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统合训练对感觉统合失调患儿的疗效及心理情绪影响

2019-09-29 13:46朱然科付敏肖雨
中国医学创新 2019年19期
关键词:心理情绪满意度疗效

朱然科 付敏 肖雨

【摘要】 目的:研究感覺统合训练对感觉统合失调患儿的疗效及心理情绪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感觉统合失调患儿86例,将其以随机抽签法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行为干预,干预组则予以感觉统合训练干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干预前后感觉统合能力、心理情绪及满意度。结果:干预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干预组前庭平衡、触觉防御、本体功能、学习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干预组焦虑自评量表(SAS)以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感觉统合训练应用于感觉统合失调患儿中的临床疗效显著,有利于改善患儿的感觉统合能力,同时有效缓解患儿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提高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感觉统合失调; 感觉统合训练; 疗效; 心理情绪; 满意度

The Effect of Sensory Integration Training on the Therapeutic Effect and Psychological Emotion of Children with Sensory Integration Disorder/ZHU Ranke,FU Min,XIAO Yu.//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9,16(19):123-127

【Abstract】 Objective:To study and analyze the effects of sensory integration training on the therapeutic effect and psychological emotion of children with sensory integration disorder.Method:A total of 86 cases of children with sensory integration disorder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2016 to March 2018 were selected,they were divided into interven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by random lottery method.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conventional behavioral intervention,and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as given sensory integration training intervention.The clinical efficacy,sensory integration ability,psychological emotion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 and satisfaction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The scores of vestibular balance,tactile defense,ontological function and learning ability of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After intervention,anxiety self-rating scale(SAS)and depression self-rating scale(SDS)scores of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The satisfaction of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Sensory integrative training has significant clinical effects in children with sensory integrative disorder.It is conducive to improving their sensory integrative ability,effectively alleviating negative emotions such as anxiety and depression and improving their satisfaction.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 Sensory integration disorder; Sensory integration training; Therapeutic effect; Psychological emotion; Satisfaction

First-authors address:Guangdong Provincial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Care Hospital,Guangzhou 510010,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9.19.032

感觉统合主要是指大脑将人体一系列感觉器官传导而来的感觉信息予以组织、分析处理,从而促使机体和谐有效地运作,进一步达到对机体内外知觉做出相应反应,使得个体与环境接触顺利的协调过程[1]。然而,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在特定条件下人体可能会发生触觉防御异常,听觉语言异常,身體运动异常,结构与空间知觉障碍以及前庭平衡功能障碍等,临床上将之统称之为感觉统合失调[2]。该病多发生于农村地区的儿童人群,患儿主要临床症状表现包括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困难,情绪以及运动协调障碍,听觉发育异常,胆小,害羞,缺乏自信等,已成为社会重点关注的热点之一[3]。迄今为止,临床上针对感觉统合失调患儿尚无特效的治疗手段,既往常规的治疗是予以相应的药物治疗,然而药物治疗具有疗程较长,且可能引发一系列不良反应等缺陷,存在一定的局限性[4-5]。随着近年来相关研究的逐渐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发现目前所开展的感觉统合训练效果显著,可能成为临床上有效治疗感觉统合失调的有效手段。鉴于此,本文通过研究感觉统合训练对感觉统合失调患儿的疗效及心理情绪影响,旨在为临床感觉统合失调患儿提供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感觉统合失调患儿86例进行研究,将其以随机抽签法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3例。纳入标准:(1)均符合感觉统合失调的相关诊断标准,即感觉统合评定量表评分<40分;(2)年龄3~12岁;(3)入院前均未接受任何相关治疗;(4)无临床病历资料缺失。排除标准:(1)合并器质性疾病者;(2)有家族神经或精神遗传性病史者;(3)无法进行正常交流沟通或存在精神疾病者;(4)正参与其他研究者。所有患儿家属均已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已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行为干预,即由医护人员对患儿父母进行集体健康宣教,指导其进行训练干预,定期每月随访1次,干预时间为3个月。干预组则予以感觉统合训练干预,按照患儿疾病严重程度制定个体化的干预方案,通过文字、数字、图形等方式对患儿进行听力、视力等特殊训练。采用蒙氏数学教育学具以及训练游戏帮助儿童训练记忆力、眼手协调能力以及思维能力的训练,具体内容包括滑梯游戏、平衡木游戏、排球游戏、独脚椅游戏以及袋鼠跳游戏等。此外,应用DDX-200型功能心理生理测量治疗仪对患儿的注意力、记忆力以及快速反应能力予以训练。上述3种训练90 min/次,

2~3次/周。另外,由护理人员与患儿进行交流沟通,明确其心理情绪以及心理问题,并针对性地组织活动和游戏,予以其足够的支持和鼓励,帮助患儿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增强其适应能力。干预时间为3个月。

1.3 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干预前后感觉统合能力、心理情绪及满意度情况。临床疗效评价标准:感觉统合评分提高≥10分即为显著改善;感觉统合评分提高6~9分即为轻度改善;感觉统合评分提高≤5分记为无变化[6]。总有效=显著改善+轻度改善。感觉统合能力主要是采用感觉统合评定量表予以评分,主要包括前庭平衡、触觉防御、本体功能、学习能力四个维度,得分越高表示患儿感觉统合能力越佳[7]。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以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患儿的心理情绪:SAS、SDS各自包含20个项目,SAS每个项目评分为1~4分,SDS每个项目评分为1~3分[8]。得分越高表示患儿焦虑/抑郁程度越显著。采用满意度评估量表进行评价,包括十分满意、较满意以及不满意三个选项[9]。满意=十分满意+较满意。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干预组,男28例,女15例,年龄3~11岁,平均(5.32±1.52)岁。对照组,男26例,女17例,年龄4~11岁,平均(5.37±1.54)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2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干预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4.074,P=0.044)。见表1。

2.3 两组干预前后感觉统合能力比较 干预后干预组前庭平衡、触觉防御、本体功能、学习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4 两组干预前后SAS、SDS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5 两组满意度情况比较 干预组患儿满意度相比对照组较高(字2=4.962,P=0.026)。见表4。

3 讨论

随着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儿童的营养以及教育开始逐渐受到重视,然而由于大部分家长对儿童普遍存在溺爱现象,加之社会环境的逐渐改变,促使我国儿童的疾病谱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其中感觉统合失调是目前较为高发的儿童心理行为疾病之一,患儿主要临床表现以注意力涣散、急躁胆小以及阅读拼写困难等为主,且以前庭平衡、触觉防御、本体功能与学习能力障碍为主要行为偏离,严重影响了儿童的正常生长发育以及学习质量[10-12]。研究报道显示,人的大脑于12岁前逐渐发育成熟,且在婴幼儿时期发育最为迅速,接收信息主要依靠身体感官的输入,学习后的大脑则会发挥调节身体、器官的能力[13-14]。由于儿童神经系统具有代偿性以及脆弱性的特点,因此对于感觉统合失调患儿越早发现、越早治疗,疗效越佳,有利于避免疾病对患儿造成终生性危害。

本文结果表明,干预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这与左瑞霞等[15]研究报道类似,表明了感觉统合训练应用于感觉统合失调患儿中可获得显著的临床疗效。分析原因,感觉统合训练可有效增强患儿的精细操作能力,视觉辨别能力以及反应能力[16-17]。同时,通过对患儿的听力、视力予以特殊训练,同时采用DDX-200型功能心理生理测量治疗仪对患儿的注意力、记忆力以及快速反应能力进行训练,有利于改善患儿的手眼协调能力,从而有利于提高運动速度以及稳定性,加强中枢神经系统对运动的协调能力。此外,干预后干预组前庭平衡、触觉防御、本体功能、学习能力评分相比对照组较高,这说明了感觉统合训练可显著改善感觉统合失调患儿的感觉统合能力。究其原因,感觉统合训练的游戏式运动可有效控制患儿感觉的输入,尤其是刺激前庭系统、本体感以及触觉,从而导致机体产生适应性应答,进一步提高了患儿的治疗效果[18-20]。与此同时,感觉统合训练有效增强患儿脑组织生物膜活性,从而有利于促进大脑记忆力以及注意力的改善,同时有效促进患儿的新陈代谢,提高大脑对生理机能所需酶活性以及含量的发挥,最终达到改善患儿感觉统合能力的目的。另外,干预后干预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感觉统合训练可显著缓解感觉统合失调患儿的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情绪。其中主要原因在于感觉统合训练不单单是对患儿生理功能进行训练,同时还涉及心理、大脑以及躯体之间的相互关系,有利于提高患儿的自信心以及自我控制能力。本文结果还显示了干预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导致该结果的主要原因可能在于该干预方式无须药物配合治疗,有效避免了因药物治疗引发的一系列毒副反应,加之该训练干预的内容可有效促使患儿感到愉悦,提高患儿训练的积极性,有利于促使患儿乐于接受训练,并增强了其对医护人员的信任以及依赖,最终有效提高满意度。

综上所述,感觉统合训练治疗感觉统合失调患儿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有效促进患儿的感觉统合能力恢复,且有利于缓解患儿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情绪,提高满意度,临床推广应用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 Wu M,Kim J,Arora P,et al.Effects of the Integration of Dynamic Weight Shifting Training Into Treadmill Training on Walking Function of Children with Cerebral Palsy:A Randomized Controlled Study[J].Am J Phys Med Rehabil,2017,96(11):765-772.

[2]武懿,柳晓琳,白金剑,等.锦州市7~12岁学龄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现状其影响因素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7,44(1):84-88.

[3]陈敏,钱君,张蕾,等.感觉统合失调儿童的运动协调能力及行为表现[J].江苏医药,2018,44(4):375-377.

[4]梁欢谊,林星言,袁威,等.广州市荔湾区外来学龄前儿童132例感觉统合失调现状及干预研究[J].中国生育健康杂志,2014,25(5):425-426,435.

[5]杨超锋.喀什市维吾尔族小学生感觉统合失调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8,26(2):225-228.

[6]陈玲娇,陈丽丽,金丽虹,等.感觉统合训练联合心理干预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者的疗效观察[J].健康研究,2018,38(1):55-57.

[7]周永海,夏芳琴,李冬萍,等.手足口病并发脑炎后幼儿感觉统合能力及智能损害[J].温州医科大学学报,2015,45(1):65-67.

[8]赵敏,杨泽奇,李秋晨,等.焦虑抑郁及生活事件对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的影响[J].中华消化杂志,2018,38(9):598-602.

[9]薛峰,庄洪兴,杨庆华,等.外耳再造术后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及家属心理状况变化的自身对照研究[J].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18,34(3):201-206.

[10] Brown K E,Neva J L,Feldman S J,et al.Sensorimotor integration in chronic stroke:Baseline differences and response to sensory training[J].Restor Neurol Neurosci,2018,36(2):245-259.

[11]赵菲菲,朱国伟,周秉睿,等.学龄前儿童家长对于感觉统合训练接受度的调查[J].中国妇幼保健,2015,30(31):5319-5321.

[12] Seo K,Jun D W,Kim J K,et al.Multi-Sensory Integration Impairment in Patients with Minimal Hepatic Encephalopathy[J].Sci Rep,2017,7(1):14947.

[13]刘晓莉,贾飞勇,姜慧轶,等.感觉统合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J/OL].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3,7(13):6161-6162.

[14]吕园园,朱锦烨,徐杰,等.感觉统合训练联合盐酸哌甲酯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临床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6,23(19):56-59.

[15]左瑞霞,刘涛.感觉统合训练在精神发育迟缓患儿的作用[J].临床研究,2018,26(9):105-106.

[16]吴玉丽,赵晓莉,王游,等.感觉统合训练对脑损伤患儿神经功能恢复及发育的影响[J].西南国防医药,2016,26(12):1471-1473.

[17]蔡继云,阮向华,亢瑾,等.感觉统合训练应用于幼儿体育的可行性研究[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15(4):591-592.

[18]陈霞,陈立文,吴殷,等.感觉统合训练对改善农村地区学龄前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效果观察[J].护理研究,2015,29(4):1485-1487.

[19]李全梅.感觉统合训练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伴感觉统合失调的疗效观察[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29):3419-3420.

[20]蒋黎艳.感觉统合训练结合语音训练治疗儿童功能性构音障碍的疗效分析[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8,40(1):55-57.

猜你喜欢
心理情绪满意度疗效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以苦参为主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补锌在小儿腹泻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2021国庆档总票房43.85亿元 满意度创历史新高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体育锻炼对成都市老年人心理情绪的影响初探
语言教学与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相结合的大学英语教学探索
心理干预在习惯性流产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浅谈心理情绪在歌唱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