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淑姚
“和美”的核心理念就是以和施教,以美育人,让每一个学生都主动愉悦、多元发展。基于此,我校数学科组提出要做强“玩出名堂”的数学游戏课程,以游戏为载体,把“游戏动机”转为“学习动机”,把学习的“外在动机”转为“内在动机”。
喜欢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我们以学校“1+5+X”和美课程建设体系为抓手,以“国家数学基础课程”为本,以“游戏”为载体,提出“1+2+M”数学游戏课程。“1”是优质落实国家基础课,在基础课中渗透有趣生动的游戏环节;“2”是项目游戏,坚持每学年每年级开展2项专题游戏课程;“M”是由“1+2”创生的游戏与学科相结合的数学课程,如平板游戏课、数学魔术等。通过开设专时专用的游戏课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思维,开发大脑。
1. 成立游戏工作坊,让游戏开展有方向
我校最早尝试研究游戏课程的陈桂玲老师,是一个疯狂的数学游戏迷,学校请她牵头成立第一个数学工作坊——“和智”数学游戏工作坊。在她的引领下,我们抓住外出学习的契机,走出去,引进来,巧研发,为学生带来了多种有趣的数学游戏化的尝试。工作坊的启动,充分发挥了优秀教师的帮带和引领作用,为年青教师提供先进的教学理念,更丰富的教学手段,更广阔的展示平台,更多元的交流互动。数学教师队伍素质整体提升,更好地促进了师生发展。
2. 与国家课程结合,让游戏开展接地气
每个学期初,我们对整个学期的课程进行整体规划,开发、设计与教学内容相融合的课堂游戏,如课前热身游戏、情境类游戏、操作类游戏、竞赛类游戏等。针对一年级《2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练习课,我们设计了课前三分钟游戏“抢扑克牌”:两人同时出一张牌并进行加减法,先算出答案的为胜者。这个游戏不但带领学生很好地复习了计算方法,锻炼了计算速度,还大大地调动了学习热情,使学生以高涨的热情投入课堂。
如何把国家数学课程与游戏有机结合,把教学内容融入新颖有趣的游戏之中,变单调、重复、类同的数学学习为游戏活动,变静态的课堂教学为动态的数学活动,进而使学生在玩中学,在玩中获取知识,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图形的旋转》一课,在传统的教法中,此类课程往往是抓住旋转三要素——旋转中心、方向、角度有序展开,借助钟面按部就班地授课,但学生往往印象不深,体会不透,感悟不到位。李凤仪老师大胆尝试,把教材例1作为新授后的练习来处理,从转盘出发,明确旋转中心,从转盘深化,理解旋转特性。以“幸运大抽奖”的形式贯穿全课,以“游戏”为抓手,通过发号施令、幸运数字我来猜、火眼神判、自我挑战等游戏环节,一步一步亮出旋转的三要素,学生自行感悟旋转的特性与性质。各种精彩预设,道出一节扎实灵动、精彩纷呈的数学课。本节课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重点把握到位、难点突破成功,创新有效。
其他老师也积极尝试不同的游戏课例研讨,如温少航的《幸运数字BINGO》、刘铭炜的《听牌术》、叶巧群的《三角形的分类》、陈静仪的《角的初步认识》、莫晓君的《找次品》等。调动学生多感官地参与学习和探究,用游戏形式创造了一个宽松、开放的学习环境,牢牢吸引学生注意力,不拘一格地敲开学生智慧的大门,让数学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我们也把科组的游戏教学案例整理成册,形成教学案例集,并着手编写校本教材。
3. 引进专项游戏学具,让游戏开展更高雅
玩具学具如何进课堂?还能怎么玩?如何拓展?我们围绕此精心設计教学活动,让学生爱上数学,为普通学生打造学习平台,为尖子生打造展示舞台。我们根据各年龄段特点设计了不同的项目游戏(见表1)。这些游戏中,有的是对传统游戏的改良,有的是益智游戏的数学化创造,帮助学生在游戏中享受手脑并用的乐趣,提升学习力。例如,二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贪玩、求知欲较强,对于新事物的兴趣浓厚,喜欢空间感比较强的物体和颜色鲜艳的图案等。根据这些特征,我们确定“百变扣条”为二年级的专项游戏项目。
1. 根据学校的统一安排,每周每班有一节游戏课,由各班的数学老师在该时段开展数学游戏课程。
2. 每周五下午的走班课时间,高、中、低段的数学游戏课程都有专业的负责老师,面向特长生个体,进行游戏特色社团培训。
3. 围绕主题研讨、素养培养、活动展示、家长评价四方面进行项目推进。(1)定期围绕游戏课程开课研讨、讲座培训,鼓励老师们上研讨课。(2)每学期第16周定为数字素养考核月,全校对游戏项目进行考核。(3)举行第一届和第二届游戏活动展示,分别有学生专场和家长专场,并邀请专家、领导、同行莅临指导。(4)数学老师和家委会委员都可以成为数学游戏辅导员,负责发动、组织、协调家长参与游戏活动,推进游戏家校融合之路。
接下来,我们将以数学游戏课为着力点,按照“科学规划、顶层设计 、整体推进、分步实施”的发展思路,逐步完善游戏课程架构,开发游戏教材,进一步融合资源,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包括计算能力、创新能力、问题求解能力、决策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等,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