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珊琼
摘要 自2005年以来,洛阳市九县及合并区先后实施了国家测土配方施肥资金补贴项目,开展了耕地地力和主要作物适宜性评价。在评价成果应用方面,引导开展了洛阳市种植业结构调整,在丘陵旱区逐渐形成了红薯、谷子、花生、朝天椒等耐旱作物特色种植带,收到了明显的成效,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关键词 地力评价;结构调整;价值量比
1 洛阳市耕地地力评价结果
如图1所示,按照耕地地力评价结果,洛阳市耕地分为五级。一、二级地占耕地面积的31%,集中分布在洛阳市的平原、丘陵、河流阶地等区域。该区域土层较为深厚,土壤主要属褐土、潮土、黄棕壤类型,质地主要为重壤土、中壤土,理化性状较好,保肥保水能力较强,农田设施齐全,灌溉保证率大于75%,机械化程度较高,是我市小麦、玉米和蔬菜适宜种植区,也是粮食高产稳产地区;三级地占28.1%,分布在丘陵山地坡下部、洪冲积扇中上部。该区域土壤主要属褐土类型,土层较厚,质地中壤、轻壤,水利设施不够健全,灌溉保证率在30-50%之间,是我市小麦、玉米主要种植区,也是粮食的主要产区;四、五级地占耕地面积40.9%,主要分布在丘陵山坡下部、冲洪积扇中上部,地势较高,土层较薄,农田设施差,地下水资源贫乏,灌溉保证率低于30%,土壤养分含量低,种植有一定面积的小麦、玉米,同时还有其它豆类、薯类等作物,部分地区发展有林果业。
2 种植业结构调整方向
从耕地地力评价结果可以看出,洛阳市四、五级耕地面积所占比重较大且主要分布在丘陵山区。洛阳市把此类耕地作为种植业结构调整重点,以耕地地力评价及红薯、谷子、花生、朝天椒等作物适宜性评价成果为依据,科学规划种植业结构。在确保粮食生产,稳定夏粮面积基础上,调整秋粮作物种植结构,发展适宜性秋杂粮作物面积。一是把高度适宜和适宜小麦种植的耕地类型,进行高标准粮田 “百、千、万工程”规划,并逐步实施,创建旱涝保收粮仓,确保口粮生产;二是把四、五级耕地勉强适宜、不适宜种植小麦的丘陵坡地调整为红薯、花生、朝天椒等作物种植;三是变对抗性种植为适应性种植,压缩玉米种植面积,扩大红薯、谷子、花生等种植面积;四是围绕城市建设和市场需求,大力建设苗木生产基地和蔬菜生产基地。
3 种植业结构调整取得的效益
洛阳市于2012年12月完成了全市耕地地力评价工作,依据耕评结果,结合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总体要求和各县市的实际情况,经过近几年来的发展,洛阳市种植业结构调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通过对洛阳市九个县(市)调整作物红薯、花生、谷子、朝天椒和绿化苗木与常规作物(小麦-玉米)种植的产量、价格、投入调查,计算出调整作物和绿化苗木以及对照(小麦-玉米)单位规模产出数据,列出推广成果与对照的单位规模产出价值量表(由于调整作物與对照在产量上没有可比性,因此用每亩的价值量进行比较),并计算出各调整作物2018年相比于2012年价值量的增减(见下表)。
从表1中可以看出,按照洛阳市耕地评价结果,把不适宜种植小麦-玉米的四、五级地调整为耐旱作物红薯、花生、谷子后,分别比对照(一年两熟的小麦-玉米)增加收入867.12元/亩、904.09元/亩、110.71元/亩,增产比例达到125.36%、130.35%和16.17%,2018年与2012年相比,分别共计增收4682.45万元、1356.14万元、675.33万元,效益显著。绿化苗木产业带,比对照增加收入6001.5元/亩,增产比例达859.2%,与2012年相比,共计增收333083.25万元,效益极为显著。仅2018年,四个产业特色带累计增收 339797.17万元。
4 种植业结构调整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思路
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不少问题:一是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旱区生产发展后
模小,多为零散经营,农业生产组织化水平低;三是农业从业人员科技素质、商品质量意识有待提高,农民耕作观念落后、接受新技术能力差等诸多不利因素制约发展。因此,持续推进农业种植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加大加强调整力度,是我市现阶段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一项中心任务。
根据我市农业发展的要求,未来几年种植业结构调整总的思路是:一是制定切实可行的布局调整方向和具体的实施方案,科学规划、统筹实施,牢牢把握住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效益这个中心环节,充分发挥区域优势;二是加大资金投入和政府扶持力度,加大新技术的推广,面向国内外市场;三是在项目带动、龙头拉动上下功夫,实施“科技、市场、名牌”三大战略,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种养业,持续调优种养结构、调强加工能力、调大经营规模、调长产业链条,实现粮食安全和现代高效农业相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