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月玲
摘要:新课改下物理教学重点是发展核心素养,而实验在这门课程中占据重要地位,所以就要以其为抓手,通过创新方法,促进学生知识、能力以及科学素养的全面发展。本文简要介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问题,针对新课改下如何改进与创新教学,提出一些策略。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改进与创新;策略
实验在物理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实验不仅能激发课程学习热情,使得学生理解物理知识,增强其动手做实验能力,还能有效促进科学素养发展,为我国科研事业培养需要的动手型和创新型人才。新课改要求物理课要借助于实验,实现以上所说目标,而传统物理实验教学存在滞后性,难以完成学科育人要求,所以当下必须在研究基础上,做好实验教学改进与创新,强化课堂效益。
1 物理实验教学存在问题
物理是初中生刚接触一门课程,学生能否学好,与兴趣有直接关系。实验是这门课程重要一部分,除了能唤醒对学科热情,培养学习主动性,还能借助于实验让学生了解物理知识和现象,明确这门课程与生活联系,增强动手实践能力,促进科学素养发展。物理实验极为重要,但是这个部分教学却有很多不足,首先表现在课堂教学中经常会讲实验,如同走过场,无法满足学生好奇心,使其不能参与到实验中去,对物理知识认知就会出现问题。物理实验按部就班,缺乏探究性,而且与现实生活关联性少,难以有效激起实验兴趣,导致其缺少动手自觉性。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演示多,忽视学生主体性,其在过程中思考不积极,从而影响物理创新意识发展。
2 物理实验教学改进与创新策略
2.1 引导学生自主进行实验探究
初中学生刚接触物理,对这门新课程拥有一定好奇心,教师要利用好学生这个心理,并满足其表现自我的需求。实验教学中留出学生自主操作空间,以激发其对实验兴趣,使其在探讨物理奥秘的同时,喜欢上这门课程,具备持久且稳定的学习动机。引导学生完成课本上物理知识学习后,要求其开动大脑,发挥创新力,自主进行物理实验设计,培养实验探究能力,使其形成科学素养[1]。
以重力部分为例,事先让学生准备实验所要使用的小球。学生学习重力方向知识点的过程中,使其自己去抛小球,需要进行平抛和竖直抛,同时还要使小球自由下落。学生在亲身操作中,就能感受到重力,同时明确其方向。又比如在学习“光的直线传播”这部分内容,实验教学采取分组办法。要求学生提前准备易拉罐,要有高度,如果找不到可将一个放在另外一个上面。小组成员把易拉罐摆放在桌子中间,在四周放在燃烧的蜡烛,然后让学生认真观察,看看易拉罐影子有什么样的变化。这个期间学生就会了解,光为直线传播,自主操作认知更为深刻。学生亲身参与物理实验,除了能满足好奇心和求知欲,还可让物理学科变得有趣,使其具有浓厚学习兴趣,学好物理就变得简单起来。
2.2 物理实验生活化
物理学科有一个很大特点,那就是实用性强,生活中很多地方都能发现运用物理地方。新课改对物理课要求是强化与生活联系,让物理服务于社会生活和生产,增强学生应用意识和动手能力,使其运用知识去解释物理现象,以及处理生活化问题,做到学以致用。物理实验教学也要落实这个,指导学生运用生活中物品,动手做一些与生活相关的实验。
比如学习“物态变化”这节课过程中,教师展示冰块,然后让学生思考,冰块有哪些状态,怎么让其体现出来,鼓励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又比如在学习“质量单位”的时候,为了让学生更好感知,要求其自己拿一个东西,在教师外面去装100克土,利用天平去称,看一下究竟哪位同学所装的土更接近。学习到压强知识点时,使学生在提前准备的矿泉水瓶中,倒入一定量的热水,用力摇一摇,紧接着将其倒出来,快速盖上瓶盖。要不了几分钟,瓶子就会出现收缩,这就说明有大气压强。
2.3 创新实验操作
初中物理课中有些实验缺少操作条件,或者是由于实验仪器不全,从而难以进行,还有可能引发实验失败的问题,给学生带去错误的认识。这个时候教师不能单纯去讲实验,而是要寻求创新,改变实验操作的方式,提高物理实验的成功率,达到优化实验教学目的,還能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探究意识。
比如学习“声现象”这部分内容,想要说明声音无法在真空下进行传播。实验操作难度大,主要是因为一般情况下采取的是用气泵抽取玻璃罩中空气办法,但是很难完全将空气抽出来,让玻璃罩处于真空状态。这种情况之下,就要创新实验,引入实例,借助于在宇航员在太空之中,使用无线电交流,使其明白声音无法在真空中传播。
3 结语
综上所述,新课改要求创新教学方法,培养物理核心素养。实验作为初中物理课核心部分,应当改进方法,利用神奇实验激发兴趣,并使其在探究中形成科学素养、实验操作能力、构建物理知识体系,实现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周虹,新课改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改进与创新探讨[J].科普童话,2018,(09X):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