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诒让与晚清地方教育的转型

2019-09-27 02:08黄顺顺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中国语言文化学院浙江绍兴312000
名作欣赏 2019年23期
关键词:学堂教育

⊙黄顺顺[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中国语言文化学院, 浙江 绍兴 312000]

一、普通学堂的兴起

(一)普通学堂的建立

庚子国变后,清廷重议变法,施行“新政”。著名的“江楚会奏变法三折”中,设文武学堂、酌改文科、停罢武科与奖励游学这四条与教育相关,事实上成了此后教育改革的一份纲领性文件。不久各省府州县之书院被改为学堂。据《温州瑞安县城内教育区所表》统计,至1903年,瑞安已有“普通学校”一所、“小学校”五所(包括四隅蒙学堂与速成公塾)、“女学校”(女学蒙塾) 一所、“实用补习学校”三所,在癸卯学制全面得到落实(1905)之前,学堂事业即已初具规模。学堂兴学之风蔚起,获得前所未有的合法性,但办学质量之法还未出炉。1901年,孙诒让受盛宣怀、费念慈之托,撰成《变法条议》上呈朝廷,后更名《周礼政要》,以普通学堂之名刊行流传外地,同时又作为学堂教学用书。普通学堂及当时的其他学堂与学计、方言二馆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们已不是一类试图在新学与旧制的罅隙中谋生存的专业培训机构,而是一类试图迎接新制度递嬗的、带有过渡特质的综合性教学机构。之前学计馆、方言馆并不兼及其他一般书院私塾的教学内容,双方功能各异,唯求互补。

(二)普通学堂的过渡阶段

在1905年诏废科举之前,全国兴学的质与量远未达到预期水准,且孙诒让等地方士人也不是能直接参与设计国家制度的官僚,因此其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如国内与学堂配套的师资训练一时难以跟上,导致不光学生有留洋的需要,教师也颇有此需要。进入学堂阶段后,瑞安普通学堂的理化科迟至1904年仍因缺乏合格师资而无法开课。若聘请外人则恐价高人难留,孙诒让等只得另行设法,靠安排出国留学来养成可以长久使用的本地师资。于是,在科举废除之前,瑞安这个浙南小邑已通过上海、杭州等中转站,粗略搭建了一条由县级地方延及海外的培才路线。这一略显“国际化”的路线将—些地方高才生或教员输送出去,使之有可能接触更多更系统的异域新知,进而将自己塑造成为全省乃至全国意义上更优秀全面的人才。

然而留洋本身不能取代旧制,归国人才在新的教育制度下往往才有较大的发挥空间。而且,由于国家其他制度改革赶不上教育领域的速度,这一发挥往往仅能体现在考场上,科举废后,通过优拔贡等各项考试或无须考试的大量官绅仍占据要津,多数留学生要想在体制中担任举足轻重的职务,实属艰巨。不仅如此,鉴于尖子生与幸运儿只是少数,这里还应涉及新旧制度下学子不同的求学成本问题。 瑞安的情况也多少反映了这一问题,学堂及地方公款有限,留学生大部分为自费生,且有相当一部分为望族子弟。而留学欧美较之留日要昂贵许多,其中如项骧之所以能留美深造,也主要是因有堂叔项湘藻的出面资助以及项湘藻、项崧为首的项氏家族。而其他人已过入学年龄,或本不愿入“小邑”学堂,另一面又没有足够的财力与机会踏出国门,就只能朝“向外”的第一梯级努力,即通过亲戚师友东挪西凑筹集私资,投考杭州、上海、京师等国内大城市的学堂。

旧历年底,普通学堂即告停办,原址改设县城公立高等小学堂。这一过渡性质的教育机构,便在自身问题凸显以及新制即将全面渗透地方的同时,结束了自己承上启下的历史使命。

(三)孙诒让教育近代化实践的不足

孙诒让的《周礼》 《墨子》研究集前人之大成,是清代汉学的余晖,也是古文家通经致用的体现。在清末维新人士中,较之侧重移植西学的严复、梁启超,虽本质上与康、梁等人的维新思想无异,但孙诒让的经世思想还包裹在厚重的学术外衣下,带有传统经世之学的色彩。孙诒让对西方文化的认识,具有明显的“西学中源”特征,既体现了他的历史局限性,也可见他总体居于传统文化营垒的基本格局。

除此之外,统治阶层仍对中国传统书院教育难以取舍,特别是当中国遭遇到“三千年未有之变局”的时候,统治阶层还在争论该不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国人潜意识中还是认为中国传统教育和文化优于西方,仅仅只是科学技术有所欠缺。

二、对近代教育的实践探索

在时代大变局和西学东渐洪流的席卷下,孙诒让清楚地认识到西方在数理化等专门学科上领先于中国,且他又认为中国科技的落后并非是国人“智识”上不如西方,他意识到要改变落后局面,必须要向西方学习。算学、职业教育、社会教育及地方教育这四方面的改革是孙诒让在浙南地区对教育进行近代化改革的方向。他作为兴办新式教育的主力军,对浙南地区的教育起到了开风气的作用,并成功地给浙南新式教育带来了飞跃式的发展。

(一)提倡算学

孙诒让起草的《瑞安新开学技馆序》 一文中有提道:“学计馆之开,专治算学,以为致用之本,盖古者小学六艺之一端。而造乎其微,则步天测地,制器治兵,厥用不究。”此外,他还曾说道:“泰西一切政教理法,无不以数学为根底”,“今西人所为狭其长以雄视五洲者,盖不外是”。由此可见孙诒让对算学十分重视,他开设的学技馆在教学上,不仅要求学生精通历算,掌握一定的专门技术,还要求学生具有以天下为己任、立志变法图强的抱负与宏愿;在课程上,学技馆设有中外算学、物理、化学、体操等广泛的近代学科课程,除此之外还购置相关的西学书籍、挂图和仪器设备。

(二)发展职业教育

永嘉学派中“经世致用”的事功思想对孙诒让的影响重大。永嘉学派“皆通经学古可施于世用”,反对空谈义理,重视研究社会经济问题。正是这种治学方法使其新学能够较多地联系实际,倾向实学,从而更重视职业技术教育。孙诒让创办的“温州蚕学馆”是其从实际出发办职业教育的开端之举。当日本从国外引进新的养蚕方法,中日蚕丝业拉开明显差距时,孙诒让集合同人,重加研究,专设学馆,招生肄业。搜集历来相传之中国种桑养蚕旧籍,兼采近时新译出版之法、意、日本各国蚕桑学书,作为教材,以资教习,附辟广场,以供实验,使土桑劣种逐步改良,多病蚕身,随时治疗。孙诒让还曾建议开办水利学堂,他认为水利失修是影响农业收成和国家税收的重要因素。

在孙诒让的积极倡导下,瑞安掀起了一股创办职业教育的小高潮。

(三)发展社会普及教育

在孙诒让所倡导的社会教育中,他尤为关注的一是女子教育问题,二是破除迷信以兴科学问题。

孙诒让在宣传女子教育方面是颇费心计的。他不仅强调女子应放足与男子一并驰骋并驾,一起建功立业,最重要的是他还认为妇女的真正解放是打开禁锢妇女身心的传统枷锁,给她们与男子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在他看来,“国民分子,男女皆然,不应男修学而女失业”,而应“男女平等,咸得入学”。在他的大力宣传倡导下,浙江女子教育有了深刻的变化,到光绪三十四年,全省已建有女学四十六所。

另外,孙诒让深感迷信之风在我国沿袭甚久,但他也清醒地认识到迷信在短时间内很难一下消除,所以他采取了两种方法:一是在新式教育中让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接受新观念、新思想。二是大力开展社会教育,如成立“瑞安演讲会”“温州通俗教育会”等社会机构,向广大民众宣传普及科学知识、扫除迷信思想。这些措施无疑扩大了新式教育的影响力,使“兴教强国”的变法思想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

三、孙诒让对教育发展的影响与意义

(一)教育近代化

在同时期,除了孙诒让之外,还有一大批地方文人、知识青年为教育转型而奋力拼搏。中国近代史初期,面对西方文化的侵入,最早的有识之士便提出“睁眼看世界”“师夷制夷”的主张。19世纪60年代初,随着清政府中的改革派兴办洋务,中国近代化正式起步,发展新教育也提上日程,这无疑是教育发展的一个良好开端。

1862年,近代第一所新式学校京师同文馆诞生,它被视为中国近代教育的起点。洋务派积极推进教育改革,先后创办了外语学堂、船政学堂、矿务学堂、机械学堂、电报学堂、武备学堂等新式学校,并向国外派遣留学生,使近代教育第一次出现较大发展,培育了新人才,一定程度上转变了社会风气。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也是中国走向世界的开端。近代新教育的发展对此亦有促进作用。

近代教育第二次较大发展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甲午中日战争后,面对民族危机的严峻形势,社会各界有识之士表达了发展教育、民族自强、与列强抗争的强烈愿望,近代教育又出现较大发展:1895年,王文韶、盛宣怀在天津创办西学学堂,这是近代官办的第一所学堂,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史的大事件;1897年,盛宣怀在上海创办南洋公学;1898年戊戌变法中,光绪皇帝批准设立京师大学堂,同时颁布了一系列文化教育改革措施,促进了社会风气的变化。此后几年中,除京师大学堂重新正式开办外,许多省相继建立了大学堂,这是中国开办大学最多、最快的时期。此外还有几件很有影响的举措:1902年,清政府制定《钦定学堂章程》;1903年,又制定并正式颁布《奏定学堂章程》,这是中国近代第一次制定国家教育体系。1905年9月,在袁世凯、张之洞等人联名奏请下,清政府终于下令废除科举制,产生了积极影响。

由此可见,教育的发展进步始终与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相关联,并为社会变革做出了重要作用。近代中国,教育的发展提高了国人的素质,这就为中国走向近代化打下一定的基础,促进了社会方方面面的变迁。不仅如此,人的素质的提高也直接推动了反帝反封建斗争。过去列强用炮舰打我们,现在我们学会制造炮舰抵抗侵略。另一方面,由于人们觉悟水平提高了,认识到中国落后不仅仅在器物上,还在制度、文化上。因此有维新运动、革命运动、文化运动相继发生,使反封建斗争不断发展。相反,如果国人的素质觉悟没达到应有的水平,反帝反封建都会是无力的,或者可能出现偏差。

(二)教育现代化

邓小平在改革开放之初,为景山学校题词时所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主张,其中“面向现代化”是后两个面向的前提和基础,其实质是要使我国的教育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因此被认为是最基本和重要的一条。但是,关于教育现代化的内涵,无论邓小平的题词还是高层文件都没有给予阐释和界定。因此,我们后人对教育过去历史的探究以及今后的历程探索,具有极大的研究价值与实践意义。

从晚清到近代,从近代到现代,实际上,我们可以将科举改废、学堂兴起这一过程在某些地域空间内的投影前后对照着看,正是从科举中孕育出的反科举的力量,最终促成了府县地方由旧学旧制向新学新制的转变。地方士人在教育转型中的“趋新”对我们如今教育界的改革与进步具有启迪作用。

以孙诒让为代表的地方士人、知识分子,为挽救中华民族的厄运,在“教育救国”思想的感召下,奋斗不已。反观现在,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是我国的重要战略,发展教育,重视人才,是一个国家真正可以长久不衰的重要因素。今天,为了民族的振兴和国家的富强,同样需要一代又一代的知识分子,以先人为榜样,脚踏实地,为实现“科教兴国”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教育现代化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是面向未来的,不断进步的,教育质量不断提高、教育公平逐步实现的过程。除此之外,教育现代化过程还是一个不断实现升华的过程,其所获得的教育现代性是带着鲜明时代特色的现代性。中国教育要放眼世界,要跟上世界教育的发展,从而使中国教育越来越强大!

① 参见苑书义等编:《张之洞全集》第2册(奏议),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393—1406页。

② 陈国庆、刘璧:《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③ 陈东原:《中国教育史》,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④ 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⑤ 孙延钊:《孙诒让书札辑录(中) 》,《文献》1987 年第 4期。

⑥ 童富勇:《孙诒让与瑞安学计馆》,《浙江学刊》1987年第6期。

⑦ 童富勇:《孙诒让教育思想评述》,《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1期。

⑧ 童富勇:《孙诒让与我国近代早期职业教育》,《教育与职业》1986年第5期。

⑨ 田正平:《中国高等教育百年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⑩ 田正平:《中外教育交流史》, 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11] 陈学恂:《中国教育史研究》,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猜你喜欢
学堂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漫学堂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
森林学堂
宝宝国学堂
宝宝国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