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工程专业教学模式探究

2019-09-27 06:38徐良杰周若男
新西部·中旬刊 2019年7期
关键词:专业教学交通工程教学模式

徐良杰 周若男

【摘 要】 本文在比较分析传统教学模式与网络教学模式的优缺点的基础上,基于交通工程专业特点及需求,运用动机理论的作用机理,从需求和刺激两方面共同作用角度,提出了线下案例实战+线上基础知识的教学模式,以期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 交通工程;专业教学;教学模式

交通工程专业作为一个新兴学科,具有系统性、综合性、交叉性、社会性、超前性和动态性等特点。其专业特点要求交通工程专业的学生具备解决实际复杂问题、动态分析和应变能力。交通问题的本质在于交通流相互之间的冲突,而交通流“月不均、日不均、时不均”的特征增加了问题的复杂度和多样性。解决交通问题需要管理规划人员对症下药,首先找到交通问题的本质,其次作针对性规划管理。局限于书本的知识无法满足现代交通发展的需求。面对交通规划与管理这样动态、复杂的问题,在学好专业知识之余,学生更需要的是汲取高校教师们多年来的实战经验。而对教师们来说,系统彻底地讲解好一个实际交通案例需要充足的教学时间。因此,“线上”+“线下”的综合教学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时代的进一步发展,除了考虑师生的学习需求,网络教学平台下一发展阶段将具有标准化、强开放性、个性化、智能化、高级智慧共享、分布式知识建构的明显趋势和特点外,[1]现阶段网络教育平台使用率低,学习效率不高的缺点也亟待解决。调查表明,虽然网络平台的综合使用率不高,但使用的学生大部分都能坚持看完一门或更多的课程。[2]因此,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也十分有必要。其中,平台的知识建构对学生的使用情况起重要作用。下文将结合动机理论,从需求和刺激角度重构网络教育平台关于交通工程专业的知识体系。

一、教学模式对比

1、传统教学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由“师”向“生”、自上而下的专业知识的灌溉是教师的主要授课方式。受专业特点和实际需求的影响,交通工程的专业知识往往多而杂。教学过程好似一杯淡而无味的水,让学生觉得索然无味。

在我国社会、经济、交通等各方面飞速发展的时代,市场对人才的要求也是越来越严格,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技能越来越多。与此同时,现代高校却由于教学改革,每个专业都有总学分和总学时的要求,使得理论课的课程学时数在不断被压缩。这种客观存在的因素使得教师把教学内容分成三六九等,在有限的学时内将最基本、最需要的知识教授给学生,而舍弃了更多精彩却费时的内容以及教师们从多年实战经验中总结而来的体会与技巧。课堂成了大量简单理论知识的单向灌输。学生不可能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完全掌握教师所传授的知识,更不要说对知识融会贯通。同时,重理论、轻实践,使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不到锻炼,学以致用难以实现。

2、网络教学

以学生为中心的网络教学结构始于九十年代,随着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日益普及(特别是基于Internet的教育网络的广泛应用)逐渐发展起来。[3]网络的发展为多媒体信息的传播提供了广泛的空间,给学生带来图文并茂,声像并举的数字化、生动、形象、直观的教学资源,提高了教学质量。

但目前大多数网络教学平台的使用率仍不理想。有调查对在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抽样访问,结果显示被调查学生访问网络教学平台的主动性较差;被调查学生通过网络教学平台辅助学习的效果较差。[4]

广泛认为,动机是驱使人从事各种活动的内部原因。把学生主动访问和有效使用网络教学平台看作动机导向的目标,那么动机的产生和机制就是影响网络教学平台使用结果的直接因素。下文将基于动机理论优化交通工程专业的教学模式,改善传统教学和网络教学的学习效率和使用现状。

二、交通工程专业的教学模式

1、教育模式

传统教学模式由高校教师面对面向学生传授知识,学生吸收知识的效率较高,且方便学生直接向老师提出疑问。而网络教学平台整合各种教学资源,不受时间限制,留给学生较大的自主学习和想象空间。为改善教学效果,必须加快“线上+线下”综合教学模式的建设与创新,以结合传统教学模式与网络教学模式的优缺点,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构建更能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教学体系。

2、教学内容结构

网络教学平台本身是一个教学辅助工具,当其使用率和使用效果不符合预期,不具备提高教学效率、提高学习质量、提高学习的灵活度等作用时,我们应重新考虑网络教学平台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关系和两者教学内容的构建。

动机理论认为,动机产生的原因有两个,一是需要,二是刺激。也就是说实际的学习需求(需要)和学校的学习要求(刺激)构成了学生使用网络教学平台的动机,进而在一系列的心理活动驱使下完成使用网络教学平台的动作。具体过程见图1:

因此,基于动机理论的作用机理,提高网络教学平台在教学中的“有用性”的举措可概括为两部分:(1)增加网络教学平台使用的需求;(2)严格网络教学平台使用的要求。

就交通工程专业而言,我们将专业知识分为两个板块:基础知识与案例分析。目前,多数教师由于学时限制,在课堂上仅向学生教授专业课的基础知识,而有选择地忽略了实战经验的传授。而网络教学平台上分享教学资源的仍旧是面授中使用PPT及相关教学视频。因此,产生了大量教学资源的重复与浪费,同时,降低了课堂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削弱了网络教学平台的使用需求。如何利用有限的学时和网络教学资源将两种教学模式完美融合,满足学生的最大学习需求呢?

在学生有一定专业素质的前提下,由案例引入,教师根据实际交通情况,分析问题,讲解改善措施;课后布置相关研究任务。由于课程考核的强制要求,学生在实际学习需求和学校要求刺激的双重作用下使用网络教学平台,并为完成研究任务,主动学习网络平台上共享的专业基础知识,提高网络教学资源的利用率。如此,在需求与刺激的共同作用下,引导学生产生使用网络教学平台的动作,既在教学平台学習了专业基础知识,又在老师的教导下进行了实际案例的研究。在考虑交通工程的专业特点的基础上,线下案例实战+线上基础知识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了两种教学模式的优势,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总结

本文介绍了传统教学模式与网络教学模式的优缺点,通过对交通工程专业特点及需求的论述,基于动机理论的作用机理,从需求和刺激两方面共同作用角度,增加网络教学平台使用的需求,严格网络教学平台使用的要求,提出了线下案例实战+线上基础知识的教学模式,为交通工程专业教学模式的改革提供了方向。

【参考文献】

[1] 冯小燕. 大学生基于“网络公开课”学习的现状调查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5.

[2] 刘伟军,杨阳,张君涵,杨航,李明丽.学生视角下网络教学平台的利用现状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13,22(06)143-145.

[3] 王兴举,高桂凤,赵琳.浅议交通工程专业网络教学[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9(10)214.

[4] 谢晓林,余胜泉,程罡,黄烨敏.网络教学平台的新发展[J].开放教育研究,2007(05)12-25.

【作者简介】

徐良杰(1968—)女,湖北武汉人,东南大学博士,教授,区域与城市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交通信息与控制、智能交通基础理论.

周若男,本文通讯作者.

猜你喜欢
专业教学交通工程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增强现实技术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
职业技能竞赛促专业教学考核体系的构建
提高交通工程机械管理与维护工作的措施探究
新课程理念下中职机械专业教学探索
参与式教学在学前双语专业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