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虹烨
胸部手术是临床中十分多见的一类手术,胸部手术的操作程序比较复杂,手术时间比较长,手术期间产生的创口面积大,所以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容易产生严重应激反应,对于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胁[1]。以往的胸部手术多采取全身麻醉,此种麻醉措施可以获得麻醉效果,但是产生的不良反应比较严重,对于麻醉效果和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影响,所以临床中针对接受胸部手术患者,为其选取理想的麻醉措施,不但能够提高麻醉效果,还可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出现风险,减少患者的应激反应。随着现在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在临床胸部手术中获得了较为广泛的应用,此种麻醉措施能够保障手术安全性,减少患者的应激反应,确保患者循环功能稳定,降低患者疾病恢复时间[2-3]。本文选择本院收治的接受胸部手术患者60 例,采取数字法加以分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单纯全身麻醉,研究组患者接受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现做如下汇报:
选择本院2017 年7 月—2018 年10 月收治的接受胸部手术患者60 例,采取数字法加以分组,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接受胸部手术患者全部排除精神疾病、意识障碍、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患者;对照组患者接受单纯全身麻醉,研究组患者接受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对照组患者中最小年龄31 岁,最大年龄81 岁,平均(58.4±9.4)岁,其中接受肺段切除术患者18 例,接受肺大泡切除术患者4 例,接受食管手术患者6 例,接受纵隔手术2 例;研究组患者中最小年龄20 岁,最大年龄84 岁,平均(62.0±8.8)岁,其中接受肺段切除术患者13 例,接受肺大泡切除术患者4 例,接受食管手术患者8 例,接受纵隔手术5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两组患者全部接受胸部手术,研究组患者在全身麻醉前先进行硬膜外麻醉:患者保持侧卧位,在患者的T7-8 间隙开展硬膜外穿刺,注射1%利多卡因3 mL 后观察5 min 无全脊麻反应,再次注射2%利多卡因5 mL,当患者硬膜外麻醉完成之后,采取和对照组同样措施施行全身麻醉[4-5]。
对照组患者行单纯全身麻醉:为患者开放静脉通道,注射丙泊酚,剂量为2.5 mg/kg,注射芬太尼,剂量为4 μg/kg,顺阿曲库铵,剂量为0.2 mg/kg,药物使用剂量依照患者的实际麻醉效果进行调整,麻醉诱导之后施行气管插管和常规通气,患者麻醉维持措施为静脉泵注瑞芬太尼与异丙酚,同时吸入七氟醚,间断给予顺阿曲库铵[6-7]。
记录两组患者手术之前10 min、手术开始后10 min 以及手术结束以后10 min 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心率(heart rate,HR)等指标改变情况[8-9]。记录两组患者手术之后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意识恢复时间以及拔管时间。
利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加以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接受不同麻醉措施之后,手术开始10 min 以及手术结束10 min的SBP、MAP、DBP、HR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两组患者手术之后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意识恢复时间以及拔管时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各项观察指标比较()
表1 两组患者各项观察指标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 <0.05。
表2 两组患者手术之后苏醒情况比较(min,)
表2 两组患者手术之后苏醒情况比较(min,)
胸部手术一般包含胸腔闭式引流、各类心脏手术以及肺癌切除术,接受胸部手术患者需要施行全身麻醉,指麻醉药物通过患者的呼吸道、肌内注射以及静脉滴注使麻醉药物进入患者,患者出现意识丧失、骨骼松弛以及感觉消失,会引发患者神经中枢出现短暂抑制,从而引发神经阻滞。临床中较为多见的胸部手术一般时间比较长,患者创口面积比较大,手术期间患者容易产生应激反应,血压以及心率水平产生波动,严重者会威胁到患者生命[10]。文献资料显示[11],胸部手术期间,控制应激反应出现的重点为保持机体功能稳定性,以往治疗期间一般施行全身麻醉,麻醉效果受到限制,所以寻找能够有效防止应激反应的麻醉措施十分重要。麻醉一般分为全身麻醉以及局部麻醉,麻醉药物浓度和患者中枢神经抑制程度密切相关,能够加以控制与调节,在药物代谢之后,患者神智慢慢恢复清醒,各类反射慢慢恢复。硬膜外麻醉可以发挥扩张血管和降低心脏负荷的作用,防止心脏回流血量升高与肺动脉压升高,确保机体功能稳定性[12]。
综上所述,针对接受胸部手术患者,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效果较为理想,可以保持患者各项生理指标的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