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声乐作为一种深度情感的灵魂表演,需要演唱者在声音进行技巧掌握的同时,通过发自内心地进行情感的感知和表现,才能够使声乐走进群众的内心。所以,歌唱者必须在声乐表演中正确处理情感的表达。本文就声乐表演中如何进行情感的正确处理和把握进行了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声乐;表演;情感;肢体;精神
一、前言
声乐是一种声音的艺术表现形式。歌唱者在声乐表演中只有做好歌唱技巧和情感的融合,才能够将歌曲所表达的内容准确地传达给观众。而只有倾注了情感的歌声才能够更加赢得群众的认可和喜爱。声乐表演与情感的传达是对歌唱的艺术性呈现。
二、声乐情感表达要紧贴歌曲内容
声乐演唱要首先对歌曲内容进行深度的情感剖析,要了解歌曲创作的背景、思想、所要表达的内涵。明确在歌唱表演时的主要表演方向。通过对作品内容的了解,要形成声乐表演的总体风格。在演唱过程中,要通过声调、节奏的变化性把握,使音乐所传达的重要思想能够得到真实的体现。比如在《阳关三叠》的古代琴曲演唱中,我们可以先了解诗句所蕴含的心境:“晓风明月依旧在,杨柳岸边谁人舞”这体现了王维面对朋友离别时的哀伤心境。而其中的“劝君更饮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也更进一步的道出了王维对朋友的依依不舍离别情。所以在进行《阳关三叠》的整体演唱中,对音调的把握应该是以悲凉为基础,才能够使其不惜离别的情感得到正确表达。对于声乐作品的演唱,表演者需要注重内容与情感的统一性表达。这需要表演者要对曲谱内容进行认真分析,对情感上需要通过长短节奏进行表达的要反复练习,确保每一个音符都能够准确的表达。通过曲调和歌曲内容的对照,要对作词者的潜在思想进行挖掘。表演者要结合对生活的现实感受,使声乐作品能够比较形象的表达情感。
三、声乐情感表达要注重与肢体语言的一致性
歌唱者在进行声乐表演时,还要注重肢体语言上与歌曲所表达情感的统一性。只有外部动作和内心情感能够一致,才能够实现歌曲表达的平衡。所以,声乐表演者要在完成日常演唱技巧与发声的基础训练同时,还要结合所演唱歌曲的情感进行肢体语言的训练。就像托尔斯泰所说,任何艺术表现都需要创作者能够以深入艺术体验做基础,这样才能够实现声音动作的完美性情感传达,而这就是要求情感传达与肢体语言的内外一致性。比如在《洪湖赤卫队》的舞台剧演唱时,声乐演唱者不仅要对歌曲所蕴含的真正含义进行准确的歌唱,同时也要在舞台上注重通过服装、肢体等形成对故事深层次的理解展现,将革命战士内心的愤怒与坚决进行表达。并能够通过肢体和声音来将战士的坚毅、敢于奋斗的决心进行表达。所以对歌曲内容的表现上,还要注重歌曲所创作的背景以及生活实际。演唱者对于肢体与情感的统一,要在演唱之前将自己的情绪调整到乐曲中。并能够根据节奏的变化实现自己准确的肢体表达。比如在《我的士兵兄弟》歌曲演唱中,当出现了抗洪抢险的音乐和情景时,解放军战士忙碌的身影和风雨中解救群众的画面正是表演者通过肢体来进行音乐情感的表达。
四、声乐情感表达应体现时代特征
声乐的表演需要同所处的民族时代特征进行深度融合,这也是声乐表演在文化传播中的重要力量。作为声乐表演者,首先自己要有深层次的文化修养,能够理解声乐作品所蕴含的重要思想和丰富情感,在舞台上以准确的声音和协调的动作来完成情感的有效传达。比如在《今夜无人入眠》这首歌曲的演唱时,这首歌曲蕴含着较为丰富的东方和西方文化以及比较复杂的音乐形式。所以在演唱时,应该注重将歌词内容与东西方相关的风土人情等进行一些结合。另外,通过对以往成功的声乐演唱来看,大多都因其蕴含着较为深厚的民族情感和时代特征。这是因为符合时代的表演才能够迎合当前的人民群众心理,所以在声乐表演中,必须将民族时代等元素符号纳入情感表达中。比如,而时代特征的表达,就需要准确进行声乐内容的分析,而不仅仅是演唱者单纯的演唱技巧。在自我情感调控的基础上,结合民族时代特征进行作品的深度统一,使演唱的歌曲能够符合时代精神。比如。韩国的音乐多体现欢快活泼的节奏感,而日本的向来是低沉中略带一丝丝的忧伤,印度的声乐表演始终是载歌载舞的欢快局面为主。这些都与每个国家的民族特征有一定的联系,而演唱者只有准确把握民族特征才能够更加符合大众需求。
五、结语
总而言之,情感表达在声乐表演中非常重要。情感表达中注重从对歌词的理解进行肢体及动作的协调以及对民族精神的内容把握。在声乐表演上,演唱技巧和发声都只是外在的技术。而只有通过合理的情感与肢体动作的处理,才能够使声乐达到更加准确的表达,才能够让音乐作品具有灵魂。所以作为声乐演唱者,一方面要注重演唱技巧,另一方面要深度进行歌曲蕴含思想的表达,这样才能够使声乐更引起群众的共鸣。
參考文献:
[1]王治国.声情并茂神形兼备—试论声乐表演艺术中的情感处理[J].艺海,2007(03):50.
[2]舒曼.简述声乐表演实践在声乐学习中的重要性[J].黄河之声,2016(06):71.
[3]姚泽琪.浅谈声乐表演中的美学思维[J].北方音乐,2019,39(10):242-243.
作者简介:葛文光,安徽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