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编辑部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厅长、省扶贫办主任顾幸伟日前宣布,至2018年底,广东省在现行标准下累计150万人实现脱贫,贫困发生率从4.54%降至0.3%,“两不愁三保障”目标整体实现。
至此,广东省扶贫开发取得历史性成就。广东行之有效的扶贫经验,“广东智慧”为全国扶贫开发事业添加了生动的注释。
“广东智慧”是什么?概括起来就应是五个坚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精准方略、坚持全社会参与、坚持激发内生动力、坚持真抓实干。”
“五个坚持”的作法,有着极强的现实针对性。从各地脱贫攻坚的工作實际来看,不担当不作为不多见了,但不顾主次、不依靠大数据、依然用济困式观念去扶贫的现象还有。
广东两翼的发展不平衡曾经是脱贫的最大难题。针对这种情况,广东省内的精准扶贫根据各地实际,引进不同产业,以此为抓手,因地制宜地开展产业扶贫。比如广州开发区,先后在英德、佛冈、阳山等地建起了产业园,广州开发区充分利用自身的技术、经营、管理等优势,打造“总部在广州、厂房在外地”的扶贫模式,既解决了广州开发区用地指标限制的难题,满足了企业的工业用地,又为欠发达地区带来了新的产业,实现了“多赢”。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产业扶贫同本地区本领域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奔向共同富裕。
绝对标准体现原则性,相对标准反映灵活性。没有标准就没办法考核,补短板更是无从谈起。贫困线、脱贫率,可支配收入、恩格尔系数,都对应着清晰明确的标准。比如不愁吃、不愁穿的“两不愁”就属于硬杠杠、硬骨头,丝毫容不得虚招子、打折扣。再如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的“三保障”中,有绝对的年限和质量要求,但具体的实现形式没必要一刀切。在这方面,清远市就做出了很好的表率,通过扶贫试验区的升级,通过引进知名民营企业的合作,不断增强贫困群众“自我造血”功能,从而彻底消灭绝对贫困。
脱贫攻坚的“广东智慧”的宝贵之处,就是实事求是。整体目标注重共同性,个体目标着眼差异性,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保障,让人民群众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