰汤联合常规疗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随机平行对照研究[J].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7,31(10):61-64.

[10] 窦国朝. 氨溴索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新进展[J]. 中国处方药,2017,15(5):22-23.

[11] 陈健健,王虹,黎李. 氨茶碱的临床合理应用及监护的研究进展[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8,11(4):173-175.

[12]张明发,沈雅琴. 半夏提取物对呼吸和消化系统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J]. 抗感染药学,2017,14(8):1457-1462.

[13]张利. 甘草的药理作用及现代研究进展[J]. 中医临床研究,2014,6(10):147-148.

[14]狄艳琴,关晓清. 中药黄芩药理的临床作用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A3):238-240.

[15]杨国辉,魏丽娟,王德功,等. 中药苦杏仁的药理研究进展[J]. 中兽医学杂志,2017(4):75-76.

猜你喜欢
中西医结合呼吸衰竭
《呼吸衰竭》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中药汤剂联合中药足浴及耳穴压豆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