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金
(中建路桥集团有限公司,河北 石家庄 050000)
西门大道工程西起中山大道,东至新华路,道路全长约4 626 m,共涉及圆管涵8处,交角分别为0°、10°、15°、25°、30°、35°。总涵长717.5 m,进出口形式为锥坡式,管基采用C20混凝土合计3 269.4 m3,端墙身和端墙基采用C30混凝土88.2 m3,锥坡护坡、洞口铺砌、隔水墙、锥坡基础等采用M7.5浆砌片石,C20混凝土基础下设沙砾垫层。涵洞地基允许承载力不得小于120 kPa,涵洞内水流方向除K6+715处为由南往北,其余均为由北向南。
地表水主要分布于工程沿线河道、水塘、农田、低洼地。
地下水对本路段路基的影响较小,场地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土层中的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两者水量均较小,但应完善地表排水系统,保证雨季地表(降雨)的畅通,避免地表水积水影响道路正常使用。
资源配置情况见表1。
表1 机械配置表
具体工序为基础开挖→地基承载力检测→基础混凝土施工→管节安装(接缝处理)→管背回填施工[1]。每完成一道工序向监理工程师报检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
(1)开挖管涵基础之前,认真复核施工设计图纸,采用全站仪或者GPS-RTK放样模式,定出管涵中轴线,并测设出基础的开挖边线。为方便基础施工,基坑四周边线各加宽0.5 m作为富裕宽度。当地下水水位高度高于基坑底高程时,在基坑内底部开挖环向临时排水沟,四角设集水井,开挖几何尺寸按图1施工。为防止积水软化地基,集水井内采用大功率抽水泵,24小时不间断抽水。
图1 排水沟、集水井示意图
(2)基坑采用反铲挖掘机自上而下连续开挖作业,挖至接近设计基底标高时,留0.2 m暂不开挖,由人工开挖至设计标高,防止机械超挖,扰动基底土稳定。
基础和台身沿涵长方向,每5~6米设一道沉降缝,沉降缝贯通整个基础和墙身。
(1)模板宜采用定型钢模板,使用前利用砂轮锯等打磨机具将模板表面打磨平整、干净,均匀涂刷环保型脱模剂,避免涂刷废柴油。
(2)模板采用高强度螺栓+斜钢筋支架对拉进行连接,在沉降缝的位置,安装几何尺寸满足要求的沉降缝隔离板,厚度1 cm为宜,管座沉降缝应与管节接缝上下贯通。
(3)混凝土施工前对模板的几何尺寸及平面位置中心线、高程、密封情况、连接状况、杂物是否清理干净进行检查,确认在满足规范要求和设计图纸规定后方可浇注混凝土。
管节安装时应从上游开始,每节涵管紧贴于管座上[2],所有管节应按轴线和设计图所示坡度敷设。
(1)重点检查基础的混凝土强度、中线偏位及设计高程,向监理工程师报检,满足设计施工要求后开始安装管节。
(2)安装管节时,由人工配合吊车进行安装。
(3)管节接头应采取沉降缝,缝宽为1~1.5 cm,采用1:3水泥砂浆抹带,确保接头位置吻合,并将内壁表面抹平。
回填在管节安装完成,沉降缝、防水层处理完时方可进行施工。管背回填采用小型振动夯压机械施工,对称分层填筑,每侧填土不小于两倍孔径范围[3],压实度不低于96%。在施工过程中,当涵顶覆土厚度小于0.5 m时,禁止施工机械车辆通过。管背回填过程中,用标尺测量出每层的填筑厚度,对现场填筑过程进行实时控制。
(1)建立以项目经理为主的技术系统质量保证体系,严格落实安全教育培训制度,项目技术负责人对所有参建技术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增强质量意识,保证施工工艺、技术措施达到质量标准。
(2)开展质量QC小组活动,强化全员质量意识,使分项工程质量100%合格。
(3)加强现场管理,对新进场的施工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经考核合格,持证上岗。
(4)雨季施工及时关注天气预报,成立防洪防汛指挥部,及时收集汛期信息,发布防汛命令。合理布置施工场地,提前做好防洪设计,防患于未然。
通过对参建工程圆管涵施工中的基础开挖、混凝土浇筑、管节敷设、回填施工等重点工序进行技术总结,可以得出,在施工过程中,必须把重点、关键工序做细做实,严格按照工程施工的相关规定进行,同时采取科学的质量、安全保证措施,从而全面保证圆管涵施工的质量,建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排水构筑物,更好地为公路工程服务。