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进修
摘要:在“培养应用型人才”这一转型背景下,地方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更应该重视学生实践操作技能培养,而视觉传达专业毕业设计就是学生实践操作技能培养的最后一环,更是检验应用型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成果的重要途径。本文注重对视觉传达专业毕业设计教学困境的梳理,并提出解决教学问题的四点对策:一是分类指导、自主强化,二是多元化市场化选题、改革评分标准,三是激励专业教师建立企业合作通道,四是激励专业教师下沉到一线设计企业实践锻炼。
关键词:视觉传达;毕业设计;困境;对策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是视觉符号通过各种载体表现和传达信息的设计门类,其专业课程包括包装设计、标志设计、书籍装帧设计、广告设计、字体设计等。毕业设计旨在培养视觉传达专业学生综合运用专业课程知识,结合实际完成项目的设计能力,是地方院校培养艺术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毕业生进入职场前最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2014年2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做出“引导部分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战略部署,从此拉开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大幕。地方本科院校转型的目的在于培养应用型人才,解决好社会一方面人才供给过剩,另一方面人才的大量需求又得不到较好满足的现实矛盾。地方院校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着力为地方培养高素质人才。在“应用型”这一要求下,地方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更应该重视实践操作性,而毕业设计更是检验应用型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成果的重要途径。
一、视觉传达专业毕业设计教学困境
通过关注近来省内地方院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毕业设计创作和展览,发现许多新观念、新载体、新工艺在毕业作品中呈现,这是值得肯定的积极变化。笔者指导过多届毕业设计,近年来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毕业设计的教学方法、评价机制、作品效果等方面都有很大提高,不过也存在一些教学困境:
(一)学生设计基础能力有待提高
笔者在指导毕业设计过程中,发现百分之六十以上的学生对前期视觉传达专业相关课程知识掌握不够,设计技巧、规律几乎忘得一干二净,对后期毕业设计作品的完成有很大的影响。究其原因,不外乎是说自己没学好、老师没教好等等。虽然地方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入校时美术基本功和文化素质与专业院校相比一些差距,但是经过近四年的专业课程学习,不应该到最后还是懂非懂状态。如何让学生真正学好学懂包装设计、标志设计、书籍装帧设计、广告设计、字体设计等视觉传达专业课程,是地方院校艺术设计专业面临得非常严峻而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毕业设计选题与市场需求脱节
近几年来,纵观省内地方院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毕业设计展览,绝大多数设计作品都是以插画设计为主的衍生品,很少见到以品牌设计、包装设计、书籍装帧设计为主的毕业设计作品。由此可见,在“应用型”改革下,地方院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毕业设计选题不仅没有实质性改变,还走向另一个极端方向——单一性(主要以插画设计为选题)。插画设计只是视觉传达专业其中的一门课程,并不是视觉传达专业的核心课程,而且插画在设计行业中作为品牌、包装、广告等设计的辅助手段,插画设计师岗位市场需求并不强劲。如果让这种现象继续蔓延下去,必然导致毕业设计教学与衔接企业人才需求相脱节。
(三)学生设计实践机会渺茫
艺术设计作品最终要面向市场,符合生产和消费要求,设计师就必须熟悉相关的工艺、材料、流程及环节。毕业设计课程需要实物展出,实物的制作正是帮助同学掌握相关的工艺、材料、流程及环节等知识技能,培养实践操作能力的重要环节。在毕业设计中全靠指导教师讲述,让学生凭空想象,是难以达到教学效果的,到相关企业实践操作锻炼才是掌握相关知识技能的唯一途径。然而现实是地方院校地处三、四线城市,除装修装饰市场火爆外,视觉传达设计需求并不旺盛,导致相应设计企业数量少、水平低。地方院校与当地设计企业合作建立校外实践基地困难重重,学生无处实践操作现象普遍。
(四)教师设计实践能力有待提高
普遍缺乏既懂市场、又懂教学,还有较强实践动手能力的“双师双能型”教师是地方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师资现状。目前地方院校都在积极开展“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不过笔者认为很多都流于表面,并没有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艺术设计专业,对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要求较高,大部分教师从院校畢业直接到教师岗位,没有在企业实践经验。若干年以后,也不可能通过一两个专利、项目就变成具有实践经验的教师。如何解决“双师双能型”师资问题是地方院校的现实困境。
二、解决视觉传达专业毕业设计教学困境的对策分析
毕业设计教学困境的存在,已经对学生的设计能力培养、指导教师的课堂教学产生不良影响。运用型人才的培养,就是学生职业性、实践性能力的培养,所以解决毕业设计教学困境应该从提高学生的设计实践能力入手。
(一)分类指导、自主强化,解决学生设计基础能力有待提高困境
设计基础能力本应是在视觉传达专业课程中逐步培养的,由于“双师双能型”师资缺乏和学生素质能力良莠不齐,专业课程也难以保证学生真正掌握设计技能。特别对于地方院校来说,这种情况无法在短期内改变。在毕业设计前期教学时,可以通过分类指导、自主强化来提高学生设计基础能力。分类指导是指通过学生选题方向,再次讲授该方向的关键知识技能。自主强化是指要求学生短期内(2-3周)在设计网站学习优秀案例,在电脑软件上临摹优秀案例,来达到自我提升的目的。通过短期的突击指导和自我训练,学生在设计技能上基本具备开展毕业设计的条件。
(二)多元化市场化选题、改革评分标准,解决毕业设计选题与市场需求脱节困境
针对目前视觉传达毕业设计选题单一的趋势,可采取以下方式:一是指导教师在开题时段要求学生多元化、市场化选题。多元化指的是选题包含视觉传达专业所有专业方向,市场化指的是选题结合市场行业内需要的专业方向。多元化、市场化选题既能够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完成毕业设计,达到提升设计水平的目的;又能够与行业人才需求相结合,让学生毕业就能就业。二是改革评分标准。目前毕业设计评分标准主要以“设计展览效果好坏”为依据,导致学生为了顺利答辩,基本选择容易出效果的插画及衍生品为毕业设计选题。所以,改革评分标准势在必行,应该将毕业设计评分标准改为以“选题是否具有实践性、前瞻性和设计展览效果好坏”为依据。
(三)激励专业教师建立企业合作通道,解决学生设计实践机会渺茫困境
地方院校所在地视觉传达方向的设计企业规模小、对人才需求数量普遍较少,通过学校与企业在当地建立设计实践基地不切实际,可行的方法一是引导激励部分具有实践经验的教师创立设计公司、设计工作室等模式,通过市场竞争引入设计类项目,既可以服务地方企事业单位,又能解决学生设计实践难题。二是通过各种网络平台组织学生参与真实项目的比稿竞赛,同样能解决学生设计实践难题。
(四)激励专业教师下沉一线设计企业实践锻炼,解决教师设计实践能力有待提高困境
为了培养应用型人才,很多院校提出“校企互动、产教双赢”“双导师制、“实习顶岗制”等模式。但是对于地方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来说,由于师资结构、地域经济和行业规模等限制,上述模式基本属于空谈无法落地。比较可行的方式是培养提升专业教师的设计实践能力,然后反哺于教学实践中。一是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由于专业教师有教学科研任务,也关系到自身的收入,很少有教师真正脱产到一线设计企业实践锻炼。建立激励机制,让脱产到设计企业实践锻炼的教师收入高于从事教学的教师,会极大地提高教师脱产实践锻炼的积极性。二是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教师脱产后是否到设计企业实践锻炼、实践锻炼结束后设计实践水平是否达到既定目标、回校教学质量是否有明显提高等问题是监督考察重点。
三、结语
总之,作为与企业对接最紧密的教学环节,地方院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毕业设计还有不尽人意的地方,这对院校、师生提出了新的改革要求。不提倡高大全不合实际的教改模式,应该在客观条件下,立足地方社会经济和行业需求建立视觉传达专业毕业设计培养方案。利用自身师资和社会资源,将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全面提升毕业生的就业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